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形勢建立新機制努力實現城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新發展的內
適應新形勢建立新機制努力實現城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新發展的內
東山市是東部沿海開放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轄7區5市,現有人口702.7萬人,市區人口230萬人,佔總人口的33%。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總體目標,在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程序中,始終堅持把解決人口問題放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首要位置,遵循“強化宏觀調控,深化體制改革,拓寬工作思路,推進兩個轉變”的原則,積極促進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健康發展。同時,努力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要求,不斷改革完善城市計劃生育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城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新路子,取得明顯成效。我們的主要做法是:s0100
一、適應形勢發展要求,調整城市計劃生育工作的總體思路
“十五”以來,我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在鞏固中發展,逐步進入了穩定的低生育水平時期。全市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出生人口素質有了明顯提高,群眾的婚育觀念不斷更新,“九五”以來,全市出生率10.4‰,自然增長率3.8‰,婦女總和生育率下降到1.05,計劃生育率連續六年保持在99%以上,出生缺陷率目前下降到5.77‰。同時,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實現了新的突破,所轄12個市區全部被省命名為“三為主”先進市區和優質服務試點市區,80%以上的行政村推行了計劃生育村民自治,近90%的村級實行了節育措施知情選擇。在城市,已經連續六年實現人口負自然增長,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明顯轉變,率先實現了育齡群眾人人享有初級生殖保健服務的目標。但是,城市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計劃生育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企業深化體制改革和經濟主體多元化的發展,弱化了“條”的計生工作力度,使“條抓塊管”的雙向管理體制難以落實;流動人口大量湧入,人戶分離現象比較普遍,下崗人員不斷增多,使以戶籍地為主的管理模式難以適應;民主化、法制化程序的加快,使原來以行政制約為主的工作方式難以適應。同時,在“政企合一”體制下形成的計劃生育獎勵優待政策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群眾計劃生育實際利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社會養老體系尚不健全,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另外,隨著物質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群眾對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的需求更加廣泛和迫切,計劃生育服務體系還不能適應這種新的要求等。
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的新形勢,市委、市政府認為,新時期城市計劃生育工作面臨很大的挑戰,要保證其持續健康地向高水平發展,必須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深化改革,大膽探索,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城市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為此,我們積極實施了“四個調整”:
一是在工作重心上,由以往控制人口數量為主,轉向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並重齊抓。由於人口連年出現負增長,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已經不再是城市計劃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務。為此,一方面,我市從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出發,在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嚴格控制人口機械增長;另一方面,全面實施“優生示範工程”,大力開展優生優育系列服務,努力提高人口素質,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源。
二是在工作方式上,由以往管理少數人為主,轉向管理少數人與服務多數人相結合,以服務多數人為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婚育意願、價值趨向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提高生育質量、生命質量、生活質量已經成為群眾的主要需求。為此,我們積極推動計劃生育工作由管理主導型向服務主導型轉變,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提高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程度上來,使計劃生育真正成為受群眾擁護的“甜蜜事業”。
