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不能淫》說課稿
《富貴不能淫》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富貴不能淫》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富貴不能淫》說課稿1
今天我主講的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21課《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富貴不能淫》的第二課時。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透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本課文言實虛詞的意義用法以及文意,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在於文章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因此,我將本節課目標定位為“四讀”:譯讀課文,梳理行文思路;分角色課文,挖掘大丈夫內涵;分層讀文,分析寫作特色;誦讀課文,感悟情懷。
教學過程以“讀”為主線,採用板塊化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重視培養學生讀的能力,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每一讀方式不同,重點各異,教學內容設計由淺入深,關注學情。
匯入選用有關“大丈夫”名言警句,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知識的積累。
活動一譯讀課文,採用“獨學—展示—評價”的方式,學生理清了行文思路,明析了文章寫作內容。
活動二採用分角色朗讀,圍繞“大丈夫”設定了三個問題,“舉人物例項闡釋大丈夫”“列舉詩文闡釋”“大丈夫之道的現實意義”,設計的三個問題突出了教學重點,且內容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利於學生知識系統化,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分析鑑賞能力。此環節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在交流合作過程中,不僅對大丈夫的內涵理解深刻,且感受合作的快樂,有助於學生樹立合作意識,掌握學習重點,鞏固學習內容,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教學效率。
活動三分層讀文,分析寫作特色,利於學生語感的培養和鑑賞能力的提高。活動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學生思維更活躍,理解更透徹,課堂更高效。
活動四誦讀課文,指導背誦技巧,感悟大丈夫情懷。此為本節課的難點,因此,設定選擇題,讓學生讀文後,完成選擇題目“大丈夫應該具備()的情懷”,巧妙地將難度降低,利於學生理解和接受。
板書設計為人形的思維導圖,既凸顯教學重點—“大丈夫”內涵,也是學生思維過程的再現,並且將各個教學板塊融為一體,設計比較新穎別緻,利於激趣。
課堂小結結合學習目標和思維導圖,利於學生知識的系統化。
檢測內容緊扣教學重點,重視學科滲透,學生掌握情況較好。
任何一節課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認真反思之後,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需要改進:
1。應該特別關注學情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考慮學生接受能力。
2。更多地讓學生展示,課堂生成力求精彩紛呈。
總之,我的課堂的駕馭能力和教學藝術都有待提高。今後,需虛心請教,靜心學習,潛心教研,盡心教學,用心生活。
謝謝大家,向大家學習,請各位領導、同事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
《富貴不能淫》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富貴不能淫》。下面,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說課: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說知識評價。
一、說教材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對文言文的學習提出了不同維度的要求:1.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2.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能力3.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4.透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同時課標要求“課程目標應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
《富貴不能淫》是部編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1課。本單元的主題是“人應該有怎樣的品格和志趣”。本文是傳統的議論文名篇,以景春和孟子的辯論形式,實際探討的是“古代大丈夫標準”的深刻問題。孟子用古代父母對兒女的告誡作類比說到大丈夫的行為標準,進而匯出本文中心觀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用有理有據的反駁語言,簡明扼要充滿氣勢的論證,駁斥了景春狹隘的“唯權唯勢”的大丈夫觀點,其觀點鮮明突出,讀後發人深思,頗受啟迪。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是:
知識與技能目標:1.藉助註釋、工具書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誠、戒、正、由、淫”等。2.再現辯論賽的場景,體會孟子文章特點。3.聯絡實際理解“大丈夫”的含義。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多樣化的朗讀培養文言語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大丈夫”情懷及儒家“大儒”的高潔品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中積累文言詞語“誠、戒、正、由、淫”等是教學重點,聯絡實際理解“大丈夫”的含義是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積累,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尚不太難,但本文是部編本教材首次選用文章,其內容新穎,議論性較強,學生接觸較少,理解文章所想要闡述的深刻含義是有難度的,所以必要的人物、背景需要學生提前準備,需要老師提煉。
三、說教法、學法
1、誦讀法。
反覆誦讀,才能對文章產生審美體驗,才能談學習興趣,文言語感,表達能力。
而誦讀要達到三個等級:(1)讀順:文從字順、語言通暢。(2)讀通:語意通暢、內容通達。(3)讀懂:內涵清晰、主旨明確。
自主、合作、探究法。
部編教材對語文教學的格局定位中提到“格局要新,即創新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行為”,因此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先設定有“思考”價值的觸點---給問題,然後建立思考空間——留時間;最後設定交流思想的平臺——共分享。
3、情景再現法。
四、說教學過程
共六個小環節:導、讀、譯、思、悟、結。
(一)導——激發興趣,啟發思考
師生共賞寫有《富貴不能淫》名句的書法作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字字珠璣,句句昂揚,這超凡的智慧和博大的胸襟,滋養並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它們出自誰之口?是在什麼情境下說的呢?今天,讓我們穿越千年,走近孟子孟子的《富貴不能淫》!
