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通用9篇)

人教版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通用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小數加減法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

  2、掌握先把小數點對齊,再從低位算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

  3、提高推理和歸納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了整數加減法的學習基礎,而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學中應該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識遷移類推,總結歸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透過課前調研,大部分同學不難掌握筆算小數加減法時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的基本方法,但對於為什麼這麼算的道理,即相同計數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道理還不是很清楚,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過程中明晰算理,進而掌握基本的筆算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學過程:

  一、第一階段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創設情境

  出示四本圖書的圖片及價格資訊。

  問:你能就這些資訊,提出一個能一步解決的問題並列式解答嗎?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

  4.17+3.92

  3.92+4.6

  2.13+4.17

  4.6-4.17

  ……

  2、引入課題

  問:請認真觀察,這些式子有什麼特點。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板書:小數的加減法)

  學生根據資訊提出問題並列式。

  ①購買《百科全書》和《睡前故事》一共要花多少錢?

  ②購買《睡前故事》和《丁丁上學記》一共要花多少錢?

  ③購買《遊戲力》和《百科全書》一共要花多少錢?

  ④《丁丁上學記》比《百科全書》貴多少錢?

  ……

  學生觀察發現:是關於小數的加、減法。

  白板課件

  二、第二階段

  教學新課,探究新知

  1、整、小對比,初步體會。

  探究小數加法2.13+4.6的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回憶整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對比思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一樣嗎?

  2、對比分析,總結方法。

  探究小數加法3.92+4.6的計算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在筆算小數加、減法時應該將小數點對齊,才能保證相同數位對齊。(板書: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對齊)

  (1)利用反饋器做學情調查

  問:為什麼要將小數點對齊,也就將相同數位對齊?

  利用反饋器反應此刻的想法:知道的選1,不知道或還不太清楚的選2。

  教師透過反饋情況和詢問發現存在的問題。並作出有針對性的活動建議。

  (2)出示活動建議,開展小組探究活動。

  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交流,明晰算理:相同數位對齊是因為相同數位上的數的計數單位相同,而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

  (4)在明晰算理的基礎上,總結演算法。

  問:在筆算小數加、減法時應該怎麼做呢?

  3、遷移類推,學習筆算小數的減法。

  要求:列豎式計算

  4.6-4.17 並驗算。

  教師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指導。

  說明:為了計算方便,要將被減數補齊數位後,再計算。

  教師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4、總結歸納演算法及要注意的問題。

  學生利用互動反饋器選擇正確的解法。並說明解法①的錯誤原因:滿十沒有向前進一。

  學生回憶整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個位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

  思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減法的筆算方法是否相同。

  學生利用互動反饋器選擇正確的解法。不同意見雙方說明各自的理由。

  學生利用互動反饋器反應自己對小數加減法算理的認知情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彙報自己的探究結果,並在班內進行討論。對不同的做法進行自評和互評。

  學生總結方法: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

  學生列豎式計算。

  2.13+4.17

  一名學生板演。

  學生列豎式計算。

  4.6-4.17

  並演算,一名學生板演。

  學生總結方法和注意事項:

  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結果要化簡;為了計算方便要補齊數位;要善於演算……

  第三階段

  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1、我會計算:(比比誰最厲害)

  12.44+24.36= 7.8-3.74=

  2、一串小銀片的單價是4.85元,一個毛線球的單價是0.68元,買一串小銀片和一個毛線球一共要花多少錢?買一串小銀片比一個毛線球多多少錢?

  第四階段

  課堂小結

  師: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暢談收穫(知識上的或學習方法上的收穫)

  ……

  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篇2

  教學內容

  課本P48~49例2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八的第4~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和整數加減法的關係,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計算方法的正確運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下列各題:

  0.7+0.3 0.65-0.25 6+0.34 0.83-0.5 9.2-6 2+2.8

  3.4-3 17.6+3.9 3.6+2.4 0.45+2.85 0.73-0.2 14+3.9

  1.6-0.4 4.5+0.5 0.82-0.42

  二、新授

  1、教學例2

  出示例2,指名列出算式。讓學生試寫豎式,明確相同數位對齊。

  思考:被減數百分位上沒有數,怎麼辦,為什麼可以看作0。

  2、完成P49試一試

  思考:被減數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為什麼?

