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_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略談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_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略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_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略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精髓告訴我們:“生活即教育。”它包含三方面的涵義:一是我們所過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須的一切東西,便是我們的教育內容;二是生活與教育必須一致,否則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必須與生活相聯絡,甚至必須與生活打成一片。

  基於生活教育的指導思想,新課程標準非常強調生活教育,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把語文學習的背景擴大到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正如呂叔湘先生所說的:“語文跟別的課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語文學習在整個社會生活中幾乎是無所不在的,各科教學、課外活動、家庭、社會構成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生活即語文,把生活當作學習語文的資源”,“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都闡明瞭語文教育與生活關係的真諦。

  教師在傳授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過程中,應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陶行知)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並磨礪人生;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語文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須臾離不開語文”的觀念,並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與運用語文知識,在社會生活中培養語文能力的好習慣。“要使學生真正紮紮實實地掌握並得心應手地運用語文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須打破語文與生活之間的‘厚障壁’,讓語文教學與學生心靈相溝通,讓語文課堂與社會天地相接壤。”(李鎮西)

  如何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自然連結呢?

  一、運用生活化資源,充實語文教學內容

  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語文課完全可以給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活動空間,因為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等寬。所以要注重語文教學內容的拓展,堅持向生活延伸,把課堂練習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聯絡起來。

  課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把教材上的內容向教材外延伸,和充滿生機的現實生活接軌,就可以無限擴大教材的容量——五彩繽紛的電影電視,眼花繚亂的報紙雜誌,浩如煙海的各類書籍,都可以作為我們語文教材的輔助與補充。比如,教《論語》篇章,在教材之外,可補充“百家講壇”中於丹說《論語》內容。講《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有電視劇《水滸傳》,講小說《一個都不能少》有電影,講《泰坦尼克號》有譯製片,講《白毛女》有歌劇,講《威尼斯商人》有話劇,講唐詩宋詞有《唐之韻》《中國千古名篇音樂朗誦會》等大量的優秀音像製品,這些都可引發學生極大的興趣,稍加引導,學生學到的就不只是課本上的一篇,而是十篇八篇,甚至產生一生對文學的興趣。

  語文課上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將社會生活的活水引入課堂,引導學生關心國家的建設發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在切身感受中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比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社會調查”等欄目的很多內容是我們關心的;每年感動中國的人物評選,神五、神六的成功發射和回收,是我們必看的。之後,讓學生把真切的感受寫下來,以此激發其為祖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並轉化為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的實際行動。

  語文課程要關注人的發展。人們在生活中會碰到各種磨難、痛苦、失意和挫折,要面對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這時,如果能正確對待,把種種不如意看作生命必須經歷的一部分,那麼負面的東西就可能轉變成積極的因素。如教《熱愛生命》一文,可引入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貝多芬的生平故事和他的音樂,以及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哦,能讓生命活上千百次該是多麼美好!”讓學生親近這些永不屈服的靈魂,感受到生命的韌性和彈性,欣賞到生命的無限魅力,從而引發生命哲理的思考,激發對生命的熱愛,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最後,讓學生寫作與人生相關的話題作文,將自己的思考訴諸文字。學生就會明白,在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但只要我們堅強面對,生命就永遠不會貶值。

  二、借鑑生活實踐,創新語文教學形式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也應該豐富多彩,與學生的生活相映成趣。

  語文教學應該務實,讓語文學習與生活成為統一的整體。要引導學生明白語文是與生活相聯絡的,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收集各種有用的資料,應用所學的語文技巧。

  在教學形式上,“不要擔心把語文課上成文藝課、文化課”。(劉良華)所以,我們在課堂上,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朗誦,可以表演,可以看電視,可以做遊戲……只要是與教學內容相關,有利於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形式都可採用。

  語文訓練應著眼於學以致用,而非學以致考。訓練材料應儘可能來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練習,也應儘量挖掘其與學生生活的聯絡。平時學生做的作業可有:仿寫、廣告、頒獎詞、活動策劃方案、人物評述、故事新編、劇本、寫春聯、制網頁、擬簡訊等。如,開展“三八”節、母親節、“作文做人”系列活動,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孝敬,更要思考自己擔負的責任。引導學生從活動中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獲得情感教育,逐漸走向心智和思想的成熟。這種情感的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會滲透到他們的成長曆程中。

  三、指導學法.養成生活中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

  “教”是為了“不教”,“教”惟一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學”,教會學生“學”。培養學生生活中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是時代的需要,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培養現代人素質的需要。

  語文學習在於平時的積累,要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養成閱讀、思考、記筆記、寫日記、查閱資料、書寫規範整潔、語言表達簡明、認真作業、勤用工具書等良好習慣,持之以恆,形成學生優良的學習品質,是語文教師教學最大的效益和價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自覺學習的習慣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決不能一步登天,切忌一暴十寒。要逐步引導,長期堅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層次進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長此以往,就能培養學生自覺的語文意識,並以此為起點形成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四、搭建平臺,多創施展語文才能的活動空間

  心理學家蓋茲說過:“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為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力求使學生有所收穫。

  在教學中,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手抄報和讀書筆記展評、故事會、詩歌朗誦、成語接龍、口語交際、小品表演、相聲表演、課前5分鐘口語等。同時指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讓他們在書本和報紙,甚至網路上尋找自己喜歡的內容,從中得到豐富的知識。每週定時讓學生一起靜下來共同閱讀,並在閱讀之後表達與交流。這樣,學生的課堂學習得到鞏固,自主學習得到延伸,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總之。語文和生活同在,凡有人交往的地方都有語文,都有語文實踐和語文學習。社會生活是語文的源泉,也是語文能力形成的土壤。因此,語文教學要貼近生活。倘若老是把思想封閉在教室裡,或把眼睛盯在篇幅有限的課本上,恐怕很難求得語文效率的提高。語文是個大舞臺,語文是個大觀園,語文是個大世界。課堂教學固然是主渠道,但決不是惟一的渠道。教師要在活動中教學語文,在生活中教學語文。李鎮西有言: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要讓學生明白閱讀課外書籍是學習語文,與人交談、辯論是學習語文,觀看電影是學習語文,在電視、牆面上見到各種各樣的廣告也大有學問,辦手抄報,作調查報告也是在學習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語文小天地,步人生活大課堂,讓他們在生活中探究知識,歷練能力,陶冶情操,修養品質,發展個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