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小論文400字(通用26篇)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400字(通用26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小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

  今天,我看到一道數學題: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問:什錦糖每千克多少元?看到這麼多資料,我不禁慌了手腳,腦子裡像一團亂麻,我靜下心來,把思路理一理:已知什錦糖是由4.4元/千克的2千克酥糖、4.2元/千克的3千克水果糖和7.2元/千克的5千克奶糖混合而成的。而資料中隱藏著一個數據沒有告訴我們:什錦糖一共10千克。只要算出酥糖、水果糖和奶糖一共的價錢,再求出平均數就可以了。我拿起筆,在草稿紙上寫下這樣的算式:

  4.4x2+4.2x3+7.2x5

  =8.8+12.6+36

  =21.4+36

  =57.4(元)就是一共的價錢。

  2+3+5=10(千克)

  57.4*(除)10=5.74(元/千克)

  數學是無處不在的,生活中也有數學,只要動腦筋去研究,去探索,就一定能夠發現其中的奧秘!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2

  今天,媽媽要去買燈泡。到了超市,發現超市裡有兩種燈泡:一種是節能燈泡,一種是普通燈泡。節能燈泡雖然開200小時只需要用一度電,比普通燈泡一度電多用170個小時,但是它一個要5元,;普通燈泡一個只要1元,比節能燈泡便宜4元,但是它30個小時就要用一度電。

  媽媽問我:“考考你,如果我要買一個燈泡回家,買哪種的燈泡最划算?”

  我思索了一會兒,不慌不忙地說:“可以這樣算:

  5/1=5

  30*5=150(小時)200小時>150小時

  還可以這樣算:

  5/1=5

  200/5=40(小時)30小時<40小時

  由這幾步可得出結論,節能燈泡省錢。”

  媽媽又問我:“很好。再想想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來算?”

  我又想了一會兒,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可以用我這學期才學的百分數來算。也可以這樣算:

  5/200*100=0.025*100=2.5

  1/30*100≈0.033*100=3.3

  3.3>2.5

  或者這樣算:

  200/5*100=40*100=4000

  30/1*100=30*100=3000

  4000>3000

  因此,也是節能燈泡便宜。”

  我和媽媽買了比較划算的節能燈泡回去了。

  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處處有數學”這個道理。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3

  今天是週末我不上課,剛好姐姐又來了,所以我們準備去爬紫金山。

  我和姐姐爬到半山腰時因為太累了,所以坐下來休息了一會兒。這時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就問姐姐:“姐姐我問你一個問題,小敏和小紅一起爬山。山一共有1000個臺階,小敏每分鐘走65個臺階,小紅每分鐘走60個臺階。

  她們一起從山腳往上爬,問多少分鐘後她們第一次相遇?”

  “這還不簡單。”姐姐說。

  過了一會,我問姐姐:“姐姐好了嗎?”

  “呃……,我沒草稿紙,不會。”

  其實我知道是姐姐比較浮躁,才沒想到的,要不然她怎麼會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我見姐姐有一點不耐煩了,我就說“姐姐,你想1000個臺階,小敏和小紅要想相遇的話,小敏就要從山腳走到山頂再回頭才能和小紅相遇,用1000x2=2000(個)算出一共有2000個臺階,在算65+60=125(個)算出兩人一分鐘能走125個臺階,最後用2000除以125等於16(分鐘)算出16分鐘後她們第一次相遇。”

  “這麼簡單,看來我想的複雜了。”姐姐說。

  休息了一會我們就繼續向著終點前進了。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4

  今天數學課上,楊老師讓大家準備了橡皮泥、剪刀和吸管,我們要一起做一個長12釐米、寬9釐米、高6釐米的長方體。

  我先拿出12根吸管,將長、寬、高分別剪4根。再把橡皮泥平均分成了8份。我用兩根6和9釐米的吸管做出了兩個大小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用了八塊橡皮泥)。又將4根12釐米的吸管插在長方形的四個角,最後把另一個長方形扣在上面,再加固它的八個角。一個長方形框架就做好了。

