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反思

九年級化學《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反思

  教學化合價,是一節內容抽象、難懂的課,對九年級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

  首先透過學生已知道的一些物質的簡單化學式書寫,發現問題:為什麼在Al2O3、H2O、CO2中它們的原子個數比分別為2:3、2:1、1:2?為什麼不同的原子結合氧原子的數目不相同呢?是什麼決定了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量關係。這些數量關係與化合價有關,那麼化合價是怎樣確定的?透過教師先提出的問題,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己掌握運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去獲得知識和技能。這樣可激發學生積極地思維,謀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在渴望求知的心境下,這種教學可使學生感知、推論到深入理解,同時也逐步培養了學生學會歸納的思維方法。提出相應問題,為使學生加深理解,透過討論可以鞏固學生對化合價的認識。根據我的多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對化合價以及用化合價來書寫化學式、化學式的命名是最易出問題的,而元素符號和化學式是初中化學中最基礎的化學用語。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了今後學習方程式的質量。所以我想本節的內容在教學進度上儘量的`慢一點,在課時的安排上儘量多一點,然後引導學生讀教材中對化合價數值確定。以氯化鈉形成為例進行分析,分析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在形成化合物的過程中電子得失(共用電子對)的情況與化合價的關係。然後引導學生分析: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的形成情況。對原子團的化合價的形成,可以在此基礎上計算原子團中各原子化合價的代數和為多少即可知化合價的多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