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人口容量教案(精選6篇)
環境人口容量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環境人口容量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環境人口容量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理解環境承載力與合理容量的概念,並結合我國例項,瞭解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意義。
2、瞭解環境人口容量估計的幾種觀點。
教學重點:
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及其估計。
教學方法:
以實際生活為例進行分析。
教學過程:
本節內容是上節內容的一個延續。
一、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1、生產背景: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近幾千年來,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長,而且增長速度不斷加快。據預測,本世紀末,全球人口可能達到100億以上。
2、概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環境人口容量下了一個較為精確的定義: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和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簡單地說,環境人口容量就是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3、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根據上述定義可以看出,環境人口容量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其中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對其影響最大。資源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帶來人類獲取利用資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變,從而帶來環境人口容量的變化;隨著社會發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也在不斷變化,同樣對環境人口容量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二、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
1、環境人口容量的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環境人口容量的不確定性,主要是指它的制約因素不確定。時期不同,制約因素必然發生變化,造成環境人口容量的變化。但在具體時期內,假定製約因素保持不變(如技術水平、資源的基礎和潛力相對穩定,以及人口消費水平變化不大)時,可以對環境人口容量進行相對定量的估計。這就是環境人口容量的相對確定性。無論是整個地球,還是某一國家或地區,其環境人口容量具體的估計值,都是建立在環境人口容量相對確定這一基礎上的。
2、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條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條件不同,估計的方法不同,結論也會不同。在地球究竟能容納多少人口的問題上,就存在著截然不同的觀點。
(1)悲觀者認為:現今世界人口太多,已經大大超過了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依目前情況,不能解決人口過多帶來的環境汙染和生態退化問題,人口的進一步增長,後果不堪設想。
(2)樂觀者認為:未來世界人口,不會達到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極限值。在經濟高度發展、科技進一步提高的未來,人類有足夠的力量制止環境退化,推動人口與環境關係的良性迴圈。
(3)介於兩者之間的觀點認為:未來全球環境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公佈的報告認為,將全球人口穩定在110億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維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3、我國的環境人口容量:在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發表了《中國土地資源生產能力及人口承載力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我國人口承載量最高值為16億左右。我國目前尚未達到此值,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我國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已十分突出,表現為:
(1)我國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三分之一,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發展,人均可耕地還將繼續減少。
(2)我國人均淡水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由於缺水,工農業生產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等等。
總之,我們應該正視我國人口增長與環境關係的現實矛盾,堅定不移地執行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這兩項基本國策,只有這樣,能能逐步走上人口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軌道。
課堂小結:
點明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並估計環境人口容量。
板書設計:
第三節環境人口容量
一、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1、產生背景:世界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
2、概念含義:
3、制約因素:資源、科技水平、消費水平等。
二、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
1、環境人口容量的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
2、地球環境人口容量
3、我國的環境人口容量:16億左右。
教學後記:
聯絡現實生活,培養學生科學地分析問題、判斷問題的能力,正確處理人口與環境的關係。
課後練習:
一、選擇題:
1、我國人口與某些資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人均可耕地和淡水人均佔有量與世界相比,
下列幾組資料正確的是()
a、1/2,1/3 b、1/3,1/2 c、1/3,1/4 d、1/4,1/3
2、我國人口與一些資源之間的矛盾,表現在()
a、環境汙染和生態退化
b、耕地總數和人均耕地一直穩定不變
c、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已達極值
d、淡水資源嚴重不足,有些地區已出現地下水枯竭的跡象
二、填空題:
1、環境人口容量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其中發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影響最大。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及,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最大,而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三、簡答:環境人口容量為什麼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
參考答案
一、1、c 2、d
二、1、資源、科技消費
2、資源科技發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資源
三、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現有資源總數不確定,科技發展水平和人口消費水平不斷變化;相對確定性是指:在一定歷史階段內,假定科學技術水平、資源的基礎和潛力相對穩定,人口消費水平變化不大的條件下,可以對環境人口容量進行相對定量的估計。
環境人口容量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及特點,明確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係,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含義,提高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之問關係的能力。
3.體會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係,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國的資源國情是本課重點。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是本課難點。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我國資源國情資料,思考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帶來的危害。
學生:查閱資料。
教學設計
一、設定疑問,匯入新課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親;她是保護這些生命得以成長的本源;她蘊藏著一切現代文明;她象徵著我們最本質的財富。地球一一她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希望,是我們世代延續的生機,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小結:要善待地球,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二、教育活動
活動一: 世界地球日 的來歷
板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我們共同的家園
你知道 世界地球日 的來歷嗎?你瞭解現在地球的處境嗎?
