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1

  透過一週的管理體系培訓,受益非淺。深深感到自己在學習、理解質量管理標準方面的差距;參加這樣的培訓很有必要,作為一種中層幹部,不但要對質量體系檔案學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帶領部門貫徹執行。下面是自己的學習認識,並結合工作也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質量是成功的夥伴,貫標是質量的保障。如今,貫徹標準已被眾多企業所看重,成為企業證明自己產品質量、工作質量的一種護照。有專家認為,貫標為廣大企業完善管理、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提供了科學指南,同時為企業走向市場找到了共同語言。隨著市場化程序的不斷深入,各行各業將加快推進國際標準化程序,貫標變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貫標不是萬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透過貫標,增強了企業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與管理意識,明確了各項管理的職責和工作的程式,促使企業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轉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實現了以預防為主規範了企業的作業程式,明確了各部門和全體員工的職責和許可權,預防並控制了不合格項的發生,降低了企業質量管理成本。

  透過定期組織質量檢查、質量稽核活動,能夠及時發現和找出經營管理活動、服務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並進行有效糾正,從而提高了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和質量監控能力,為企業實施全面的科學管理奠定了基礎;也貫徹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全面提高了員工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為企業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圍繞讓客戶滿意及時認真地處理客戶投訴或意見,不斷滿足客戶需求與期望,贏得客戶信任,提高客戶滿意度,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咱們公司已經貫標三年了,這三年來我們雖然做了大量工作,正如趙總在培訓動員時講的:“在抓基礎工作上做的不細、不實、不嚴,與先進企業比,與時代要求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在於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缺乏質量理念支援。二是缺乏監督考核制度支援。三是企業的執行力度低。我認為:

  (一)只有管理層真正認識到客戶滿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才能從客戶的角度開展質量工作,才能真正建立客戶驅動的質量體系。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企業的每一名員工,在做任何工作時,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戶是誰,樹立工作就是為客戶服務的質量理念。這裡的客戶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不僅包括企業外部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代理商、銷售商等,在企業內部,根據工作流的劃分,上下道工序間、前後流程間、部門間也應是客戶關係。但要樹立這樣一種質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間的事,需要我們長期的不懈努力。當然在這方面領導作用就顯得異常的重要,需要我們的領導不斷地給員工去灌輸質量思想,可以透過制定企業檔案、質量方針,並不斷地給員工培訓的方式來提高員工的質量理念,大力打造質量管理的戰略系統。當然只有質量理念還是不夠的,質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這就要員工主動地去學習質量工具方法並實際有效地運用到平時正常的工作當中去。

  (二)一個好的監督考核體制能刺激質量管理體系良好的執行,那麼監督考核制度如何來制定呢?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好目標管理法,並將目標管理法與監督考核體制結合起來管理,將企業的方針目標逐層分解並建立監督考核體制。可以以部門、專案部(分公司)和個人為單位來分解,部門的質量目標應依據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結合本部門業務的特點來確定部門質量目標專案,目標值應依據以往的歷史業績、公司質量目標值、結合目前技術現狀綜合確定。

  目標值應該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透過努力能夠實現,不要將質量目標值誇大或不切實際。針對每一項質量目標,應制定實在的具體實施措施和實施計劃,並落實負責人,並且應制定衡量質量目標實現狀況的方法和評價的依據。同時要策劃好一個監督考核體制,貫穿於整個質量目標實現的過程,制定每一階段的考核方法。以用來考核部門、專案部(分公司)、個人的目標達成率以及為達到目標採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體現出單位、個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這樣可以激起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出員工平時工作的潛力,以促進個人與公司得到共同發展。

  (三)執行力是一種能力,是內涵廣泛、包括各種學科、方法、思想的概括,執行力的關鍵在於透過企業文化影響企業所有員工的行為。新標準要求全員參與,但如何讓全員積極地加入到質量管理體系中來呢,這就要各級領導來動員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規程來辦事。執行力不是僅僅要求員工按公司的規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這種的規程下做事的同時,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執行力度對一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正所謂:一流的點子和三流的執行力,不如三流的點子和一流的執行力。如果執行力度不夠就是再好的質量管理模式也不能夠有效的執行,所以我們需要著手解決執行力度低下的問題。

  其原因主要是:

  a、制度貫徹不夠,虎頭蛇尾。

  b、管理制度不嚴謹

  c、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針對性和可行性。

  d、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流程不合理。

  e、工作過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導方法。

  f、工作中缺少科學的監督體制。

  企業在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的同時要充分考慮以上的幾點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動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中的有效執行。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2

  透過這次深圳研發質量管理培訓,瞭解了業界產品研發質量管理的優秀模式與實踐,學習了結構化的產品開發流程體系,重點關注了產品開發過程中技術評審的分層分級與操作方法。培訓講師曾在HW公司多年從事流程引導,對新產品開發流程的講解使我對IPD中崗位、角色,如PAC(產品決策委員會)、PMT(專案管理團隊)、PDT(產品開發團隊)、PQA(產品質量保證)等有了更深的認識。參加這次培訓的人員來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術總監、專案管理部和質量保證部負責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業,只有我們公司擁有實施IPD經歷和研發管理資訊平臺,加上目前正在實施的系統工程(硬體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認證),說明我們公司具有成長為中型企業的潛力,只是感覺公司之前對IPD流程的理解和貫徹落實的力度還不夠。

