元稹《六年春遣懷八首》其五
元稹《六年春遣懷八首》其五
引導語:元稹的《六年春遣懷八首》是在元和六年(811年)春為其原配妻子韋叢寫的一組悼亡詩,今天我們來仔細學習一下第五首。
六年春遣懷八首①
(其五)
元稹
伴客銷愁長日飲,
偶爾乘興便醺醺②。
怪來醒後旁人泣,
醉裡時時錯問君③。
[註釋]
①六年:指唐憲宗李純元和六年(811)。
②醺(xūn 燻):形容醉酒的樣子。
③君:指詩人的亡妻韋叢。
[點評]
“遣懷”,顧名思義是排遣心中的意緒,對此時的元稹來講主要是悼亡。
詩人為什麼要標出“六年”這個時日呢?這主要當是在元稹的生活中,除了他仍然被貶失意之外,這一年還有兩件悲喜交並之事——悲的.是與愛妻韋叢的泉路相隔;另一件堪稱喜事的是元稹收娶安氏為妾。
又是思念已故原配又在納妾,讀者不禁要問:元稹怎麼啦?回答則應該是——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
這又要回到“六年”這個日子口上。此時已是韋叢謝世的第三個年頭,自春至秋,再過幾個月就是她的“三週年”了。為父母丁憂尚且只有三年,元稹此時納妾,對已故原配來說不算薄情。何況從這首詩來看,他是真心實意地在痛悼亡人:
首句的字面上,雖說是為給別人消愁而整日飲酒,實際上是他自己想借酒澆愁,其言外之意就是愁更愁;第二句說,他偶然也有喝醉的時候。而詩的最動人之處是三、四兩句——在酒醒之後看到別人在痛哭,他感到很奇怪、經詢問才知道,原來在他醉醺醺的時候,竟把“旁人”看成是亡妻,像在她生前一樣,向“她”問這問那。“旁人”既然為這些問話感動得泣不成聲,讀者又何嘗能無動於衷呢?
元稹之所以成為寫作悼亡詩的高手,主要是因為他對亡妻有一份像滄海一樣深的真情實感。
拓展 :
六年春遣懷八首
其一
傷禽我是籠中鶴,沉劍君為泉下龍。
重纊猶存孤枕在,春衫無復舊裁縫。
其二
檢得舊書三四紙,高低闊狹粗成行。
自言並食尋高事,唯念山深驛路長。
其三
公無渡河音響絕,已隔前春復去秋。
今日閒窗拂塵土,殘弦猶迸鈿箜篌。
其四
婢僕曬君餘服用,嬌痴稚女繞床行。
玉梳鈿朵香膠解,盡日風吹玳瑁箏。
其六
我隨楚澤波中梗,君作咸陽泉下泥。
百事無心值寒食,身將稚女帳前啼。
其七
童稚痴狂撩亂走,繡球花仗滿堂前。
病身一到繐帷下,還向臨階背日眠。
其八
小於潘岳頭先白,學取莊周淚莫多。
止竟悲君須自省,川流前後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