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自查報告

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自查報告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自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自查報告1

  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紮實推進我鎮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對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示範村的評定要求,結合村實際情況,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指導思想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規劃引領,紮實推進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堅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突出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實行分類區差異化考評;

  堅持客觀公正、群眾認可;

  堅持結果應用導向,實行正向激勵,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

  (二)政府引導,農民主體堅持政府引導,透過科學規劃、試點示範、政策激勵等引導農民建設特色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等。

  (三)整合資金,重點打造按照“整合專案、聚集資金、整體打造、綜合示範”的要求,以鄉村振興建設為平臺,除各種直接補助農民的普惠制資金、有特殊用途的救災資金外,在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的原則下,將資金安排的農業、林業、水利、扶貧、農村公路、農業基礎建設等用於農業農村的資金打捆使用,重點投放在鄉村振興示範點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上。

  三、村基本情況

  村位於縣城以北距縣城2.5公里,距鎮人民政府駐地2.5公里,幅員面積3.894公里,貫穿全村2.3公里,轄區9個村民小組,1284戶,3721人,共產黨員79人,耕地面積4104畝。近年來,鎮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立足區位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傳統手工掛麵的製作工藝,擴大規模生產,走出一條產旅相結合的鄉村旅遊基地,帶動更多的農戶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

  (一)關於特色產業中國掛麵村美麗鄉村建設,以“手工掛麵產業+田園民宿+文化旅遊”為模式的產業格局,構建以文旅產業為核心,依靠山、水、田的自然資源,結合農村現代產業特點的發展格局。中國掛麵村的發展規劃是實施農業品牌建設行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影響力;

  實施鄉村公共服務提標行動,夯實鄉村發展基礎;

  實施最美鄉村建立行動,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實施鄉村文化建設行動,推進城鄉文化融合發展。

  (二)關於村落宜居村交通便利,村民出行購物方便,村內設衛生站一個,方便群眾就醫,基本滿足群眾醫療需求,距離學校、幼兒園1公里,村民孩子上學方便快捷。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實解決環境髒、亂、差改善村居環境和生活環境,按照建設宜居農村要求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設施完善,環境整潔,社會和諧的標準,要做到村內道路硬化路面平整與外界交通通暢,出行方便,道路兩邊進行植樹綠化,村道衛生狀況良好,設有垃圾池,生活汙水治理,村內集中(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養殖汙水能集中收集在沼氣池處理,垃圾要做到日產日清。

  (三)關於鄉風文明村一直以來不斷探索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傳播文明新風尚,強化宣傳,讓文明之風在農村廣泛傳播,廣泛刷寫文明牆,充分利用廣播、板報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湧現“文明家庭”“和諧農家”戶數增加讓文明之花在農村盛開,鄰里之間更是相處融洽。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20xx年被省政府評為省級“四好村”。

  (四)關於村級治理村堅持政府引導,群眾參與的原則,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黨員代表大會,制定了村規民約制度,選出保潔員5名,建立清潔隊為宜居鄉村建設夯實基礎。為確實打造宜居村,全村重點落實“綠化”“淨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時我村積極推進“改廁”“改廚”工作,現已改造完成380多戶,在推動宜居鄉村過程中實施網路化管理機制,網路員積極開展宜居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生態理念。村內無“村霸”等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發生率低。

  (五)村民生活村以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為目標,大力發展傳統手工掛麵的生產,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新發展生產大戶16戶,營銷大戶10戶,電商5戶,從事手工掛麵供銷人員達200餘人,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600元,在鎮各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各列前茅。全村醫療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5%以上,村內低保、特困人員救助措施到位,落實精準扶貧政策。

  四、建立內容

  (一)總體目標以山水田園築體——延續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空間特色,營造中國掛麵小鎮魅力風貌;

  規劃依託現有山水生態資源,開展跨越群峰、臨湖戲水的山水休閒體驗,並且結合現狀資源條件,適當植入現代戶外休閒健身運動,讓人在盡享美妙田園風景的同時,又有暢遊山水的自然體驗。

  以民俗文化鑄魂——規劃在梳理歷史文化脈絡、創新活化歷史文化遺存的基礎上,圍繞農耕文化、田園文化以及手工掛麵文化等等,集中打造能夠展示多樣文化融合彙集的視窗,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文化體驗。

  以產業匯入駐形——本專案以“民宿、手工掛麵、燒酒”等產業扶持及匯入作為產業振興的重要工作。就區域整體而言,規劃結合山水資源,透過遷村並點,異地還遷方法,打造自然與人居緊密融合的最美文創休旅小鎮,不斷為區域注入民宿、掛麵、燒酒、田園旅遊等產業。

