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紅不是無情物散文
落紅不是無情物散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寫散文,多數時候都離不開事件。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落紅不是無情物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落紅不是無情物散文 篇1
暮雨瀟湘,徜徉於無人的古道,是歲月無情的積澱,讓我秉承前人的遺願,去追尋昔日那位身披長衫的長者。曾經,他望著河岸落花,苦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待到今日,我耳畔的悲風,仍讓我可輕觸落花的宏願。
站在青春的路口,意氣風發的我們,揚言要志存高遠;立身於揚子江頭,聯想翩翩的我們,鐵心要乘風破浪;駐足於泰山之巔,鋒芒初露的我們,起誓要今生無悔。是心中最初的夢想,支撐著我們,促使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漸行漸遠,人生的匆匆過客,我們平視地平線,試問:在逐夢的同時,沿途的麗景,你又是否傾心而探看呢?
風,讓髮梢盡情舒展,紅黃渲染的楓樹林中,早已尋不到婀娜多姿的春日彩蝶,縱使我策馬揚鞭而一騎紅塵,彩蝶亦不見蹤影。曾幾何時共醉於春日的煦陽之下,蝶戲馬蹄香,你我許下錚錚誓言,共同拼湊成一個流光溢彩的願,這願不屬於你,亦不屬於我,但誰也無可否認,這願屬於我們彼此的過往。滿目的蒼涼,蕭瑟之中我垂下冰冷的手,百無聊賴,只得低沉地作下定論:我曾經的第一願,碎了,是那樣支離破碎……
秋風大散關,理還亂的情愁,卻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秋日泛黃的葉,早已凋零了春,多少個時日無情地更替,人,還是舊時的人,可曾經的第一願,漸漸變得模糊,又何必苦苦相守啊那愚蠢的人?
??? 孤坐在林間石椅上,我望著秋葉一片片飛落,眼簾掛不住的情愁也隨之落下,正如玫瑰花凋零的花瓣,殘朵滲入大地,便停止了呼吸。剎那間,一隻枯葉蝶從我眼前劃過,這是那曾經的春日彩蝶嗎?不是,我清楚地知道方今是秋。錯!這是那彩蝶的蛻變,你可以為自己的玉顏衰老而哭喪著個臉,但這林中的枯葉蝶亦可以再度擁有完美的人生。是我傾情的相守,才讓季節輪迴中走散的我們,如今又得以重聚,我不在乎第一願的是非真假,第二願更讓我懂得珍惜。我用我餘溫僅剩無幾的手,承托起了枯葉蝶的第二願,或許,這也是我的第二願,這願屬於你,屬於我,更屬於我們彼此的朝夕。
千年前,落紅用它殘喘的生命,澆鑄了來年春泥的芳馨,完成了它的第二願,無情亦有情。前生五百次的回眸,卻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我並不貪慕春日蝶的旖旎多姿,但我會傾盡餘生,鍾情呵護著這隻枯葉蝶,儘管它會慢慢老去,但第二願又何遜色於失約相守的第一願呢?