三是在調控手段上,由以往行政措施為主,轉向強化宏觀調控、落實綜合施治。城市計劃生育工作不斷出現的新問題,要求必須改變那種就計劃生育抓計劃生育的工作方式,改變以行政手段和社會制約為主的管理模式,站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綜合治理城市人口問題。我市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時,將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其中,使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在制定和完善教育、醫療、福利等相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時,充分考慮計劃生育事業的發展,努力為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四是在行為職能上,由原來部門行為為主,轉向建立黨政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機制。我們改變以往計生部門“孤軍奮戰”的局面,把計劃生育職責落實到有關部門,市委、市政府親自督查,落實獎懲;同時,針對城市計生工作力量不足的狀況,充分發揮城市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優勢,把計劃生育工作納入社群建設,依託社群資源,協調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目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已經成為一項上下抓得最緊、社會參與最廣泛的工作。
二、轉變工作方法,建立適應群眾需求的優質服務工作體系
市委、市政府認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本質上是人的工作,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計劃生育工作思路的調整、工作方法的轉變,都必須圍繞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來實施。為此,我市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開展計劃生育工作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努力尋求落實計劃生育政策與符合群眾意願的最佳結合點,形成了以社群優質服務為核心的城市計劃生育服務體系。
&nb
sp;一是依託社群資源,健全服務網路。近年來,我市社群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社群工作在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目標和調動群眾積極參與方面具有獨特作用,為新形勢下城市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闢出了一條新路。為此,我們在加強社群建設的'同時,把計劃生育納入社群發展中,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育醫結合、服務群眾”的原則,健全服務網路。在區級,充分發揮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生殖保健服務中心和社群醫療服務中心的作用,開展聯手服務。在街、居兩級則因地制宜,採取多種形式建立服務機構。一是計生部門單獨建立服務站;二是利用社群資源,在社群服務站建立計生、衛生合一的諮詢服務機構;再就是採取與駐街醫療單位分片掛鉤、合作共建。同時,依託社群力量,採取聘任、引進社群醫療人才等方式,充實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力量,使計生服務機構成為生殖保健服務的主陣地。這樣,既使社群資源得到了合理開發,促進了社群各項事業的發展,又拓寬了計劃生育服務領域,較好地解決了城市計生工作力量相對不足的問題。
二是拓展服務領域,開展系列化服務。各級計生服務機構主要圍繞避孕節育、生殖健康、優生優育開展諮詢、中介和技術服務。普遍開展了科技知識普及到人、生殖保健服務到人、排憂解難幫助到人“三到人”服務活動;對轄區內戶籍和流動人口,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全面建立“生殖健康檔案”,對患病婦女及時診治或指導治療;積極開展優生篩查、監測和諮詢指導服務,全面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指導群眾選擇安全可靠、適合自身的避孕節育措施,全面推行知情選擇工作。
三是融入社群文化,建設婚育新風。結合群眾需求,在宣傳內容上,由原來的以國情、政策宣傳為主,轉變到以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識的宣傳為主,提高群眾的生殖健康水平;在宣傳形式上,由過去的大聲勢、灌輸式的宣傳,轉變到溫馨化、個性化、諮詢式教育,將多媒體技術、遠端教育、電化教育廣泛地運用到基層宣傳教育中;在宣傳物件上,由原來的戶籍地已婚育齡婦女,擴大到整個常駐育齡人群。在開展“婚育新風進家入戶”活動中,我們還開展了青年性健康教育、獨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等特色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贏得了國際專家和國家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
三、創新管理體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給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出現了老體制不行、老辦法不靈的狀況。為此,我們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積極改革創新管理體制,建立經濟、法律、行政、服務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
一是完善計劃生育屬地化管理體制。為適應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針對不斷出現的計劃生育管理“盲區”,我市自93年起進行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了“條抓塊管、以塊為主、雙向管理、雙向考核”的屬地化管理體制。近年來,又將過去戶籍地管理和區街兩級屬地管理模式,改為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建立區、街、居和企業分級負責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屬地管理模式。區級主要管理街道和轄區大型企業;街道主要管理居民委和轄區內中型和街辦企業;居民委管理小型企業和轄區內居住人口。
二是不斷完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綜合治理體制。作為沿海開放城市,我市外來流入人口常年保持在70萬左右,約佔戶籍人口的10%。這些外來人口為繁榮青東山經濟作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給計劃生育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為加強對這部分人的計劃生育管理工作,我市以地方法規形式頒佈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把這項工作切實納入法制化軌道。同時,以政府規章的形式明確公安、工商、勞動、計生等部門在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方面的職責,並作為社群保安組織的重要工作任務,實行部門聯合巡檢和社群保安日常管理相結合,建立起經常性的綜合治理機制。為保障管理經費到位,市政府明確規定,公安部門收繳的暫住人口管理費按20%的比例用於計劃生育管理,僅去年就劃撥給計生部門300多萬元流動人口管理費。各級還加強了對流動人口的服務工作,解決他們在生產、生活、生育方面的實際困難,並象對常住人口一樣為其提供各項生殖保健服務。