  2、完成49頁”“練一練””的第1~3題

  第3題:可以結合線段圖讓學生說說對前3個問題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還可以自己補充問題:問學生你還想到了什麼?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八的第4~6題

  1、“小小診所”:練習八的第4題

  先找出錯在哪裡,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你能把正確的結果算出來嗎?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2、解決實際問題:

  練習八的第六題,讓學生從問題出發去思考該用什麼方法去做。

  四、課堂

  五、佈置作業

  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絡,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與他人的合作意識,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口答下面各題

  ① 2.5

  +3.3

  ————

  ②6.8

  -5.2

  —————

  ③2.4-1.8=

  ④3.2+1.3=

  ⑤0.7元-0.2元=( )元

  ⑥2.1元+2.9元=( )元

  第(6)小題追問結果用5.0表示還是用5表示。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出示情境圖(例1課本圖去掉鋼筆、小芳)

  小明說:“我買一個講義夾”,小芳說:“我買一個筆記本”

  (1)學生提出問題,根據學生提問,課件出示問題。

  (2)學生口頭列算式,教師板書橫式。

  (3)比較,揭示課題。

  2、小組合作探究。

  A、明確探究內容(學生自由選擇一道加法或一道減法算式研究、小組統一意見)

  B、探究新知

  (1)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2)學生獨立嘗試練習。

  (3)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a、請任意一組加法(或減法)組彙報組內研究情況

  b、請其它小組同學補充

  c、讓學生說說小數加減法怎麼計算

  d、再請研究減法(或加法)小組彙報

  e、完成例1板書,師生交流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4、練習

  (1)9.3+6.98 (2)13.52-8.3

  (二)教學“試一試”:

  改情景圖為“小明、小麗”的對話情境圖

  ①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列出算式

  ②兩名學生板演集體練習

  ③集體交流(計算結果末尾是“0”的化簡)

  (三)全課

  讓學生說一說,計算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什麼相同之處,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麼?

  三、鞏固練習。

  1、看誰的眼睛亮

  2、課堂作業(當堂批改)。

  0.63+1.5= 17.5-4.5=

  3.63+0.81= 5.46-0.6=

  3、數學遊戲。

  在口裡給豎式填上運算子號,然後再添上小數點,使小數加法或減法豎式成立

  讓學生說一說有什麼竅門。

  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和減法運算性質也適用於小數加減法。

  2.使學生會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和減法運算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3.培養同學們知識的遷移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準備題用簡便方法計算。

  36 + 78 + 64

  438 + 173 + 62 + 27

  547-32-68

  746-(246 + 187)

  1.請學生說說這樣算的依據。

  2.同時說明整數加減運算定律也適用於小數加減法。

  二、教學新課

  1.用簡便方法計算 4.36 + 17.3 + 0.64 + 2.7

  (1)學生嘗試完成。

  (2)學生議一議

  A、簡便計算的依據。(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B、簡便計算的方法。(把能湊成整十的小數先結合起來)。

  (3)注意簡算時的書寫格式。

  (4)試一試

  7.38 + 5.85 + 1.62

  3.83 + 1.75 + 8.25 + 5.17

  2.用簡便方法計算。

  18- 5.76 - 2.24

  組織討論

  A、能否進行簡算?

  B、進行這種簡算有什麼條件?(a、連減 b、減數能湊成整十、整百)

  (1)1名學生板演,其餘自做。

  (2)反饋。

  (3)試一試 18.2-7.69-2.31 2.78-(1.78 + 0.94)

  (4)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這些計算有什麼特點?規律是什麼?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篇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加法同樣適用,能正確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運算

  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最佳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就感。

  教學內容

  1、 口算

  用卡片出示練習九的第1題,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種文具。

  如果讓你任意購買其中的兩種文具,你想買哪兩種?你會計算出所需要的錢數嗎?

  1、出示例3

  這四種文具,小華各買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2、 引導學生探索演算法

  你會計算這道題嗎?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獨立計算,注意選擇學生採用的不同的方法,並指名板演。

  3、 比較: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華一共用的錢數,請同學們比較這些演算法,你認為哪種演算法更簡便些?

  進一步追問用簡便演算法的學生:你這樣算的依據是什麼?

  4、 小結: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加法也同樣適用。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加法的運算簡便。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

  我們以前學習過哪些加法的運算定律?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這裡的字母 a、b、c可以表示怎樣的數?