落紅不是無情物散文 篇2
有多少繁花滿枝,就有多少秋葉零落。正如有多少次的相遇,就會有多少次的別離。
人間的一切離合聚散,亦如世間的冷暖圓缺,瞬息萬變,不斷輪迴更替。你嘆昨宵不過是炎熱的夏季,今朝卻已是落英繽紛的秋季;你嘆過往一切終成雲煙,再也回不去了,然而今朝卻仍舊重複著同昔日一般的相聚與別離,仍舊不斷地重複著過往的生活情節,只不過你的心愈發成熟穩重了,自然待人處事的方式亦有所不同,所得到的',便也有所不同。
這世間,對待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公平的,只是你所渴望的、所追求的有所不同,所付出的代價,做得到的便也有所不同。得與失、成與敗、聚與散、愛與恨,都似乎是早已有所安排。如同四季的輪迴更替,春天的生機盎然、夏季的綠意蔥蘢、秋季的岑寂蕭索、冬季的寒冷寂靜。
四季的輪迴更替,始終都是必然的,大千世界,亦都有著自己的使命,作為一朵花,就要努力地綻放;作為一棵樹,就要不斷地生長,直到有一日成為挺拔的蒼天大樹;而作為一個人,就要為實現心中的夢想而努力奔赴心中的遠方,縱前途黯淡無光,亦或是荊棘叢生,都要獨自去面對,獨自去同它鬥爭到底。因為這芸芸眾生,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孤獨。這份孤獨,你可以選擇厭惡它,也可以選擇摒棄它,也可以使這份孤獨成為你寶貴的禮物。
每當秋天來臨的時候,我總習慣撿起一枚落葉夾在書頁中,以為這樣就可以讓過往的一切沉澱,以為這樣便不會讓過往的那些美好輕易流逝,以為這麼做就可以安放了自己的心。可其實不是,待到有一天來細數自己的心情時,才會恍然發覺,關於秋天的記憶,秋天的柔情,只不過比別的季節要多些而已。而我們總是一味地執迷於過去,許是因為人間的離散總比相聚時要多,又或者說,生命中所有的相逢都是萍聚,所以就算是走在這阡陌縱橫的人世間,所擁有的也不過是清風瘦月的心情。
花開花謝,看似無情,實則有情。看似無意,又是早已註定,早已安排好的結局。花開正如緣起,花謝正如緣盡,來時則緣聚,去時則緣散。你為落花的離逝而悲傷不已,它卻仍舊要在秋天這個感傷的季節選擇離去,這種選擇,不是一種無情,而是生命的必然。
萬物榮枯,盛衰必然,都終有生命終結的一日,我們常言:葉落歸根,花落亦是如此。用盡一生的光陰,接受陽光雨露的洗禮,只為了那一日的盡情綻放;投入所有飽滿的熱情與希望,只為了綻放屬於自己的生命之花。縱算片刻的綻放過後,便是永遠地離開人世,亦是無怨無悔。只要曾經努力地活過,用此方式來證明過自己的存在,又何須害怕最終的結局,又何須為此而徒增悲傷?
關於落花,自古文人雅士都為此而感傷,是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歐陽修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是晏幾道的“落花任獨立,微雨燕雙飛”;亦或是李清照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但在晏殊看來,卻是“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在龔自珍看來,則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花,雖是有著千百種姿態,但其實都是花,落花的凋零逝去,本是生命的必然,卻因了每個人的心境不同,因此睹物傷情,才會有了千百種的思緒與感懷。如若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達到忘我的境界,就算此刻落英繽紛,花落滿地,又何嘗不是另一番別緻的風景?
落花的離去,許是為了來年能夠屹立枝頭更加美麗地綻放,也許是為了化作大地肥沃的土壤,滋養孕育更多的萬物生靈,所以,既是能夠為這大自然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縱力量微薄,也是盡己所能,盡力而為了。而這樣的付出,又何嘗不是一種更好的修行。
你看今日雖是落紅滿徑,許是不久之後就成為了枝頭的新綠了呢?生命不也是如此嗎?一個生命的離逝,是為了另一個新生命的降臨,當你眼前的失去而選擇哭泣時,不妨選擇耐心等待,因為你所失去的,終會另一種方式回到你的身旁。
一直都很喜歡泰戈爾的詩,“天空不留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思念是翅膀飛過的痕跡。”人生的意義從不在於留下什麼,只要你經歷過,就是最大的美好。這不是無能,而是一種超越。所以,即便此刻是蕭索岑寂的秋天,你也要相信,菊花便是在此刻獨自孤標傲世地綻放,而楓葉,亦是此刻將滿樹染紅的,還有那落花,不是無情之物,而是如龔自珍所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花開是有情,花落亦是必然。如若可以,也只願世間的你我,都能夠從容不迫地走過生命的磨難。無論花開還是花落,無論緣起還是緣盡,都要學會笑著去面對,學會溫婉從容地度過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