  研發質量管理貫穿於產品開發的全流程,包括研發質量管理組織建立、研發質量策劃、研發質量控制(技術評審和產品測試)、研發質量保證和研發質量改進。而技術評審穿插於產品概念、計劃、開發、驗證與釋出各階段之間,目前也正是我們公司產品開發流程中最薄弱的環節,以往有些流於形式,主要原因是沒有將技術評審分層分級進行。我們目前很多評審將研發組內縱向模組級評審與涉及PDT多部門的橫向產品級評審混為一團,所以有人對跟自己無關的事討論佔用大家時間有意見,甚至有時不參加會議。只有分級評審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專案組在進行產品級評審之前必須先進行研發組內模組級評審,並做好必要記錄和有關問題解決辦法,模組級評審可以邀請其他技術部門高手參加,技術專家提供意見但不承擔責任,可以不簽字或者簽字註明“特邀”,以便明確責任。

  產品級評審主要針對PDT各部門之間介面部分和模組級評審中提出的重大問題,如果模組級評審進行充分,產品級評審過程的時間就會降下來。建議由QA組織產品級評審,並對專案組的模組級評審記錄和準備提交產品級評審內容進行檢查,通過後方能進行產品級評審,同時維持會場秩序,避免陷入細節,避免把各村、鄉、縣裡的事情都放到省級會議上討論,提醒PDT中各部門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門發言。考慮到QA人員數量和技術水平有限,模組級評審儘量參加,產品級評審則必須參加。抓好技術評審將是今年和明年研發質量保證組的工作重心。

  技術評審最後誰來拍板呢?專案經理、產品經理、還是產品總監?我跟培訓老師特別交流過。目前我們公司把產品經理定位於產品需求管理和市場支援,處在產品開發的兩頭把關。這對產品經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對多個專案提供支援,開會、出差較多。產品總監更是事務眾多,評審會時常無法參加,對專案的瞭解專案經理則更為全面。培訓師建議:產品總監授權專案經理綜合PDT成員意見,對技術評審最後拍板。我也認為專案經理具備這個能力。

  需求評審非常重要,它對設計、開發影響最大,變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變更,儘量減少變更?最好辦法是一開始就儘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評審時召集PDT成員代表自己部門提出需求,如工藝工程師提可製造性需求、測試工程師提可測試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務性需求等等,我們的PDT成員除研發部門外生產、營銷、工程目前還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發言權,他們對專案的瞭解也是皮毛,產品需求裡自然也很少體現這方面的內容。有人將研發、市場和銷售部比作一個足球隊的後衛、中場和前鋒,市場部是中場發動機,負責整合資源、策劃和組織進攻,我們正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中場,培養產品經理的市場意識和建設產品經理後備隊伍是關鍵。

  研發質量管理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質量審計,據我所知我們目前沒有組織過對哪款產品或專案進行正式的質量審計和記錄,即使產品在市場上出現較大問題。適時啟動專案質量審計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分清是態度、能力還是流程問題。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應該給機會再提高;如果是流程問題,則改進流程;如果是態度問題,培訓師建議格殺勿論。有人反問:現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麼?培訓師的一句話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們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態度就是打擊所有人的積極性!

  這次培訓還提到很多我關心的內容,包括質量保證人員的任職資格體系建立和矩陣組織中專案成員績效考核等,但目前我們公司研發質量管理最急需解決的問題還是如何把技術評審做到位,我們研發質量保證組下步工作將圍繞公司評審流程和評審參與人員展開分析,力爭做到評審分層分級進行,提高與會人員時間的有效性。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3

  金秋九月,是一年一度的全國質量月。此間,我有幸參加了連雲港市質量協會組織的全面質量管理知識培訓,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透過本次培訓,我學到了許多質量管理方面的知識,對全面質量管理有了一個較全面的瞭解,也學會用簡單的統計技術分析方法。

  企業是質量的生命,質量的控制與質量的改進是企業的原動力。而企業要持續發展,應該遵循一個科學的管理程式。全面質量管理是以組織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於透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收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全面質量管理主要強調全過程、全企業和全員的質量管理,是由過程質量管理來保證的,與生產經營中的每一個領域每一個環節都要密切相關。培訓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部分:與質量相關的基本概念、質量管理的實施與推進、質量工具下面就培訓的幾個要點及體會做一下闡述:

  一、質量的相關概念

  質量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質量的載體不僅僅限於產品或服務,而是泛指一切可單獨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其固有特性是指事物本來就具有的,而不是被賦予的;要求是來自相關方,包括顧客、僱員、供應商、合作伙伴、社會等。質量與企業的所有相關方利益攸關,從質量與企業關係方面看,提高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證;從質量和員工的關係看,提高質量有利於員工的發展;從質量和顧客的關係看,提高質量是顧客滿意的保證;從顧客與其他方的關係來看,企業只有合法經營並持續提供滿足要求的產品,企業才可持續發展。

  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包括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式就是PDCA迴圈,即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置ACT,也稱戴明環。每PDCA迴圈一次,產品質量、過程質量或體系質量就會提高一步,PDCA迴圈是上升的迴圈。

  質量文化是企業全體員工在質量方面所共有的價值觀、信念、共識和行為規範的組合。質量文化是組織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凝聚功能、約束功能和輻射功能。

  ISO9000標準在總結各國質量管理活動的基礎上,提出了質量管理八大原則,即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與供方互利的關係。此八大原則給企業提供有作為和沒有作為的準則和依據,構成了質量文化的基本內容。

  二、質量管理的實施和推進

  此部分主要是透過學習幾種主要的質量推進方式,為實現全面質量管理提供保障。

  方針目標管理起源於美國,是一種以自主管理為核心的綜合管理方法,是使整個組織的人員的活動協調一致以便使組織能夠達到關鍵目標,並對環境做出快速反應的一種系統的管理方法。方針目標管理強調“以人為中心”,強調系統管理和重點管理,注重“措施管理”和“自我管理”。方針目標管理將組織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並制定出實施計劃,建立目標責任制。