  這時,楊老師對大家說:“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它變成兩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長方體?”我把12釐米的吸管取下來剪成了9釐米的。現在9釐米的吸管一共有八支,6釐米的有四支,我把它們組裝到一起後就變成了一個特殊長方體。

  楊老師又說:“大家有沒有辦法,再把這個特殊長方體改裝成一個正方體呢?”我想:正方體有12條相同的稜,那麼應該把9釐米的吸管改為6釐米的。然後,我就將剪好的12個6釐米的吸管組裝在一起,就變成了正方體。

  透過今天的動手做一做我知道了長方體的稜可以分為:長、寬、高。任意選一條稜都會有三條和它平行,另外長方形有8個頂點,只要改變其中四條稜(或8條)就可以改變它的形狀。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5

  有人敲門。老師讓大家自習一下,接著就引進來了三個扮演“單價、數量、總價”的“新同學”。

  哈,這幾個人,不正是本班的三位同學嗎?

  老師讓他們依次介紹自己。“單價”和藹可親地說:“大家好!我很榮幸的來到本班!我叫單價。我表示是:每件商品的價錢,如果大家聽不懂我就打個比方,假如一支筆是2元,買一支筆的錢就叫做單價,謝謝大家!”

  “數量”上臺了,滿臉笑容地說:“大家好!我叫數量!我表示是:買了多少,剛剛單價說一支筆兩元,假如買6支,就是表示數量。”

  接著,“總價”上了臺,喜笑顏開地說:“大家好!我叫總價,我表示一共花的錢,比如一支筆兩元,買6支,求6個2相加起來是多少,這得用乘法,結果是等於12元。12元就是總價。”

  “他們三個人的相互關係,同學們知道了嗎?”老師補充道:“數量×單價=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這時,下課鈴響了,老師問同學們:“你們現在可否知道,單價、數量、總價表示什麼以及他們的關係嗎?”

  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知道啦!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6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跟數學有關的問題,接下來我就來講一講我生活中的數學吧!

  生活中的數學之一——怎樣買東西更划算

  我想買1千克橘子,在市場裡10元3千克,在水果超市4元1千克。我想了想,10÷3=3(千克)1(元),3千克1元比4元1千克更便宜。所以我去市場花10元買了3千克橘子。

  生活中的數學之二——怎樣求房間的面積

  我想求客廳的面積,於是我數了數客廳裡的地磚。我只數出了15塊地磚,因為有些地磚被弟弟的爬爬墊遮住了,所以,我估算了一下,被遮住的地磚一共是3塊。我想:“如果1塊地磚是1平方米,那麼客廳一共是(15+3)*1=18(平方米)。”

  生活中的數學之三——沏茶問題

  外婆給我做包子,她一共需要做這幾件事:燒熱鍋2分鐘、燒熱油3分鐘、洗鍋1分鐘、攪面2分鐘、取面和鹽1分鐘、洗碗1分鐘、煮包子5分鐘。外婆首先洗鍋,接著她燒熱鍋,同時她取了面和鹽,也洗了碗,然後她燒熱油,同時她攪了面,最後她開始煮包子。她一共用了10分鐘。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等待著我們去探索、思考。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7

  星期天,我、爸爸和媽媽三個人一起去逛超市。

  我們三個人一起來到大潤發,人可真多啊。媽媽要買沐浴露,所以我們直奔3樓生活用品區。我往南走,發現沐浴露有750毫升的大瓶裝的,小瓶裝的是200毫升的,一般是小孩子的沐浴露。六神寶寶漢草精露是淨含量100毫升。往北走,我來到了食品和飲料區,我一看食品都是用克做單位的。飲料區的商品都是用升和毫升做單位的,中瓶的冰紅茶是1升的,還有茉莉花茶、烏龍茶的中瓶飲料都是1升的。當然不同的飲料有的淨含量也是不同的。像美之源果粒橙、純果樂是1.5升的,每日鮮橙多是1.2升的。小瓶的雪碧、可樂等都是500毫升的,還有各種礦泉水,有些淨含量也不同。牛奶和酒的規格也是用升和毫升計量的,有250毫升、2升等。白酒、葡萄酒是750毫升、小瓶的醬油是430毫升、橄欖油是4升的',還有一些飲料,爽歪歪是100毫升的、D鈣飲品是100毫升的。

