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說明方法說課稿(精選5篇)

初中語文說明方法說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說明方法說課稿(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語文說明方法說課稿1

  一、說新課程標準

  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以下三個: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瞭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初步瞭解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說明方法。

  4、培養學生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我從目標入手設計教學思路。

  二、說教學重點

  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共同的研究中領悟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

  三、說教學難點

  我把教學的難點與精彩的故事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樂學之中突破了難點,滲透難點的技巧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最後學生明白了鯨魚為何沒參加那次魚類運動會,是因為鯨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四、說教學過程

  1、透過講故事匯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慾望加強了。

  2、交流有關於鯨的資料,為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課前讓學生收集資料,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這個環節我設計了讀書小建議,旨在指導學生學會讀書,是對學生讀書方法的指導,也是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提出的建議性意見,有助於學生對內容的整體感悟。

  4、合作研讀課文,彙報交流這個環節,旨在鼓勵小組合作的意識,我以尊重的態度、飽滿的熱情,鼓勵學生談出合作收穫。對於提出的問題,不論是淺顯的還是深刻的,只要是讀書所得都要加以肯定。我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彙報,可以寫,可以畫,可以繪製表格等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5、迴歸整體突破難點這一步我與開課前精彩的故事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探求答案過程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課文的難點,使得難點不攻自破,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創設情景滲透教育者是學習文章的最終目的即利用文章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這一個環節設計也非常好透過觀看鯨“自殺之謎”“人為的殺害”的圖片資料,激發了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慾望,使學生認識到保護動物、保護環境是我們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否則就是自取毀滅。

  五、說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板書既簡潔明瞭,又一目瞭然,還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與難點,讓學生一看就知道這節課所學的內容,更可貴的是讓學生參與了板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六、說教具的使用

  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更為了適合學生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直觀效果,我使用了多媒體課件。

  初中語文說明方法說課稿2

  一、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回顧說明文基本常識

  2、訓練快速閱讀,勾畫圈點、抓住關鍵句和關鍵詞的方法來篩選資訊。

  3、提高學生閱讀科技文章的興趣,間接培養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

  1、訓練學生的資訊篩選和整合資訊的能力。

  2、按照要求辨析、整合資訊。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1、分類範例訓練。

  ①利用多媒體回放典型題例,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整體感知內容,勾畫圈點、抓住關鍵句和關鍵詞的方法來篩選資訊。明晰資訊“篩選”的方法。

  ②分發提升題練習,強化學生“篩選”資訊的訓練,提升“辨析、整合”資訊的能力

  2、方法指導

  強調本節課訓練重點,系統歸納說明文說明方法、說明順序的判斷步驟,進行答題技巧上的指導。

  學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討論法、勾畫圈點法、歸納總結。學生明晰說明文的基本常識,教師範例引導,學生實踐解題,並根據出示的材料,由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激發學生學會歸納知識點。在解題中瞭解說明文閱讀及考點要求,透過同類例題,逐漸提升的訓練方式,形成初步的說明文閱讀敏感及技巧的掌握,提升篩選整合資訊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一)匯入新課,用“我言你猜”遊戲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入閱讀淺顯說明文,考察同學們篩選、整合資訊的能力是考試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明確資訊篩選和整合特點

  篩選:根據試題的要求,把符合考題要求的有關詞句從文章中挑選出來。

  整合:根據考題的要求,將篩選的資訊加以綜合,使之符合答題要求。

  (三)回放典型題例:《人類只剩7年時間拯救地球》,指導題型分類及解題方法

  四、說本次課程的收穫與不足

  學生的整體表現;教師主導的.角色;實現面向全體與否。

  反思:課堂氣氛和知識傳授,是否整合了說明文知識點,學生是否獲得了全面解答這種文體的'能力,應對中考相應的題型。

  初中語文說明方法說課稿3

  說教材: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作者用七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鯨的體形、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學習本課,一是要透過讀文了解一些鯨的知識,二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會作者運用到的“列舉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說明”寫簡單的說明文的方法,三是要透過學文培養學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2、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作者運用“列舉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說明”等表達方法寫簡單的說明文的方法。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和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讀中瞭解鯨的一些知識,體會作者的說明方法,並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去。

