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精選7篇)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精選7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 和 >”,理解符號的含義。
2.會比較10以內的數字大小。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2.數字卡1-10,符號卡片 “> < ”兩套。
活動過程
一、複習數字1-10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數字卡片,你能說出是數字幾嗎?
是數字幾,你就可以拍幾下手?
2.幼兒看數字幾,並用拍手錶示數量。
二、認識 >號和< 號
1.教師出示數卡6和7,引導幼兒判斷誰大誰小。
(1)提問:6和7中間可以放哪種符號?
(< 放在6和7中間)
(2)小結:<這是小於符號,小屁股撅給小數看,所以6小於7。
2.練習:出示數字7和8
(1)哪個大?哪個小?中間放的什麼符號?為什麼?應該怎麼讀呢?
(2)小結:8大7小,中間放小於符號,因為屁股尖尖對著小數,所以7小於8.
3.出示6和5
(1)提問:這是數字幾和幾?哪個大哪個小?
(2)教師把“>“符號放在6和5的中間,告訴幼兒這是大於符號,大嘴巴朝著大數笑,所以6小於5。.
4.比較符號、觀察不同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個符號有什麼不同?
四、遊戲鞏固
1.請兩個小朋友各選一個數字,再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選符號站在他們中間。
2.請一個小朋友拿著符號,讓兩個孩子分別站兩邊。
3.請小朋友看一看,他們站得對不對。
五、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1.講解作業要求
2.教師指導
3.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他們是大於符號和小於符號,用他們可以來比較數字大。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 篇2
教學目標:
1.透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3.使學生知道用“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4.在探究三個關係符號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分類及一一對應的思想;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建立數感,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學準備:
PPT、或主題圖。1-5的數字、<、>、=等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發現問題
1.課件演示:小猴吃水果圖
師:仔細觀察圖畫,看看你們看到了什麼?
師:數一數,小猴和水果都有多少。
2.彙報交流。
生:4個梨,3只猴子,3個桃子,2個香蕉。
3.動手操作。
(1)師:請同學們用學具擺一擺圖上有的東西,怎樣擺就能看出那種水果多,那種水果少呢?
(2)如果每隻猴子都要吃1個桃、1個梨、1個香蕉,夠不夠?怎樣擺能一眼看出來?請同桌小朋友一起擺一擺,說一說。
②彙報。根據學生的彙報,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
()和()同樣多;
()比()多;
()比()少。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認識“=”
師:小朋友們說小猴先吃什麼水果啊?為什麼?
師:猴有3只,桃有3個,一隻小猴吃一個桃子,剛好夠吃,我們就說猴和桃的數量同樣多,3和3同樣多,要用什麼符號來表示呢?(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等號”)
課件出示3 = 3讀作:3等於3
等號
師:一起和老師寫一遍,3=3,讀作3等於3。請你在自己的本子上再練習幾遍,再和用桌的小夥伴互相說幾遍,看看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掌握了他的寫法和讀法。
學生活動:同桌讀寫後再抽問幾個學生,保證人人都會。
2.教學“>”(猴和香蕉比)。
師:小猴吃完了桃子,還沒有吃飽,那他們接下來吃什麼水果好呢?
師:我們來看看小猴和香蕉,怎麼進行比較啊?
師:一個對一個,咦,發現小猴比香蕉多,怎麼辦呢?
①學生彙報。(課件出示一一對應的擺法)……
②引出大於號。
師:4比3多,在4和3的中間要用一個什麼符號表示?等號行嗎?“我們把這個等號變一變,”課件動畫演示等號變大於號:把等號左邊的口張大點,右邊的口變小點,就成了大於號。(讓學生體會到符號之間的聯絡)
③這個式子4>3怎麼讀?(4大於3)。用手勢幫助我們記住大於號:“大數在前用大於,大口朝(前)左大於號”。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麼發現。學生回答後,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於,小數在前用小於,相同數間用等於;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三、練習與拓展
1.練習使用“<”“>”
師:其他的動物比較的結果怎樣?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完成?
請同桌交流:說一說幾大於幾?幾小於幾?課件逐一出示
2.再次體驗: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觀察這些算式,用大於號和小於號時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大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大口朝左大於號,大口朝右小於號,兩邊相同用等號”。)
(1)揭題:我們今天認識了“>”、“<”,“=”這三個好朋友。(出示課題)
(2)課件出示書P18“做一做”第1題。
(3)左圖:兩邊各有幾隻燈籠,誰多誰少,幾大於幾?