思考舉例:
(1)人們迫於生存毀林開荒,亂採濫伐,破壞植被等;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2)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等。
(4)根據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運應該無外乎兩種:一種是人類的覺醒,愛護地球,共同創造美好家園;一種是任現狀惡化下去,最終使人類失去生存的空間。
原因: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十分嚴重。
板書:
2.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既不能做它的奴隸,無所作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對大自然隨心所欲地發號施令。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
活動二:開動腦筋,描繪明天
人類的明天將是什麼樣子呢?悲觀主義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響了警鐘。人們承認面臨著嚴重危機,但是可以透過共同的努力戰勝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板書: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其實質都是發展問題。在今天,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已經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人們的共識。
板書: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後代應負的責任。
出示材料: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和國家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所提出的目標和任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請你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為這次討論會寫出主題發言要點。
小結:
(1)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2)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3)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狀況不容樂觀,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4)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為實現人與自然相處和諧,就必須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換得經濟的一時發展。只有實施可持續發展,才能做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那麼,請同學們課後認真思考一下,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板書設計〕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我們共同的家園
1.我國的資源國情
2.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
環境人口容量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我國的人口數量居世界首位以及我國的人口特點和人口政策。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繪製和閱讀“人口增長曲線圖”和地理圖表的能力,以及計算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我國人口國情國策的教學,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和環境觀,認識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意義。
教學重點
掌握我國人口的總數和我國人口分佈的情況以及人口分佈的特點。
教學難點
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以及人口分佈的特點。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自學式探究學習法。
課前準備
1.蒐集我國人口分佈、計劃生育政策等圖片文字資料,
2.根據蒐集的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師)上節我們學到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瞭解我國的地形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對我國的交通、氣候、對外交往等的影響,本節課我們學習中國的人口和民族(使用“學樂師生”APP拍照錄像錄音,收集學生典型成果,在“授課”系統中展示。)
二、新授
(一)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1、瞭解我國人口是世界人口大國。
2、瞭解我國人口增長快的原因以及給中國的發展帶來的影響。
3、分析我國為什麼要實行計劃生育。
4、掌握我國人口分佈的情況以及人口分佈的特點。
(二)出示自學指導:
1、讓學生小組討論完成P11的活動題,從中理解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及我國人口的增長。
2、理解我國解放前與解放後人口增長情況。
3、理解我國計劃生育的政策和實行該國策取得的成就(P12活動)。
4、瞭解我國人口密度,完成P13活動題。
5、瞭解我國人口分佈特點。
(三)教師巡視,注意發現問題。
(四)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環境人口容量教案 篇4
學習內容:
北師大第四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6、7頁。
學情分析:
本節課以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為現實背景,幫助學生理解大數的讀、寫方法。學生在前兩節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萬級、億級等更打的數,瞭解了數位順序表為本節課學習大數的讀、寫奠定基礎。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藉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地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數的良好習慣。
2、經歷自主探索大數的讀、寫方法的過程,提升歸納與概括的思維能力。
3、密切大數與社會生活的聯絡,感受數學的價值。
學習重點:
能正確地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數的良好習慣。
學習難點:
能正確地讀、寫大數。
教具:課件
學具:自制數位順序表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每隔5年就會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來了解我們國家現階段的人口數量。你知道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嗎?誰知道我國的總人口大約是多少?你知道我們河南的人口數量嗎?這節課我們就站在數學的角度來學習《人口普查》(板書課題)。
生彙報。
設計意圖:透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境調動學生關注社會問題激發學習慾望。
1、讀數方法探索
課件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標誌性建築圖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資料。
師:我國的人口總數以及北京、安徽、香港人口數都很大,那麼如何讀這些大數呢?同學們可以藉助表,結合萬以內數的讀法,先獨立思索,然後跟你的小組成員們交流交流!
A、獨立思考
B、小組交流
C、全班交流
總結讀法:先分數級,然後一級一級地往下讀,無論是哪個數級都按照各級數的讀法來讀,然後再每級的後面添上“億”或“萬”,個級可以省略計數單位“一(個)”
2、寫數方法探索
課件出示廣東、臺灣、澳門的標誌性建築圖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資料。
師:剛才大家探索讀數方法的精神頭可是值得表揚,那你能寫出廣東、臺灣、澳門的人口數嗎?藉助剛才的讀法和數位順序表自己獨立探索吧!