  沒想到,超市中也隱藏著數學知識呢!只要你細心觀察,數學就在你身邊。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8

  暑假開始了,我和爸爸一起去報了游泳班、圍棋班和夏令營。

  我們先去取了錢,第一次取了3000元。第二次取了2000元,第三次取了2000元,問:一共取了多少錢?3000+2000+2000=7000(元)答:一共取了7000元(條件、關係)。

  我們先去了游泳館,我們先找到訓練負責人,我們報了游泳班,花了530元。問:還剩多少錢?7000—530=6470(元)答:還剩6470元(條件、關係)

  報夏令營花了2000元,問:還剩多少錢?6470—2000=4470(元)答:還剩4470元(條件、關係)。

  報圍棋訓練班花了800元,問:還剩多少錢?4470—800=3670(元)答:還剩3670元(條件、關係)。

  暑假生活費1000元也要算上,問:還剩多少錢?3670—1000=2670(元)答:還剩2670元(條件、關係)。

  取的7000元就這樣只剩下2670元了。哎,錢真不經花啊!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9

  數學不僅是各門學科所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它從不顧及直觀感覺的約束而自由地飛翔著。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日記摩爾莊園,供大家參考。

  “摩爾莊園”是在我們小學生中非常流行的一個遊戲,可以讓大家在緊張學習之餘,放鬆自己。同時,我也發現,“摩爾莊園”中也蘊藏著不少的數學小知識,在遊戲之餘,也可以提高我們的數學水平。

  我在遊戲裡的家裡沒有傢俱,在遊戲的“雜誌”中,我發現一套漂亮的小傢俱,價值3300摩爾豆,但是,我只有3000摩爾豆的存款,我應該怎麼做才能買到這套傢俱呢?

  於是我開動腦筋,發現摩爾豆存到銀行是有利息的,利率為每天3%,也就是說,我的3000摩爾豆存到銀行,每天的利息為:3000*3%=90摩爾豆。

  一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3090摩爾豆;

  二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2=3180摩爾豆;

  三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3=3270 摩爾豆;

  四天後,我的存款變成:3000+90×4=3360 摩爾豆。

  也就是第四天後,我的存款便可以支付傢俱的費用了!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0

  我開啟電視機,有一個節目深深地吸引了我,節目講述了一個小女孩與計算機進行數學運算速度比賽,人們按照以往的觀點,認為肯定是計算機的速度快,然而結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小女孩贏了。這時大家都感到奇怪,為什麼小女孩會贏呢?透過主持人採訪小女孩,原來小女孩學習過速演算法,經過長期地認真學習和訓練,終於練成了速算的本領。

  於是,我也趁著寒假期間學習了一些速算方法,現在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恆等式變形巧點用,我們在做有些加法運算時,可以把一個加數加1,另一個減1,這樣就會算得很快,比如71+99,等於70+100=170。還有一個速演算法,就是利用神奇中間項,比如在計算1+3+5+…+99這種題目時,可以先求出中間數:(99+1)/2=50,再算有多少個數:(99—1)/2+1=50,最終結果就是把兩個數相乘:50*50=2500。不信,你可以驗證一下結果。

  數學速演算法就是要多動腦筋,找到最快最好的方法。速演算法也讓我的數學運算速度提高了不少,這樣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1

  今天媽媽給我出了一道題,題目是:“1+2+3+4+5+6+7+8+9……99+100=?”這下可把我給難倒了,我左思又想,終於琢磨出了一個方法!喊道:“媽媽”可以用豎式來計算!媽媽剛喝進嘴裡的水便吐了出來。說:“郭銳秋,你想了這麼久就想到了這麼個法子?你存心想氣我是不是?”我連忙回到:“我怎麼會氣您呢!這不,我只想到了這個法子。”媽媽氣沖沖地對我說:“郭銳秋,你給我聽好了!一字不差地給我記好了!”

