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計的秘密說課稿
溫度計的秘密說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溫度計的秘密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熱與我們的生活”的第五課《溫度計的秘密》。在學生對溫度計有了一定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液體的熱脹冷縮。我將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說課(課件出示)
說教材,教學目標,說學情,說教學方法,說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
首先談談我對本課教材的認識。
一、說教材(不用)
《溫度計的秘密》是《熱與我們的生活》單元中第五課中的內容,是一節實驗課。本單元主要探究的是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所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即:熱脹冷縮現象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關於熱現象,學生已經有了不少經驗,這節課承接了前一節課《給冷水加熱》的內容,對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進行研究,同時本課結論的得出又為後面《空氣的熱脹冷縮》做好鋪墊,因此本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溫度計是學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測量儀器。在前面的探究活動中學生已經多次使用溫度計。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教材設計了這一課,意在以溫度計內液體熱脹冷縮的現象為引子,藉助對各種液體的探究,讓學生認識到液體在一般情況下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並培養學生利用簡單的器材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探究的能力。
本課圍繞液體的熱脹冷縮設計了三個實驗,這三個實驗在設計上有一定的層次,第一個實驗探究水的熱脹,採取“扶”的策略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水體積膨脹的原因。第二個實驗探究水的冷縮,則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得出“水受冷,體積縮小”。(應該注意的是:這節課做實驗用的水都是4攝氏度以上的液態的水,因為水的“反常膨脹”,用小於4攝氏度的水不能保證實驗的成功)。最後一個實驗是探究其他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根據課堂學生的學情,如果時間不允許,可作為學生課後的自主拓展實驗,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更高,不僅讓學生比較生活中飲料、醋、醬油等液體和水受熱、遇冷時有什麼相同的`性質,還讓學生比較不同的液體受熱受冷有什麼不同。每次實驗後讓學生交流,形成解釋,構建起熱脹冷縮的概念。使學生初步意識到物體遇冷、遇熱後發生的變化是一種物理現象,並用這一原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從中感受到科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3秒不念)
1.知識目標:瞭解透過加熱或冷卻可使液體的體積發生變化,即液體在一般情況下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技能目標:能用簡單的器材做探究液體熱脹冷縮的觀察實驗,並做實驗記錄,能嘗試用歸納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象做合理的解釋,能突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尊重證據,願意合作與交流,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為:
教學重點:經歷對液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能設計改進實驗裝置,使之能提供明顯可見的實驗現象。透過實驗探究,知道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三、說學情
本課教學的物件是四年級學生,從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體系上看,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已經理解了體積的概念(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從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來看,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慾,他們心裡有想表現的慾望,但是可能不好意思,但同時又希望能被肯定等這些都需要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能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另外,“熱脹冷縮”雖然學生非常熟悉,但是不一定會去研究,更不會明白其中的科學道理。
四、說教學方法(簡單概括)
1、講授法
合適的內容、適當的時機,選擇直接向學生講授知識,在課程改革的今天,仍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酒精燈的使用方法,溫度計的發明史等,即可直接講授。
2、探究法。
學生的好奇心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科學教師要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親歷探究過程,獲得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
3、實驗法
這三課的實驗比較密集,實驗重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收集資料、分析解釋的科學能力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4、討論法
適時的討論,不同觀點的碰撞,可讓學生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已的觀點。
五、說教學準備
為了完成探究活動,教師可根據需要做如下準備:實驗用玻璃管,溫度計,水槽,燒瓶,橡膠塞,橡皮筋等物品。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課件出示兩種不同的溫度計:體溫計和實驗用溫度計。教師提問:同學們認識它們嗎?你知道溫度計裡有什麼?學生可自由談談。鞏固複習溫度計的構成,意在引導學生專注於溫度計內的液體,將學生的視線引到溫度計內的液體上來,瞭解普通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2、讓學生“玩”溫度計,學生已經學過測量溫度,所以我就給學生提供盛有不同溫度的水的燒杯,一支溫度計。讓學生“測量”水的溫度,看看那組完成得快。提問:把溫度計分別放到熱水和冷水中,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體會溫度計的液柱可以隨液體溫度的高低上升或下降,從而將溫度計內液柱的升降與溫度的變化建立初步的聯絡,為探究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做好鋪墊。
這樣的匯入既實現了對已學知識的再次鞏固,同時激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又順利的完成了匯入部分的任務。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科學新課程標準中強呼叫“科學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學會科學探究”,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環節:
