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筆記【熱】

讀書的筆記【熱】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的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的筆記1

  ——《名人傳》讀書筆記

  《名人傳》作者:(法)羅曼·羅蘭 著,張冠堯,艾珉 譯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xx-10-1 字數: 235000 閱讀時間:20xx年2月

  《名人傳》是法國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的合集,是世界傳 記文學作品中的典範之作。透過這幾部傳記,作者試圖恢復二十世紀文學崇高的人道主義傳統,恢復其豐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該書描寫了處於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 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

  貝多芬——一個耳聾的音樂家,一個被命運捉弄的人,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

  米開朗琪羅——一個憂鬱症患者,一個賦予岩石生命的工作狂,一個享受痛苦、捨棄歡樂的英雄;

  托爾斯泰——一個離家出走的老翁,一個打破生活的安寧以安撫良心的英雄。 三位偉人雖然出身經歷不同,性格特點迥異,但為了實現生命的價值,同樣都需要面對這樣那樣的困難、障礙,承受這樣的那樣的磨難、挫折或失敗的打擊,從 這個意義上講,人是生而平等的。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產生在奮鬥的過程之中。不經奮鬥得來的享受不會給人帶來任何快樂、只有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後攀登上生命 的巔峰,才能感受到靈魂昇華的喜悅。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創造的,要想讓生命迸出火花,沒有任何捷徑,也不必乞靈於神明。可以視為神示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 貝多芬所說的:“人啊!靠人自己吧!”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 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 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 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 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 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 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 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 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 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 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 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

  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 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 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 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名人傳》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 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開啟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 他還說:“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 尺。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 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 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讀書的筆記2

  男孩的成長危機,重點是教育危機。還有流行文化、性別差異等的危機。文中雖然講述的是男孩,但對女孩的教育也同樣適用。因我家是女孩,所以我更多的關注到對男孩和女孩都同樣適用的良好的教育。

  父愛缺失,讓孩子的成長更危險;母親的溺愛,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文中透過幼蝶破繭掙扎的故事,表明我們的孩子就像幼蝶一樣,要成長為勇敢、剛強、獨立、負責、有愛心的人,一定要經過痛苦的掙扎,經歷成長的挫折。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母親的溺愛而人為地剝奪了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機會,剝奪了他們磨鍊和完善自己的機會,就會使孩子在心理上感覺自己軟弱無能。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這樣的孩子連自身的生存都有可能成為問題。溺愛與愛心培養背道而馳,溺愛的結果往往會扼殺孩子的愛心。做父母的,要適當的在孩子面前示示弱,讓孩子來幫助我們,這樣孩子就會把幫助父母做事及關心父母養成習慣,也就能夠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

  尊重孩子的性別特徵,承認孩子的性別差異。

  從生命、生理釋明缺少關愛也可能導致情感脆弱,但孩子的情緒問題、情感需求往往被父母所忽視。

  耐心等待:暫時落後的孩子。

  學會欣賞:不一樣的孩子。突出每個孩子的優勢。

  父愛與母愛不同,再好的母親都不能替代父親的作用,就像再好的父親都不能替代母親的作用一樣。就像一隻鳥兩隻翅膀、一個人兩條腿一樣,母愛和父愛是缺一不可,無法替代的。父親在孩子發展的許多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父愛對孩子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

  美國《父母》雜誌這樣總結父親的獨特之處:

  1.父親跟母親是不同的;

  2.父親更愛與孩子玩鬧;

  3.父親對孩子的推動作用更大.

  4.父親使用的語言更復雜;

  5.父親對孩子的約束更多;

  6.父親使孩子更社會化,為他走進現實世界做準備;

  7.介紹男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行為;

  8.父親支援妻子;

  9.父親更會幫助孩子發揮潛能。

  態度決定一切。如何成為孩子的好父母?爸爸是媽媽最好的“合作伙伴”。聰明的母親應該知道: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明智的母親,應該想辦法讓父親回到孩子的生活中來,讓爸爸成為教養孩子的“合作伙伴”,發揮他獨特的價值和影響。積極維護父親的正面形象,母親要主動“撤退”。

讀書的筆記3

  從一年級開始,老師每天都讓我們讀《經典誦讀》這本書,每天中午鈴聲一響,領讀的同學就站到講臺前,領著大家讀。他一句,我們一句,書聲琅琅,十分整齊。 日記

  我們就這樣一天天地讀下來,從不間斷。漸漸地,我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古詩、宋詞、元曲和故事。我覺得收穫非常大!