  今天我給你出的這道題是可以簡便就算的!“簡便計算?”我疑惑地問道。“對”就是可以簡便運算!就拿這幾個數來說吧!

  1+2+3+4+5+6+7+8+9+10

  =(10÷2)×(1+10)

  = 5×11

  = 55

  哦!原來還可以這樣呀!“大的雙數除以2,然後最前面一個數加上最後一個雙數的和乘以最大的雙數除以2的和,如果後面還有一個單數,那就再加上就就能得出最後結果了!”原來這麼簡單啊!

  我開心的說:“今天我可真的學到了新的知識!”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2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到菜場去買菜。我們騎了五分鐘左右的路程,就來到了菜場門口。剛走進菜場的大門口,一股魚腥味就撲鼻而來,我不禁皺起了眉頭。

  來到魚攤前,四五隻面盤一字排開,有鯽魚、烏魚、鰱魚,還有黃鱔,每隻盆裡都只有四五條魚在遊動。奶奶在詢問價錢:“老闆,今天的鯽魚多少一斤?”“大的20元,小的12元,都是正宗河江裡捕的。”魚攤的老闆中氣十足地回答道。“能不能便宜點,這大大小小加在一起也不過十來條,我都拿走,你給我便宜點。”奶奶在討價還價。“都拿去,大小不論16元。”價錢商定後,魚老闆用手熟練地把鯽魚裝進了塑膠袋裡,放在電子稱上一稱,顯示器的左邊顯示出重量730克,中間是商定的價格32元每公斤,右邊顯示器顯示出了魚的金額為23.36元。“23元,老闆”,“成交,你爽快我也爽快”魚老闆笑嘻嘻地說。

  “現在的東西真當貴呵,介小的鯽魚都要20多元鈔票才有得吃,要是在以前5塊鈔票好買佬佬大的哉。”奶奶邊走邊嘀咕著。接著我們又在蔬菜攤前買了玉米和四季豆,分別花4.5元和3元。這次買菜總共花了30.50元,才三樣東西,現在的物價真是高啊。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3

  今天中午,我和媽媽一起到超市去購物。走進超市一看,哇!各種各樣的食品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首先我們來到了飲料和牛奶區,我隨手拿起了一大瓶可樂看了看,發現右下角有“淨含量”800克,我問媽媽這是一瓶可樂的重量嗎?媽媽笑笑點點頭。然後我又拿起一袋牛奶仔細看了一下,每袋牛奶的“淨含量”是200克,媽媽問我:“要想牛奶和一瓶可樂一樣重,那麼需要買幾袋這樣的牛奶呢?”我思索了一下說:“一瓶可樂是800克,一袋牛奶是200克……800除以200等於4(袋)所以我們需要買4袋這樣的牛奶就和可樂一樣重了對嗎?媽媽微笑的說:“對的,每一個食品都有它們的淨含量。”

  接著我們又來到的賣麵粉的地方,我觀察了一下,每袋麵粉的重量是1.5千克,現在我們家每次做餅是300克,那麼一袋麵粉要做幾次餅呢?我想了想:1.5千克等於1500克,1500除以300等於5(次),所以一袋麵粉要做5次餅。媽媽摸著我的頭說:“真聰明”。我的心裡暗自高興著。

  最後我們又買了15個雞蛋大約1千克,一個火龍果大約550克,看著滿滿的收穫真開心啊!讓我感受到了數學中克和千克的知識,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不少關於數學的奧秘哦!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4

  週六,我和媽媽、表姐一起去紅梅公園遊玩。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我們的心情也格外好!