  指出:因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加法同樣適用,所以這些字母公式裡字母所表示的數的範圍既包括整數,也包括小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兩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說怎樣算簡便

  4、 完成練習九的第2題

  學生練習

  比較每組算式的計算過程和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指出:整數減法的一些規律小數減法裡同樣適用,也能使一些計算簡便。

  5、 完成練習九的3~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第4、5題的思考過程,說出每一步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

  教後記

  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最佳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就感。

  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簡單瞭解數的產生過程,對人類發展程序中所出現的計算工具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簡單瞭解一些計算工具計數的方法,接受數學事實的教育。

  2、認識計算器面板上的按鍵名稱和功能,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探索簡單的規律。

  3、透過對計算器的運用,體驗它的有用性,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

  教學內容

  同學們,大家都去過廣潤髮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顧客,特別是到了節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當顧客推著滿滿一車物品去付款時,營業員總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告訴他應該付多少錢,為什麼營業員會算得那麼快呢,你知道嗎?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用“計算器計算”。

  1、 認識計算器

  你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計算器嗎?

  你瞭解計算器嗎?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計算器的推銷員,你打算怎樣向大家介紹你手中的這款計算器的構造?(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後再全班交流)

  讓學生了解計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鍵,熟悉加減乘除等運算和運算順序。

  2、用計算器計算

  大家已經認識了計算器,你會操作他嗎?現在咱們就用計算器來算一些題目,請把計算器準備好。

  3、教學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應怎樣做,先把算式列出來。

  你會在計算器上按出買鉛筆的錢數嗎?同桌交流按鍵的方法。

  你會用計算器算出結果嗎?核對結果。

  同桌之間說說是怎樣用計算器計算的。

  4、完成“試一試”題目

  你怎樣求應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剛才的計算結果用起來?

  試著求出結果。

  用計算器計算方便了我們的計算,當然也方便我們檢驗了,你會檢驗嗎?怎樣判斷你的計算是正確的呢?

  5、鞏固練習

  透過計算,我們發現,用計算器計算時只要從左往右依次按鍵就可以了。現在我們要來比一比誰算的最快,請準備好。

  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提醒學生看清數目和運算子號,認真按鍵進行計算,對正確率較高的同學給予鼓勵。

  6、完成練習九的第8題

  先示範計算出“小明開學繳費”後的餘額,使學生明確計算每次收支後餘額的方法。再讓學生分別算出其餘各欄的餘額。

  合計支出數怎樣算,合計結餘數呢?最終餘額是多少?與剛才的計算結果一樣嗎?

  1、我們已經能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了,那麼計算器還有沒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索。

  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在計算器位數不夠的情況下學生小組討論發現計算的規律,再集體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2004 1002

  最後我們來一次比賽,分兩組:一組用計算器,一組用筆算,願意用計算器的請舉手。

  完成練習九的第7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計算器計算,你有什麼體會?你覺得今天的學習對你有用嗎,能不能說說?

  教後記

  透過對計算器的運用,體驗它的有用性,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

  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並能正確地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並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法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1、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以及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2、能根據資料特點正確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數點對齊,即數位對齊的道理。

  2、靈活選用方法使混合運算簡便。

  3、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教學建議: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小數加減法知識。

  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兩者之間有著割不斷的聯絡和相同之處。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三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因此,讓學生充分應用舊知來自主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成為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教學時,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學生啟用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一已有知識經驗,並嘗試用它來計算小數加減法;讓學生明確列豎式時應如何對齊數位,懂得道理何在;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主嘗試的過程和結果。透過自主學習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是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2、提倡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為了使因材施教、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充分發展的理念落到實處,教學時應注意關注不同學生解答問題的不同思路,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學例1中解答“第二輪動作完成後中國隊領先多少分?”的問題時,教師不宜作任何提示,而應讓學生根據自身經驗找到適當的解題方法。又如,教學例3、例4時,不需要將教材中出現的各種解題思路率先呈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礎上,透過合作交流,領會多種不同的解題思路,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達到提高數學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目的。

  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篇8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提高計算能力,發展數學思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絡。

  三、難點:

  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四、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二)練習與應用。

  (三)全課小結。

  1、說說本單元我們共同研究了哪些內容。

  透過學習有哪些收穫與感受?

  2、怎樣計算小數加減法?

  (1)用豎式計算時,為什麼要把小數點對齊?

  (2)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哪些相同點?

  (3)比整數加減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加減法也同樣適用嗎?