  你們不知道吧!以前我非常的自私,自己的玩具不願意與別人分享,有好吃的也總是要挑最大最好的。自從讀了《三字經》,知道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想想人家四歲的孩子都懂得謙讓,自己都是一個少先隊員了,還要跟弟弟搶玩具,真是慚愧。後來,我就經常提醒自己要改變。弟弟再來家裡做客的時候,我主動拿出心愛的玩具和他分享,媽媽拿來的零食,我也讓弟弟先挑。就這樣,我漸漸改掉了自私的毛病,爸爸媽媽都誇我越來越懂事了。

  在經典誦讀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還學到了很多歷史故事、名人典故,比如“聞雞起舞”呀,“荊軻刺秦王”呀……都是我在日復一日的誦讀中學到的。

  有一次,媽媽帶著我參加朋友聚會,來了不少的小朋友,有個小妹妹問她的媽媽,什麼叫“程門立雪”,想不到這個阿姨居然答不出來,我看她尷尬著急的樣子,就忍不住和大家說起了這個關於宋朝著名學者楊時雪天求學的故事。大家聽我講完,都紛紛鼓起掌來,小朋友們也用崇拜的眼光看著我,雖然我臉紅極了,可是心裡卻是十分高興的。

  你瞧,經典誦讀就是一個大寶庫吧。

  我要一直堅持地讀下去,讓閱讀豐富我的精神家園;我要一直堅持地讀下去,讓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永遠伴隨我的成長。

讀書的筆記4

  我有一本喜愛的書,它的作者是俄羅斯的屠格涅夫,這本小說揭露了底層人民的生活和貴族的醜陋.它由一篇篇不同的故事組成,卻同時以刻畫人物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醜惡,雖然屠格涅夫同為貴族,卻表達他對貴族的厭惡與諷刺.

  這本書是《獵人筆記》,裡邊的景物描寫生動形象,人物形象豐富,描寫地栩栩如生,令人歎服。

  翻開這本書,我跟著作者進入一個又一個的`村莊,欣賞一幅又一幅的唯美畫卷,經歷一遍又一遍的人情世故......我與屠格涅夫也一起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美妙之旅。

  我喜愛當中的獨院地主——奧夫夏尼科夫,他不是富翁,但卻使人敬佩,他對待僕人公平公正,並待遇很好,他為人低調,不會擺譜。而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當著屠格涅夫的面平淡的描述著屠格涅夫之祖父的惡行,卻沒有激動沒有黯淡,只是彷彿描述著一件很平常的事——在當時,或許的確很平凡,但是受傷害的物件是自己,這便不平凡了。

  我對待書中的另一個人物感情有些複雜,這個人便是葉爾莫萊,說喜愛吧,但又不喜歡他糟踐自己的妻子和欺負自己的獵犬,說厭惡吧,又很敬佩他的無所不能。記得有一次屠格涅夫結伴乘舟遊玩,半路小舟漏水翻船,幾人被困在密密的蘆葦叢中,不辨方向。這時,葉爾莫萊主動提出去探路。過了很久,仍是不見蹤影,幾人不禁開始憂心,我也不由得心提起來。幸好,他不僅平安歸來,還帶領大家順利地走出了危機重重的蘆葦叢。透過這件事,還體現出了他的勇敢,這使我對他更多了一層敬佩。

  還有一個讓我喜愛的人物,因為他經常單獨出沒,被當地人們稱為“孤狼”,是個護林人,許多人都怕他。據說無論是誰只要剪了一根樹枝,他都會知道。有一次作者因為躲雨,去到了護林人的小屋。雨停後,他在送作者回去的路上,聲稱聽見有人在砍樹,使作者驚奇不已,跟去一看,果然如他所言,那砍樹的人被抓到後苦苦哀求,孤狼露出幾分同情,有些動搖,迫於身份,沒有放過他,直到作者求情,順水推舟的應了下去,並答應保密,就此可以看出來,其實他的本性不壞,富有同情心,只是被情勢所逼,無可奈何而已。