(4)右圖:兩邊各有幾隻猴子,誰多誰少,幾小於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再講評。
(5)遊戲:排排隊。請5位學生上來當數字娃娃1、2、3、4、5,小朋友們,你們能給它們排排隊嗎?
①按大小排隊。(學生可以用數字卡片自己擺擺看,再交流)
②誰?誰最小?請隨意選出其中兩個數比大小?(每個學生用“﹤”“﹥”擺擺看,看誰想的多?再上臺彙報。)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大小,下課後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東西和哪些東西可以比的?誰和誰比?幾大於幾?幾小於幾?幾等於幾?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 篇3
活動目標
教導小班幼兒參加數學活動,學會用對比的方法來判斷大小,初步認識如何判定大小,體驗參加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不同年齡段的照片。
2、大小不同的物品如書2本、玩具2個、凳子2張。
3、小、中、大的小熊玩具或圖片各1個一張。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
請幼兒比較照片,說一說每張照片中的自己。(引導幼兒說長大了等)
二、開拓視野。
1、瞭解比較的參照物。
教師出示一隻小熊,問幼兒這是大的還是小的?
如果幼兒說大,教師再出示一隻大一點的小熊,問剛才那隻小熊是大的,還是小的?
如果幼兒說小,教師則出示比第一隻更小的小熊,問第一隻小熊是大還是小?
教師小結:任何比較都是相對的,一個東西,不能比出大小,只有兩個或者更多才能比大小。
2、比較大小。
教師拿出自己的鞋子和幼兒的鞋子進行比較:“老師的鞋子和小朋友的鞋子,哪個大?”(老師的鞋大)
請幼兒觀察教師身上的哪些物品比幼兒身上的大?(衣服、褲子等)
教師出示大小書本各一本進行比較,請幼兒說說哪個大,哪個小?
教師出示大小凳子各一張,請幼兒說說哪張大,哪張小?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玩具各一個,請幼兒說說哪個大,哪個小?
三、開心遊戲。
教師準備若干張小卡片,卡片上畫有不同的圖形,每種圖形都一個大一個小,請幼兒隨便抽一張,然後老師說出一種圖形,手拿該圖形的幼兒要上臺比較並且說出誰的圖形大,誰的圖形小。
教師將準備好的小卡片發給幼兒,請相同卡片的幼兒兩兩比較,直至比出最大的。
活動應變
比較大小的時候,所選擇的物品最好是一樣的,方便幼兒比較。
活動延伸
開展比長短、比高矮的活動。
區角活動
1、語言區:教師將大小相對的教具放在區域,供幼兒比較,複習哪個大,哪個小。
2、益智區:將不同大小的物品卡片放在區域,讓幼兒進行大小分類。
環境創設
1、幼兒使用的玩具、圖書可以按大小標記進行分類擺放。
2、將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與現在的對比展示。
家園同步
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玩比較大小的數學遊戲,引導幼兒找一找、比一比家庭成員裡面,誰的鞋子大、誰的鞋子小等等。
隨機教育
學會兩兩比較,引導幼兒將物品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序。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知道用“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9只小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1-5數字卡片;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一)認讀1-5各數。
(二)排序。
教師在黑板上擺上3、1、5、2、4。讓學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講故事:有幾隻猴子到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於是他們跑到山上採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地上吃。同學們,你們能猜出猴子他們採了什麼水果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出示主題圖。師:“同學們,你們猜對了嗎?”“你們再仔細看一下,猴子採了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用哪一個數字表示?”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在黑板上貼出水果圖,並標上數字。
(二)引導學生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師:“如果每隻猴子吃1個梨,夠不夠?”教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於3”。
(3)師:“同學們看看,等號兩邊的數有什麼有趣的地方?你們還能舉出其它例子嗎?”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師:“如果每隻猴子吃1根香蕉,夠不夠?”教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學生觀察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3)請學生觀察“>”,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開口大,朝大數。
(4)師:“你還能舉出哪些例子嗎?”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尖頭小,對小數。”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麼發現。學生回答後,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相同數間用等於;開口大,朝大數;尖頭小,對小數。
5.發散思維。
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於幾,幾小於幾?
