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通用12篇)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通用1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通常作者透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1

  一次活動聊天活動中,無意中我問我們班的胡智宣小朋友,“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呀?”他說:“我最大的願望是每天能夠當值日生。”這時,我覺得十分的驚訝,值日生真的有那麼大的魅力嗎?那麼就去挖掘這種魅力吧!

  何謂值日生呢?所謂的值日生就是每個孩子在每天的排班中所擔任的職務角色,比如:幫助其他小朋友掛毛巾、擺板凳等,像小班長似的管理小朋友的一些日常瑣碎事物。這樣做呢他們就會有一種成就感,有領導才能,不僅幫助了其他小朋友,自己也同樣得到了相應的鍛鍊和滿足。

  “值日生我們開始輪流,每週都會請不同的孩子。”當我們向幼兒宣佈這個訊息時,他們可高興了,各個都興奮的和旁邊的小朋友聊著,什麼時候可以輪到我等等。連平時在班裡不太說話、靦腆的孩子也開始討論著。但我們也有幾點要求值日生要起帶頭的作用要有好的示範,要是你做的不好大家都不認同你,那老師有權利把你值日生的職務取消,請其他孩子來當班長,直到你能改正為止才讓你來當。事實證明,我們的做法是很正確的,雖然那天老師眼裡調皮的孩子偶爾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從小朋友的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到反映是越來越好。

  現在想起來,真切地體會到不應該拒絕孩子想表現自己的請求。可每個孩子在老師的心中又是怎麼的?讓我們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去認識他們,瞭解他們,關愛他們,用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給他們一個機會展現自己魅力的時候吧!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2

  小朋友的告狀,最明顯的時候,有的時候小朋友的告狀會幫助我的教學管理,但是每個時間,每個地點,每個小朋友都告狀的話,老師就會有一種不耐煩的態度,對待他們的“好意”。我們有個別小朋友是不會告狀的,只有個別小朋友會這樣做。

  我們班的翊軒小朋友,從入園開始到現在就沒有告過狀,我以為他是那是種什麼都不在乎的性格,但是他並不是這樣的。有一天,他急匆匆的跑到辦公室,對我說了一句“她欺負我”。我就用非常吃驚的表情看著他,他以為我沒有聽見,又在我跟前指著那位小朋友重複了一邊:“老師,他欺負我。”我才意識到,哦,他在告狀啊,我就裝作很生氣的態度對他說:“是誰啊?誰敢氣我們的翊軒啊!”我衝出辦公室問小朋友是誰欺負我們的翊軒啊,小朋友指著董懿萱說:“是她,她往孫翊軒的本子上畫畫,還撕爛了孫翊軒的本子。”董懿萱的是一個有男孩性格的小女孩,我對董懿萱說,你自己說,你有沒有這樣做啊,她卻用一種很委屈的眼神看著我什麼都沒有說,最後,我又問了幾次,是的,就是她做的,我就給董懿萱說道理,“這樣做事是不對的,”說完之後,她就很不好做意思的哭了起來,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孫翊軒說:“你別哭了,我們還是好朋友。”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實在是很感動啊。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3

  隨著經濟的發展,成年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在的的家庭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孩子們的依賴性比較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這樣那樣不好,更怕孩子受苦,常常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由他們來代替做了。

  可是來到幼兒園裡,面對這麼多孩子一個老師不能都一一代替,更不能面面俱到了,這樣教師怎能照顧得過來啊,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們幼兒教室閒來時的話題,也是我們重視的問題。

  小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把他畫上什麼樣的圖案都可以,但都得需要我們去引導。從不會走到會走路,那時走路的樣子可能很可愛,但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就像他們剛學習走路時,不要怕孩子會不會摔跌,會不會摔疼,因為那是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於是,孩子早上來到學校,我們就鼓勵孩子把學習用具自己拿出來,擺放好。中午吃飯,老師示範如何一邊拿勺子,一邊扶著碗吃飯。即使有些小朋友撥撒了一地飯菜,我們也不予責備,而是師範鼓勵他會做得更加好。午休起來,我們會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計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後再幫他整理整理。所有的不適應都有一個過程,那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不怕他們做得不正確,而是協助鼓勵他們完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4

  對於剛剛進入集體生活的小班寶寶來說,不管是吃飯、睡覺、穿衣、小便都需要老師的細緻照顧和關懷。隨著天氣漸漸地變冷,寶貝們身上穿的衣服也越來越多,每天午睡前,我都要一一為寶寶們脫下衣服。起床後,一大群孩子圍在身邊,充滿懇求和無助地說:“老師,我不會穿。