(一)提出問題:為什麼溫度計中的液體放如熱水中會升高,放入冷水中會降低?由此引出課題:溫度計的秘密
(二)學生猜測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展開討論,提出自己的猜想與假設:可能有的學生說是溫度計內液體體積發生了變化。這裡不急於對孩子的回答做出評價。可繼續引導學生思考: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呢?有沒有辦法證明你的猜想?小組討論交流。
實驗驗證
1、組織學生討論實驗器材:製作一個簡單的溫度計裝置需要什麼材料?能說說理由嗎?預設學生可能想到要用燒瓶盛放液體,帶細玻璃管的膠塞,水槽,帶顏色的水,學生可能沒有想到用橡皮筋,這裡老師可以提問:怎樣才能知道玻璃管中的液體是否升高或降低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橡皮筋(或者用其他方法)做標記。這裡,我並沒有把實驗器材直接發給學生,讓他們直接做,而是引導他們先討論,瞭解每種實驗器材的作用,這樣做起實驗來不會手忙腳亂。實驗器材確定後,小組長到講臺前挑選領取實驗器材,教師提醒學生:實驗器材要輕拿輕放。學生核對實驗器材,填寫實驗記錄表中的實驗器材一欄。2、小組討論交流實驗的步驟和注意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這裡給孩子大量的時間小組討論實驗的步驟,讓每個孩子都表達自己的意見,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和不斷改進實驗方法的能力。全班交流彙報實驗方案,相互質疑確定實驗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把紅水裝入燒瓶,將帶玻璃管的橡膠塞塞住瓶口。這裡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紅水裝多少?你覺得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紅水在燒瓶中升高時可能不明顯,要將紅水裝滿瓶子,玻璃管中有一段液柱,否則液體如果升高很少可能觀察不清楚,玻璃管內的水不能漏出來。
步驟二:用橡皮筋在玻璃管上標出液麵的位置,前面在探究實驗器材時教師已經做了引導,所以學生能夠想到。這裡教師要注意的是要貼近液柱凹面的下緣做標記。
步驟三:在水槽中倒入熱水,把組裝好的簡易溫度計放入水中,觀察液麵的變化。這裡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我放進去就觀察液麵的變化,就可以做標記了嗎?學生就會注意到一定要待液柱靜止後,再做好標記就更準確了。把帶膠塞的燒瓶放入熱水中時,你想怎樣放?這裡教師丟擲問題學生有用溫度計測量的已有經驗就能想到要輕拿輕放,燒瓶不能碰到水槽的邊和底部,實驗的結果才能準確。只有讓學生有目的去實驗,才能讓他們既動手又動腦,提高實驗的效率,並使實驗後的交流更有效。
3、實施探究
活動一:水的熱脹實驗,我先提出實驗要求:①小組要分工合作。②仔細觀察水柱有什麼變化?想想是什麼引起水柱的變化?③填寫實驗記錄單(一)④小心熱水,注意安全。”
實驗記錄單(一)
液體名稱 實驗器材 實驗過程 注意問題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學生按照自己小組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時刻提醒同學們要注意小組內的配合,做好實驗現象記錄。
活動二:水冷縮實驗的探究。提問學生:看到剛才的實驗你有什麼問題想問?預設有學生想到如果水遇冷會怎樣呢?預設一:學生猜想可能體積變小了。預設二:學生可能提出遇冷會收縮。如何驗證猜想呢?有的小組想到:將帶玻璃管的燒瓶拿到空氣中,能看到液柱下降。這裡因為空氣的溫度比熱水的溫度低,它就是一個遇冷的過程,但實驗現象不明顯。教師不做否定,可以繼續提問,有的小組想到實驗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小組合作進行第二個實驗,在這個探究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這裡可以讓學生與水熱漲實驗進行對比。
實驗記錄單(二)
液體名稱 實驗器材 實驗過程 注意問題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實驗一 實驗二
(四)總結結論
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發現和結論?
全班總結出水受熱,體積膨脹,水遇冷,體積縮小,概括為熱脹冷縮。
三、知識拓展
探究其他液體的熱脹冷縮,這裡我採用了“設定疑難,放手讓學生小組獨立完成探究過程,歸納總結實驗結果”的方式進行。
學生提出問題: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那其他液體有沒有這種性質呢?接著我出示各種飲料,在這裡我是完全放手讓每個小組選擇最感興趣的一種用同樣的方法來實驗,填寫實驗記錄單(三)
實驗記錄單(三)
選擇的材料(在所選材料後面打“√”) 受熱時看到的現象 遇冷時看到的現象 酒精 醬油 橘子汁 我們的發現
記錄單中有一行液體名稱是空白的,允許學生選擇喜歡的液體進行實驗。表格呈現5個空欄,暗示在進行歸納的時候,單一的個體越多,歸納越科學。
實驗完畢,小組彙報實驗情況,我們組是用什麼液體來實驗?實驗看到什麼現象說明這種液體有什麼性質?學生認識到液體在一般情況下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再次提問學生: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什麼?以鞏固學生對液體熱脹冷縮的認識。學生提問液體在一般情況下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為什麼溫度計中的液體不用水呢?
學生自學課本瞭解水的反常膨脹現象。因為水的這種特性,所以我們見到的溫度計裡的液體沒有用水,我們多采用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和酒精溫度計等,因為它們比較穩定,容易操作。最早的溫度計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的。
四、聯絡實際應用知識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在於靈活地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時可出示課件,那老師生活中遇到了這樣幾種現象,想讓你幫我解釋一下,可以嗎?
現象一:灌滿水的壺,放到爐子上燒,一會就發現:水還沒開,壺嘴、壺蓋不斷地往外冒水。為什麼會冒出來呀?
現象二:課件出示購物場景:去超市買飲料,卻發現貨架上的瓶裝飲料都沒有裝滿,這是什麼原因呢?學生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來解釋。
現象三:寒冷的冬天經常會遇到自來水管凍裂的現象,這是怎麼回事?留下疑問,讓孩子課後自己查閱資料解決。
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科學啟蒙教育能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這裡生活中科學知識的妙用及拓展資料的出示,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學,學以致用,更加激起他們對生活科學的探究興趣。
五、全課總結、課後拓展。
對全課進行了總結:這節課學到了什麼?學生交流後,師可佈置延伸探究任務:1、哪些物體也有熱脹冷縮的現象?2、觀察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製作運用了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科學課程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透過此節課的學習,相信學生對液體的熱脹冷縮有了深度的瞭解。
七、板書設計
本節課板書,重點突出,設計合理,使人一目瞭然。
板書:溫度計的秘密
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受熱 體積膨脹 熱脹水 受冷 體積縮小 冷縮 熱脹冷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