  教學難點:

  理解鯨的進化過程。

  教學方法:

  分組合作、自主探究讀中品味。

  說教法: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說明性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讓學生獲益更多呢?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這一篇課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遠端教育資源,把多種教法進行最佳化組合:

  1、運用“分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把了解鯨的知識分成幾個部分,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研究。

  2、運用自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採用以讀代講法,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從讀中去領悟。充分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了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自主活動中,在積極思維中,達到自悟自得。

  說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本課時教學,我讓學生充分地讀,讀後讓他們交流、討論,然後再進行彙報,透過這些環節讓學生了解鯨的生活習性,瞭解作者的說明方法。

  【讀書貴在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剛開始教學,我就透過畫面出示,板書課題鯨字,引導學生質疑,既學會了鯨字,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思考課文主要內容。

  【這一步,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潛心會文,有充足的讀書時間,充分地感知課文,這是品詞斟句的基礎,也是感悟的前提。】

  2.組織學生交流反饋

  第一步:出示詞語,引導學生準確認讀

  第一組:顎、鰭、肺、肚、胎

  第二組:目前、哺乳、退化、壽命、判斷、特徵、過濾

  透過組塊化的分類,讓學生掌握字詞。

  第二部:請同學針對課文開始的質疑解疑,談談你讀了課文後的感受

  【這一步,讓學生從整體上談自己的閱讀體會,目的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材料提綱挈領地獲取主要資訊的能力,同時又解決了課文依始鯨魚是不是魚的認知問題。】

  (二)創設情境,梳理文章脈絡

  1、同學們:鯨魚不是魚,那麼它又有哪些特點呢?請你快速的默讀課文,快速的給課文每一個自然段寫上一個短短的標題

  2.師生交流,完成標題命名、體型龐大、進化而來、種類很多、飲食、用肺呼吸、睡覺、胎生動物

  【這一步,不必要求學生完全用詞準確,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對課文整體把握後粗略感知,為具體研讀課文打下基礎】

  (三)細讀感悟,體會語言準確

  第一步,研讀第一自然段,學習如何批註,讓學生想想,課文是用怎麼樣的說明方法把鯨的“形體大”介紹清楚的?再透過交流,教師隨機出示相應的句子,如: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用到了列數字。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格式把說明方法批到相應的位置。

  然後比較句子,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句式一:一頭近四萬斤重的鯨,約十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肥豬那麼重。

  一頭四萬斤重的鯨,十米長,一條舌頭就很重。

  句式比較,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同時透過學生聯絡實際,體會鯨體形的龐大。並讓學生帶到朗讀中,加深體會。

  第二步,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圖文結合,簡介鯨的進化史

  讓學生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這麼體形龐大的鯨,它是從哪裡來的?用序號標出來,教師出示簡圖,學生解說。期間,透過解說,讓學生體會鯨進化的漫長,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第三步,研讀剩下部分,遷移所學旁註方法

  讓學生默讀課文,試著將課文中的說明方法旁註到文中去。教師巡視,給予指導。師生配合,教師說方法,學生都相應句子。在交流中,出示第三段,領悟“分類別”的說明作用。

  【這一步,讓學生自己學習,感受,也進一步鞏固了對說明方法的認識。】

  (四)角色扮演,訓練讀寫說

  閱讀4-7段,用第一人稱“我”介紹鯨的某一生活習性。學生動手進行小練筆。讓學生閱讀文字透過各種形式的表演,加深印象,對鯨的生活習性有所瞭解。

  【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的發展,學生透過角色扮演,對鯨的習性進一步瞭解,也更樂於表達。】