  ”“老師,幫我。”“老師……”開始,我心裡美滋滋的,享受孩子們圍在身邊依賴我的樂趣,於是便很有耐心的幫助他們穿好。可是沒過多久我發現孩子們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感覺上他們會做的也跑來要我幫忙。

  往深處一想,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一味的幫忙遷就,不給他們鍛鍊的機會,他們如何能提高呢?於是,我改變方式,開始鼓勵幼兒自己動手。當然,開始肯定有些困難,很多幼兒無從下手。我便採取了先給幼兒一半的幫助,在幫助幼兒脫衣服時只脫一隻袖子,另一半讓幼兒自己動手脫下;穿褲子時,先把褲子正面朝上,利用兒歌的方式,鼓勵幼兒玩“鑽山洞”的遊戲;穿鞋子的時候我也只幫一半的忙,只穿一隻,剩下一隻讓寶貝自己穿。漸漸地,幼兒動手能力增強了,身邊圍著的孩子也越來越少了,看到的只是孩子自己在動手自理,聽到的也只有“老師,我會……”看到這一幕幕,我的心裡很欣慰。

  透過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將一定空間或問題留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去思考,相信孩子,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醒。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5

  每天的午睡起床後,在孩子們吃過點心後,我都會組織孩子們坐下來稍作休息,安靜以後為接下來的個別化學習做準備,順便也檢查一下自己和同伴的鞋子有沒有穿反,衣服有沒有塞到褲子裡等等,幫助幼兒整理好衣物。這時,聖雨涵喊道:"老師,欒宇鑫的鞋子穿反了。"小虎看了看自己的鞋子,立即換了過來。緊接著,家樂又跑到我面前問我:"老師,你看我的鞋子對了嗎?"我說:"你的腳穿得舒服嗎?"(其實,他穿的是對的)他便走開了,可沒想到他回去後,竟然把正的又換成了反的。子涵發現家樂的鞋子穿反了,提醒他把鞋子換回來,家樂把兩隻鞋子一起脫了下來,在那兒比劃了半天,可穿到腳上的卻還是反著的。很明顯,他對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楚。

  對於小班的孩子,大部分幼兒都能穿對褲子和鞋子。而對於這幾個個案,我覺得原因有兩個:一是家庭因素。家人過於溺愛孩子,任何事情都包辦代替,幫助而不是教會。二是客觀條件。由於這兩個孩子的年齡較小,階段發展相對比較遲緩。因此,雖然是小班的孩子,但還是常會出現把鞋子反穿的現象。但畢竟只是小班的下學期,所以只要重視教育和引導,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最後,在自由活動中透過同伴互助,相互監督的過程,也讓幼兒學習瞭如何關注自己的同伴,關心他人,培養幼兒一種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6

  小班的孩子剛入園,什麼事情都隨自己的心願,一不隨心,張口去咬,伸手去抓。入園之前,他們在家中已經習慣了各種食品、圖書、玩具都是自己的,沒有人與他們爭搶。如今到了幼兒園則不同,所有的食物、玩具,以及圖書都要一起吃、一起玩,一起分享。於是小朋友之間就難免會發生爭執,甚至出現了咬人、抓臉的行為。為了避免或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根據以往的教育經驗,我嘗試採取了一些教育方法。

  首先讓孩子們懂得玩具是大家的,可以輪著玩或換著玩,讓孩子們懂得謙讓的含義。

  其次,引導孩子理解和學會分享。分享,並不只是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大家吃這麼簡單,懂得分享的小朋友是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快樂的心情,一起與小朋友們分享。帶來自己喜歡的零食,大家一起品嚐;拿到好玩的玩具,同伴一起玩,體驗其中的樂趣;把自己聽到的故事、兒歌大聲的朗誦、吟唱出來,讓所有小朋友共同感受那份快樂。讓孩子從小學會並懂得與別人分享,不因為搶佔而傷害別人,不僅可以避免意外的發生,還增進了孩子間的友情,也是對孩子自身品德修養的提升。

  最後,對孩子採取了相應的教育措施,最關鍵的是還要對孩子的家長們及時採取相應的溝通和引導,讓家長們在家裡也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到並做好真正的“園與家”的共育工作。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7