  現場管理是運用科學的管理制度、標準和方法對生產現場的各生產要素包括人、機、料、法、環、測(5M1E)等進行合理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使其處於良好的結合狀態,以達到優質、高效、低耗、文明、安全生產的目的。現場管理的幾項主要方法有目視管理、防錯法、5S活動、全面生產維護。

  QC小組(QCCircles)活動全稱是質量管理小組活動,使員工參與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組織形式。QC小組是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的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利益為目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QC小組活動有明顯的自主性、廣泛的群眾性、高度的民主性和嚴密的科學性。

  精益管理源於日本豐田生產方式,其基本理念是在生產各環節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費,消除價值鏈中一切不能增加價值的活動,聚焦於成就完美的的長期目標。企業追求精益管理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企業實施精益管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征程。

  三、質量工具與方法

  質量工具是把某些成功的管理實踐進行整理和程式化的處理,使之成為普通適用的方法。在管理實踐中廣泛採用各種質量工具和先進方法是全面質量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質量工具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可以幫助解決質量問題的思路的工具,例如頭腦風暴法、親和圖等,這些工具並不直接針對過程或產品中的資料,而是強調一種創造性思維,二是涉及如何分析和處理過程或產品中的資料波動,是以統計技術為核心,用於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的各個階段,以幫助我們系統的識別、分析、診斷和改進產品或過程。運用質量工具可以提高管理活動的效率,考慮問題更加全面,有助於科學決策;運用質量工具能把過程和產品的狀況更好的向管理層表達及與業務方溝通;運用質量工具能夠使更多的人參與質量管理活動。

  四、體會和感悟

  透過培訓,加深了我對質量的認識。質量不僅僅是我們對有形產品的滿意程度,而是各個相關方面對產品產生各個環節的符合要求的程度。從我目前從事的檔案管理工作而言,產品質量資訊不僅僅是就是提供文件資訊,而且還包含了我們提供的服務質量資訊;我們提供的文件資訊不僅要滿足公司員工的使用需求,也要滿足國家相關標準法規,滿足公司管理程式要求。我認為要做好文件管理工作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提高思想領悟,認識到任何工作失職都是工作質量低下,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質疑的工作態度。

  勤於學習,提高業務水平。把工作做好,除了主觀上不犯意識怠慢的錯誤,還要求具備完成工作的基本素質,如果工作的基本流程、業務水平都不知曉,就無法完成工作,更無從談及提高工作質量。

  凡事都應該有目標,有目標才有作為。崗位有崗位目標,層層分解後又有各個流程、各個步驟的操作目標和質量目標。只有將目標瞭然於心,才能更好的做好崗位業務工作。

  在工作中能夠學會運用質量工具來提高工作質量。透過開展QC小組活動,能夠普及質量常識,提高全員質量意識,主觀能動的解決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透過5S活動,能夠規範整理現場環境,創造美好的工作環境,有利於提高員工素養,從而達到提高工作質量的目的。

  開展廣泛的溝通與互動。只要工作,就會有辦事結果的優劣之分,只要工作開展,就必須相互溝通,溝通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推諉扯皮。開展溝通和互動,在公平公正的氛圍中互動檢舉,可以自我認識到自身不足,又能借助他人的監督力量,改正自己的不足,且有助於提高工作水平。

  從本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但是學習的目的是用理論指導工作,要將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中還需長時間的理解、體會和實踐。而在理解實踐的過程中,又會不斷髮現新的知識,這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而我也會在這個不間斷的過程中逐漸成長,完善自我。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4

  公司安排本次全面質量管理培訓,是為了提高我們公司員工管理能力,對公司來說是一個無償的行為。但對我們員工自身來講時一個很好的學習的機會,透過本次培訓自己也學到了許多管理方面的知識,對全面質量管理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並學會應用了統計技術分析方法。

  而企業要持續發展,應該遵循一個科學的管理程式。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包含產品質量、工作質量與服務質量。我以前認為全面管理就是判定產品的好與壞,是檢查的工作。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質量管理是全體員工的工作,是所有一切工作的質量的提高。我們要成立一整套方法和體系,並能不斷完善與提高。

  現階段,我車間的生產能力逐步增強,產量也有顯著的提高,如何保證裝置的穩定性,如何去發現裝置中存在的問題,怎樣去維護保養好裝置,解決實際問題,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透過這次學習,結合我車間裝置品種多,裝置總量大的特點,為保證裝置長週期、穩定、安全執行,開展裝置質量管理很有必要性。

  透過本次培訓,學習了全面質量管理建設與方案提升體系,而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進一步有效的貫徹落實全面質量管理建設方案,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品質及產品的品質,成為持續的工作要求。聯絡自身實際工作中,應進一步著力學習全面質量管理建設方案,專業性上持續加強,這是提高自身工作品質和產品品質的根本,工作上不斷精細化,這是提高工作品質和產品品質的有效方法,要整合完善相關資訊的收集,不斷完善管理系統,這是提高工作品質的必然要求。

  透過本次全面質量管理培訓,我學會了應用統計技術來分析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問題。

  1、首先要對自己的管理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使工作逐步細化無論是裝置的日常管理還是遇到緊急情況都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遇事不慌。更要有信心來做好每項工作。

  2、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多思考問題,遇到不懂得要善於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樣才能在工作中發現問題。

  3、透過有效的正確的途徑來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根據自己發現的問題來找到一個號的解決辦法,將導致問題的原因羅列出來,用統計技術分析方法來,針對影響因素確定如何去改善問題,如何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案。我車間由於離心泵有近300臺,並且損壞較為頻繁,我們用過因果分析法中的魚骨圖法,對機封損壞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透過魚骨圖分析法找到了影響機封壽命的主要原因是物料對機封O型圈的腐蝕和個別機泵有質量問題。而導致機封損壞較為頻繁。