  (五)拓寬渠道,拓展延伸

  鯨的世界是奇妙無窮的,但是這種可愛的龐然大物,正在面臨災難,教師引入資料袋,並播放捕殺鯨魚影片,讓學生體會,留給學生思考。

  【語文課程應該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教師要善於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裡有資源,心裡有教育,課程資源無處不在。】

  初中語文說明方法說課稿4

  一、說教材

  茅以升是中國著名的橋樑專家。對於《中國石拱橋》一文,他曾這樣說道:“石拱橋是我國傳統的橋樑三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橋這一體系,又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所寫的這兩座橋,乃是千萬座石拱橋中傑出的代表之作。幾千年來,石拱橋遍佈祖國山河大地,隨著經濟文化的日益發達而長足發展,它們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為祖國贏得榮譽。”“它是一份可珍貴的遺產,顯示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

  傳統橋樑的三大基本形式是:梁橋、拱橋、吊橋,而拱橋尤為常見。

  寫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徵。《中國石拱橋》一文從不同的角度說明石拱橋的特徵。先採用概括說明“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出現得比較早。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揮作用。”從“久、美、堅”三個方面說明了中國石拱橋一般特點。然後又介紹了趙州橋、盧溝橋,採用具體說明方法來揭示石拱橋的共同特點,還著重說明兩座橋的各自的特點。趙州橋是獨拱石橋,“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拱上加拱”是趙州橋獨有的特點,“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也是趙州橋最突出的特點。盧溝橋是聯拱石橋,它的自身獨有特點是“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可謂“石獅百態”。

  《中國石拱橋》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來說明的。先總說特點,接著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具體說明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的共同特點,所舉例子具備了被說明事物的共同特徵,即共性寓於個性之中。然後分說了兩橋樑各自獨有的特點,最後總說我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的原因,以及社會主義時期不同石拱橋的發展。

  這篇說明文主要的說明方法是舉例子。舉例子要有代表性,所謂代表性即要具備被說明事物的共同特點,第二要具備該事物的自身獨有的特點,趙州橋和盧溝橋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這篇說明文另一個重要說明方法是列數字,運用數字說明是準確說明事物的方法之一。根據需要,有時需要用確切的數字,如“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五十點八二米,兩端寬九點六米,中部略窄,寬九米。”有時要用約數,趙州橋“修建於公元62019年左右,到現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石拱橋“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本篇文章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閱讀課文,作為初二學生接觸說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說明文入門的指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特點和初二學生開始學習說明文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抓住事物的特徵,理清說明順序。

  2.比較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異同,說明選材的代表性。

  3.舉例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4.運用已有的橋樑知識,透過想象設計未來的橋樑。

  教學重點:掌握說明事物要抓住說明事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選取代表性事例說明事物特點;圈畫關鍵性語句說明事物特點。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讀課文,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給本文標題新增一些修飾性或限制性詞語,即是什麼什麼樣的中國石拱橋。這種以課本內容為依據的修飾的新增格式如下:《_的中國石拱橋》。學生可以填寫“古老的”“世界著名的”“成就輝煌的”“造型奇特的”等等詞語,並說出一定理由,從而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此外,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辯析趙州橋和盧溝橋特點上的異同,教師可認真組織問題進行教學,促進學生思考、討論和歸納總結。

  《中國石拱橋》作為初二學生學習說明文的入門之篇,必須讓學生初步掌握從“抓住特點”角度去分析說明性文字。讓學生學會扣住說明物件——中國石拱橋,抓住關鍵性語句,篩選重要資訊的方法。學習這篇文章,可以制定若干個教學目標,為了實施目標,需相應地採用演示、投影、講解、談話、討論等諸方法,藉以引起和推動學生的注意和思考。

  四、說課前準備:

  1.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抄在小黑板上。

  2.準備趙州橋及該橋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圖和盧溝橋的教學幻燈片。

  3.教師自制一個簡易的橋樑演示模型。

  4.為每個學生印一份茅以升的《橋樑遠景圖》節錄閱讀材料。

  五、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簡要介紹作者:

  我們常常用橋樑來比喻友誼,因為是友誼就像橋一樣把兩個人連了起來。可見橋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搭起來的路。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樑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年後才採用弓形拱的。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的字注音:洨河、張、勻稱

  2.解詞:惟妙惟肖、絕倫、古樸、奇觀

  (三)展示教學目標

  (四)閱讀全文,對課文進行整體把握。

  1.(教師板書題目,先寫石拱橋然後在這三個字前再加上“中國”二字),提問:本文題目是:《中國石拱橋》,文章是從第幾段寫中國石拱橋的?它和前邊的段落之間是怎樣的說明順序?

  明確:文章從第③自然段開始寫中國石拱橋的。前兩段寫的是石拱橋,它們之間的說明順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作者寫石拱橋用了①、②兩個自然段,這兩個自然段的內容側重點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①自然段側重寫外形美觀,第②自然段側重寫結構堅固。

  3.將橋的模型展示給學生,並分別放置100克砝碼讓學生體會上述兩點。

  明確:橋樑呈弧形的叫拱橋;橋樑和河面幾乎平行的叫梁橋。

  4.作者寫中國石拱橋舉了兩個例子,它們和第③自然段的順序是怎樣安排的?

  明確:概括──具體

  5.請將第③自然段分層次,並概括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明確:分四層意思。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分佈廣、形式多樣、有許多驚人的傑作。

  6.看書,對照趙州橋和盧溝橋的說明,看介紹的大致順序是否一樣呢?作者為什麼要選這兩座橋?

  (學生讀書,教師打出幻燈:趙州橋、盧溝橋)

  明確:大致順序一樣。介紹兩橋時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時間、橋的長、寬、結構、藝術價值及對橋的評價。從外觀看,趙州橋是獨拱,盧溝橋是聯拱,只寫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國石拱橋的全部,選兩橋,說明選材具有代表性。

  7.作者對這兩座橋說明的側重點不完全相同,各詳寫什麼?

  明確:趙州橋詳寫了結構,盧溝橋詳寫了價值,即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8.作者寫趙州橋結構時怎樣安排順序的?具體說說看。

  明確:“總──分”寫法,作者先總寫趙州橋的特點,然後分(一)、(二)、(三)、(四)作了具體介紹。學生解說:略。

  9.盧溝橋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體現在什麼地方?

  明確:藝術價值,石刻獅子。歷史價值,抗日戰爭在這裡爆發。

  10.教師總結:以上透過介紹趙州橋、盧溝橋,進一步說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11.下面進一步分析中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

  明確:原因有三,著重說明三者順序不能顛倒及原因。

  12.研讀課文,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平實準確,完成第三個教學目標。

  明確:有些詞語十分確切肯定,如列舉的時間、資料,有些詞語則表示一種估計。無論哪種,目的只有一個:說明準確;依據只有一個:符合實際。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然後由學生再從課文中找出其他例證來說明之,以強化理解。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明確:注意詞句順序,合理周密。

  13、學習本文的表達方式

  說明文主要採用說明的方式,但說明文裡常常含有記敘成分;找出本文裡的記敘成分,明確表達方式的作用。

  明確:表達方式的運用服務於寫作目的。本文旨在給人有關中國石拱橋的知識,因此以說明為主。為敘述歷史意義和發展情況,交叉運用記敘方式。說明為主,穿插記敘,就是本文的特點。

  14.完成教學目標四。讓學生想象未來的橋會是什麼樣的?(發閱讀材料)

  15.總結、佈置作業

  初中語文說明方法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本文是一篇介紹雲和天氣關係的科普文,文章成功運用了分類說明、打比方說明等方法,使得內容準確生動、層次明晰。

  鑑於這種分析,我認為該課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為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峰巒、預兆、輕盈、均勻、崩塌、瀰漫、徵兆、一霎間、千姿萬態、變化無常”等詞語。

