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教案
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教案1
一、學習目標:
1.瞭解突厥、吐蕃、回紇、粟末靺鞨、南詔的社會生活;
2.總結唐朝與各民族的關係,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和影響;
3.認識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民族友好交流是我國民族關係的主流。
學習重點:唐朝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體現。
學習難點:唐朝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原因。
二、自主學習充分準備(找出重要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並牢固記憶)
(一)隋唐和吐蕃的關係
1.吐蕃是的祖先。7世紀前期,統一青藏高原,都城。
2.時,公主入吐蕃,嫁給。
她入吐蕃的作用:。
3.8世紀初,唐朝又將公主,嫁給。吐蕃和唐朝已經
“”
(二)隋唐和回紇的關係
1.回紇是的祖先,8世紀中期,回紇建立汗國。
2.時,封其首領。
(三)隋唐和靺鞨的關係
1.7世紀末,首領統一各部,建立政權。
2.唐玄宗封其首領為。史稱“”
(四)隋唐和南詔的關係
1.六詔居民,是和的祖先,生活在雲南蒼山洱海一帶,後來,
統一了六詔。
2.時,封其首領。
三、小組討論,知識擂臺(交流檢查預習情況)
四、課堂探究(要求: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閱讀材料: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
①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②唐朝時期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什麼政策?
③唐太宗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五、學生回頭看(根據情況有重點的看書或背誦)
六、當堂訓練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原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一帶的民族是:()
A.靺鞨B.突厥C.回紇D.吐蕃
2.崇聖寺千尋塔是古代漢族與哪一個少數民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A.吐蕃B.靺鞨C.回紇D.南詔
3.回紇族是今天哪個民族的祖先?()
A.彝族B.白族C.維吾爾族D.藏族
4.體現南詔建築藝術水平的是()
A。大昭寺B。千尋塔C。布達拉宮D。渤海石燈塔
5.唐朝初年,下列名稱中還未出現的是()
A.吐蕃B.回鶻C.突厥D.靺鞨
6.下列有關唐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交往聯絡的史實,哪一項敘述是不確切的?()
A.唐太宗設定了管轄西域的行政和軍事機構[來源:學|科|網]
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後又把金成公主嫁到吐蕃
C.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領尊稱為“天可汗”
D."和同為一家"是吐蕃贊普在給唐朝皇帝的上書中的話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尺帶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書
請回答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關係?
②唐朝與這個民族“和同為一家”的另一史實是什麼?(3分)
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教案2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展及與唐朝的關係,瞭解回紇、粟末、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係。
透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出現這種政策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透過引導學生總結各民族與唐朝的關係,培養學生的比較概括能力。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和發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於各民族的發展,這種關係是我國民族關係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隋唐時期,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發展”。教材首先介紹吐蕃人的社會生活狀況、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和親、吐蕃贊普的上書,說明了吐蕃與唐朝“和同為一家”的密切關係。其次介紹了回紇、南詔等民族與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交流的情況,說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廣泛性。
本課的重點,是吐蕃的發展及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係。
本課的難點,是唐朝對邊疆各民族採取的比較開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態度、唐朝與吐蕃的和親、唐玄宗冊封回紇、與南詔等少數民族首領的政策都是開明政策的體現。
【教學過程】
匯入:歷中原地區的許多統治者與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卻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擁戴。在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領尊奉他為各族的領袖——“天可汗”,這位皇帝是誰?他為什麼能獲得各民族的尊重?
(透過上述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出要學習的新內容。)
(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大家知道這座宮殿是為誰而建造的嗎?——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
松贊干布是哪一個民族的領袖?——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哪個地區?是現在的哪個民族?
(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吐蕃的位置,並完成圖表:在地圖上填上唐朝前期邊疆的少數民族)
填圖時注意:
這些少數民族大都分佈在哪些地區?
唐朝政府設定了哪些機構管轄這些少數民族?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這些民族與唐朝的關係如何?