  4、在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更好的方法。任何的方案不去實踐也只是空談,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實踐的階段,透過實踐能夠更好的驗證我們提出的方案准確性。並能夠發現前期方案的不盡完善的地方。我車間大型裝置就是利用控制圖原理來分析機組的執行情況。

  5、事後善於總結,總結是一種很好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就是當你發現存在的問題,透過某種方式將問題處理這就是一個過程就有總結的必要,總結的目的就是根據一個事情的過程給自己和他人做出的一種借鑑。並能夠提高自己工作能力。透過這次全面質量管理培訓的總結能夠體會到工作中的不足。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5

  品質兩字是由三個口和三個斤組成,也就是說要想做好品質,除了要嚴格遵守作業標準外,還需品質管理人員婆婆媽媽,斤斤計較去指導您負責範圍的作業及品質檢驗人員,讓之理解並執行,同時需確認實施效果。

  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員,絕不是在其下屬工作人員犯錯之後透過罰款去追究下屬失職的責任,例如某些企業,下屬員工不按標準作業及管理不良事件一犯再犯,而管理人員每次均採取罰款,而且還罵員工很笨,教多次都教不會,使員工牴觸情緒及怨言很大,但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其實不是員工笨教不會,而是我們給了員工太多犯錯的機會,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兵,只有不會帶兵的將,要想解決此問題,只有在下屬執行某件任務之前透過教育或在模治具上做一些防呆措施去防範其犯錯,同時還需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機制,約束工作人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的行為規範,以順利達到預期的執行效果。

  一個優秀的品管人員,他的主要職責是配合生產組長(或供應商)在生產之前教育每一個作業員工正確的操作方法及檢驗標準,並透過每一環節的嚴格檢驗,層層把關,使成品品質達到預定品質水平的目的。

  生產如同一列高速前進的火車,客戶是終點站,品管人員是列車長,基層生產管理人員則是火車頭,列車長需要做的,就是引導火車頭的方向,使其朝著終點站前進,無論火車速度多快,列車長必須保持清晰的頭腦,為其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以預防其偏離軌道,並朝著終點站順利前進。而每一個工序如同每一節車廂,必須一環銜接一環,不可脫節。檢驗標準如同火車軌道,每一節車廂必須在固定的軌道上前行,只要有一節車廂越軌,必將導致整列火車的翻車。

  每一位管理人員的工作就是排除所有會造成列車翻車的影響因素,從而預防列車翻車,而不是在翻車以後去搶救,“亡羊補牢”雖然猶未為晚,但我們更應該做的工作是在狼來以前就將羊圈修牢固一些;強調事前預防重要性,重視事後糾正及改善效果的確認。

  品質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品管人員的工作重點是“管”,檢驗只是手段.我還記得在有一次在參加培訓質量管理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帶我們去一家企業參觀,走進企業大門看見這家企業的品管人員輕閒的在車間裡飄來飄來去,無所事事的樣子,覺得很奇怪,我就隨便問一個品管員為什麼不去檢驗產品質量,而站在流水線中間,那個品管員對我說,我用眼睛在檢驗每位作業員是否做到自檢、互檢、是否按作業指導書操作,員工素質和精神狀態。主要檢驗工作是在上班時檢驗各工作場所是否存放有與產品無關的材料和雜物、衛生環境、作業標準的懸掛、作業條件是否與標準相符、半成品的擺放方式、成品的包裝是否與包規相符等;當這些事項均符合要求後,具體檢驗只要做好首件、巡檢及末件工作,品質便可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時她還對我說:假如在正常生產過程中,依賴品管人員對每件產品進行檢驗,這個企業的產品質量是無法得到保障的,我又問為什麼?她說,如是那樣一條線有多少操作人員,也就要有多少品管人員,我想想也說得不錯,因那樣每位員工都有依賴性質量。而檢驗出來的不良品、返工、返修、品質就比不上一次性完工的產品。一個品管人員如果完成了這些工作後,只需在車間轉一轉,看一看就行了,看的也就是六個專案:(人、機、料、法、環、測量),這六個專案是產品中影響質量主要因素;管好了這六大因素,品質管理工作便會既輕鬆且品質又有保障。

  透過以上一個現場簡單的一問一答案例,相信各位正從事品質及現場管理工作的人員有所體會,對後續的質量管控有了新的方法和目標。

  總結:其實現場品質管理的有效方法就六個字(三原則):眼到、

  心到、手到;一個不良也逃不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多到現場找問題,注重細節,透過眼睛去巡視現場的每一個環節,然後用心去體會和思考,發現有不規範的地方,親自動手操作一下或拿來看看,發現不符合的地方給予及時糾正。

  反思:為何億佳現場5S及作業標準執行力始終未得好的提升?主要是品質意識、責任心、執行力三方面做得不夠,要想做好品質,就必須得從這三方面作手,做到人人品管,每一個作業人員均要有把下一工序當成自己的終端客戶的心態,換位思考一下,假設這個產品在市場上是我自己買的話,會滿意嗎?是否會打折扣? 只要每一個人有了這種心態,億佳公司的品質不久將會上升一個臺階。

  最後祝願:希望億佳公司上到高層領導,下至每一位員工:

  好好看一看;用心想一想;

  用在實際中;工作更順利;

  品質提升了;訂單增多了;

  老闆賺錢了;工資加多了;