  合上書,彷彿那些景象就在眼前,難以忘懷。這便是我愛的書。

讀書的筆記5

  我非常喜歡小豬希哩呼嚕這本書,其中有一個故事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大夥在希哩呼嚕家玩夠了各自回家。丁丁說帶希哩呼嚕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希哩呼嚕知道頂頂所說的地方是遊戲廳,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去了。丁丁在裡面玩的很開心。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去學生不該去的地方。

讀書的筆記6

  一片樹影,幾聲風鳴。推窗出去,一半是綠樹織成的山壁,一半是迷迷濛濛的海灣。

  遠離喧囂,避開浮躁。在清幽的環境中,餘秋雨先生借旅行中留下的一些筆記,踏著曠古的寧靜,與生命、與文化進行著對話。

  中華民族的文化,浩瀚如海,璀璨如星。或恢弘,或柔和,綿長不息。作者曾倚在承德避暑山莊背後的山坡上凝視過一個王朝的背影,曾走在東北流放者的土地上同情過流放的文人,曾立在長沙嶽麓書院裡感受過跨越千年的教育的氣息,曾坐在猶如版畫的海南島上追溯過明眸皓齒的笑容……他是一個真正的行者。學識為他開拓道路,指引他不斷向前的,是對文化的執著。

  文化牽動的是靈魂,追溯的是精神,最能透露真情。優秀的文化是值得尊重的,也是值得敬畏的。

  正如書中所說:“一個軍事爭逐都是浮面的,而事情到了要搖撼某個文化生態系統的時候,才會真正變得嚴重起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種,其最終意義不是軍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讀此書,好似細啜一杯清香溫軟的綠茶。初讀一本好書時,需要收斂心緒,靜下心來。這如同乾枯的茶葉在沸水中舒展,透明的水也被綠色浸潤。當茶香濃郁,輕呷一口,濃烈的自然氣息撲面而來。此時字裡行間彷彿都充滿了靈氣,熱烈而又不失細膩,酣暢淋漓。細啜慢飲之後,淡淡的苦澀還在心間打轉。這是閱讀之後留下的餘味。翻越千年,再尋當年的歷史,再探當年的風光,再看當時背景下的文人墨客,去感受他們的無奈,去見證他們的輝煌,去欣賞他們的生命之光。

  真正的文化是永恆的。時間是一場永不停息的大雨,將歷史上無價值、不起眼的人或物沖刷掉。最終留下來的人或物,便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文人墨客之所以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是因為他們的文化作品、思想和氣節具有各自的意義。那些名垂千史的人物,那些在生命的邊界線艱難跋涉的人物,那些在精神酷刑中屹然自立的人物,他們追慕寧靜而渾身焦灼,他們用昂貴的生命代價表現出一種文化人格。這是對生命的一種詮釋,也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有過他們,是中國文化的幸運。

  人類歷來是馳騁於中原大地的躁急騎手,總在驅逐,總在追趕,已經不知多久。生命是一場單向的旅程。當我們越走越遠,心靈是否會蒙上一層厚厚的灰,眼底的長空是否會烏雲滾滾,初心是否變得朦朧?文化的世界也曾有過兵荒馬亂,歷史的耿耿星河裡也有暗角,但文化所需要的,是細水長流的柔和,是明朗清幽的寧靜。心靜如水,去鑄造一個遠離喧囂的內心世界。如此,生命會豁然開朗。

  書海茫茫,字潮滾滾,紙短情長,墨韻留香。翻越歷史的千年,去慢飲一杯溢滿文化氣息的綠茶,此非醇酒,卻也沉醉在生命的清香裡。

讀書的筆記7

  靜下心來默默的品嚐一本名著,是人生中一種難以言喻的享受。每當我在讀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的時候,我更會認為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快樂。屠格涅夫那自然婉轉的筆調深深的將我吸引,我彷彿與屠格涅夫融為了一體,度過一種全新的田獵生活。

  在屠格涅夫的語句裡充滿了俄羅斯鄉下的田園氣息。同時,在這種平淡隨和的語句中也能明顯的讓人感受到19世紀俄國農民們在農奴制度下的那種悲慘生活,以及在這樣的環境下樸實的農民們依然保持著他們那種良好的道德品質。