  我們玩了一會兒後便氣喵吁吁地坐在了一張長椅上。過了一會兒,媽媽指著旁邊的一棵大樹問我:“依依,你能量出這棵大樹的高度嗎?”我想都沒想就說:“行啊,拿一根與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出那根竹竿的長度就好了啊。”哪來那麼長的竹竿?”媽媽反駁道。“這個嘛……”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忽然,我瞥見了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腦子裡冒了出來:不是剛學了比的知識嗎,可以用上它呀!我興奮地叫起來:“姐,借你一用!”表姐滿臉疑問,“怎麼了?”“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長度和物體成正比,先量出你的身高和影子的長度,再算出你的身高和影子的比,然後量出大樹影子的長度,就能求出大樹有多高了!”我自豪地說。

  平時我很愛搞一些小製作,所以隨身總是帶把小皮尺。我拿出小皮尺,量出表姐身高156cm,影子長52cm,它們的比是156÷52=3,3÷3=1,是3:1。大樹的影子是110cm,所以它的高度是1×3=3m。“大樹高3米!”我大聲地說。

  學好數學真有用!媽媽、姐姐都服我。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5

  雙11期間,許多超市都進行商品打折,我們小區邊超市也不例外。

  媽媽的洗頭液快用完了,媽媽要去買四瓶。我們先到了佳美超市,洗頭液上面標著原價90元,現價打八折。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就在這兒買吧!”媽媽說:“先別急,俗話說貨比三家,我們先去別的地方看一看。”我們又到了新區超市,我看中了洗頭液原價也是90元,不過超市給的優惠是滿80元減10元。我們到了最後一家超市,廉價超市,洗頭液上標著買二送一。媽媽說:“那麼就請兒子幫我算一下吧。”我心想:這太簡單了。便拿起筆來算到:第一家超市是90乘80%乘4,算出來是288元。第二個超市是滿80元減1O元。那麼就是4乘90=360,360÷80≈4,4乘10=40,360-40=320。第三個超市是買三送一,那麼媽媽要買四瓶的錢就只要付三瓶的錢,所以3乘90等於270元。270小於288小於320,所以在廉價超市買洗頭液最便宜。

  透過這件小事讓我明白了生活處處有學問,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就能成為一個小小數學家。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6

  一天,我正在選擇訂閱雜誌,看到了《家教週報》這本書,一共是20元,這是一年的訂閱費用,每個星期發刊一份。

  這時,我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大問號:如果這樣,那每個星期是多少元呢?

  我先算了算一共有多少個星期,列式是:12*4=48(個)。然後再用20除以48就行了,可問題是,20除以48這種被除數比除數小的算式,老師沒有教過呀!那20除以48的得數到底是多少呢?

  後來,我去問了媽媽,媽媽告訴我,它是除不盡的,不行的話,就去問問計算器吧!

  當得數出來時,我大吃一驚!計算器竟說是0.4166666。剛開始,我把它讀成零點四百一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萬,當我讀完時,我自己也覺得非常不通順,後來,媽媽笑著說:“你可千萬別這樣讀,會讓人笑掉牙的!你應該讀成零點四一六六六六六,另外,如果去掉那個零點,就應讀成四百一十六點六六六六萬元,或者是四百一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元。”聽完媽媽的話後,我恍然大悟。

  生活少不了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生活處處都是數學,你說呢?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7

  星期天的中午,老爸見我無所事事,便給我出了一道數學生活實踐題,題目為:“我家的書房和陽臺是連在一起的,總面積是18平方米,如果用30釐米×30釐米的方磚來鋪地面的話,需要多少塊這樣的方磚?如果一塊這樣的方磚價格是8元,那麼鋪設書房和陽臺一共需要花費多少元?