  自己賺錢了;夢想實現了。

  億佳品質管理課:張正彬

  日 期: xx-8-8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6

  “管理出質量,管理出效益”,這是近幾年來我對工程管理的認識,縱觀一些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情況,我們可以發現,每一事故的發生大多數都是由於管理不當引起的,當然工程管理包括所有工程參與方的管理。作為甲方,我認為甲方的現場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質量管理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商住工程作為一項基礎設施,它的質量關係著公眾的利益,影響甚大。質量控制的過程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後控制。作為甲方的質量控制主要分佈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我認為作為甲方的現場質量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主要在設計準備階段、設計階段進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根據國家、地方法律法規、地質勘察報告及各設計規範要求等合理編制設計任務書,確定目標質量。

  2)根據設計合同對質量方面的要求,在設計過程中合理考慮房屋的間距及施工的要求確定是否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

  3)工程專案的實體施工主要由施工單位完成,因此甲方要使工程質量達到預定的目標,則首先在進行選擇施工單位時,要對施工單位的資質等級、在建工程的情況等有充分的瞭解;在招投標過程中,應認真審查施工單位在投標過程中的施工組織設計,瞭解施工單位在近年來的工程業績,以及在建工程的施工質量,以確定該施工單位的質量體系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以及估計該施工單位施工能力是否能達到甲方預定質量目標,並且在合同中應明確工程質量標準。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對於甲方來說,主要是監督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質量行為是否符合國家、地方法律法規、強制性驗收規範標準及合同要求,對工程專案進行跟蹤監督,在跟蹤監督的過程中,應注意運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如組織各參與方有關人員參加的定期質量檢查、抽查等,保證預定的工程質量目標得以貫徹執行。

  二、進度管理

  作為商住專案來講,由於受資金回籠的需要,工期會影響到專案的開盤、竣工驗收等節點的時間,我認為甲方的進度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事前控制

  根據公司的要求及類似工程的經驗科學合理的編制專案總進度規劃及總進度計劃,並確定專案的總工期及每單位工程的總工期及里程碑事件工期。根據確定的總工期要求及里程碑事件工期要求確定單位工程合同工期及單位工程節點工期。

  目前,大多數施工承包合同中對總工期的要求一般都能比較明確,而對節點工期的要求基本都忽略了,我認為節點工期對住宅專案來講非常重要,比如按照國家政策,預(銷售)許可證的發放應滿足工程形象進度達到多層50%、高層30%,因而如果中間節點工期沒有確定,則有可能會影響資金的回籠及銷售時間的推遲。

  2、事中控制

  甲方對工期的事中控制主要是根據合同對工期的要求進行,確保實現目標工期。而現場實施條件、氣候、地質條件等不可預見因素較多,管理過程錯綜複雜,因而必須對工程的進度進行動態管理,在進度管理跟蹤監控的過程中,及時收集進度實際值,並對進度實際值與計劃值進行比較,如有偏差,則在旬(周)進度計劃或月進度計劃中及時調整,如發現原有的進度目標不合理,則必須採取相應的糾偏措施進行糾偏。

  3、事後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及時收集周(旬)進度計劃、月(季)進度計劃,並在每週(旬)、月(季)底對進度計劃進行檢查,如出現拖延情況,應選擇加快進度計劃的工序,以保證總的進度計劃得以實施。當然,在選擇加快進度計劃的工序時,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一、縮短持續時間對質量、安全影響不大的工作;二、有充足備用資源的工作;三、縮短持續時間所需增加的費用最少的工作等。

  三、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工程施工中甲方管理的重要環節,甲方安全管理的任務主要在編制工程概算時,將安全生產所需的費用編入;另外,在招投標過程中,要嚴格審查施工單位的安全保證措施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範的要求,並充分了解該施工單位近年來是否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甲方應保證所提供的專案所需的地下管線等專案的實際資料真實準確;在專案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合同工期要求進行,不得無故要求施工單位趕工,特別是不得要求施工單位在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條件下趕工;而且甲方還要監督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是否國家、地方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的規定,監理單位的監理行為是否違反了國家、地方法律、法規及規範的要求,並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行為進行定期檢查。

  四、投資控制

  投資控制是任何一個甲方都特別看重的問題,而投資控制與質量、進度、安全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所以投資控制也應從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階段考慮:

  1、事前控制:

  在簽訂設計合同前首先要確定專案的目標成本,並根據所確定的目標成本簽訂設計合同,並且應在設計合同中明確設計的造價,以及目標成本。而且為了鼓勵設計方能精心設計,儘可能降低成本,可以透過經濟激勵的方法,比如建築工程造價比目標成本造價低,則在差額部分中取一個百分比作為獎勵給設計方,從而充分發揮設計方的主觀能動性。

  2、事中控制: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事中控制主要表現在工程簽證及材料採購方面,工程簽證主要為挖(回填)土及現場變更引起的簽證。

  對於挖(回填)土的控制,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在初步設計階段應依據可能產生挖(回填)土的工程量合理確定路面的絕對標高及±0.000的絕對標高。二、在挖土前合理考慮土方堆放的位置及回填土的路線。三、在充分考慮作業空間、邊坡穩定的情況下,儘量減少挖土的土方量。

  現場變更籤證的控制主要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提前預控,儘量減少圖紙錯誤及減少變更。

  五、工程資訊資源管理

  資訊資源管理是目前整個工程專案管理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協調,能為專案建設的增值服務。

  根據有關國際文獻的相關資料統計: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有三分之二與資訊交流(資訊溝通)的問題有關;建設工程專案10%~33%的費用增加與資訊交流存在的問題有關;在大型建設工程專案中,資訊交流的問題導致工程變更和工程實施的錯誤約佔工程總成本的3%~5%。由此可見資訊交流對專案目標實現的影響之大。

  因此,甲方應組織相關人員及時收集專案的各種資訊資源,並對資訊進行管理,使專案的資訊能方便和有效的獲取、儲存、處理和交流,並能實現不同程度的共享,從而達到為專案建設增值的目的。