三、運用知識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隻燈籠,誰多誰少,幾大於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隻燈籠,誰多誰少,幾大於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再拿幾個學生的上投影儀上長方體講評。
(二)遊戲:比一比
1.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大小,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看一看哪些東西和哪些東西可以比的?誰和誰比?幾大於幾?”
2.小組遊戲:同桌間拿出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誰多誰少,幾大於幾?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 篇5
教學目標:
1、透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並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動物頭像學具、﹤、﹥和1—5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說一說:指名讀一讀前面學的5個數字,說說我們教室裡能用數字表示的.事物。
2、動一動:聽老師說數字,小朋友用小棒擺出個圖形,並在草稿本上寫出你用幾根棒擺的?
3、寫一寫: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寫數字。
二、探究新知
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提問:
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師:老師把猴子和水果很有順序的排列起來,我們可以一眼就看出他們的數量(多媒體演示)
師:猴和桃比?誰多誰少?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嗎?(猴和桃一樣多請多名學生說)
2.師:猴和桃一樣多,也就是3和3相等,我們還可以這樣表示3=3(板書)
請學生讀一讀3=3 “=”書空
3.教學“3>2”“3<4”過程同上
師:除了猴與桃,猴和香蕉,猴和梨比,還可以比什麼? 梨和香蕉比:
請學生用誰比誰多或少這句話說一說,如果用符號表示呢? 出示4>2,學生認讀。
4.梨和桃比:過程同上
5.P17的圖:有5只兔子和4個胡蘿蔔,一隻兔子吃一個胡蘿蔔,夠不夠?
三、鞏固深化
1.基本練習:完成18頁“做一做”第1題。
先用誰比誰多(少)說一句話,然後用幾比幾大(小)說一句話。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2.完成21頁第5題。同上
3.完成22頁第6題:先用幾比幾大說一說,然後說一說每個符號的意思:如:>前面應該填大的數,後面填小的數。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4.開放作業:用學具<,>,=,以及數字進行比大小。
師:這裡有1、1、2、3、4、5、=、>、<一些數字和符號。用這些數字和符號組成各種不同的式子。
四、完成課時特訓。
板書設計:
3=3 3>2 3<4
4>2 2<3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1~5各數的實際含義,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來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運用“=”、“>”、“<”來描述數的大小。
2、學生能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開火車數數。
2、說一說上節課學了哪些內容?用“=”、“>”和“<”填空。
34 42 21 55
讓學生回顧怎樣區分“=”、“>”和“<”,藉助順口溜來記憶。
二、鞏固提升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1)指導學生看第1幅圖,然後說說這道題是什麼意思。
(2)學生先獨立解答,然後全班交流。
2、完成練習三第2題。
指導學生看圖理解題意,然後獨立解答,小組內相互交流,最後全班評價展示。評選出每組畫的同學,讓其他學生說說為什麼好,好在哪裡。
3、完成練習三第3題。
(1)師: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2)師:“數一數,比一比”是什麼意思?怎樣數才不會數錯?
引導學生先數出小狗和小貓以及花朵的數量並把數字寫上去,再進行比較。
(3)還可以怎樣比?
4、完成練習三第4題。
(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2)師:圖中都有哪些動物?它們的數量分別是多少?
哪種動物最多?哪種動物最少?除了動物,你還發現了什麼?
讓學生充分地說,鼓勵學生把一句話說完整,並且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進一步理解1~5各數表示的實際含義。
(3)師:小鳥和大象比,你能用式子表示嗎?
【設計意圖】
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有序看圖的學習習慣。透過數一數活動加深學生對於1~5每個數字的含義的理解,並進一步建立數與圖之間的聯絡,培養良好數感。
5、完成練習三第5題。
(1)引導學生透過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的方式來表示1~5這幾個數字。對於學生的不同的表示形式,要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同桌互相交流,說一說自己是用什麼方式表示出的這幾個數字。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示?
6、完成練習三第6題。
(1)出示愛心桃和三角形,讓學生說一說它們各有幾個?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4=4。
(2)讓學生給圓形塗色,要求圓形要比愛心桃多。
師:圓形要比愛心桃多,應該怎麼塗?