  一聽老爸說完題目,我便有了思路:先算出一塊方磚的面積大小,再把總面積18平方米化成平方釐米,然後把由18平方米化成的平方釐米再除以一塊方磚的面積,求出來的就是一共需要多少塊方磚的塊數。最把求出來的塊數乘以每塊方磚的價格便算出了一共需要花費多少元。算式如下:30×30=900(平方釐米)18平方米=180000(平方釐米)180000÷900=200(塊)200×8=1600(元)。

  算完後我把答案告訴老爸,老爸說答案對不對你自己去陽臺和書房的地面數一下,地磚塊數是否和你計算出來的一致。我飛快跑去,認真的數了一遍,果然,和我剛才計算出來的塊數是一樣的。老爸誇獎了我,我真高興,這就是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數學真有趣!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8

  兒童節那天,姑姑送我一箱零食,裡面都是我愛吃的。

  晚上,我開啟零食箱子找糖吃,媽媽一個箭步上來阻止道:“不許吃糖,糖果有害牙齒健康。”我對媽媽央求道:“媽媽,我保證只吃一顆。”媽媽有點動搖了,接著說:“我考你一道題,如果答對了就獎勵吃一顆糖。”我欣然答應,接受媽媽的挑戰。

  媽媽開始出題:一個箱子裡有蘋果、橘子、牛奶三種口味的水果糖,其中有4顆蘋果味、7顆橘子味、9顆牛奶味,那麼至少要摸出多少顆,才能保證其中有6顆糖果口味相同?

  我聽完這些資訊,仔細想了想,自信地告訴媽媽:“這個題可以用“倒黴蛋原則”解決也稱“最不利原則”,求解方法是“最不利的情況+1”,其中最不利的情況就是無法滿足題目要求且取的最多的情況,比最不利的情況再好一點(一般情況為再加“1”)即可保證滿足題目的要求。根據題意,考慮最不利的情況是拿了4顆蘋果味,5顆橘子味,5顆牛奶味,此時再拿1顆就可以保證其中有6顆口味相同的糖果。因此至少要拿(蘋果味4+橘子味5+牛奶味5)+1=15(顆)糖果。”

  媽媽聽了我的思路,滿意地點點頭,對我豎起了大拇指,媽媽笑了,我也笑了。數學真有趣,數學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9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它貫穿我們人生的全部過程。

  比如,媽媽上街買水果,買蔬菜,還有貼瓷磚……等等,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數學,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記得一天上午,我和媽媽去水果店買水果。來到水果店,水果店裡的東西琳琅滿目有香蕉﹑橘子﹑橙子﹑榴蓮……真是五花八門。

  媽媽說:“如果我買橙子15千克,差4元;如果買橘子20千克,則多20元。兩種水果每千克的價格相差2元1角,兩種水果的單價分的單價別是多少?”

  我回答道:“橙子的單價比橘子的單價高21角。所以15千克橙子比15千克橘子貴315角,如果把15千克橙子全換成15千克橘子,錢會多出275角。又已知買橘子20千克,多200角。如果買橘子15千克,多275角。可以求出橘子的單價:(275-200)÷(20-15)=15(角),橙子的單價是15+21=36(角),所以橙子、橘子的單價分別是3元6角,1元5角。”

  “分析的不錯,我們回家吧!”

  數學是生活中的金鑰匙,是通往成功之門的橋樑,是王冠上的鑽石,永遠閃耀著最耀眼的光芒。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20

  學習了小數除法後,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題:做一套西服需用35分米布,現有布168分米,可以做多少套西服?我心想,這太簡單了,便飛快地寫出答案:168÷35=4.8≈5(套)。

  可作業發下來後,我發現這道題竟然錯了。我感到莫名其妙,難道是老師判錯了?直到上課老師講這道題時,我才找到原因。老師說:“單純地從算式得數得數算式看,這道題等於5沒有錯,但你們想到沒有,做完4套服裝後,剩下28分米不能再做一套服裝,所以這道題不管餘幾,都只能做4套服裝。這種方法叫‘去尾法’,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應聯絡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接著老師話鋒一轉,說:“下面我們再來做一道題:五(1)班組織春遊,全班有26人,8人坐一條船,一共需要幾條船?”“5條船!”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老師笑著說:“看來這次大家都動腦筋了,這就是‘進一法’。”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不能生搬硬套,需要和實際生活聯絡起來。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21

