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1

  《金蟬脫殼》一文,緊緊扣住一個“脫”字,按照“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的順序,運用細緻生動的語言描摹了金蟬脫殼這一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的景象。讀文字知過程,課堂教學的重點不是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透過抓住具體的描寫,品味生動的語言,感受蟬脫殼過程的神奇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在導學過程中引導的比較詳細。同時由於“脫殼中”這部分,觀察和表達順序非常好,所以抓住這個契機,我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小結文章這部分的寫作特點,並出示一個習作,引導學生運用本部分所領悟出的寫作特點進行評價,分析優劣以及改進辦法,較好地完成了讀寫結合的導學設計。

  如果說對第四小節的學習是扶的話,第5小節的學習,主要是在第4小節指導學習的基礎上的放。在這部分的導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一個表格,透過學生自學完成表格,引導學生了解第5小節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再透過多次朗讀來體會變化的神奇。

  最後,引申義的匯出是透過小圖和大圖的變化來實現的。透過對小圖大圖的觀察結果的比較,自然引出引申義。

  然而,在教學過後,才發現,本節課的設計還有許多的不足:

  1、課堂容量較大,原本較多考慮的學生活動,由此而被壓縮的太少,學生的課堂自動明顯不足,尤其是課堂上的悟讀部分太少,未能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以致於教師的主體過分突出,喧賓奪主。

  2、學生走進文字,主動揣摩,獲得體驗的過程不夠明顯,教學的生成落實不夠。

  3、評價的主體比較單一,內容比較簡單,標準也缺少維度。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難以調動。

  4、與《導學案》的切合度也不夠,對課堂的學習內容,應當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多層次的當堂檢測,以瞭解學生對文字內容的感知深度。

  不足很多,從不足中使我認識到,課堂教學最關鍵的是學生參與了多少,生成了多少。如果導學設計,不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能以學生為主體,不能讓學生在活動中活潑主動地發展生成,即使流程再工整,課件再漂亮,導語再詩化,也算不得是一節好課。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2

  《金蟬脫殼》一文所描述的是自然界中一個神奇有趣的現象,平時不太善於觀察生活的人是很難看到這一奇特景象的。同學們也一樣,幾乎沒有人見過。根據文章的學習重點——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其奇特神奇。我想,光靠文字是不足以讓學生真正理解的。於是,在課前,我查詢資料,上網尋找合適的課件和動畫,以便讓學生更好地認識。

  教學第一自然段,我指導學生抓住句子“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裡鑽出來,偷偷地爬到樹幹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因為這句話不僅簡要概括了金蟬脫殼的過程,還很形象地描述了金蟬脫殼的實質。

  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告訴我們金蟬脫殼的時間(傍晚)、環境(樹上、枝繁葉茂)以及即將脫殼的蟬的外形(肥肥的、通身發著金黃色亮光),同時,較為具體地描述了金蟬脫殼前的情景。

  文章的第四、第五自然段是重中之重,我先讓學生自己學習,邊讀邊想象蟬脫殼的樣子,圈畫出關鍵的字詞。學生熱情高漲,學習興趣很濃。我一邊巡視一邊詢問學生的學習情況,許多同學都不太理解文中對“蟬尾脫殼”的描寫。(蟬兒把它已經出殼的上半身騰空向後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撲來,再用前腳抓住蟬殼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蟬尾就出來了。)這時,我開始播放先前找到的課件(可惜不是動畫),學生因為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礎,帶上先前的思考與困惑,對課件中展示的脫殼過程有了清楚認識。

  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就是在引導學生學習蟬脫殼的過程時,自己還是說的太多,沒有很好的讓學生自己去感悟。

  同時這也是一篇狀寫動物的文章,結合這一單元的.作文訓練,這篇課文應該是一篇很好的例文,因此學習寫作方法並且掌握如何將作文寫具體寫生動作為教學此文的重點。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理清敘述順序,體會作者如何將蟬脫殼的過程寫具體,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寫作手法,將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領悟了文章的表達方法後,可讓學生觀察一種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重點觀察動作,模仿本課寫法,寫觀察日記,為習作2的寫作做鋪墊。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3

  《金蟬脫殼》讓孩子親眼目睹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引領孩子走進動物世界,聆聽動物的歌唱,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萌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在讀了課題之後,我讓觀察課文中的幾幅插圖,然後讓他們說說你找到金蟬了嗎?有的孩子把蟬殼說成了金蟬,有的孩子把出殼的蟬兒說成了金蟬。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這時,我讓孩子們結合第三自然段中對金蟬的描寫:“肥肥的、通身發著金黃色的亮光”,再判斷自己說的對不對,大家都搖頭了。在這一關鍵時刻,我出示了一張金蟬的圖片,學生們都不禁驚訝以來:“噢,原來這才是金蟬呀!”這時候,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我問他們是否願意和我一起觀看蟬脫殼的過程,大家一致贊同。我們便隨著作者一起上了那棵樹,親眼目睹了脫殼的過程。

  第四、五自然段,先讓學生反覆朗讀,感受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圈出有關詞語,與同學交流閱讀感受,且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特別是蟬尾脫殼的情景,學生相應找出了“抖動”、“伸著”、“仰”、“撲”、“抓”、“抽”這些動詞,並能試著模仿蟬兒的這些動作,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儘管課文中對金蟬脫殼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細緻,但畢竟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離得較遠,根本沒有學生親眼目睹那神奇的情景,比較抽象。因此,教學中,我相機播放了金蟬脫殼的畫面,由此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由於畫面不是動畫,過程不夠生動。

