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優秀教學設計(精選3篇)
《赤壁之戰》優秀教學設計(精選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赤壁之戰》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赤壁之戰》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赤壁之戰中,東吳獲勝的根本原因。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事件的經過和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如何從戰役的具體過程中瞭解以弱勝強的原因。
課前準備
學生:蒐集有關《赤壁之戰》背景資料,並透過預習,大致瞭解火攻是分哪幾步進
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麼?
教師:掛圖、朗讀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理清了文章的順序及結構,知道這是一場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分析以少勝多根本原因,從中獲得啟發和收益。
二、抓住重點認真分析
1.指名朗讀課文。
思考:本文的重點部分是第幾部分?概括這部分的意思。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點。這部分的意思是:黃蓋詐降,駕船火燒曹營,大敗曹軍。)
(2)這次戰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勝的,那麼火攻是分哪幾步進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麼?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第五至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再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合併。思考“火攻”分幾步。
3.指名說說自然段段意。
4.分組討論分析。(出示下面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段意,認真分析歸納合並。)
第五自然段:黃蓋寫詐降書給曹操。
第六自然段:趁東南風,黃蓋駕船駛向曹軍。
第七自然段:黃蓋的船中裝的全是火藥。
第八自然段:黃蓋駕船直衝曹軍,曹操毫無防備。
第九自然段:黃蓋命令士兵點火,火燒曹營。
第十自然段:曹營中火光沖天,亂成一片。
第十一自然段:曹軍大敗,曹操逃跑了。
學生彙報:
(第五自然段為一層:黃蓋寫詐降書給曹操;第六自然段至第八自然段應合在一起,是寫黃蓋趁東南風,駕著裝滿火藥的船,飛快地駛向曹軍。
第九、第十自然段應合在一起,是寫火燒曹營的情況;第十一自然段是寫曹軍大敗,曹操逃跑了。那麼,火攻就是分四步進行的。)
下面我們分組朗讀火攻這四步的內容。
請大家繼續分組討論,把火攻這四步用小標題或簡明的提綱概括出來。
學生彙報或抽小組代表到黑板板書出來。
(一)寫詐降書,施火攻計
(二)滿載火藥,借東南風
(三)火船衝曹,大火漫天
(四)帶兵追殺,曹軍大敗
老師小結:火攻的四步,這種小標題,還有的同學編的跟這種意思相同,但表達有所不同。這沒關係。只要動腦,只要意思對,就可以了。大家的積極性非常值得肯定。
5.火攻的四步,咱們清楚了。但“火攻”之計能得以實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是什麼?——東南風。請找一找,畫一畫,讀讀。
(文中三次寫東南風。第一次:這一天東南風很急;第二次:“江南隱隱約約有些船,趁著東南風向北岸駛來。”第三次:不錯,趁著東南風來的正是黃蓋的船。)
6.文中為什麼多次寫東南風?假如沒有東南風,會怎樣?
(因為“東南風”是周瑜、黃蓋完成“火攻”妙計的根本條件。前邊文中講了,周瑜調兵遣將,駐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對,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只有在刮東南風之時,“火攻”計劃才能實施。正因為這樣,文中才多次提到東南風。)
(假如沒有東南風,黃蓋去詐降,裝滿火藥的船就不可能行得像箭一樣快。船行很慢了,容易被曹操發現情況不對;更糟糕的是,點了火的船,因沒有風,不等火船靠近,就會被曹兵發現而想法子阻止,那麼,再好的妙計也無法實施了。)
7.東南風是“火攻”妙計得以圓滿實施的關鍵。那麼,周瑜和黃蓋根據什麼情況制定了“火攻”之計?從書中找出有關段落讀讀。再分析。
(1)敵眾我寡,不宜持久,應速戰速決;
(2)曹操戰船連線,不利行動;
(3)戰船及其帆篷等物都是易燃物。周瑜和黃蓋從敵我雙方的力量分析,同時他們瞭解到曹操戰船相連 的弱點,從而想到了火攻之計。
8.指名按順序複述火攻的具體步驟。
三、總結全文,提高認識
1.集體朗讀課文。
討論分析:
“赤壁之戰”中,周瑜為什麼能以少勝多?曹操慘敗的原因是什麼?