  今天圍棋集訓結束後爸爸開車接我回家,在停車場爸爸指著汽車問:“一輛汽車有多少個輪子?”我立刻回答:“當然4個輪子。”“那3輛汽車有幾個輪子啊?”我說:“3×4=12(個)輪子。”

  回到家,我發現放鞋子的櫃子裡擺滿了鞋。爸爸對我說:“有客人來了,你能猜猜有幾個客人在家裡嗎?”我數了一下,一共有14只鞋子。每人兩隻鞋子,14÷2=7(個),有7個客人。進了門我發現是青島的公公、婆婆、包哥、戴逸凡、舅媽、芋頭和舅舅來了。今天是中秋節,他們還帶來了月餅。

  大家開始吃月餅了。這時,爸爸又開始提問了:“我們有六盒月餅,每盒裡面有四個。平均每人能分幾個?”我動了動腦子說道:“4×6=24(個),24÷8=3(個)。每人能分到三個月餅呢。”爸爸又問:“假如我們有18個人,每人一個月餅,一盒有2個月餅,一共要幾盒月餅?”我立即說:“18×1÷2=9(盒)。”爸爸誇我是個愛動腦經的孩子。

  我很高興。原來這學期我們學的乘除法在生活中還真有用處呢!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22

  自從學了乘法和除法之後,我就著了迷,平時看到什麼都會想是否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計算。媽媽和外婆都說我學數學學得都入迷啦!

  發筷子的時候有乘法:我家有5個人,每個人需要2根筷子,5×2=10;不過媽媽反過來問我,要是拿了10根筷子,可以發給幾個人呢?這就要用除法計算了:10÷2=5。同樣是發筷子,既和乘法有關,又和除法有關,我們的生活真離不開數學呢!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超市,我看到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一大包餐巾紙分成3排,每排2包,我一下子想到了3×2=6、6÷2=3、6÷3=2三個算式;結賬時,媽媽讓我算一算,6盒酸奶,每盒3元花了多少元?我說:“三六十八,要付18元。”後來,還剩下24元,我對媽媽說:“我想給班級裡買些垃圾袋好嗎?”媽媽高興地說:“好啊!”我發現垃圾袋有的3元多,有的4元,也有的要7元多,這時我的腦子裡想到一句口訣“四六二十四”,我買4元的,這樣可以買6卷。媽媽問我:“為什麼不買6元的那種?”我說:“買6元的只能買4袋,買4元的能買6袋呢!這樣比較划算啊!”媽媽聽了直誇我是個懂得節約會算賬的好孩子!我心裡很高興。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23

  早上,爸爸去菜場買菜,給我買了一些我最愛吃的大棗。我立即拿了一顆,剛要放到嘴裡,爸爸突然說:“我得先出一道題考考你,答對了才可以吃。”我說:“好的,快出題吧。”

  爸爸說:“這些大棗要是給我們家五口人分的話,每人分5顆還剩下3顆,如果每人分6顆的話少2顆,你能算出我買了多少顆大棗嗎?”

  我一聽,腦子有點亂。爸爸提醒我說:“你不是學過乘法口訣嗎?哦,我明白了,5個人每人分5顆,就是5×525,還剩下3顆,就是25328。我說:“一共28顆”,說完就要吃。爸爸說:“不忙,還有一個問題沒算呢?”