  打造鄉村振興建立村,村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堅持農業優先發展,努力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二)主要任務按照全面挖掘、重點培育和長期保護的原則,結合手工掛麵地域特色,20xx年主要建設工作:

  基礎設施建設

  (1)村容村貌整治2019年對中國掛麵村核心區的風貌進行了提升,提升效果明顯、老百姓反應良好,20xx年計劃對核心區周邊的村容村貌進行整治和提升,使整個村子符合中國掛麵村4A級景區整體規劃。

  (2)景區遊步道修建從中國掛麵村景區西北入口,經會議中心(西北入口道路進村左側山樑)、風雨廊橋(大小水塘之間)至核心區遊步道修建。

  (3)中國掛麵村景區入口場景化打造根據中國掛麵村景區西北入口右側正面石壁原有風貌,結合手工掛麵傳統工藝製作文化,在不破壞現有石牆的前提下進行發現、挖掘和塑造,打造景區入口“手工掛麵”景區入口文化牆的場景佈置。

  (4)停車場及配套設施修建中國掛麵村西北入口左側停車場修建、配套設施的建設(包括:綜合管理用房、廁所(按4A級標準)、諮詢服務檯、小賣部等)

  (5)中國掛麵村夜遊照明設施在中國掛麵村現有棧道、道路等進行夜遊照明及亮化工程建設。

  (6)手工掛麵產業扶持村村集體和產投集團及掛麵村投資建設單位(田豐園公司)共同打造和提升手工掛麵品牌,為地方老百姓梳理標杆和方向。

  (7)修建手工掛麵體驗中心同村村集體和產投集團及掛麵村投資建設單位(田豐園公司)共同建設手工空心掛麵展示和體驗中心。

  (8)建設環境優美的生態堰塘對中國掛麵村現有三口堰塘進行環境美化、生態建設。

  道路加寬、增設錯車道、溝渠5公里,沉井2口,10口塘堰清淤防滲。

  (9)引導和幫助傳承人入住中國掛麵村。

  2.擴大規模實施農村非遺技術品質提升工程,不斷提升手工掛麵製作技藝產品質量,在確保原有製作大戶36戶、銷售大戶16戶的基礎上,新培育製作大戶10戶,銷售戶6戶,進一步提高掛面特色產品質量,透過深挖培育可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56人加入生產製作技藝提升工程,引導農村居民居家就業,實現年總產量達100萬公斤,總產值達2000萬元。

  3.技藝培訓開展老技師傳、幫、帶的傳統制作工藝,開展製作、銷售等特色產業的技術培訓,邀請專家及專業人士採取分期分批進行技術培訓力爭在20xx年達120人次,挖掘人們對傳統手工掛麵製作工藝的內在潛能,同時提升傳統手工掛麵製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保留技師傳承工藝、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4.傳承保護以保護好非遺產文化傳承和發揚為目標,著力推動傳統手工掛麵的原始製作工藝的保護和利用,在強基礎、擴產能、重質量上,重點開展手工掛麵的技藝傳承和保護利用,深挖手工掛麵傳承的古法制作工藝,提升手工掛麵的品牌效益和經濟效益,確保掛麵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5.推廣宣傳主要以農博會展銷、社會媒體、現場觀摩、電商銷售為重點,著力提升手工掛麵原始製作的傳統工藝,利用每年一次的掛麵節多渠道開展非遺傳統工藝產品宣傳推廣活動,拓寬國內外知名度和銷售渠道。

  五、保障措施鄉村振興建設覆蓋區域廣,是一項投入大、期限長的系統工程。應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參與、金融支援、依靠群眾的共建原則。

  (一)加強領導,統籌推進為全面貫徹落實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檔案精神,切實抓好我鎮鄉村振興先進示範村建立工作,健全機制成立示範村建設領導小組,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形成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高效務實的隊伍。

  (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規劃是鄉村振興建設的龍頭,必須結合我村實際,始終把高標準、全覆蓋的理念融入到規劃中,以規劃設計提升建設水平。規劃村,堅持點、線、面統籌發展,優先對交通區位優越、資源條件豐富、景觀資源獨特、文化內涵豐富的社進行重點打造,具體建設中實行分類指導,要注重從細節入手,因地制宜,差異化、個性化、人文化開展鎮、村風貌設計和景觀建設,體現一村一品、一村一韻,體現一村一特色。堅持“小尺度、融自然、承鄉愁”的原則,求精,不貪大;

  求好,不圖快,建設一批能體現我鎮山水人文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精品村。

  (三)保護生態,改善環境鄉容鄉貌的打造能間接影響招商引資吸引力。政府把垃圾、汙水、綠化等基礎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的重點環節抓實抓好。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功能配套;

