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論文內容
初中地理論文內容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初中地理論文,歡迎檢視!
鄉土地理下初中地理教學的積極滲透
摘要: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當緊密聯絡當地實際,把地理知識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中學;地理教學;鄉土地理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鄉土地理的內容有利於增加學生對鄉土文化的熱愛,有利於增加學生對家鄉的熱愛。鄉土地理主要講的是家鄉的地理,鄉土地理所描述的問題也是與學生的平日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這也反映了鄉土地理與學生的關係。鄉土地理具有生動和親切的特點,鄉土地理通常不需要藉助很多手段就能夠將周圍的世界展現出來。由此可見,鄉土地理有利於促進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們對地理的認識。鄉土地理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創新思維,增進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一、利用鄉土地理進行環境教育
初中的地理新課程改革之後,更加倡導學生注重鄉土地理的學習,將鄉土地理作為學習地理的載體,透過對鄉土地理的學習來觀察周圍的事物,收集身邊的資料,逐漸掌握一些知識和技能,然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技能逐漸探索周圍新鮮的事物。鄉土地理有一定的界定範圍。鄉土地理是一種綜合性的描述,通常有區域的劃分,範圍的界定主要是地區的環境與發展,目前所倡導的學習方式是實踐和探索性活動。在目前的教學改革中,對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對環境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環境系統。教師應提高學生對地理環境的認識,使其熱愛生活,喜歡觀察周圍的事物,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經常提出假設,總結經驗,制訂調查資訊和方案,經常反思評價自己。以上兩者都需要鼓勵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提高學生探究新鮮事物的能力,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
二、利用鄉土地理教學資源實現德育的滲透
初中地理新課標註重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培養,注重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環境保護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參與其中,教師應該經常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和愛國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對家鄉的熱愛,由此可見,在地理教學中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地理學目前所研究的主要是人類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地理學科本身是十分枯燥的,很多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不大,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困擾,教學難度變大。從學生的視角來看,地理學科與學生沒有心靈上的共鳴,沒有情感上的認識。一些事物稍縱即逝,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鄉土地理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情感共鳴,跟書本知識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鄉土地理材料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還可以指導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學生的德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地講解課本知識,那麼教學內容就會顯得枯燥和空洞,學生很難得到心靈上的共鳴,如果教師在授課中穿插鄉土地理內容,那麼可以增強學生對家鄉的認識和理解,可以培養學生的鄉土情懷,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世界觀,對環境保護教育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鄉土地理知識中有很多內容學生比較樂於接受,在教學中,一些有趣的內容會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樣使學生學習和教師授課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結合鄉土地理材料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印象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無法將每一件事物都對學生展現,有的景色和事物無法面面俱到地讓學生觀察,又不能夠依靠實驗來完成教學。但是,一切地理事物和現象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事物都是相互制約和相互影響的。地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充分觀察周圍的事物,為學生學習鄉土地理創造條件,加深學生對鄉土地理的印象和理解,學生懂得鄉土文化和鄉土地理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熱愛,有利於讓學生養成熱愛大自然的好習慣。
四、藉助鄉土地理課程,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杜甫的詩中曾多次提到家鄉的景色,每個人都對家鄉充滿熱愛,都對家鄉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的景色和風俗習慣都給人們無限的情感和懷念,家鄉的地理同樣對人們十分重要。每個人最熟悉的地點是自己的家鄉,最應該敬重的也是自己的家鄉。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時刻關注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瞭解家鄉的變化,收集與家鄉相關的資訊。在向學生介紹中國發展變化時,可以列舉青島的例子,青島作為沿海城市,船業發展得十分迅速。青島的機車廠也是我國規模相當大的機車廠,肩負著進口車輛和出口車輛的重任,為我國的重工業發展做出了貢獻。青島新型工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青島的重工業集團也為我國的重工業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向學生逐漸地滲透鄉土地理知識,以鄉土知識為載體,給學生提供更加有趣和生動的地理知識,使地理教學更加有趣,使地理課堂也變得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江湛榮.以鄉土地理為課堂開展研究性學習[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12):83-84.
[2]魏進明.以鄉土地理為載體進行地理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4(Z4):9-10.
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學效果措施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初中地理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在教學的需要,教師需要創新地理教學方法,提高地理教學效果。基於此,對初中地理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提高措施,以期為初中地理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效果;解決措施
現階段,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家長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逐漸重視,而新課改的實施使得傳統的初中地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教學要求,造成地理學習質量嚴重下降[1]。基於此,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高效教學的策略,以期提高地理教學的效率。
一、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分析
(一)初中地理教學理念落後
現階段,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校對地理教育的管理理念落後,造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講解地理知識的考試內容,在課堂上仍採取“填鴨式”的教學、題海戰術,使得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狀態,學習地理的興趣低,不願意參加地理學習,教師難以實現地理教學目標[2]。
(二)教師的地理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現階段,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在我國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教學步驟程式化,課堂教學模式仍然採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導致地理課堂學習氣氛沉悶,既不利於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無法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還影響學生的創造力,難以發揮出學生的個性,從而降低學生地理學習的積極性,與新課改的要求漸行漸遠。
二、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解決措施
(一)在初中地理課堂中使用影象法教學
初中地理影象不僅包括課內地理教材中的影象,還包括一些課外資料中的地理影象,是初中地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3]。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就需要在課堂中使用影象法教學,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教師在初中地理課堂要幫助學生養成識圖、用圖的好習慣,在講解完地理課後,可以讓學生到黑板上進行繪圖,表達出自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從而加深自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其次,地理教師在使用地理影象講課時,需要根據地理影象設定一些課堂問題,讓學生自己透過讀圖、識圖去尋找問題答案,從而獲取相應的地理知識,提高初中地理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地理課本第二章第一節“認識地圖”時,可以根據地圖設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哪個經線圈?”等問題,再讓學生透過地圖自己尋找答案,進一步提高地理課的學習效率。
(二)在初中地理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教學
傳統的地理影象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難以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導致教學質量嚴重下降,因此,教師需要創新地理教學方法,在地理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將地理影象材料透過多媒體進行播放,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地理課的教學質量[4]。例如,在講解初中地理“地理的面貌”這節課程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找尋有關地理面貌的圖片,對地理面貌有一個大致瞭解。然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接受能力和實際教學要求尋找有關地理面貌的短影片或圖片,在上課時透過多媒體進行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再透過影象進行詳細講解。教師需要讓學生根據地理影象將所學知識進行總結,並做好課堂學習筆記,方便以後進行復習。
(三)在初中地理課堂中使用互動式教學法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思維受到限制,學習效果嚴重下降,在此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使用“互動式”教學方法,與學生一起探討課堂內容,增加學生學習自信心,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於表達自己,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慾望,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講解初中地理“中國的地理差異”這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設定“中國的地理差異有哪些?在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別是什麼?中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有哪些區別?”等諸多問題,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中國的地理差異”這節課程的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問題的答案,然後在課堂上舉手回答,從而增加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中國的地理差異有明確的瞭解,提高地理知識學習興趣,實現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目標。總而言之,地理學科是初中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教師要本著“教學與時俱進”的理念,深入研究初中地理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等一系列先進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實現地理學科的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趙志海.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J].課程教育研究,2015(11):178.
[2]馮秀紅.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對策研究[J].才智,2014(23):117.
[3]艾輝.“自主學習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5(6):39-40.
[4]孫桂仁.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影象運用現狀的調查研究:以武威市16所初級中學為例[D].西北師範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