  婉婉是新入園的孩子,長得白白淨淨,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看就招人喜歡,只是一入園就哭,好像有天大的委屈。剛開始,我還以為孩子怕生建議爸爸多呆一會兒,讓婉婉跟小夥伴多熟悉一下,可每次爸爸都是在婉婉的哭喊聲中離去,然而只一小會兒,婉婉就去找小朋友玩了,而且和同伴玩得很高興。我也沒在意,一週過去了,婉婉還是這樣,我才發覺自己太大意。

  那天入園,婉婉照樣不讓爸爸離去,要求爸爸再抱一會兒,我用手摸摸婉婉的假小辮:“婉婉的小辮真漂亮!讓老師抱一會吧?”婉婉忽閃著淚盈盈的雙眼,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伸過手來,爸爸藉故轉身離開了。婉婉終究沒哭出聲來,也沒幾分鐘,就去玩玩具了。

  第二天入園,婉婉還是拉著爸爸的手,我笑著迎過去,看她穿了一件黃色的裙子,就說:“婉婉的衣服真好看!”順手領過她,婉婉聽話地靠在我身邊,爸爸什麼也沒說就轉身離去,婉婉沒有尋找,也沒有再哭。

  第三天,爸爸領著婉婉入園,她直接就去找我了,在我身邊站了一小會,就去找小朋友玩了。

  小孩子剛入園,心裡的依戀無法釋懷,老師的關愛就是他心靈釋放的港灣,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個愛撫的手勢和動作……孩子的要求其實很簡單,請您不要吝嗇你的愛,慢慢的給孩子一個舒展的空間,讓孩子逐漸適應新環境,還一個天真的孩子在面前。

  拿一顆愛孩子的心,去傾聽孩子、關心孩子,還孩子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8

  小班孩子年齡小,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

  可是在幼兒園中,一個老師要照顧幾十個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爺爺奶奶那樣,怎能照顧得過來,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天,戶外活動時,我發現孩子們在蹦蹦床上玩,鞋子在地上脫了一大堆,立刻意識到:可以“在玩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為何不來一次穿鞋比賽。於是,我忙招呼孩子們,跟孩子們講明瞭比賽規則。

  比賽開始了,只見幾個能力強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興地跳起來,歡呼著,慶祝自己的勝利。最後只剩下侯智涵小朋友了,只見他哭腔著臉說:“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別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說:“老師,侯智涵不會穿鞋,他哭了”。我說:“沒事,智涵很棒,一定能穿上”。他聽到我的鼓勵後說:“我能穿上的”。我表揚了他,小朋友們也在喊:“侯智涵加油,侯智涵加油……”他在我的鼓勵下、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慢慢的學習穿鞋。就這樣,智涵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在老師的鼓勵下,終於把鞋穿上了,並高興得跳了起來,大家為他歡呼、為他鼓掌,我衝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透過多次這樣的活動,老師不吝嗇鼓勵、表揚和誇獎,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9

  我們乖乖虎三班有一群討人喜歡的小傢伙,有時孩子們上午的語言活動,我都會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排成各種各樣的圖形來進行活動,而美工活動時往往是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搬到桌子邊上來。每當這時,教室裡就會響起“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不但損壞了椅子,也使教室裡顯得格外亂,甚至有調皮的孩子趁這個“機會”進行搗亂。每次氣得我都大聲吆喝:“慢點啊!輕點啊!”這樣,也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這次語言活動後,和孩子們說:“孩子們,今天老師耳朵疼,小朋友搬小椅子時我不想聽見“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老師閉上眼睛,看誰搬椅子時,讓老師聽不見聲音。”小朋友們很好奇,個個躍躍欲試。我喊“一二三四五!”小朋友們開始搬椅子。當我睜開眼睛時,全班小朋友都整齊地坐在桌子邊上了。我裝做不知道的樣子問孩子:“你們是怎樣搬的小椅子,我怎麼一點聲音也沒聽到?”這時,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言,有的說:“我輕輕地搬,輕輕放。”有的說:“我走路跟小貓一樣沒聲音”……。面對孩子們正確的回答我又趁機問:“下次搬椅子的時候,誰還能讓我聽不見聲音?”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說:“我”“我”“我”……。這樣連續幾天,教室裡再也聽不見“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了。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10

  看著已經入園一個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見全神貫注的在聽明老師講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幹了。我想到習慣的重要性。

  他們剛來那會兒,對一切都很陌生。老師不認識、小朋友不熟悉,每一天嘴裡念著要媽媽,眼淚在臉上掛著。我們班的君雅小朋友,剛來的前兩天只有她一個女孩子,她媽媽說女孩子是嬌氣一些,她每一天基本上都把嗓子哭啞,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此刻從門口走再也聽不到前段時間的哭喊聲了,讓我感覺到突然他們都長大了,但是時間來過了一個月,一個月的適應期他們都習慣了。