  我又開始計算。5個人每人分6顆,就是5×630,還少2顆,那麼就是30-228顆。爸爸笑著說:“答對了,我決定獎勵你8顆。”

  這時候,爸爸又說:“獎給你8顆後,剩下的我們四個人分,你算一算我們每人能分幾顆?”這個問題有點難哦,28顆獎給我8顆,還剩下28-820,20顆分給4個人,每人分多少呢?這時候我想起來老師教過的除法計算:20÷4=5顆,我們每人可以分到5顆。

  爸爸高興地說:“恭喜你,答對了,你真是太棒了。”

  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我感到吃在嘴裡的大棗好甜啊!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24

  今天,我和媽媽去商場買鉛筆。

  到了商場後,我看見一盒鉛筆的標價是3元,我想,如果班上每個同學買一盒,共52盒,要多少錢呢?立刻,我想到了用剛剛學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來算,嘿,3×2=6,3×50=150,再將6+150=156(元)。哇,要156元哦,好貴啊!我跟媽媽說了我的想法,媽媽就誇我說:“很聰明哦,我來考考你吧!如果買80盒要多少錢?”整十數乘一位數,我的強項,我立刻回答道:“240元。”“對。那買180盒呢?”媽媽接著問。有點難度了,我想了想,說買100盒就300元,剛才的80盒是240元,合起來就是540元。我肯定的答道:“540元。”“對。”接著,媽媽問了我很多題目,我都答對了。售貨員阿姨聽了誇我聰明。媽媽這時候驕傲地笑了,我也樂了,原來我的數學還真不錯。

  回家我把買鉛筆的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也誇我數學進步了,變得越來越聰明瞭。我滿足地笑了。

  我希望我長大以後可以做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所以,我上課非常專心,積極思考問題,為了我的夢想,我正在努力著。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25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數學小小問題,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好數學。如:乘法、除法、加法、減法、平均數、統計、周長、面積等等,這此知識都學會了,它就會為我們服務,方便我們的生活。解決生活中問題的同時,又能使用我們的數學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真是一舉兩得。

  有一次,我過日,家裡來了三位客人,加上我們一家四口,共有七個人。媽媽買了一個大蛋糕,作為小壽星的我當然是切蛋糕的“持刀人”嘍!這時,爸爸說“你能用三刀就把這個蛋糕分成七份嗎?”我一聽,趕忙拿來紙和筆,我要先在紙上畫好了再切,免得把漂亮的蛋糕搞爛了。我畫呀畫呀,怎麼畫也只有六塊,怎麼辦呀?這時,大家湊過都來幫我出主意,可是,還是三刀切不了七塊。正當我打算放棄的時候,我想到我們的數學老師,她在教我們認識直線時講過上,直線可以相交。對了!我想到了!我用筆在紙上畫了三下,就大聲說:“我成功了!快拿碟子來裝蛋糕吃吧!”

  當然我們吃就用三刀分成七份的蛋糕時,大家都覺得這蛋糕格外的香甜。你也來學學我切蛋糕的奇妙刀法吧!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26

  今天,我做完了數學作業,便拿給了爸爸看。爸爸看了,皺起了眉頭,說:“你再聯絡生活把最後一道題看看!”那一道題是這樣的:一根長20公分的木頭要鋸成5分米長的木棍,每鋸一次要4分鐘,鋸完一次休息3分鐘,那全部鋸完要多少分鐘?我是這樣做的:20÷5=4(段),4-1=3(次),4×3=12(分鐘),3×3=9(分鐘),12+9=21(分鐘)。我仔細地看呀看呀,還是沒看出什麼毛病,只好硬著頭皮問爸爸。爸爸笑著說:“傻孩子,每鋸完一次,要休息3分鐘,這根木頭共要鋸三次,三次中間只有兩個間隔,也就是說,鋸三次只要休息兩次,是不是呀?”我恍然大悟:中間休息時間不是3×3=9(分鐘),而是2×3=6(分鐘),這樣,鋸完這根木頭總共要花12+6=18(分鐘)。

  從今天這個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生活裡就蘊藏著有趣的數學呀!

  很顯然,文中“三次中間只有兩個間隔”不準確。正確的表達應該是,第三次鋸後,這根木頭就被鋸成“5分米長”的一些小段了,這時,就不需要考慮“鋸完一次休息3分鐘”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