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拼畫說課稿

美麗的拼畫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麗的拼畫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麗的拼畫說課稿1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分析的內容是浙美版小學美術教材第8冊第12課《美麗的拼畫》一課(課件),下面,我將著重從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程式三大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教學的認識。(課件)

  先來說說教學分析

  我把教材分析又分為三點(教材簡析、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和難點)(課件)

  第1點、教材簡析(課件)

  首先我根據新課標對美術學習活動方式的劃分,確定本節課屬九年義務教育第二學段“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它是在第一學段“體驗造型表現活動的樂趣”的基礎上展開的,併為進一步深入學習第三學段的“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作好鋪墊。

  第2點、教學目標(課件)

  本節課我所要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小學4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時期的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結合本階段兒童的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課件)

  認知領域:欣賞傳統剪紙、刺繡,瞭解傳統拼畫的藝術形式

  操作領域:學習運用繪畫、剪紙、刺繡等方法創作一幅美麗的拼畫,提高學生綜合表現的能力。

  情感領域:透過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動過程,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合作學習精神。

  第3點、教學重點和難點(課件)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課件)

  教學重點:用剪紙拼貼完成單張圖的創作,並將單張圖拼貼成完整的拼畫。

  教學難點:小組合作,探究完成具有創意的拼畫作品。

  再來說說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也分為了三點(課件)

  第1點、學情分析(課件)

  四年級學生對於剪、拼、貼的紙工作品其實早有接觸,因此並不陌生。其實學生對剪紙拼貼的東西都很感興趣,創作出來的東西會有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只不過他們在色彩的處理,構圖的安排上還需要老師引導,從而進一步提高畫面的整體效果。

  第2點、教法和學法(課件)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以及美術經驗展開教學活動,將學生設計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中,並保持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和自覺性。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基於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和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的培養,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透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人性觀認為:在最佳化的`人文環境、心理環境中人會全面發展自己的潛能。因此我將採用下面兩種方法為主進行學法指導,透過適當啟發教給學生賞、做、評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思維真正獲得解放的狀態下自然會展開想象進入美術創作的境界。(課件)

  學法①自主探究學習法

  學法②合作交流法

  第3點、教學準備(課件)

  學生層面:彩色紙,手工工具。

  教師層面:彩色紙及相關材料,課件。

  最後說說教學程式

  為了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分為五個環節(課件)

  第一個環節:談話匯入——引發興趣

  首先我問:同學們,你有什麼特長或愛好嗎?老師也有一招魔術,想看老師表演魔術嗎?

  魔術開始後,教師在看似只有一張的紙上迅速剪了起來。

  剪好,老師把紙一攤開,就出現了一隻蝴蝶。老師再把紙攤開,原來不只一隻蝴蝶,還會出現有好幾只其他顏色的彩蝶。

  然後我將這些彩蝶先貼上到一張張背景色接近的彩紙上,按照一定的規律再貼到一張更大的彩色卡紙上,只留其中一張作品。邊貼邊說:“同學們,老師現在完成的就是一幅拼畫作品。同學們覺得這幅作品漂亮嗎?今天我們這節課還要來學習製作更加漂亮的拼畫。就讓我們進入今天的課堂。”(課件出示課題第12課《美麗的拼畫》)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創設學生感興趣的魔術情境,拉近師生關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匯入新課。(課件出示)

  第二個環節:欣賞分析——發現拼畫的獨特魅力

  首先我將拿出剛才剩下來的那張單張蝴蝶拼貼畫,並對照剛才的整副蝴蝶拼畫作品,提問: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幅畫有什麼不同,效果怎麼樣?

  在學生回答後我再適當小結:其實拼畫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你們看這幅就是用中國傳統的工藝形式——剪紙工藝,製作而成的拼畫。

  然後出示傳統剪紙拼畫作品《閤家歡》,請學生觀察欣賞,同時我提出問題:同學們,看到這樣的作品,你有何感受?它最吸引你的是哪些方面?它的構圖有什麼特點呢?

  最後我出示庫淑蘭其她的剪紙作品請學生欣賞,並簡介庫淑蘭大師及她的剪紙藝術特點。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欣賞和分析名家的作品,輸送藝術資訊,增加交流,激發學生表現創造的慾望,為下一步製作做好情感的鋪墊。

  第三個環節:結合圖示——引導學生自我探究

  首先探究單幅圖創作的方法:

  我先請學生欣賞教科書第31頁單張圖的創作過程,請他們思考創作的方法,再進行全班交流。(課件逐一出示創作過程圖片)

  然後探究組合創作的方法

  我會用課件展示不同構圖和不同外形的拼畫作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說說自己的製作思路,激發全體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欣賞和觀看圖片,自己思考製作的方法,使整個製作的重、難點在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四個環節:動手實踐——合作創新

  首先我提出總的要求:今天我就請小朋友將自己的作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透過拼畫的方式進行設計、組合。