設計意圖: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引用原文的名言警句匯入,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求知慾,這樣更容易使學生走進文字。同時,在已知基礎上的未知,再從未知變成已知,學生能體會到知識生成的快樂和成就感,為其良好的學習狀態提供持久的動力。文言文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文化浸染和精神薰陶,“書畫形式”的匯入,在不經意間讓學生感受、感知語言文字的魅力,接觸、瞭解到多種藝術樣式,有“潤物細無聲”之效果。既符合《課標》要求,也達到了《考試說明》中“體會書法審美價值”的目的。
(二)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朱自清先生說:“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一半都在聲音裡頭。”學習文言文尤其要重視朗讀,這是使文言文教學回歸到語文的本質屬性中,真正發揮其作用的最有效途徑,因而要採用多種方式讀,有目的,有層次,也就是誦讀要達到的三個等級:讀順、讀通、讀懂。所以我是這樣設計的:
1.聽師範讀,目的是糾正字音,明確節奏。
2.自由朗讀,讓學生獨立初步感知課文,生成個體的理解和疑問。
3.指名誦讀,展示中,朗讀者得以鍛鍊,聽讀者,取長補短。
4.全班齊讀,渲染課堂氛圍,提升學習勁頭,加深課文印象。
總之,透過有目的、有層次,多樣化,多遍數的讀,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意的同時培養文言語感。
(三)譯——三人行,必有我師
此環節是“自主——合作——探究法”最集中的體現,小環節如下:
1.結合註釋,疏通文意。(用鉛筆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藉助工具書,嘗試解疑。
3.組內交流,答疑解惑。
4.組間互助,解決疑難。
5.師生對話,反饋學情
(1)學生提出解決不了的'疑難,教師給予解答。
(2)課下注釋沒有的重點字詞,教師進行提問,以防知識死角的出現。
豈:難道。是:這(些人)。以:把。謂:叫做。
(3)重點句子翻譯比拼,沉澱於心。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設計意圖:由獨立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的自主學習到組內、組間的合作交流,以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實踐著同樣的探究精神,最終達到理解文意的目的。但是文言文的教學應該“言”“文”並重,譯只是瞭解了文章的字面義,解決了“言”的問題,要想達到“透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的目的,便需要第四和第五個環節。
(四)思——學而不思則罔
學生思,需教師引,問題設定如下:
問題1.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過渡語:同學們概括的很完整,這篇文章給大家展示出一場遠在千年前的辯論賽。辯論賽想必大家一定看過,一般分為正反兩方,圍繞一個辯題針鋒相對,進行語言和思維的碰撞!
