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學課件
城市地理學課件
課程的基本要求
1、對能力培養的要求
◎瞭解城市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一般掌握城鄉界限劃分和城市地域型別、城市形成發展的地理條件、城市職能分類。
◎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發展的經濟基礎、城市規模分佈理論、中心地理論。 ◎學會運用城市地理學相關理論與方法,解決在城市規劃中遇到的問題。 2、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城鄉界限劃分和城市地域型別。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型別、城市化過程曲線、中國城市化特徵及對策。 ◎城市發展的經濟基礎理論。
◎城市規模分佈理論、中國城市規模政策。 ◎中心地理論、城市吸引範圍的劃定。 3、考核方式
◎總評成績中,平時成績佔10%,實驗成績佔20%,期末成績佔70%。 ◎平時考核方式:考勤、課堂提問及課外作業。(缺課三次,取消考試資格) ◎期末考核方式:閉卷考試。
課外閱讀
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較、中國城市化特徵、水平和動力機制、城市
化過程研究、郊區化研究、城市發展方針(城鎮體系)、衡量指標等內容 各類空間研究——城市空間、商業空間、工業空間、居住空間、城市邊緣區
等的發展特徵、變化機制、影響因素、結構重組等內容 城鎮體系——城市群體研究、都市圈(帶)
相關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地理科學進展、世界地理研究、城市問題、經濟地理、地域研究與開發、地理資源與環境、城市規劃彙刊、城市規劃學刊、經濟研究、城市改革與發展、城市發展研究等。
第一章 緒論
重點:城市地理學的研究物件、主要內容。 難點:掌握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研究特點和研究趨勢。
第一節 城市地理學的研究物件、任務和內容
一、城市地理學的研究物件和主要任務
1.地理學
地理學從來不是一門單一的科學,這一特點是由於地理學位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連線點上。
早期——描述性
近代——空間科學,空間分佈論為核心 20世紀下半葉——多學科綜合 近代地理學
洪堡《宇宙》、李特爾《地學通論》——近代地理學形成的標誌; 赫特納——首創地理學的區域和景觀學派;
哈向特、詹姆斯、迪金森等繼承赫特納的學說,形成統一地理學。
學科綜合發展成為人類科學的發展主流,“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促進地理學科的發展,從人地關係的大視角去探尋問題根源。現代地理學發展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公認的科學體系。西歐學者將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蘇聯學者長期將地理學區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一些歐美學者則將地理學區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大部分。這些傳統的分類方法顯然未能包容地理學的技術性分支——地圖、遙感和地理資訊系統,背景性分支如歷史地理學、古地理學等在學科體系中的位置也難以確定,不利於構建清楚地理學整體發展的層次。
按照錢學森的理解,地理科學包括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具有三個層次,即基礎理論層次、直接應用的技術性層次和介於兩者之間的技術理論層次。 2.城市地理學的研究物件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城市是一種相當特殊的地理環境。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規模,並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種特殊形態。
城市是一種不完全的、脆弱的環境系統,是人類受自然環境的反饋作用最敏感的地方。城市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干預最強烈的地方。
城市又是一個極其複雜而且處於動態變化之中的巨系統。 城市是一種區域現象。
城市本身是一個“面”,它的內部有各種構成要素的演變和組合問題。但從區域角度來看,城市也是一個“點”。
城市地理學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環境下,城市形成發展、組合分佈和空間結構變化規律的科學,既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學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3.城市地理學的主要任務一般來講,城市地理學最重要的任務是揭示和預測世界各國、各地區城市現象發展變化的規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國、各地區城市現象的規律,屬於認識世界的任務;科學預測世界各國、各地區城市現象的變化規律,屬於改造世界的任務。
二、城市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城市地理學研究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但其核心是從區域和城市兩種地域系統中考察城市空間組織——區域的城市空間組織和城市內部的空間組織。 主要研究內容:
1.城市形成發展條件研究:研究與評價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社會經濟與歷史條件對城市形成、發展和佈局的影響。
2.區域的城市空間組織研究:城市化研究、區域城市體系研究、城市分類研究。 3.城市內部空間組織研究:城市功能分割槽、城市功能區的特點及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會空間、人的行為等
4.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城市環境問題、 交通問題、住宅問題和內城問題(如內城 5.新領域、新方法和新技術的研究新的研究領域:城市資訊化、經濟全球化、國際化和城市的現代化、管治、
體制與政策研究、城市犯罪地理研究,以及現代服務地理研究等領域。 新方法:20世紀90年代以來,數量方法、系統動力學、模擬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城市職能劃分、土地定級、城鎮等級結構分析、城市系統演化規律分析、城市空間形態的計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學性和實踐應用能力。新技術:遙感技術、GIS技術的逐步推廣和二者應用的相互結合,為城市地理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尤其應用於城市佈局、城市形態及其演變、城市土地利用、社會空間研究和城市規劃等方面研究。