找生在黑板上扮演出三個城市的人口數。
總結寫法:在讀的過程中瞭解每個大數有幾個數級,每級是多少個、多少萬或多少億,然後一級一級或一個一個地寫。注意,千萬位和萬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的要用0來佔位。
3、討論鞏固如何讀數、寫數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讀數時,可以從低位起分出四位一級,從高位開始一級一級地往下讀;寫數時,要高位起分出數級,一級一級地寫。
環境人口容量教案 篇5
一、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環境承載量、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瞭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與前景
3.瞭解和理解我國環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推理、分析找出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間的內在關係
2.透過讀圖分析,使學生了解世界和我國的環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計
3.結合我國當前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進一步認識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辯證思考問題的能力,學會處理複雜社會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
2.樹立人口可持續發展觀念,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我國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兩項基本國策的認識
二、教學重點
1.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
2.有關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
三、教學難點
1.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計
2.理解人類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貧困並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國須採取相應措施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近幾千年來,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長,而且增長速度不斷加快。公元初年時,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億到3億,而目前已超過了60億,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世界人口增長了20多倍。據預測,下世紀末全球人口可能達到處100億以上。地球只有一個,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那麼,我們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納多少人口呢?一個國家或地區,又能容納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適的數量呢?
板書:一、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
(一)環境承載力(用來表示環境對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衡量指標:人口數量。
(二)環境人口容量
(為了估算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整個地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而提出)
1.概念: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環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指導學生看書,總結歸納):資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大;科學技術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少。
過渡:何如進行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呢?
3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
本部分採取由學生自學——學生討論——學生闡述——學生補充——教師總結——歸納出一個傾向性的意見的程式進行:
假定條件不同,估計的方法不同,結論也會不同:樂觀者認為未來世界的人口,不會達到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極限值。悲觀者認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過了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介於悲觀者與樂觀者之間,許多人認為地球環境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
過渡:據科學家計算,我國的環境人人口容量約為16億,而我國目前的人口已有近13億的情況下,已經表現出了人口負擔過重的現象,資源表現出緊缺狀態,到底中國有多少人才最合適呢?
板書:二、地球上適合養活多少人
師:在保證現代人生活幸福,同時又不降低未來人生存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整個地球到底適合養活多少人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在環境人口容量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板書:(一)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2、特點: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
3、概念提出的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有著重要的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二)正確處理人類在世界各地消除貧困與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關係
本部分採取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閱讀教材——學生進一步探討——學生代表發言——學生補充——教師總結的程式進行:
(1)請同學們結合日常生活例項和教材分析說明人類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貧困並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任務的艱鉅性?
(2)採取何種措施才能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的出現?
教師總結:
(1)現實中的人口問題(如人口過快增長、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齡化等)引發了嚴重的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
①發達國家的人均消耗資源量很大,索取資源和轉嫁有害生產的地域超出了本國的範圍。
②發展中國家不僅人口數量多,人均消費水平低,而且一些國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長。