  他們習慣了每一天的各個環節,早上一到九點多的時候尤仁航就會走過來問老師:“老師,喝牛奶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孩子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此刻不知不覺小朋友都能夠自己提褲子了,睡午覺的時候他們也會告訴我們我自己睡,我不自己拍。

  如果孩子做事總是依靠大人,那麼,他們會缺乏獨立性,進而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構成。所以我們就應讓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飯的問題上,是家長們關心的話題,都紛紛告訴老師:“他不喜歡吃飯!”“他不吃飯吃零食,他要人喂。”但是在幼兒園,我們讓幼兒自己吃,學會自己吃飯了,我們只在旁邊幫忙他們,我們班的“蹦蹦”到吃飯的時候喜歡下位亂蹦,之後一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老師陪著他吃,坐在他旁邊,他就習慣了自己坐在位子上吃,教他們脫鞋子、等技能,暫時不會能夠慢慢練。

  天天學,天天練,老師務必有耐心,孩子也要有耐心。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11

  隨著區角活動的開展,我們班的益智區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同一種益智玩具孩子們能用不同的方法來玩,會在玩的過程互相學習,看誰的方法更好,就拿拼圖來說吧。

  拼圖是益智玩具的一種,具有開發智力,訓練手眼協調的能力,在培養孩子們的專注力和堅持力方面有明顯的效果。孩子們剛開始接觸拼圖時不知怎麼玩,也沒什麼興趣,擺弄一會兒就放一邊了。於是,我就參與孩子們的活動之中,和班上的幾個孩子一起拼,教他們玩拼圖的方法,透過與孩子們一起玩,孩子們會玩了,對拼圖也有了一定的興趣。

  有意思的是,孩子們玩著玩著也有了自己玩拼圖的方法,鵬宇玩時,先把拼圖從底板上全部取出放在桌子上,然後,先找出四個角的拼圖位置,再依次把每一塊拼圖準確無誤的嶔入,姿藝呢,對拼圖不是很熟悉,便對著拼圖的圖從一個角開始,慢慢拼好。有的孩子的確是拼不起來了,便找其他小夥伴來幫忙。總之,孩子們有孩子們的辦法,看到孩子們這麼喜歡玩,每個人又有自己的方法,這使我認識到拼圖活動很適合幼兒操作探究,但需要我們老師要用心觀察多多引導。

  同時,也使我進一步認識了區角活動的好處,區角活動很有利於我們老師去細心觀察每個孩子,發現孩子之間的差異,進行個別指導。也進一步讓我堅信,觀察是教育的先導,只有充分觀察瞭解孩子,教育指導才能更有針對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適應和滿足孩子的發展需要。

  最新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值日生的魅力 篇12

  祺祺是個不愛說話,不愛告狀不愛發言的孩子,但也不大惹人注意。上午我剛上班時,剛好小朋友在喝水,他走到我跟前,小聲問我:“大李老師,口渴了要喝水嗎?”我摸摸他的頭說:“對,每個人口渴了要喝水,”他了我的話,拿口杯喝水去了。第二遊戲結束,喝水時,他又來問我:““大李老師,口渴了要喝水嗎?”我又習慣地摸摸他的頭,說著同樣的話,我想,不對,祺祺這孩子並不湖塗,為什麼剛剛告訴了,現在又來問呢?這時,我無意間看見他往回走一蹦一跳的,副很得意的樣子。下午他又來問我同樣的話,這時他已經不那樣怯生生的了。而是充滿期盼地看著我,我突然明白,原來,他來問老師是期盼的肯定和撫愛呀,我被深深地震動了。

  反思:這說明我平時對這個孩子的關注太少了,以至孩子要用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故意提問,來引起我的注意,得到我的關心愛護。我為自已的疏忽感到深深的自和內疚

  於是,第二天,他又來問我同樣的話時,我非常真誠地用雙手撫摸了下他的臉,用眼睛看著他的眼睛,笑著地說:“小寶寶貝,是的,口渴了要喝水“祺祺笑了笑,笑得那樣動人,然後,一蹦一跳地去拿口杯喝水了。此時,他沉浸在歡樂的情緒中,

  我想,老師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對孩子起的作用多大呀,客觀存在可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和積極向上的情緒,便也可能給孩子帶來委屈。煩惱和消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