  加強村莊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工作。全面推行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農村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和農村汙水治理。村莊綠化實現森林圍村,注重房前屋後、庭院內外的綠化、美化工作,積極發展庭院經濟。

  (四)挖掘內涵,提高品位繼續打造我村特色“微村落”。“微村落”是我村結合實際,立足原有的風貌和特色打造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新村,具備“四大特質”,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一是骨架小。突破行政村地域概念,建設形態力求小而精、小而美,核心區覆蓋面積一般在1平方公里以內。二是顏值高。集中力量把核心區做透做精做靚,多維展示地貌特色、建築特色、生態特色、產業特色和文化特色,吸引外來客、留下新村民。三是氣質佳。延續歷史文化,充分呈現獨特的自然風光之美、錯落的空間結構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歷史人文之美。四是可持續。因時因地因勢,透過發散核心區,衍生主導產業,挖掘、拓展和創新文化,逐步增強“微村落”旅遊功能,讓新村活起來,讓貧困群眾富起來。

  (五)產業支撐,增收致富繼續擴大掛麵產業規模,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特色現代農業園區,打造名、優、特、新農產品,適度推廣規模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促進農業現代化。在園區範圍內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工程,推動農業與旅遊深度融合,延伸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六)強化宣傳,營造新風加大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關愛鄉村振興示範村的良好氛圍。進一步發揮《村規民約》在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應用《衛生公約》、《文明公約》、“六好”標準等有效手段,促進幸福美麗鄉村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發揮好“三講三愛兩進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內容的年畫、宣傳畫引領好風氣,引導群眾形成和展現“四好”新村新農民的精神風貌,形成廣泛的社會主義農村新風尚。

  (七)整合資金,撬動資本實施涉農資金整合計劃,用好惠農支農政策,應遵循“性質不變、用途一致”原則歸類整合各部門涉農政策資金,向鄉村振興傾斜,各類建設專案、資金優先安排,切實提高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率,真正發揮有限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帶動作用,充分撬動社會資本。

  (八)加強督導,狠抓落實嚴格落實鄉村振興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強化督導,落實人員,壓實責任,確保20xx年市級、省級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建立目標的順利完成。

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自查報告2

  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紮實推進我鎮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對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示範村的評定要求,結合村實際情況,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指導思想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規劃引領,紮實推進

  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堅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突出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實行分類區差異化考評;

  堅持客觀公正、群眾認可;

  堅持結果應用導向,實行正向激勵,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

  (二)政府引導,農民主體

  堅持政府引導,透過科學規劃、試點示範、政策激勵等引導農民建設特色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等。

  (三)整合資金,重點打造

  按照“整合專案、聚集資金、整體打造、綜合示範”的要求,以鄉村振興建設為平臺,除各種直接補助農民的普惠制資金、有特殊用途的救災資金外,在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的原則下,將資金安排的農業、林業、水利、扶貧、農村公路、農業基礎建設等用於農業農村的資金打捆使用,重點投放在鄉村振興示範點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上。

  三、村基本情況

  村位於縣城以北距縣城2.5公里,距鎮人民政府駐地2.5公里,幅員面積3.894公里,貫穿全村2.3公里,轄區9個村民小組,1284戶,3721人,共產黨員79人,耕地面積4104畝。近年來,鎮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立足區位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傳統手工掛麵的製作工藝,擴大規模生產,走出一條產旅相結合的鄉村旅遊基地,帶動更多的農戶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

  (一)關於特色產業

  中國掛麵村美麗鄉村建設,以“手工掛麵產業+田園民宿+文化旅遊”為模式的產業格局,構建以文旅產業為核心,依靠山、水、田的自然資源,結合農村現代產業特點的發展格局。中國掛麵村的發展規劃是實施農業品牌建設行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影響力;

  實施鄉村公共服務提標行動,夯實鄉村發展基礎;

  實施最美鄉村建立行動,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實施鄉村文化建設行動,推進城鄉文化融合發展。

  (二)關於村落宜居

  村交通便利,村民出行購物方便,村內設衛生站一個,方便群眾就醫,基本滿足群眾醫療需求,距離學校、幼兒園1公里,村民孩子上學方便快捷。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實解決環境髒、亂、差改善村居環境和生活環境,按照建設宜居農村要求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設施完善,環境整潔,社會和諧的標準,要做到村內道路硬化路面平整與外界交通通暢,出行方便,道路兩邊進行植樹綠化,村道衛生狀況良好,設有垃圾池,生活汙水治理,村內集中(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養殖汙水能集中收集在沼氣池處理,垃圾要做到日產日清。

