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幾何教學反思四篇
立體幾何教學反思四篇
篇一:立體幾何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理念要求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親歷、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做到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為知能並重。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觀察,讓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自己表述,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立體幾何是高中數學相對比較容易的一部分,從目前複習情況來看,學生學不好的原因大致有三個:一是沒有建立立體感和空間概念;二是基礎知識不牢固;三是表述不規範。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對如何幫助學生學好立體幾何的一些反思:
1、建立空間概念,強化空間思維能力
從認識平面圖形到認識立體圖形是一次飛躍,要有一個過程。建立空間觀念要做到:
(1)重視看圖能力的培養:對於一個幾何體,可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可以是俯視、仰視、側視、斜視,體會不同的感覺,以開拓空間視野,培養空間感。
(2)加強畫圖能力的培養:掌握基本圖形的畫法;如異面直線的幾種畫法、二面角的幾種畫法等等;對線面的位置關係,所成的角,所有的定理、公理都要畫出其圖形,而且要畫出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除此之外,還要體會到用語言敘述的圖形,畫哪一個面在水平面上,產生的視覺完全不同,往往從一個方向上看不清的圖形,從另方向上可能一目瞭然。
(3)加強認圖能力的培養:對立體幾何題,既要由複雜的幾何圖形體看出基本圖形,如點、線、面的位置關係;又要從點、線、面的位置關係想到複雜的幾何圖形,既要看到所畫出的圖形,又要想到未畫出的部分。能實現這一些,可使有些問題一眼看穿。此外,多用圖表示概念和定理,多在頭腦中“證明”定理和構造定理的“圖”,對於建立空間觀念也是很有幫助的。
2、平面幾何基礎使立體幾何學習事半功倍因為無論什麼樣的立體幾何問題,都是在平面上處理的,因而平面幾何知識的掌握與否也影響立體幾何的學習。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平面幾何知識的複習。要讓學生在做題時找到所需平面和相應的點、線的位置關係,要把立體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其實也需要很多經驗和技巧,透過多給學生作題,使他們自己慢慢體會。
篇二:《立體幾何》教學反思
本學期主要複習了立體幾何,空間想象一直是學生很頭痛的問題。如何把抽象難懂的立體幾何變的通俗易懂是困擾老師們已久的問題。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排除心理障礙,激發學習興趣。很多學生認為立體幾何難學,存在畏懼心理,信心不足。因此在教學中,把排除心理障礙,激發學習興趣作為首要任務。
二、從生活中學習數學,認識圖形告訴學生,數學源於生活,服務生活。大街小巷,房屋樓群到處都是數學,都是立體幾何。讓學生留意身邊的建築物,並想象它們的構造。日積月累,便可輕鬆學好立體幾何。
三、利用教具、模具教具模具是實物的抽象,但比較數學化,它們應該介於生活與數學之間,是幫助學生完成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的橋樑。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前提。
四、層次遞進,注重基本,不鑽難偏由簡到繁,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圖形,使學生感覺有成就感,使學生都有收穫。有助於增強學生的信心。
篇三:立體幾何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結束了必修二的第一部分內容立體幾何的學習,學生們感覺學的太快了,還沒學得多透徹呢就結束了,心裡可沒底。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可能有這幾方面的原因,一,一些同學一直沒有建立起來良好的空間感,二沒有找到學習立體幾何的`方法和方向,三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網路,很多東西成散點分佈並沒有成線連網。所以感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力不從心,無從下手。