先讓學生說一說應該塗幾個圓,再指導學生填空。圓形有5個,所以圓形比愛心桃多,5>4。
(3)師:五邊形比愛心桃少,應該怎麼塗?
提示學生可以少1,可以少2,也可以少3,告訴學生只要比愛心桃的數量少就可以,讓學生體會答案的不唯一性,但是塗的數量要和式子相對應。
7、完成練習三第7題。
讓學生先觀察這幾個數字,再填入正確的括號裡。使學生體會4大於2,也可以說成2小於4。
8、完成練習三第8題。
先讓學生觀察珠子的排列規律,再用水彩筆塗一塗,最後把數量填入括號裡。
三、拓展延伸
完成教材第19頁思考題。
師:這隻猴子說的對嗎?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昇華
透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穫?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比大小 篇7
一、教學目標
1、透過讓學生整理3種水果學具,探索出由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到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能正確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並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解決問題:能夠用詞語(大於、小於、等於)和符號(“>”、“<”、“=”)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三、教學過程
(一)設定情境,引入課題
1、小朋友,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準備了許多水果,邀請了幾個小夥伴一起慶賀自己的生日。小猴子們摘了很多水果,忙壞了。
2、引導學生思考:這裡一共有幾種水果?它們各有多少?怎樣才能一眼看出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
3、讓學生動手數一數:圖中有幾隻猴子?有幾個蘋果、幾個橘子、幾個香蕉?
4、引入新課:這些物體的個數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體個數的多少的數字也有大小,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數的大小。(引出課題:比大小)。
(二)引導觀察,理解新知
1、同桌互相找找說說對方身上有哪些東西的個數可用數字來表示的。比一比誰最棒,找得又快又多!請願意向全班同學彙報的同學來說說。(1個鼻子,2隻眼睛,2只耳朵,2隻手,2只腳,1條辮子,3個兜,衣服上有4朵花,4個字,5個手指頭......)找了之後,你有什麼發現嗎?或有什麼話要說嗎?學生討論引出新內容。
2、認識等號。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較。
師:把水蜜桃分給小猴,夠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2)將學生引導到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3)、認識“=”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們就說小猴和水蜜桃的數量同樣多,3和3同樣多,要用什麼符號來表示呢?(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等號”)出示3=3讀作:3等於3
(4)找找課室裡還有誰和誰同樣多,幾等於幾?
(5)舉例:除了3=3,4=4以外,你還能舉出別的例子來嗎?根據彙報,師板書。(1=1,5=5......)看黑板上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等號兩邊的數一樣)“兩邊相同用等號”
3、認識“>”、“<”
(1)認識“>”。
①猴子分香蕉,夠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②引出大於號。
師:3比2多,在3和2的中間要用一個什麼符號表示?等號行嗎?出示大於號。
③這個式子3>2怎麼讀?(3大於2)。用手勢幫助我們記住大於號,課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撐開,形成一個大於號,“大口朝左大於號”。
(2)認識小於號。
①猴子分香蕉,夠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3比2多,用“>”表示,那麼3比4少,應用什麼符號表示?
“<”的名字叫什麼?(小於號)這個式子怎麼讀?3<4(3小於4)。課件:我們用左手錶示小於號,撐開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於號”。
交流認識、記憶“<”、“>”的方法。“左邊大,大於號;右邊大,小於號”或“大於號開口朝左邊,小於號開口朝右邊”等。
(4)以遊戲方式,熟悉、記憶這3種關係符號。
①看誰舉得對: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
②看誰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
(三)深入觀察,靈活運用
1、繼續觀察主題圖,問大家還能說些什麼?
如:(1)猴子的只數比香蕉多,不夠分,主人應先讓客人吃。得到:3大於2
2小於3
3>2
2<3
(2)同理,還可以得到:4>2,2<4等。
2、創設情境:在草地上放著4個蘿蔔,跑來5只小白兔,如果一隻兔子吃一個蘿蔔,夠不夠?
四、課堂小結,深化鞏固
1、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到了什麼?
2、教師概括: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可以用關係符號“>”、“<”、“=”來表示,“大口朝較大數,尖尖朝較小數,大口朝左邊大於號,大口朝右邊小於號”。
3、開放練習:讓學生用1、2、3、4、5及“>”、“<”、“=”符號組成不同的式子,然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