  六、團隊的建設

  無論哪個專案都透過人員來實施,人是整個專案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人員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工期、安全,而人員又包括建築施工勞動力、施工單位管理人員、監理人員、甲方現場管理人員。各種工種的人員組成了團隊,因而一個專案要想獲得成功,有一個好的團隊是不可缺少的,合適的團隊機制有利於提高專案管理班子成員和專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對於甲方的現場團隊的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人員的獲取

  甲方現場管理人員的獲取可以透過人才市場招聘或透過招標、簽訂服務合同等方式來獲取,人員素質是選擇人員獲取方式的重要因素,人員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進度、投資、安全等目標的實現。因此,在選擇工作人員前首先應明確工程所需人員的型別、素質及要求等。

  2、團隊建設

  由於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而人力資源管理的任務主要是調動所有專案參與人的積極性,在專案承擔的組織的內部和外部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以實現專案目標。而形成合適的團隊機制,則有利於提高專案管理班子成員和專案管理工作效率。

  3、管理專案管理班子成員

  嚴格管理專案管理班子成員,明確專案管理班子的成員的職責、許可權,以確保專案管理班子成員對工作的理解。

  七、組織與協調

  由於一個工程專案由由多個不同的參與方共同參與完成,而甲方對工程專案的組織與協調主要透過行政手段和合同手段進行,其中行政手段主要在內部的組織與協調中採用,而合同手段主要是在與專案各參與方的組織與協調中採用。

  八、現場管理應採取的措施

  管理可採取的措施應包括組織措施、管理措施、經濟措施、合同措施,對於目前的建築市場管理來說,由於市場競爭激烈,所以工程各參與方對組織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相對來講比較完善,但往往各參與單位為了節約成本,而忽略了經濟措施。採取經濟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一、經濟措施是一項激勵措施。二、經濟措施是一項制約措施。三、經濟的激勵和制約是工程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7

  生產如同一列高速前進的火車,客戶是終點站,質管人員是列車長,基層生產管理人員則是火車頭,列車長需要做的,就是引導火車頭的方向,使其朝著終點站前進,無論火車速度多快,列車長必須保持清晰的頭腦,為其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以預防其偏離軌道,並朝著終點站順利前進。而每一個工序如同每一節車廂,必須一環銜接一環,不可脫節。檢驗標準如同火車軌道,每一節車廂必須在固定的軌道上前行,只要有一節車廂越軌,必將導致整列火車的翻車。

  每一位管理人員的工作就是排除所有會造成列車翻車的影響因素,從而預防列車翻車,而不是在翻車以後去搶救,“亡羊補牢”雖然猶未為晚,但我們更應該做的工作是在狼來以前就將羊圈修牢固一些。強調事前預防重要性,重視事後糾正及改善效果的確認。

  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員,絕不是在其下屬工作人員犯錯之後透過罰款去追究下屬失職的責任。我們應該知道,下屬員工不按標準作業及管理不良事件一犯再犯,其實不是員工笨教不會,而是我們給了員工太多犯錯的機會,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兵,只有不會帶兵的將,要想解決此問題,最好的保證是在其上崗作業去之前培訓到位,同時還需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機制,約束作業人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的行為規範,以順利達到預期的執行效果。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8

  在公司領導的正確帶領與關懷及各級同時的配合下,順利的展開了本職崗位工作,在工作中有得有失,在此半年度個人述職中,本人對自己崗位工作進行了歸納和總結,用心做事,以德做人是我個人的理念,在工作中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認真對待每一件事。

  首先是落實自己崗位職責目的,半年來根據公司技術檔案及規範管理制度,對事業部管理品質、技術檔案進行了要求與修訂,並落實執行到生產現場,進行過程品質監控和過程技術服務,為提高生產效率實時配合各相關單位的支援工作。在實際工作對現場生產的問題及時反饋、溝通、協調。在問題反饋的同時,進行相關的工藝要求和品質控制流程進行完善。充分有效的更新相關品質要求。

  其次在進行技術管理,一直在不斷摸索和學習中進行個人能力的提升,同時展開資源共享,讓外界技術進行借鑑和實踐,不斷提升壓鑄事業部相關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運用相關的技術資源實踐到工作當中,指導和參與現場技術問題的討論,並對技術潛在的因素進行評審,突破相關技術難題,在前期開發中預估和杜絕問題提出相應的技術理念支援和評審。

  其三,在品質控制管理中,對供應商品質異常問題點進行監督檢查和協調,配合產品製造的模具製作前期評審,在產品異常時進行外協廠商的考核和抽查驗證,供應商管理工作的展開。同時對內部質量的預防,實施進料再次驗證,並跟進改善動作的有效性,杜絕因外協內在因素導致產品質量的異常。監督協調品質改善動作的實施,對事業部品質狀況每月進行彙報與檢討,對內部存在的問題點進行提出並要求整改,以實際效果進行再次驗證,督導問題改善徹底。組織討論改善方案,落實有效改善動作,並延伸展開問題的分析與改進動作。針對產品的特性,對產品工藝要求、控制手段、改善方案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見,配合改善動作的實施。

  綜合管理本部門日常工作及人員工作能力的考核,培訓部門人員的團隊精神與意識。以人員工作能力的提升,在人員工作心態上引導以公司目標為方向,進行工作方式的展開,溝通協調工作中的問題點,維護團隊作戰能力,有效的展現團隊精神狀態,積極奮進的思想理念為主體進行本部門日常工作。維護公司利益的同時維護員工利益,爭取可爭取的利益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得以保障。把安全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安全意識的宣導,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以預防為主,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回顧以上工作的展開,本人的工作同時還存在需要改善和落實、提升的空間,需要更進一步的努力。以下是對本人工作的展開的思路