  (三)關於鄉風文明

  村一直以來不斷探索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傳播文明新風尚,強化宣傳,讓文明之風在農村廣泛傳播,廣泛刷寫文明牆,充分利用廣播、板報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湧現“文明家庭”“和諧農家”戶數增加讓文明之花在農村盛開,鄰里之間更是相處融洽。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20xx年被省政府評為省級“四好村”。

  (四)關於村級治理

  村堅持政府引導,群眾參與的原則,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黨員代表大會,制定了村規民約制度,選出保潔員5名,建立清潔隊為宜居鄉村建設夯實基礎。為確實打造宜居村,全村重點落實“綠化”“淨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時我村積極推進“改廁”“改廚”工作,現已改造完成380多戶,在推動宜居鄉村過程中實施網路化管理機制,網路員積極開展宜居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生態理念。村內無“村霸”等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發生率低。

  (五)村民生活

  村以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為目標,大力發展傳統手工掛麵的生產,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新發展生產大戶16戶,營銷大戶10戶,電商5戶,從事手工掛麵供銷人員達200餘人,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600元,在鎮各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各列前茅。全村醫療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5%以上,村內低保、特困人員救助措施到位,落實精準扶貧政策。

  四、建立內容

  (一)總體目標

  以山水田園築體——延續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空間特色,營造中國掛麵小鎮魅力風貌;

  規劃依託現有山水生態資源,開展跨越群峰、臨湖戲水的山水休閒體驗,並且結合現狀資源條件,適當植入現代戶外休閒健身運動,讓人在盡享美妙田園風景的同時,又有暢遊山水的'自然體驗。

  以民俗文化鑄魂——規劃在梳理歷史文化脈絡、創新活化歷史文化遺存的基礎上,圍繞農耕文化、田園文化以及手工掛麵文化等等,集中打造能夠展示多樣文化融合彙集的視窗,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文化體驗。

  以產業匯入駐形——本專案以“民宿、手工掛麵、燒酒”等產業扶持及匯入作為產業振興的重要工作。就區域整體而言,規劃結合山水資源,透過遷村並點,異地還遷方法,打造自然與人居緊密融合的最美文創休旅小鎮,不斷為區域注入民宿、掛麵、燒酒、田園旅遊等產業。

  打造鄉村振興建立村,村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堅持農業優先發展,努力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二)主要任務

  按照全面挖掘、重點培育和長期保護的原則,結合手工掛麵地域特色,20xx年主要建設工作:

  1.基礎設施建設

  (1)村容村貌整治

  20xx年對中國掛麵村核心區的風貌進行了提升,提升效果明顯、老百姓反應良好,20xx年計劃對核心區周邊的村容村貌進行整治和提升,使整個村子符合中國掛麵村4A級景區整體規劃。

  (2)景區遊步道修建

  從中國掛麵村景區西北入口,經會議中心(西北入口道路進村左側山樑)、風雨廊橋(大小水塘之間)至核心區遊步道修建。

  (3)中國掛麵村景區入口場景化打造

  根據中國掛麵村景區西北入口右側正面石壁原有風貌,結合手工掛麵傳統工藝製作文化,在不破壞現有石牆的前提下進行發現、挖掘和塑造,打造景區入口“手工掛麵”景區入口文化牆的場景佈置。

  (4)停車場及配套設施修建

  中國掛麵村西北入口左側停車場修建、配套設施的建設(包括:綜合管理用房、廁所(按4A級標準)、諮詢服務檯、小賣部等)

  (5)中國掛麵村夜遊照明設施

  在中國掛麵村現有棧道、道路等進行夜遊照明及亮化工程建設。

  (6)手工掛麵產業扶持

  村村集體和產投集團及掛麵村投資建設單位(田豐園公司)共同打造和提升手工掛麵品牌,為地方老百姓梳理標杆和方向。

  (7)修建手工掛麵體驗中心

  同村村集體和產投集團及掛麵村投資建設單位(田豐園公司)共同建設手工空心掛麵展示和體驗中心。

  (8)建設環境優美的生態堰塘

  對中國掛麵村現有三口堰塘進行環境美化、生態建設。

  道路加寬、增設錯車道、溝渠5公里,沉井2口,10口塘堰清淤防滲。

  (9)引導和幫助傳承人入住中國掛麵村。

  2.擴大規模

  實施農村非遺技術品質提升工程,不斷提升手工掛麵製作技藝產品質量,在確保原有製作大戶36戶、銷售大戶16戶的基礎上,新培育製作大戶10戶,銷售戶6戶,進一步提高掛面特色產品質量,透過深挖培育可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56人加入生產製作技藝提升工程,引導農村居民居家就業,實現年總產量達100萬公斤,總產值達2000萬元。