其實,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遵循知識構建的結構和規律。我們只要循著知識的發展和遞進的規律進行學習和感悟總能有所收穫。課本的設計就是這樣的,採用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方法力圖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上升。只不過很多學生並沒有體會到這種思想,沒有及時消化和構建知識。
要在教學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我們首先要研究教材,瞭解課本是如何設計的。必修二整冊書以幾何為主題,分歐式幾何和解析幾何兩大部分,前者是傳統幾何學的研究方式,從空間幾何體的整體觀察入手,認識空間圖形,瞭解簡單幾何體的結構特徵,在此基礎上研究其他的組合體,基本方法是:直觀感知,操作確認,度量計算。從整體把握完以後再從構成幾何體的點,線,面的位置關係去研究,並用數學語言表述有關平行和垂直的性質和判定,對某些結論進行論證。整個來說就是從整體到區域性進行研究。歐式幾何把幾何和邏輯思想結合起來,用邏輯推理的方法研究幾何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後者解析幾何是透過座標系,把幾何中的點,直線與代數的基本研究物件數對應起來,建立圖形與方程的對應,從而把代數和幾何緊密結合起來,用代數的方法解決幾何問題,這是數學的巨大進步。
課本的設計是巧妙的,能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還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去完成。老師有宏觀的認識才能影響學生有較高的認識。
篇四:立體幾何教學反思
高中數學必修二第二章:點、線、面的位置關係新課內容,估計約佔20個課時,並且還經常感覺教學進度較快。回頭反思這章的教學過程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畢竟這章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及精力,也充分體驗了其中的酸甜苦辣。總之,感悟多多,收穫也不少。
剛開始對這一章的備課時,在充分閱讀並領會了教學參考書之後,我對這章的教學充滿了信心及熱情。主要原因有:第一,對於教材的處理與新課標理念的理解與教學參考書有諸多一致的地方,第二,對學生及學情漸漸地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及把握。
在教學過程中,我倡導“動手實驗、直觀感知、歸納猜想、操作確認”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不斷經歷“概念及定義的探索及發現過程”,強化生生、師生互動,等等。在這些措施的綜合因素之下,有力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發展了“空間想像、邏輯思維”等能力,學會了“實驗、觀察、歸納猜想”等數學方法。
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量不斷增加,譬如概念、判定及性質定理等。由於剛學習,大多數學生對這些知識理解不夠深刻,進而出現了“學習負擔明顯加重,知識互相混淆,甚至張冠李戴”現象。越到後來,這種現象表現得更加嚴重,進而不少學生出現了消極情緒及負面心態。
另外,立體幾何的一大難點就是“思維證明”,主要原因在於:
①理性思維能力欠缺
②思維品質如嚴密性、敏捷性、靈活性、發散性等較差
③沒有相關的解題經驗,缺少可操作性的解題方法、策略及步驟等。
④心理因素,不少同學患有“證明恐懼症”。
儘管新教材在這個方面作出了諸多嘗試及努力,大大降低了證明的要求及難度,只須對性質定理及應用給予證明。可是,學習幾何,不可能迴避“證明”,何況證明對於邏輯思維的訓練及發展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學習到平行及垂直性質定理及證明的過程中,從作業反饋及學生建議來看,諸多學生對於證明習題無法入手;有些學生明晰思路,可無法用書面語言加以描述;有些學生書面語言欠缺規範,解題思路混亂,等等,不一而是。
反思:
數學知識具有系統及連續性,作為教師應該在新授課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與舊知識的聯絡,並有意識地複習前面的知識。譬如,在例題、習題的設定過程中,可以設定一些有層次性的題目,既照顧到舊知識,同時又為新知識的理解及掌握打好良好的基礎。
另外,如何突破“數學證明”的難關,目前我總結如下看法:
①重在分析,讓學生學會分析
②教師應該做好格式的示範及榜樣作用
③引導學生歸納常見證明策略、方法、步驟等
④遵循由易到難原則,設定系列證明習題,強化訓練,讓學生積累相關的解題經驗
⑤當然,幾何中的三種語言規範使用是一切幾何學習的前提及保證。
最後,感覺內容太多,而課時偏少,很多內容無法展開,進而學生學到的多是表面知識,無法領會知識的核心及精華,在解題中不斷遭遇挫折,在挫折中逐步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及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