  站在一個高度看待問題

  作為一個技術和品質管理部門,熟悉本部門的業務是首當其衝,從新品的開發評估工作的參與以及製造能力的分析、品質要求、品質變化的控制,基本均要在可控範圍內。一個以製造為主的企業,隨外界競爭能力的變化,需進一步的提升本部門的管理控制能力,多接觸新事物,熟悉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了解市場需求。加強對企業轉型管理模式的理解。開拓新視野、新思路。參考經驗模式,理出新發展理念配合企業凸顯競爭優勢。

  完善管理與流程

  根據相關作業流程,修改前期的作業流程到固化流程,經過流程的修改,完善部門組織架構的設定和各單位人員的職責闡述,以流程和職責要求落實部門人員的工作,並加以考核管理。

  有效的考核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進行落實和考核部門人員工作效率。其中不乏存在因個人能力導致的失誤存在,需要更進一步的培訓和引導,並堅持不懈的.循序培訓工作的落實。對部分人員工作方式的溝通,讓其更熟悉自己的業務和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進一步溝通與加強團隊精神

  環境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時間累積,造就環境的根深蒂固文化都是人所為,環境因素的存在也不是某一個人來可以改變的,就如一顆樹改變不了氣候。首先不要去改變環境,先去適應,在工作中尋找環境存在的問題,逐步按流程進行問題的溝通,提出觀點和改變問題的得失,權衡利弊後進行共同協商與修改,只有長期的努力,才可以固化已經修改的,最終才可以規範化、標準化。

  在縱橫向溝通時多少都會存在諸多矛盾,本著以看問題、對待問題、處理問題得心態去面對,認真處理、對待、化解矛盾,從矛盾的產生可以理解為人為的製造矛盾,抓住人性,理解人性,分析產生矛盾的根源,從而去理解人,同時改變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讓溝通的人認可和理解。

  一個個體適應環境,帶動一個團隊適應環境,相對理解就是個人如何適應環境並在環境中力拔,同時彰顯團隊工作的能力。

  目前的團隊:從組織架構的分工,存在依賴於某個人的力量,在有限的基礎上難以突破,存在思維上的迂迴,分析問題比較單一,缺少相對的知識面和說服力。需要更多的支援力量。同時存在內部工作的展開動作銜接不順暢,多面手人才的匱乏,存在部分工作落實打折扣。以上基於人員的補充需要跟進與改善。

  新生人員能力的提升和培訓

  團隊能力的強化,新生人員工作能力需要培訓。流程化管理:熟悉流程運作、掌握流程執行控制方法及資源的利用與協調。培訓多面手,擴大團隊作戰能力。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9

  生產如同一列高速前進的火車,客戶是終點站,質管人員是列車長,基層生產管理人員則是火車頭,列車長需要做的,就是引導火車頭的方向,使其朝著終點站前進,無論火車速度多快,列車長必須保持清晰的頭腦,為其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以預防其偏離軌道,並朝著終點站順利前進。而每一個工序如同每一節車廂,必須一環銜接一環,不可脫節。檢驗標準如同火車軌道,每一節車廂必須在固定的軌道上前行,只要有一節車廂越軌,必將導致整列火車的翻車。

  每一位管理人員的工作就是排除所有會造成列車翻車的影響因素,從而預防列車翻車,而不是在翻車以後去搶救,“亡羊補牢”雖然猶未為晚,但我們更應該做的工作是在狼來以前就將羊圈修牢固一些;強調事前預防重要性,重視事後糾正及改善效果的確認。

  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員,絕不是在其下屬工作人員犯錯之後透過罰款去追究下屬失職的責任。我們應該知道,下屬員工不按標準作業及管理不良事件一犯再犯,其實不是員工笨教不會,而是我們給了員工太多犯錯的機會,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兵,只有不會帶兵的將,要想解決此問題,最好的保證是在其上崗作業去之前培訓到位,同時還需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機制,約束作業人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的行為規範,以順利達到預期的執行效果。

  品質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質管人員的工作重點是“管”,檢驗只是手段。我還記得在有一次在參加培訓質量管理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帶我們去一家企業參觀,走進企業大門看見這家企業的質管人員輕閒的在車間裡飄來飄來去,無所事事的樣子,覺得很奇怪,我就隨便問一個質管員為什麼不去檢驗產品質量,而站在流水線中間,那個質管員對我說,我用眼睛在檢驗每位作業員是否做到自檢、互檢、是否按作業指導書操作,員工素質和精神狀態。主要檢驗工作是在上班時檢驗各工作場所是否存放有與產品無關的材料和雜物、衛生環境、作業標準的懸掛、作業條件是否與標準相符、半成品的擺放方式、成品的包裝是否與規定相符等;當這些事項均符合要求後,具體檢驗只要做好首件、巡檢及末件工作,品質便可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時她還對我說:假如在正常生產過程中,依賴質管人員對每件產品進行檢驗,這個企業的產品質量是無法得到保障的,我又問為什麼?她說,如是那樣一條線有多少操作人員,也就要有多少質管人員,我想想也說得不錯,因那樣每位員工都有依賴性質量。而檢驗出來的不良品、返工後品質就比不上一次性完工的產品。一個質管人員如果完成了這些工作後,只需在車間轉一轉,看一看就行了,看的也就是六個專案:(人、機、料、法、環、測量),這六個專案是產品中影響質量主要因素;管好了這六大因素,品質管理工作便會既輕鬆且品質又有保障。

  其實現場品質管理的有效方法就六個字(三原則):眼到、心到、手到;一個不合格也逃不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多到現場找問題,注重細節,透過眼睛去巡視現場的每一個環節,然後用心去體會和思考,發現有不規範的地方,親自動手操作一下或拿來看看,發現不符合的地方給予及時糾正。

  為何公司 “6S現場管理”始終未得到好的提升?主要是品質意識、責任心、執行力三方面做得不夠,要想做好品質,就必須得從這三方面作手,做到人人質管,每一個作業人員均要有把下一工序當成自己的終端客戶的心態,換位思考一下,假設這個產品在市場上是我自己買的話,會滿意嗎?是否會打折扣?