三是建立有效的企業計劃生育管理體制。由於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原有的社會職能逐步剝離,給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為了防止企業計劃生育工作弱化問題,我們在進一步強化屬地管理責任的同時,在各類企業中切實落實企業法人代表計劃生育責任制,並嚴格獎懲。另外,針對企業下崗人員增多的實際,為防止計劃生育出現失控現象,我市根據不同物件分別採取了相應措施。對合同期內以及實行再就業託管人員,由企業負責管理;對重點人員和特殊管理物件,實行企業和街道雙重管理;對解除用工合同的,由所在街道負責計劃生育管理。
四是改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體制。針對日益突出的計生技術服務和婦幼保健服務物件、工作職能交叉的問題,為合理配置資源,更好地方便群眾,我市合併區級計生服務站和婦保院,建立“計劃生育和婦幼保健服務中心”,承擔計生服務和婦幼保健兩項職能。機構合併後,充分發揮了計生網路健全和婦保機構技術人才兩方面的優勢,提高了服務能力,拓展了服務領域,達到了“雙贏”效果。
五是不斷完善人口目標考核體系。隨著工作思路的轉變和工作重點的調整,我市不斷改革完善計劃生育考核評估體系。從過去以控制人口數量為主的考核,逐步轉向穩定低生育水平與提高工作質量相
結合,把群眾的滿意程度作為重要衡量標準;從過去以常規工作為主的考核,逐步轉向常規工作與創新工作相結合,鼓勵各級創造性開展工作;從過去每年統一進行兩次考核,轉為每年一次評估,透過分線、分類、分級的形式,實行統一要求與分類指導相結合、考核與評估相結合,更好地發揮了科學導向、有力保障的作用。
四、堅持面向新世紀,立足高起點,全面推進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發展
當前到21世紀初,是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時期。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落實以及群眾物質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都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新的要求。今年,國家計生委主任張維慶、國務委員王忠禹和省領導同志先後視察我市計劃生育工作,要求青島不斷創新,探索發展,“立足於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思路與經驗,樹立東山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改革開放的新形象”,並將我市確定為國家、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為全面完成國家、省交給的試點任務,市委、市政府確定,我市城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改革創新的思路是:圍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定》精神,繼續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求發展,以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為突破口,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滿足群眾日益增長需求的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為21世紀全國、全省計劃生育工作發展探索路子。主要措施:
一是逐步建立以“屬地化”、“社群化”和“現居住地管理”為主要特點的城市計劃生育管理體制,並透過健全法規,明確各類企業應承擔的計劃生育責任,以及追究責任的具體形式,把各類企業計劃生育法人代表責任制納入法制軌道。
二是形成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優質服務體系,合理配置資源,進一步完善醫育結合、聯手服務的形式,實現育齡群眾人人享有良好生殖保健服務的目標,並採取積極穩妥的措施,搞好對計劃生育服務機構的綜合改革,不斷增強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在市場經濟條件的生存競爭能力。
三是初步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利益導向和社會保障機制的新框架。透過健全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引導計劃生育執行方式由社會制約向利益引導轉軌;採勸政府統籌,統一發放”辦法,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獎勵機制,全面落實獎勵政策,實現計劃生育獎勵由“單位行為”向“政府行為”的轉變;針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較快的實際,全面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由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的逐步轉變,解決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後顧之憂。
四是強化宏觀調控,制定完善出有利於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相關政策,落實有關部門齊抓共管責任制和部門垂直領導體制,不斷增強綜合治理力度,建立“黨政領導、部門配合、群眾參與”的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確保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目標任務的實現。
總之,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堅持把人口問題放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來抓,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摸索出一些經驗,但離上級的要求還相差很遠,與兄弟地(市)相比也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將借這次會議的東風,虛心學習先進經驗,努力進行新探索,爭取創出新特色,為把我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再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