問題2.假設同學們就是評委,試分析孟子和景春的觀點各是什麼?如何闡釋的?內容或語言角度加以分析。
問題3:為什麼孟子諷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孫衍、張儀”?說他們是“妾婦之道”?他心中的大丈夫形象又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課堂問題的設定應建立“層級制度”:從整體感知到區域性分析、語言品味再到主題探究。這幾個問題,由淺入深,首先從整體上把握了論題是“何為大丈夫”,然後在分析兩人各自的觀點中深入理解文章,最後在對比中使論點更突出,主旨更明確,不知不覺中解決難點。
(五)悟——舉一反三,知行合一
學習孟子的這篇文章,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怎樣的意義呢?聯絡生活實際談一談看法。
設計意圖:“水本無華,相蕩乃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撞乃發靈光。”以這一問題為引領,以文字為依託,讓學生在暢所欲言中,在思維火花的碰撞中,深化對文字的理解,拓展思維的空間,昇華對生活的認識,進而對人生有所思考和啟示。
(六)結——有始有終催人前行
最後,呼應開頭,結語如下:同學們,當漫漫長夜拂去時光的浮塵,捧讀妙言真知,心便可接千載情思。在歷史的長河中,聖賢們所展現的品格、志趣是如此璀璨高潔,它們穿越時空,直抵我們的心間,給心靈以滋養,給靈魂以洗禮,更給我們生命價值以提升!《孟子》中有許多精彩的篇章期待著與你的相遇!
設計意圖:一篇課文的結束要有一個小結,總結中才能沉澱收穫。但是一篇文章的結束同時又應該是新的文學旅程的開始,所以我在總結部分加入了拓展閱讀的推薦。
開頭“導”,末位“結”,中間“讀、譯、思、悟”貫穿並層層深入,這就是我對《富貴不能淫》的教學設計。
而我的板書設計是:以觀點的對比突顯大丈夫的內涵,作為全文的總結。
富貴不能淫
景春:位高權重
何為大丈夫
孟子:心胸廣、守禮義、有節操
五、說“知識評價”
《富貴不能淫》的知識反饋與評價——我採用的是“912”知識評價體系。
【9】從文中選擇重點文言實詞8個,虛詞1個,進行積累。
實詞:誠焉戒女由淫移屈
虛詞: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積累中培養文言語感,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心悅誠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言不由衷堅定不移不屈不撓
設計意圖:有些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仍有鮮活的生命力,可以引導學生找出例證,
有助於學生理解文言詞彙,消除對文言的隔膜感,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另外中考文言
文試題中,一般都是選用較為常用且在現代漢語中仍有生命力的詞語進行解釋,所以這也直
接有益於學生的中考。
【1】積累一個文言句式。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是反問句。
設計意圖:積累得多了,學生慢慢就能感知並總結出來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在與現代漢語句式的比較中,慢慢體會到文言文的言簡意賅,句式多變,韻味十足,最後愛上文言文。
【2】是一句話加一個問題。
1.讓學生選擇自己欣賞的一句話,用自己喜歡的書法字型寫下來,或臨摹名家書法作品。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漢字書寫興趣的同時踐行了課標——“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另外,文言文中的佳句往往是這篇文章的核心,更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精髓,這樣既沉澱出了本節課的收穫,又積累了語言,既有益於寫作,又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有益於生活,有益於人生,有益於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2.緊緊圍繞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情感設定1道思考題。
本課題目設定為: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以這道題為抓手,讓學生整體把握文字。
至此,我《富貴不能淫》的說課已經結束。但是我想對自己選擇文言文進行說課的初衷稍加解釋:文言文的學習是初中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許多教師苦於找不到一種高效的授課方式,只能一遍遍地重複;學生們也往往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於是我選擇了不同年級的文言文集中備課,想要找到一條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的有效路徑,在點滴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愛上文言文,愛上祖國的語言文字,從而更好地瞭解和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後我想借用一首詩結束我今天的說課:“儘管
我們沒有一條簡單的路可走
儘管
我們也看不到明天終點的風景
但是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我們就始終向著遠方
全力給孩子們
創造出眼前最美的語文色彩”
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