(周瑜能根據敵我雙方的情況,認真分析,利用天時地利,巧妙地揚長避短,使弱勢轉為優勢,因而能以少勝多,戰勝曹軍。曹操自恃兵多將廣,小看東吳,輕敵自傲,不可一世,認為拿下東吳如囊中之物。更致命的是採取了錯誤的措施——連船,因而得到了慘敗的下場。)
我們可以用哪三個成語來概括?誰能上來把它寫出來?引導學生板書:
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驕兵必敗
2.學完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法和收益?
(歷史上的故事,能為我們這些後人敲響警鐘。我認為“驕兵必敗”是很有道理的。以後,無論在學習上、工作中一定切記不能驕傲更不能在成績面前忘乎所以,要謙虛謹慎,不斷進步。)
(學習了課文,我體會到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一定要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去克服它,戰勝它。)
(做任何事都要善於分析,要用最巧妙的方法,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收益。)
教師小結:
“赤壁之戰”是我國曆史上一個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它確實使人從中受益匪淺。我們無論對待什麼事情,都要善於分析制定方案,要優中選優,要牢記傲兵必敗的道理。讓我們永遠謙虛,不斷進步!
四、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赤壁之戰》教學設計2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根據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有關章節改寫而成,敘述了東吳都督周瑜採用部下黃蓋詐降和用火攻的計策,在赤壁以三萬兵力打敗曹操八十萬大軍的故事。赤壁之戰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這一戰役不僅改變了當時雙方力量的對比,也為後來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奠定了基礎。
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為三部分,記敘了戰役的經過。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點,著重敘述了火攻這一仗是怎樣打的。
這篇課文編寫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了解戰事的全過程,懂得在赤壁之戰中,東吳獲勝的根本原因在於知己知彼,利用天時地利,揚長避短;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1.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赤壁之戰中,東吳獲勝的根本原因。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事件的經過和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3.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如何從戰役的具體過程中瞭解以弱勝強的原因。
二、說教學方法
1.教法
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當引導、點撥及必要的歸納、小結和講解。要求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透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2.學法
小組合作自學探究,透過讀、思、講、議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三、說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理清了文章的順序及結構和理清前四個自然段課文條理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這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步:匯入新課。讓學生了解這節課學習的內容。
第二步:抓住重點認真分析。
1. 指名朗讀課文。問:本文的重點部分是第幾部分?要求學生概括這部分的意思。
2.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這次戰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勝的,那麼火攻是分哪幾步進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麼?要求學生認真讀第五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合併。思考“火攻”分幾步?意圖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3.指名說說自然段段意。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出示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段意,分組討論分析歸納合並。小組代表彙報。接著分組朗讀火攻這四步的內容,然後讓學生繼續討論,把火攻這四步用小標題或簡明的提綱概括出來。然後抽幾個小組代表到黑板板書出來。老師再小結。意圖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
5.問:火攻的四步,咱們清楚了,但“火攻”之計能得以實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是什麼?學生肯定回答的是:東南風。這時要求學生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6.文中為什麼多次寫東南風?假如沒有東南風,會怎樣?啟發學生開動腦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7.東南風是“火攻”妙計得以圓滿實施的關鍵。那麼,周瑜和黃蓋根據什麼情況制定了“火攻”之計?要求學生找出有關段落讀讀。在分析。
8.指名按順序複述火攻的具體步驟,透過複述理清課文寫作順序,從而實施由繁到簡、由簡到繁,進一步進行語言條理性的訓練。
第三步:總結全文,提高認識。
1.集體朗讀課文。然後討論分析:“赤壁之戰”中,周瑜為什麼能以少勝多?曹操慘敗的原因是什麼?接著引導學生用三個詞語概括出來,即: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驕兵必敗 指名上臺板書出來,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和收益?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發表
自己的見解,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同時也達到了德育滲透的目的。
3.教師總結:“赤壁之戰”是我國曆史上一個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它確實使人從中受益匪淺。我們無論對待什麼事情,都要善於分析制定方案,要優中選優,要牢記傲兵必敗的道理。讓我們永遠謙虛,不斷進步!
第四步: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四、說板書設計
(一) 寫詐降書,施火攻計
知己知彼
(二)滿載火藥,借東南風
赤壁之戰
(三)火船衝曹,大火漫天
驕兵必敗
(四) 帶兵追殺,曹軍大敗
我認為這樣的板書簡潔明瞭,便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又體現文章的重點,使板書真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我的板書主要引導學生來完成,目的是讓學生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培養學生敢於上臺展示自我的勇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赤壁之戰》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一)瞭解赤壁之戰的時代背景。
(二)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三)理清課文條理,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學重點
(一)瞭解赤壁之戰的時代背景。
(二)理清課文的條理,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介紹時代背景。
《赤壁之戰》是一篇歷史故事,是根據我國著名的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改編而成的。哪位同學知道“三國”是哪三國?他們的首領各是誰?