  再請各小組討論各自將要表現的主題和思想。一分鐘後,請各組組長彙報。

  接著出示創作的要求三點以及溫馨提示四點。

  根據以往學生進行拼貼畫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在學生開始製作前,用卡通人物進行溫馨提示,激起創作動力,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完成這次的創作活動,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出現。(課件出示提示)

  最後學生進行創作,我巡迴指導。輔導重點主要使整體的拼畫組合更具有形式美和整體感。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根據合理的教學預設進行切實有效的啟發和提示,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表現情緒,鼓勵學生放開手腳,大膽表現。教師沒有太機械地講述製作方法和步驟,儘可能給學生留有廣闊的思考空間。

  第五個環節:作業展評——總結延伸

  首先我請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將小組創作的作品貼在黑板上,進行展示。將全班同學的作品變成黑板上的一件大型的拼畫藝術品。

  然後再請學生談談創作意圖、同學間互評,進一步開拓思維。接著我做小結評價,指出存在的問題。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透過作品的展示和評價,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達到資訊交流、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標,使學生從中學到一定的賞評方法。進一步體驗、理解拼畫的無窮魅力,使藝術情感得到宣洩。

  最後我將做全課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拼畫這種我國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過類似的作品嗎?

  結合學生的回答我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拼畫圖片,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拼畫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拼畫給人們帶來的視覺美感!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發現身邊的拼畫美,使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絡,從而擴充套件課程資源。

  我的分析即將結束,總之一句話:只要教師能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那我們的美術教學將一定會事半功倍。

美麗的拼畫說課稿2

  李勤老師上課,讓每一位學生、聽課老師享受其中,一開始的三個例子層層遞進,後來的作業,以蒙德里安為一個新的起點,把具象轉化為抽象,是整堂課的昇華。就是有一點我想提出來和李老師商榷,中間教師的一次示範,以“高興”為題,和學生一起討論、交流、創作,是否可以喜怒哀樂?這樣的改變可以使整堂課更加開放,沒有原先的侷限性。金宇超老師的課我比較熟悉,語言平實明瞭是金老師最大的優點,這次上課,給學生的照片都是不一樣的,這樣或多或少會存在不一樣的透視關係,和今天重點學習的焦點透視有些許出入,最後沒有強調畫畫步驟,使得部分學生抓了細節,放了整體。

美麗的拼畫說課稿3

  李老師的課能從身邊出發,從生活入手,教學環節層層遞進,從有序到無序到不規則到情感,有序和變化是整堂課的重點,李老師能夠很好地突破這一難點。技法課在小學中最難上,從古鎮西塘入手,PPT做得非常形象生動,能夠很好地講解近大遠小的技法難點。金老師的課堂,我有個想法想要和金老師探討,在突破難點的基礎上,是否能夠抓住亮點,比如畫面出來之後,是否可以把課前準備的燈籠、人物,有色彩地貼上去,這樣能使學生作品和美術課堂更加出彩。

美麗的拼畫說課稿4

  李老師的課,聽了很激動,後來細細回味,激動轉化為感動,李老師很注重抓住教學細節,比如:第一點,課前準備的工具怎麼準備?李老師非常有心,用紙夾住所以工具,讓孩子還未上課,就有美的享受。第二點,板書視覺效果很不錯,漂亮的色彩和字型,又是一個美的享受。第三點,整一堂課,有具象轉化為抽象的教學環節,對學生來說,既是質的提升,當然也是一個難點需要突破,而李老師找了一種比較貼合學生的方式,使學生在一扶一跳中,實現了這一完美轉身。第四點,李老師的語言很貼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對學生的心理是細心呵護的姿態,保護學生的想象力,不輕易抹殺學生任何一個細微的提議和想法,引導、表揚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充滿自信和創意。另外有一點想要請教李老師,匯入的影片,非常精彩,而我在上課時,總想要找到這樣的影片,卻找不到,請問你有沒有這樣的平臺,使影片的資源更加開放和豐富?

美麗的拼畫說課稿5

  由於我的從教經驗特殊,李老師的課給我啟發非常大,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原先在高中進行美術教學,所以用慣了適合高中的教學內容和手段,即讓學生接觸、欣賞、創作一些抽象的美感,初踏上小學講臺,我也嘗試讓學生體會這種教學內容的美感和實踐,但往往不盡如人意,今天李老師也擺脫具體的物象,讓孩子用色塊和線條來表達心情,親切的語言,平實的教學環節,扶著學生在四十分鐘踏上一個嶄新的平臺,擁有更加廣闊的視野,讓我也重拾信心,讓我可以一如既往,繼續有自信能讓學生體會單純的美術語言的美。就是有一個小細節,請李老師為我解答心理的疑問——在畫面中,用形狀來表達心情,大多數孩子都能感性地認識自己的作品,但是有個別學生自己也模稜兩可,似乎有些牽強。

  ——李老師回答: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首先學會用豐富來成熟自己的美術課堂,但是隻有學會把細節砍掉,找到最勁道的教學環節,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一堂課中的知識技能需要老師去權衡和舍取,老師的知識與學生的需要相結合,用感性帶動理性,有舍才有得,才能找到最適合教學目標的內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