  在此基礎上,追問:作者為什麼能發現並用細膩的筆觸表現出“金蟬脫殼”的情景呢?通讀全文,學生不難發現——是觀察,讓我揭開了金蟬脫殼的秘密;是觀察,讓我捕捉到了金蟬脫殼這奇特動人的情景。可以說,觀察揭開秘密、發現美好的鑰匙。怎樣才容易發現美呢?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三種觀察方法:一是有順序,二是有重點,三是有感情。學生不僅欣賞到了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還學到了觀察的方法。整堂課的學習應該說還是較滿意的。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4

  《金蟬脫殼》這篇課文敘述了“我”揭開金蟬脫殼秘密的經過,富有情趣,學生很感興趣。課文條理十分清楚,因此在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時讓他們按“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後”的順序來分,學生覺得十分輕鬆。

  在讀了課題之後,我讓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幾幅插圖,然後讓他們說說你找到金蟬了嗎?有的孩子把蟬殼說成了金教學這一課時,我採取以“脫殼過程”為一條內在的主線,對文字進行重新的組合。一節課時間是有限的,而文字的內容又非常地多,所以教學時我集中精力讓學生感悟脫殼時的情景。而對前面的1-2兩節,只是提取了“肥肥的,……”這一句,讓學生感知了脫殼前蟬的樣子即可。然後就細緻地引領學生感悟脫殼時,讓學生清晰地、深入地、形象地、感性地把這複雜的脫殼過程映在自己的腦中。接著又有重點地感知“翅膀的變化”以及整體地感知顏色的變化。最後採取師生合作的形式感知了脫殼後的變成成蟲的蟬及殼。

  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主線進行的同時,我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儘可能引領學生感受“奇特”突出“自然的神奇”。

  第四、五自然段,先讓學生反覆朗讀,感受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圈出有關詞語,與同學交流閱讀感受,且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特別是蟬尾脫殼的情景,學生相應找出了“抖動”、“伸著”、“仰”、“撲”、“抓”、“抽”這些動詞,並能試著模仿蟬兒的這些動作,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儘管課文中對金蟬脫殼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細緻,但畢竟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離得較遠,根本沒有學生親眼目睹那神奇的情景,比較抽象。因此,教學中,我相機播放了金蟬脫殼的畫面,由此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由於畫面不是動畫,過程不夠生動。

  在此基礎上,追問:作者為什麼能發現並用細膩的筆觸表現出“金蟬脫殼”的情景呢?通讀全文,學生不難發現——是觀察,讓我揭開了金蟬脫殼的秘密;是觀察,讓我捕捉到了金蟬脫殼這奇特動人的情景。可以說,觀察揭開秘密、發現美好的鑰匙。怎樣才容易發現美呢?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三種觀察方法:一是有順序,二是有重點,三是有感情。學生不僅欣賞到了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還學到了觀察的方法。整堂課的學習應該說還是較滿意的。

  “殼”這個字在課文中有兩種讀音:qiào和ké,但究竟在什麼情況下讀qiào,在什麼情況下讀ké,一開始我也拿不準,於是查了字典,還翻閱了一些語法參考書,知道ké有口語色彩,所以書上除了“金蟬脫殼”中的殼讀qiào,其他都讀ké。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5

  仔細品讀叔叔說的話,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1:我覺得蟬脫殼的過程很神秘,因為它們要到夜幕降臨以後才脫殼。

  學生2:是的,我可以從“偷偷地中體會到。

  學生3:我知道它為什麼要偷偷的,因為它脫殼的過程如果被人打擾了,它們將終身殘廢。(他的話馬上引起了共鳴,其他同學露出贊同和興奮的神情,)

  學生4“老師,我覺得“鑽”很好,體現了它是從“泥土”裡鑽出來的。”

  老師:你的意思是他用詞十分準確,因為從下面上來所以用鑽,是麼?

  學生高興地點頭。

  學生5:我覺得蟬兒很靈活。從“鑽”“爬”可以看以看出。

  學生6:我體會到它的衣服很漂亮.因為衣服是華麗的

  老師:那我門一起看看它那件華麗的衣服吧,找到相關的句子.

  出示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它是那樣五彩繽紛,就像雕刻家給自己的藝術品塗上了油彩一樣.

  練習朗讀.

  學生7:老師,我覺得蟬很期待脫殼.從就字中可以體會出來.

  老師:哦,我們知道蟬兒在脫殼之前得度過多長時間的幼蟲學生涯?

  學生:四年!

  師:是啊整整四年的等待才能換來這美麗的蛻變呢!也許這裡該有它的期待吧?同樣期待著的還有誰啊?

  ……

  一點思考:1、課外閱讀真的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回想去年的木訥,茫然,真不敢相信他們有一天也會時不時帶給我意外的驚喜,有時甚至能夠介紹我所不知道的知識。我想是課外閱讀滋養了他們,讓他們也獲得了靈動和深度。

  2、教師在課堂上要克服急躁的心理,要給學學生足夠的時間沉思,要允許他們犯錯誤。以前,我看了很多精彩的課例,然後上課的時候情不自禁的和自己學學生比較,往往會越比越著急,甚至會忍不住動怒。其實,語文學習是一個用文火慢慢熬的過程,哪容許來得了半點急功近利呢?往往越著急越糟糕,倒破壞了課堂的氣氛。不如給學學生足夠的時間慢慢品悟。所謂的教學程序只有促進了他們能力的發展才是有效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