若在現有的經濟基礎上,把發展中國家人均生活質量提高到與發達國家相當的水平,所引發的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將會相當嚴重,解決的難度也很大。
(2)一方面就整個世界來說:
①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尤其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另一方面就各國、各地區來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應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區域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好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主要討論了人口與環境兩方面緊密聯絡的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和合理容量。重點分析了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幾個主要因素,瞭解了三種不同的世界環境人口容量評估觀點,明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含義和世界在全球範圍內消除貧困並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艱鉅性。
環境人口容量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非連續文字的特點,提高從非連續文字獲取資訊的能力。
2、宏觀把握全文的基本思路,把握作者提出的“全方位適度人口論”基本觀點。
3、學會對文字文字和圖表文字進行對照閱讀,分析解讀分析圖表所傳送的豐富資訊。
教學重點:
學會閱讀連續文字,透過思考、篩選、分析、綜合,在圖表中獲取有效資訊。
教學難點:
運用簡明的語言從圖表中分析概括出基本觀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語文無所不在,能解讀圖表,瞭解其思想內涵是一種語文能力。心理學家吉布森和利文在1975年就提出“閱讀就是從課文中提取意義的過程”,面對“課文”內涵的界定,既包括印刷文字,也包括圖畫、圖解、圖表、插圖等等其他閱讀材料。圖表作為一種資訊傳載形式,它與文字一樣傳達著豐富的內容,具有簡明直觀、概括性強、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學科多、易於比較等特點。今天就來閱讀我國人口學家田雪原的一篇非連續文字《全方位適度人口論與宏觀決策選擇》。
二、介紹審讀圖表的注意點。
一讀標題。標題往往是對整個圖表內容的概括,反映了圖表的主題。因此標題對我們解讀圖表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二讀圖表。圖表是得出結論或反映問題的主要依據。在審讀圖表時,要特別重檢視形及資料變化。圖形和資料的變化往往說明了某項問題,而這可能正是這個材料的重要之處,這也是得到結論的源頭。我們可對圖表中的圖形和資料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在比較中發現變化,發現差距,發現問題,從而得出結論。
三讀解析。配合圖表而出現的解釋分析可以幫助讀者有效地把握圖表所要傳達出的重要資訊。
三、解題。
本文的作者田雪原在“適度人口”、“經濟適度人口”、“實力適度人口”等人口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全方位適度人口論”,闡述了當今世界和中國人口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觀點
四、閱讀文字,整體感知,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1節):總說,闡述作者自己的“全方位適度人口論”理論及人口的質量;調整人口的結構。
第二部分(2-6節):分說,繼續控制人口數量的增長。其中第6節闡述了有效控制人口數量增長需要解決好的幾個問題:一是合理確定人口控制目標;二是要有合理的政策;三是要積極探尋人口控制機制的轉變。
第三部分(7-9節):分說,作者提出要從身體素質的提高和人口文化教育素質的提高兩方面來提高人口質量。
第四部分(10-14節):分說,調整人口結構。作者提出要透過對人口年齡結構、城鄉結構和地區分佈結構的調整,使我國人口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五、閱讀全文,篩選作者提出的中國人口可持續戰略的基本觀點,完成可後“閱讀與探討”第1題表格。
六、研讀文字,審讀圖表。
(一)閱讀圖2,完成下列問題。
1、用文字形式描述1950-200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變動規律。
明確:中國總(和)生育率在20世紀50年代前期和60年代後期處於高位狀態,1960年前後處於低谷,從1970年以後逐年降低。
2、結合文中資訊和自己的知識背景,對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生育率變化曲線作出合理的解釋。
明確:1960年前後,由於三年自然災害和躍進運動的影響,國民經濟受到重創,中國總(和)生育率也受到影響,呈急劇下降的趨勢;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60年代中後期,中國迎來了又一個生育高峰期,總(和)生育率處於高位狀態。
(二)閱讀圖3,完成下列問題。
1、用文字形式表述聯合國高位預測2000-2150年中國人口變動情況。
明確:變動情況為由2000年的12.78億增加到2025年的15億,2050年的17億,2075年的18億,2100年的21億,2125年的超過24億,2150年的29億。
2、將圖3與圖1對比,概要回答與世界人口增長預測相比,中國人口增長有什麼特點?
明確:透過對比,可以看出中國人口的低位、中位及高位三條增長曲線基本上與世界人口增長曲線相吻合,且增長趨勢弱於世界人口增長。儘管如此,即使按照低位增長預測來看,21世紀40年代中國人口總數達到15-16億實現零增長時,仍將比現在增加2億。
(三)閱讀圖4至圖8,完成下列問題。
1、觀察60歲以上年齡組結構變化情況,看看你能發現什麼特點?
明確:
60歲以上年齡組結構呈現以下特點:
(1)60歲以上人口總數逐年增多。
(2)65歲、70歲、75歲、80歲以上人數逐年呈顯著增長,老齡人口各個年齡段人數逐步趨向均衡。
(3)老齡人口中女性人數多於男性。
(4)到2050年80歲以上的女性成為個年齡段中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
2、這種結構變化說明了什麼問題?
明確:這種結構變化說明了:目前,中國人口年齡結構開始步入老年型,隨著老年人口的進一步增加,老年人口的結構變化,一方面是實現計劃生育政策,實現人口零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階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社會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
(四)閱讀圖9、圖10,完成下列問題。
1、如果用文字形式將圖9、圖10的內容表達出來,表達效果會有什麼不同?
明確:用文字形式表述就缺乏直觀性。
2、能否用其他的圖表形式更直觀、簡潔地表述這些內容?
明確:還可以用柱狀形圖或表格等形式來更直觀、簡潔地表達這些內容,且概括性強,易於比較。
3、這兩幅圖分別直觀地描述了,1999年我國西、中、東部地區人口及土地面積所佔比例,透過對比分析,你認為西部開發應該更注重什麼?西部人口地區分佈持續發展的核心是什麼?
明確:
(1)西部開發不需要大量增加人口的數量,需要的是提高人口的質量,重在人力資本的積累。
(2)西部人口地區分佈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創新機制;發展科教,吸引並留住人才。
七、總結。
本文作者提出了“全方位適度人口論”,作者突破傳統的人口數量界限,認為“相對於一定歷史條件下的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來說,如果人口的數量是適當的;質量是穩步提高的,結構是比較合理的,就是能夠促進人口與其他發展因素協調發展的人口”。作者還對中國人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