  會上升一個臺階。

品質管理心得體會10

  在公司領導的正確帶領與關懷及各級同時的配合下,順利的展開了本職崗位工作,在工作中有得有失,在此半年度個人述職中,本人對自己崗位工作進行了歸納和總結,用心做事,以德做人是我個人的理念,在工作中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認真對待每一件事。

  首先是落實自己崗位職責目的,半年來根據公司技術檔案及規範管理制度,對事業部管理品質、技術檔案進行了要求與修訂,並落實執行到生產現場,進行過程品質監控和過程技術服務,為提高生產效率實時配合各相關單位的支援工作;在實際工作對現場生產的問題及時反饋、溝通、協調;在問題反饋的同時,進行相關的工藝要求和品質控制流程進行完善;充分有效的更新相關品質要求。

  其次在進行技術管理,一直在不斷摸索和學習中進行個人能力的提升,同時展開資源共享,讓外界技術進行借鑑和實踐,不斷提升壓鑄事業部相關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運用相關的技術資源實踐到工作當中,指導和參與現場技術問題的討論,並對技術潛在的因素進行評審,突破相關技術難題,在前期開發中預估和杜絕問題提出相應的技術理念支援和評審。

  其三,在品質控制管理中,對供應商品質異常問題點進行監督檢查和協調,配合產品製造的模具製作前期評審,在產品異常時進行外協廠商的考核和抽查驗證,供應商管理工作的展開;同時對內部質量的預防,實施進料再次驗證,並跟進改善動作的有效性,杜絕因外協內在因素導致產品質量的異常;監督協調品質改善動作的實施,對事業部品質狀況每月進行彙報與檢討,對內部存在的問題點進行提出並要求整改,以實際效果進行再次驗證,督導問題改善徹底;組織討論改善方案,落實有效改善動作,並延伸展開問題的分析與改進動作;針對產品的特性,對產品工藝要求、控制手段、改善方案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見,配合改善動作的實施。

  綜合管理本部門日常工作及人員工作能力的考核,培訓部門人員的團隊精神與意識;以人員工作能力的提升,在人員工作心態上引導以公司目標為方向,進行工作方式的展開,溝通協調工作中的問題點,維護團隊作戰能力,有效的展現團隊精神狀態,積極奮進的思想理念為主體進行本部門日常工作;維護公司利益的同時維護員工利益,爭取可爭取的利益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得以保障;把安全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安全意識的宣導,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以預防為主,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回顧以上工作的展開,本人的工作同時還存在需要改善和落實、提升的空間,需要更進一步的努力;以下是對本人工作的展開的思路:

  1、站在一個高度看待問題

  作為一個技術和品質管理部門,熟悉本部門的業務是首當其衝,從新品的開發評估工作的參與以及製造能力的分析、品質要求、品質變化的控制,基本均要在可控範圍內;一個以製造為主的企業,隨外界競爭能力的變化,需進一步的提升本部門的管理控制能力,多接觸新事物,熟悉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了解市場需求;加強對企業轉型管理模式的理解;開拓新視野、新思路;參考經驗模式,理出新發展理念配合企業凸顯競爭優勢。

  2、完善管理與流程

  根據相關作業流程,修改前期的作業流程到固化流程,經過流程的修改,完善部門組織架構的設定和各單位人員的職責闡述,以流程和職責要求落實部門人員的工作,並加以考核管理。

  有效的考核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進行落實和考核部門人員工作效率;其中不乏存在因個人能力導致的失誤存在,需要更進一步的培訓和引導,並堅持不懈的循序培訓工作的落實;對部分人員工作方式的溝通,讓其更熟悉自己的業務和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3、進一步溝通與加強團隊精神

  環境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時間累積,造就環境的根深蒂固文化都是人所為,環境因素的存在也不是某一個人來可以改變的,就如一顆樹改變不了氣候;首先不要去改變環境,先去適應,在工作中尋找環境存在的問題,逐步按流程進行問題的溝通,提出觀點和改變問題的得失,權衡利弊後進行共同協商與修改,只有長期的努力,才可以固化已經修改的,最終才可以規範化、標準化。

  在縱橫向溝通時多少都會存在諸多矛盾,本著以看問題、對待問題、處理問題得心態去面對,認真處理、對待、化解矛盾,從矛盾的產生可以理解為人為的製造矛盾,抓住人性,理解人性,分析產生矛盾的根源,從而去理解人,同時改變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讓溝通的人認可和理解。一個個體適應環境,帶動一個團隊適應環境,相對理解就是個人如何適應環境並在環境中力拔,同時彰顯團隊工作的能力。

  目前的團隊:從組織架構的分工,存在依賴於某個人的力量,在有限的基礎上難以突破,存在思維上的迂迴,分析問題比較單一,缺少相對的知識面和說服力;需要更多的支援力量;同時存在內部工作的展開動作銜接不順暢,多面手人才的匱乏,存在部分工作落實打折扣;以上基於人員的補充需要跟進與改善。

  4、新生人員能力的提升和培訓

  團隊能力的強化,新生人員工作能力需要培訓。流程化管理:熟悉流程運作、掌握流程執行控制方法及資源的利用與協調;培訓多面手,擴大團隊作戰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