(“三國”是魏、蜀、吳。他們的首領分別是:魏是曹操;蜀是劉備;吳是孫權。)
“三國”是怎樣形成的呢?東漢末年,曹操統一了黃河流域之後,雄心勃勃,想進一步奪取長江下游孫權的地盤。當時曹、孫雙方力量對比懸殊,面對強大的曹軍,孫權聯合沒有地盤的劉備共同抵抗,公元208年冬在赤壁與曹軍交戰。課文講的就是這次戰役的故事。赤壁之戰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之一。這一戰局不僅改變了當時雙方的力量對比,也為後來魏、蜀、吳三國成鼎立局勢奠定了基礎。同學們,你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麼呢?
(“赤壁”這個地方在哪裡?交戰雙方是誰?他們為什麼要打仗?結果怎麼樣?)
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正是這篇課文的學習任務。首先我們來聽一遍課文的朗讀錄音,找一找課文中是誰和誰在打仗。
帶著問題聽錄音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這篇課文講的是曹操率領的80萬大軍和周瑜的3萬兵士作戰。)
周瑜是孫權的部下,東吳軍中的水上大都督。公元208年,曹操率領大軍攻打東吳,在赤壁這個地方被周瑜率領的東吳軍打敗。“赤壁之戰”寫的就是這件事。作戰雙方力量懸殊那麼大,曹軍為什麼會敗呢?我們認真學習課文之後,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二)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2.辨字組詞
指導學生討論字的間架結構和字義,然後組詞。例如:“渡”字的部首是“氵”,說明這個字與水有關係,它的字音是右半部分的字音“度”,這個字的意思是:從這一岸到那一岸。用這個字組詞可以是(渡口)(渡船)(渡過)(渡江)等。
率—(率領)(輕率)(率兵)(表率)
遣—(派遣)(消遣)(調兵遣將)
策—(計策)(對策)(策略)(決策)
盔—(頭盔)(盔甲)(丟盔棄甲)
3.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解釋詞語。
抵擋:抵抗的意思。
相持:各不相讓。
自不量力: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量,估量。
計策:對付某種情勢而事先安排好的方法或策略。
定睛:集中視線。
波浪滔天:形容水面上波浪極大。滔,漫、充滿。
失信:答應別人的事沒做,失去信用。
調兵遣將:調動兵力,派遣將領。泛指調動安排人力。調,調動。
無心應戰:沒有心思跟進攻的敵人打仗。應,應付。
丟盔棄甲:形容打仗狼狽逃跑的情形。盔,打仗時用來保護頭部的帽子,多用金屬製成。甲,用皮革或金屬做的護身衣服。
纜繩:拴船用的粗繩子。
號稱:名義上是。本課的意思曹軍說是80萬,實際上遠沒有那麼多。
相持:雙方堅持對立,互不相讓。
隱隱約約: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幔子:為遮擋而懸掛起來的布、綢子等。掛在屋內的帳幕。
鼓聲震天:古時候打仗,擂鼓表示進攻。這裡形容鼓聲非常大。
3.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教師範讀課文,然後找同學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的結構。
課文主要記述了曹操率軍攻打東吳,因為兵士坐不慣船,就把船用鐵索連起來,周瑜採納了黃蓋的假投降和火攻的計策,火燒了曹操的戰船、軍營,曹操大敗而逃。
這篇課文共有11個自然段,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但又不能死套起因、經過、結果這一固定模式。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課文做具體的分析。課文在起因之後,經過之前,這一部分是戰前的準備,應該單獨畫為一段。經過和結果同屬火攻一仗的全過程,不能分開。按照這樣的分析,本課應該是這樣的順序:①戰爭的起因,②戰前的準備,③作戰經過和結果。因此課文應該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曹操率軍南下想奪取東吳的地方,東吳的周瑜調兵遣將駐在赤壁,與曹軍隔江相對。這是赤壁之戰的起因。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講曹軍是北方人,不習慣水戰,用鐵索把船連起來練兵。黃蓋根據這些情況,向周瑜獻計用火攻打敗曹軍。這是雙方的戰鬥準備。
第三段(第5~11自然段)講黃蓋假意投降,駕火船燒曹營,大敗曹軍。這是火攻一仗的全過程。
(三)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