  2、反覆朗讀課文,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

  能力目標

  1、複習鞏固比喻的修辭手法,積累文中比喻,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2、學習常用的說明方法,特別是打比方和分類別。

  3、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分析本文寫作層次清晰的特點。

  教學難點:分析、把握課文主體部分怎樣看雲識天氣的內容和結構層次。

  二、說教法

  1、結構、層次:從學生活動角度主要設計為三個環節:快速閱讀整體感知——選點品讀——遷移擴讀。

  2、具體方法:

  (1)、朗讀法。本文雖是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描摹細緻、用語準確,反覆誦讀中體會生動說明的好處。

  (2)、觀察與聯想。本文語言生動,表述形式多種多樣,作者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透過細緻的描繪勾畫出了千姿百態的雲。

  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實踐中觀察和總結,激發豐富的聯想,鼓勵說出更有創意的理解。

  (3)、圖表概括法。課文主體部分重點介紹怎樣看雲識天氣,這部分涉及的雲層、光彩種類繁多,變化複雜,可引導學生透過列圖表,使之結構層次清楚,內容明確。

  3、手段及依據:教學手段方面,設想運用簡單課件輔助教學,做到實用、有效,不搞花樣。提供文字材料以提示重點作資料參考,圖片畫面的運用也僅為激發聯想想像而設,堅定語文課堂“文字學習為主,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教學立場。

  三、說學法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自主學習法: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工具書,養成看課文註解,自學課文的好習慣,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後及時複習鞏固等。經過自學,應基本讀準字音、理解課文內容。我國的當代教育家魏書生、錢夢龍、黎世法等人的教學論都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法。

  誦讀品味法: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後,能透過反覆涵詠朗讀品味,讀出文中的韻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透過讀可以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

  創造性學習法: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創新的精神,學會聯想、想象、體味、感悟、遷移、轉換,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的東西來,嚐到學習與創造的成功的喜悅。我國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的王氏教學理論以及徐錦熙的三段教程論都特別重視學生的發展性創造實踐,日本東京文理大學的垣內松三教授的教育理論也極力推崇讓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足見,創造性學習法是有其較強科學性的。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板塊之一:快速閱讀活動。活動目的——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閱讀全文並思考

  (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紹雲和天氣的關係。切合文題揭示雲和天氣關係的語詞是什麼?它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2)有關雲和天氣的關係,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說明的,找出標出說明角度變化的語雨、句。

  (3)全文是按什麼說明順序來寫的?

  提示: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發現文章的層次結構,並由此概括出主要內容?

  【方法積累】:在閱讀中抓住關鍵語句(過渡句、總領句、段中心句、總結句),有助於發現文章層次結構,熟悉課文內容。

  (4)課文主體部分對雲和天氣關係的具體細緻的介紹,第1段的概述在語言運用上的顯著特點是形象生動的比喻的運用,試具體分析其作用。體會生動說明的妙處,掌握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教學板塊之二:選點品讀活動。活動目的——列表歸納雲與天氣變化關係,掌握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本文寫作層次清晰的特點

  列表分析雲與天氣關係——輔以圖片,讓學生閱讀後直觀感知各種雲彩變化和天氣變化的對應關係。

  (1)語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透過分類別的方法表現出來的,請以簡表的形式列出晴天雲的形態變化、特徵以及預示的天氣變化等情形對比。教師指導學生完成。

  (2)第4、5、6段的寫作思路與第3段相同,請學生仿照對第3段的分析以圖表的形式標示這三段的內容要點。

  學生合作完成,教師適當引導。

  教學板塊之三:課堂練習及延伸閱讀。活動目的——體會語言的生動性,掌握本課的說明方法,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1、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又十分準確。在括號內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體會其表達效果。

  2、下面一段話的句序被打亂了,將理順後的句序寫在後面的方格內。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說明方法或修辭手法。

  4、如果將下面一段描寫天氣的語言改成天氣預報的語言形式,請用恰當的語言表述。

  5、蒐集更多的看XX識天氣的諺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