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共分為兩個小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課文所選兩篇就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思考,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那麼《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好的教案怎麼寫?以下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緻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⑵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說”“火山說”“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⑶瞭解兩篇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
2、能力目標:
⑴比較分析兩文的說明物件和說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體會作者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⑵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⑶培養學生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3、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說,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物件,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於聯絡,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教學方法】
1、比較閱讀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物件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在距今約2、3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爬行動物。它們與現代的蜥蜴有許多相似之處,如身體表面覆蓋著有鱗片的皮膚。它們的後代是由卵孵化出來的等等。在這漫長的1、65億年間,它們成為了整個地球的主宰。它們經歷了氣候較為溫暖的三迭紀,食物豐富的侏羅紀,充滿了生存恐懼的白堊紀,它們作為過去的生物,人們給了它們一個名字──恐龍。
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一個早晨,草食性恐龍正在吃著美味的早餐,“轟”的一聲巨響, 一場天翻地覆的大爆炸發生了,從此恐龍便慢慢地減少,直至最後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阿西莫夫筆下的科普世界去尋求答案吧。
設計(二):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著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1、辨音:
遺骸褶皺劫難追溯
2、釋義:
遺骸褶皺劫難
緻密追溯天衣無縫
選四名同學回答,
明確:
⑴hái zhě nànsù
⑵遺骸:遺骨(遺留的殘骨)。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災禍。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2、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裡,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絡?
學生談自己閱讀的初步印象。
明確: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兩文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兩文都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
三、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物件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多媒體顯示:
教師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填寫上表。
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內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教師巡視各組,掌握討論情況,隨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然後選交流成功的兩個小組介紹閱讀成果。
明確:
1、《恐龍無處不在》,說明物件為“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或“板塊構造”理論。說明角度為:透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文章的思路簡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這兩句話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第二部分為2~7段,介紹恐龍無處不在是大陸在漂移。2、3段介紹南極和地球其他大陸上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4、5段寫這一發現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沒有把思維定格在恐龍本身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絡起來”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獲,“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第三部分為8~12段,簡明介紹板塊學說,並說明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為13~15段,再次聚焦南極恐龍和其他生物,確證這一推斷的正確性。總之,全文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推進,表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2、《被壓扁的沙子》,說明物件為“恐龍的滅絕”,說明角度為透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文章的寫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引出說明物件。第二部分為2~6段,探討恐龍大滅絕,介紹兩種學說“撞擊說”和“火山說”,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第三部分為7~11段,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說明其性質,為排除“火山說”提供科學依據。第四部分為12~17段,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教師總結:兩文都體現了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戶,我們不禁為作者道好稱奇,科學需要激,需要創新!
四、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多媒體顯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教師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明確: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號裡。
教師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裡的補充說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
學生明確:
1、如果抽象地說現代兩棲動物,不加以舉例,讀者可能一時想不起是指哪些動物。現代兩棲動物很多,舉“青蛙”和“蟾蜍”,是因為它們“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極生存,猶如當年恐龍不能適應南極的生態氣候一樣,因為它們同屬兩棲動物。
2、這一句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
3、這一句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為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作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4、這是對“二氧化矽”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矽”即沙子的學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二氧化矽”,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
5、這一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願意把金剛石變為碳,因為金剛石太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
教師總結:這些補充說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為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為幽默詼諧的類比說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同學們應在今後的說明文寫作中學習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