6.城市政策研究
“規模論發展”的城市發展方針,城市規劃、城市管治等工作的展開。許多學科以城市作為研究物件。它們各從一個側面研究城市的某種矛盾和運動過程。城市現象的複雜性,使這些研究領域互有重疊交錯,保持緊密的聯絡。而城市規劃和管理可以看作是它們共同的應用方向。一系列以城市為研究物件的學科的組合即城市科學。
1.與城市經濟學的關係
城市經濟學起源於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產的研究。城市地理學在研究城市時,往往把經濟作為一個影響因素來分析。
2.與城市社會學的關係
城市社會學是研究城市社會問題的學科。城市地理學研究社會問題的目的在於探索規律性,強調問題產生和解決的空間性,為政府決策作參考。
3.與城市規劃學的關係
兩門學科在學科性質和研究方向上存在著根本的區別。城市地理學是一門地理科學,是研究城市地域狀態和分佈規律的一門地理科學。而城市規劃學是為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提供設計藍圖的一門技術科學。
兩者都以城市為研究物件,但是側重點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學不僅研究單個城市的形成發展,還要研究一定區域範圍內的城市體系產生、發展、演變的規律,理論性較強。城市規劃學則從事單個城市內部的空間組織和設計,注重為具體城市尋找合理實用的功能分割槽和景觀佈局等,工程性較強。
城市規劃學:技術科學,偏重空間組織和設計,工程性較強。
城市生態學:研究城市生態系統的科學 。研究城市中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生物群落與人類社會,物理生物過程與社會經濟過程之間的相互聯絡及相互作用。
城市經濟學:綜合研究城市固有的經濟問題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城市財政、城市管理、城市建設投資來源 。
城市形態學:城市形態學是對城市的實體組合結構以及對這種組合結構隨時間演變的方式所進行的研究。城市形態學的研究中心為城市景觀 。
城市社會學:城市社會學是研究城市社會問題的學科。城市結構、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會組織。
第三節 西方城市地理學的發展簡史
西方城市地理研究根據研究重點不同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1920年以前
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學屬於聚落地理學(或稱居民點地理學)中的 一個組成部分。這一期間,地理學家從人地關係的角度研究聚落。
工業革命、城市發展——聚落地理學:城市區位(地理位置);城市內部形態(描述性)
二、1920—1950年
工業革命使世界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經濟活動的重心轉向城市,農村逐漸成了配角。城市的物質條件和生活方式對農村人口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城市被罩上了絢麗的光環。世界開始進入城市主導人類生活的.時代。 城市是發生於地表的普遍宏觀現象,有一定的空間組織,有很強的區域性和綜合性。因而,研究城市的第一批理論,不管作者是否是地理學家,幾乎都屬於地理學範疇。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
在研究中,他們使用了生態學的方法,被稱為“人類生態學的芝加哥學派”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
——中心地理論
1950年以前的城市地理研究有兩大特點:
第一,把物質環境的約束條件看成城市命運的決定因素;
第二,對城市作形態上的研究,忽視成因的動態分析。
此時,雖已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學的研究重點,出現了一些理論,但城市地理學尚未完全成為獨立的分支學科。
三、1950—1970年
克里斯塔勒 ——“數量革命”
數理統計方法
布賴恩·貝里 (數量地理學家)————————人口分佈與服務中心等級結合的研究
————“城市系統”
不少學者認為,如果說克里斯塔勒是城市系統研究的理論家、奠基人,那麼,貝里就是城市系統研究的實踐者和推動者。因此,“數量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從形態學的城市景觀轉移到了空間分析上來。
50年代空間學派興起以後,城市地理學的框架建立了起來,其研究物件可分為兩大部分:①宏觀城市空間,即城市之間構成的空間,集中在城市體系研究上。主要內容包括空間的形成——城市化、城市規模分佈、空間格局、職能結構和網路形式。②微觀城市空間,即城市的內部空間,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上。主要內容包括城市用地分異過程、各功能要素的區位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式。 四、1970年以來
社會學
社會問題的增加——————城市地理學
技術因素
制度因素 ——城市發展——城市地理學——人文學派、行為學派、激進學派 社群與人
內城更新
人文學派和行為學派認為空間學派將人地關係物化,忽視了人在塑造空間結構方面的作用。
行為學派強調,要分析空間形式,首先必須分析個人的決策過程。他們從日常生活的社會心理學出發,特別注意文化、價值、非正式團體、城市機構等在人類空間行為中的作用。
以結構馬克思主義為哲學基礎的結構主義思潮進入城市地理學,出現了激進馬克思主義學派,代表人物是英國地理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大衛·哈維(D.Harvey)。以他為首的這派學者認為,數量方法僅從統計入手認識存在的型別,而行為學派只注意個人行為,忽視了社會對人類決策的制約,割裂了主、客觀的聯絡。他們以社會衝突為核心,強調一切應從政治、社會、行政、文化背景加以認識,認為要解決城市的結構,必須瞭解資本主義制度,政治經濟環境和政治權力作用。
因此,7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西方社會問題的日趨嚴重,隨著數量革命的熱潮逐漸減低和數量革命所帶來的問題逐一顯露,伴隨數量革命而出現的空間學派受到挑戰,以及受社會科學、政治科學研究的影響,城市地理學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多元發展的階段。
八十年代以來西方城市地理學的進展
1) 研究領域有明顯的社會理論趨勢,興起新城市主義。
2)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和社會地理問題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學家關注的熱點。
3) 城鎮體系、城市化和城市職能的研究興趣下降,城市產業的研究領域在拓展。 4) 圍繞資訊化和全球化拓展城市地理研究的新領域與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