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風俗習慣
(出示有關藏族生活的'圖片,從中聯想唐朝時吐蕃生活習俗的情況)
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生產:遊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
崇尚戰功,以戰死為榮。軍法很嚴,戰時前隊皆死,後隊方進。以戰死為榮,幾代都戰死的有家被視為高門大族。
贊普——藏語,意為有權勢的君王,沿用為吐蕃國王的專稱。
2、文成公主入吐蕃
學生介紹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吐蕃王國的建立者,629年繼位為贊普,當時年僅13歲。他父親在權力爭奪中被毒死。父王諸臣和母后諸族舉兵公開叛亂。
學生思考並回答: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①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給唐朝皇帝的書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思考:為什麼吐蕃贊普要自稱外甥,又說是先皇帝的舅宿親?
因為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稱為外甥;而他的前輩松贊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帶珠丹的舅家。
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教案3
學習目標:
1、瞭解唐玄宗用人和節儉的史實;盛世經濟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的繁榮概況。
2、理解“開元之治”與“開元盛世”之間的內在聯絡。
3、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治國措施和結果上的共同之處。
重點難點:
盛世經濟的繁榮;農業工具的改進。
學法指導:
“讀、議、展、點、練”相結合。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熟讀教材,自主完成下列各題,並把有關內容標註在課本上
(一)“開元之治”
1.改革措施(1)任用等人當宰相。(2)重視地方
(3)崇尚節儉,不用物品
2.改革成效:使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1):大型水利工程共修建多處。
(2):技術有很大發展。
(3):有許多新品種。
(4):生產在江南農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5):創制新的生產工具和。
2.手工業(1)絲織品:花色品種很多,絲織技術。
(2)陶瓷業:越窯最為有名,界工藝的珍品。
3.商業(1)大都市有、和
(2)長安城內分為,分別是
(3)長安既是當時的大都市。
4.開元盛世(1)時間:統治前期。
(2)概況:充實,唐朝進入時期。
二、合作交流:根據下列問題分組討論,教師深入學生,適時點撥。
1、材料分析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請回答:
(1)、這是唐朝那位詩人的詩句?
(2)、“開元”是指哪位皇帝的年號?當時出現的繁榮景象在歷稱為什麼?
(3)、“開元之治”與“開元盛世”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2、假如你是唐朝的一名導遊,當你領一個旅遊團到達長安時,你是怎樣向遊客介紹長安的情況的?(就是寫一篇介紹長安的導遊詞)
三、探究展示:根據學生展示情況適時進行點撥。
小結:唐朝建立以後,經過貞觀之治、武周統治,到唐玄宗的開元盛世達到鼎盛,安史之亂後,唐朝衰落。
四、課後檢測:
1.在舊金山、紐約等地,人們把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稱作“唐人街”,可見唐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稱為()
A.文景之治B.開皇之治C.開元盛世D.康乾盛世
2.唐玄宗命人燒燬宮內一批珠玉錦繡,意在表明()
A、這些錦繡已經不可再用B.自皇帝始崇尚節儉,致力發展的決心
C、唐朝此後對絲織業進行限制D.皇帝以後決不穿絲織品
3.種茶、製茶、飲茶的發源地是()
A、中國B、日本C、朝鮮D、印度
4.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做出了不少的創造發明,其中唐朝時期創制的農業生產工具是()
A.耬車B.翻車C.水排D.曲轅犁
5.唐朝陶瓷製品中,以黃、綠、青三種顏色加以裝飾且聞名於世的藝術珍品是()
A、越窯的青瓷B、邢窯的白瓷C、唐三彩D、景德鎮瓷器,
6.如果你是電視劇《唐玄宗》的導演,結合歷史的發展劇情中你不會設定的場景是()
A、茶坊裡飲茶的場景B、田野裡用曲轅犁耕田的場景
C、大戶人家擺設著唐三彩D、後堂掛著“開元之治”匾額
7.下列關於唐朝長安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長安城裡可遇到身著各式服裝的西域人B、長安城內街道兩邊有排水設施
C、長安是當時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D、在住宅區內有許多店鋪,商業繁榮
8.唐朝一位皇帝在統治前期勵精圖治,政績卓著,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這位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