  3.技藝培訓

  開展老技師傳、幫、帶的傳統制作工藝,開展製作、銷售等特色產業的技術培訓,邀請專家及專業人士採取分期分批進行技術培訓力爭在20xx年達120人次,挖掘人們對傳統手工掛麵製作工藝的內在潛能,同時提升傳統手工掛麵製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保留技師傳承工藝、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4.傳承保護

  以保護好非遺產文化傳承和發揚為目標,著力推動傳統手工掛麵的原始製作工藝的保護和利用,在強基礎、擴產能、重質量上,重點開展手工掛麵的技藝傳承和保護利用,深挖手工掛麵傳承的古法制作工藝,提升手工掛麵的品牌效益和經濟效益,確保掛麵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5.推廣宣傳

  主要以農博會展銷、社會媒體、現場觀摩、電商銷售為重點,著力提升手工掛麵原始製作的傳統工藝,利用每年一次的掛麵節多渠道開展非遺傳統工藝產品宣傳推廣活動,拓寬國內外知名度和銷售渠道。

  五、保障措施

  鄉村振興建設覆蓋區域廣,是一項投入大、期限長的系統工程。應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參與、金融支援、依靠群眾的共建原則。

  (一)加強領導,統籌推進

  為全面貫徹落實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檔案精神,切實抓好我鎮鄉村振興先進示範村建立工作,健全機制成立示範村建設領導小組,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形成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高效務實的隊伍。

  (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規劃是鄉村振興建設的龍頭,必須結合我村實際,始終把高標準、全覆蓋的理念融入到規劃中,以規劃設計提升建設水平。規劃村,堅持點、線、面統籌發展,優先對交通區位優越、資源條件豐富、景觀資源獨特、文化內涵豐富的社進行重點打造,具體建設中實行分類指導,要注重從細節入手,因地制宜,差異化、個性化、人文化開展鎮、村風貌設計和景觀建設,體現一村一品、一村一韻,體現一村一特色。堅持“小尺度、融自然、承鄉愁”的原則,求精,不貪大;

  求好,不圖快,建設一批能體現我鎮山水人文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精品村。

  (三)保護生態,改善環境

  鄉容鄉貌的打造能間接影響招商引資吸引力。政府把垃圾、汙水、綠化等基礎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的重點環節抓實抓好。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功能配套;

  加強村莊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工作。全面推行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農村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和農村汙水治理。村莊綠化實現森林圍村,注重房前屋後、庭院內外的綠化、美化工作,積極發展庭院經濟。

  (四)挖掘內涵,提高品位

  繼續打造我村特色“微村落”。“微村落”是我村結合實際,立足原有的風貌和特色打造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新村,具備“四大特質”,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一是骨架小。突破行政村地域概念,建設形態力求小而精、小而美,核心區覆蓋面積一般在1平方公里以內。二是顏值高。集中力量把核心區做透做精做靚,多維展示地貌特色、建築特色、生態特色、產業特色和文化特色,吸引外來客、留下新村民。三是氣質佳。延續歷史文化,充分呈現獨特的自然風光之美、錯落的空間結構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歷史人文之美。四是可持續。因時因地因勢,透過發散核心區,衍生主導產業,挖掘、拓展和創新文化,逐步增強“微村落”旅遊功能,讓新村活起來,讓貧困群眾富起來。

  (五)產業支撐,增收致富

  繼續擴大掛麵產業規模,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特色現代農業園區,打造名、優、特、新農產品,適度推廣規模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促進農業現代化。在園區範圍內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工程,推動農業與旅遊深度融合,延伸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六)強化宣傳,營造新風

  加大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關愛鄉村振興示範村的良好氛圍。進一步發揮《村規民約》在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應用《衛生公約》、《文明公約》、“六好”標準等有效手段,促進幸福美麗鄉村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發揮好“三講三愛兩進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內容的年畫、宣傳畫引領好風氣,引導群眾形成和展現“四好”新村新農民的精神風貌,形成廣泛的社會主義農村新風尚。

  (七)整合資金,撬動資本

  實施涉農資金整合計劃,用好惠農支農政策,應遵循“性質不變、用途一致”原則歸類整合各部門涉農政策資金,向鄉村振興傾斜,各類建設專案、資金優先安排,切實提高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率,真正發揮有限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帶動作用,充分撬動社會資本。

  (八)加強督導,狠抓落實

  嚴格落實鄉村振興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強化督導,落實人員,壓實責任,確保20xx年市級、省級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建立目標的順利完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