  (1)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1題:

  口算時也要讓學生說一說部分題的注意點和計算方法,特別是進位加與退位減,以及被減數的數位不夠的情況與結果末尾是0的情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形象的複習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2題:

  由於題目較多,可讓學生任意選擇其中的一些,然後集體訂正,學生也要說出列豎式的注意點,並列舉計算中一些典型的錯誤,讓學生在改錯中更深刻的體會計算的方法。

  (3)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3題:

  提醒學生認真分析每道題目的資料特徵,併合理地選擇相應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把整數的運算定律透過合理的遷移,最終能熟練地應用在小數加減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4題:

  結合示意圖理解題意:

  ①竹竿的高度分成幾個部分的和?

  ②現在已知幾個部分?

  ③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麼的高度?

  ④怎樣求池水的深度?

  ⑤用什麼方法?列出算式並解答。

  ⑥集體訂正。

  (5)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5題:

  ①先簡要介紹鈣在人的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作用,再讓學生看著統計表說說各種食品每1000克中的鈣含量,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②分別解答相關的問題,並提出問題。

  (6)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6題:

  ①教師首先講解,讓學生弄清當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義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水位變化”欄中的數字是與前一天比較的差值。

  ②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有關正負數和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這裡,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數,比前一天少則是負數。

  (7)完成練習與應用的思考題:

  ①先介紹自由落體運動的有關知識和基本規律。

  ②引導學生利用列表的策略進行解答。

  ③集體訂正。

  ④這節課你收穫了什麼?

  ⑤增長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就是小數加減法的運用啊,小數加減法的運用還遠遠不止這些呢,你還能在我們的身邊找到小數加減法的運用嗎?課後去找,比一比誰找得最多。

  ⑥讓學生分組討論,並在全班進行交流。

  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篇9

  一、教材內容分析

  1. 第95~ 97頁例1、2

  2.計算方法。

  3.退位減法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理解掌握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2、 培養計算能力。

  3、 培養細心檢查的好習慣。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說明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三個方面的學習準備(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要注意結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說明教師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者特徵分析,比如說是透過平時的觀察、瞭解;或是透過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等。

  一般應包括學生的年級段、年齡特徵、已有的基礎、興趣、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等。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說明本課題設計主要採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以及這些策略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一是為支援教師教的資源;二是支援學生學習的資源,包括學習的環境、多媒體教學資源、特定的參考資料、參考網址、及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傳統媒體。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 複習引入

  2、 準備題:先計算,再說說整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3、 引入:小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是把兩個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今天學習小數加法。

  754+3826 2000-493

  由本單元主題圖創設的情境引入小數加減法的學習。

  二、 教授新課

  1、 創設情景: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中,中國的勞麗詩和李婷奪得冠軍。

  2、 勞麗詩和李婷是如何奪得冠軍的呢,現在我們就把當時的情景回放一下。

  透過這個表,你得到了什麼資訊?

  現在你又得到了什麼資訊?

  3、 小組嘗試總結:小數加減法需要注意什麼?

  注意:上面資料中並沒有去掉0是為了統計分數的時候能夠方便比較。

  生活中還有的時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誰能舉例?(價簽上)

  4、 小結: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得數里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得數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組合作:

  (1) 根據上面表格中的資訊,你瞭解到了什麼?

  (2) 你是怎樣知道的,說說你的方法。

  (3) 你為什麼這麼計算,說說具體的計算過程。

  彙報:重點是計算過程

  以故事形式動態呈現小數加減法。

  與以往教材編寫加減法的順序不同,本例題是先學減法,再學加法,是以故事發展的先後順序來編排的。由於要知道“第一輪動作後,中國隊領先多少分?”所以本例先安排小數減法的學習。接著,要知道“中國隊兩輪的總成績是多少?”所以再學習小數加法。這樣安排,合乎情理,易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計算的興趣。

  三、 複習鞏固:

  四、 複習鞏固:

  1、 口算下面各題: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 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 培紅小學師生自己粉刷牆壁,節約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節約了120.8元。一共節約了多少元?

  4、 一箱釘子,連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釘子淨重多少千克?

  五、 總結:今天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要注意什麼?

  報:

  (1) 小數點對齊

  (2) 數位對齊

  (3) 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板書設計:

  小數加減法

  小數加減法的方法: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得數里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得數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七、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 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

  3. 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透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

  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啟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