  俄羅斯無疑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讀此書時我清晰的看到了俄羅斯人的性格特點和愛國精神。文中有兩個農奴給了我比較深的印象——霍夫和卡里內奇。雖然他們兩人對人生的觀念是截然不同的,一個貼近社會,比較實際;一個熱愛大自然,比較爛漫,但是他們倆卻都是國家的棟樑。屠格涅夫在書中有這麼一段:“彼得大帝本質上是俄羅斯人,恰恰在他的大膽改革中說明他是地道的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堅信自己的力量和毅力,俄羅斯人不惜犧牲自己:他很少留戀過去,而是勇敢的瞻望未來。凡是好的——他就喜歡,凡是合理的——他都接受,至於是哪裡來的——他並不在意。”

  合上書本,默默的品味這深刻的一段,不免深有感觸、深有收穫。仔細聯想現在:多少人因為缺乏自信而失去成功的機會;多少人會為了祖國的尊嚴或自己堅信的信念遭到侮辱時而不惜犧牲自己挺身而出?有多少人只會留戀過去,總會在別人的面前炫耀“自己的歷史”,儘管他們明白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卻無法挺身面對未來;有多少人會因為私人的仇恨或所謂的妒嫉而把別人正確的做法或觀點想方設法地進行抨擊……

讀書的筆記8

  借我三千筆墨,繪他淡漠眉眼,予我一杯清酒,祭他天真無邪。

  合上《盜墓筆記》的那刻,心情是複雜的,張起靈要在長白山巨大的青銅門後孤寂十年,只為用這十年換取吳邪的天真無邪。

  我不知是該敬還是該嘆。

  南派三叔說,這可能已經是他能想到最好的結局了,可事實上,張起靈十年後踏出青銅門的那刻又有多少可能會再次見到吳邪,又或吳邪等了二十年,也還是未等到青銅門開啟的那刻,可很多故事就是因為沒有結局才有了等下去的理由。

  我們期待著卻又害怕著。

  胖子臨走說了一句套話: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說的挺有感覺,若不是這麼多時間相處下來,又出生入死的人,很難體會到這種套話裡的意思有多麼婉轉淒涼。

  王胖子,吳邪,張起靈,他們是《盜墓筆記》裡的鐵三角,一個胖子,一個傻瓜,一個瘋子。瘋子老是失憶,想要找回過去的記憶,可傻瓜卻一直不離不棄。可胖子是為了什麼啊?為了錢財?不,幾次倒鬥沒找到什麼值錢的東西,還差點豁了命。他是為了他僅有的兩個兄弟啊。

  這本書讓我感動的除了他們之間的兄弟情義,還有潘子。潘子說自己就像是一條狗,一條只聽吳家人話的狗。是啊,潘子的忠心始終未變過,他從前與吳三省出生入死,後又時刻保護吳邪,一直到死都沒變過。潘子死的時候,我極力抑制住了自己的淚水,但鼻頭很酸,內心壓抑著說不出來的感覺。“小三爺你大膽的往前走啊,莫回頭。”潘子是樂觀而又勇猛的,所以他沒死,對吧?他只是回家娶媳婦了,對吧?

  小說總是折射著社會現象,也許他們的故事不夠真實,但人心確實真實的。比鬼神更可怕的便是人心了。他們走過了人性的白雲蒼狗,不經意間自己也變了,也許他們不會以最深的城府去面對他們所應該面對的一切,但別人會用最深的城府去揣測你的一切,隨著時光推進,旁人的眼光變了,自己也變了。

  在讀者心中,南派三叔為我們構造的這個虛擬世界使我們沉迷,這本小說能夠獲得巨大成功,在於他將人心的不古與兄弟情義融合在了一起,世上騙子很多,撒了一個謊就得用一百個謊圓回來,我們沒法判定誰是誰非。

  有時候多想讓吳邪做個壞人,好人沒前途,除了哭就是悉數痛苦,最後還要懷著巨大的思念,為那個不歸人守候十年。

  江山之大,無人許我一世繁華;墓柩之大,方寸之間亦是天下。

讀書的筆記9

  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透過《獵人筆記》向世人展示了19世紀的俄羅斯,傾吐了他的心聲

  屠格涅夫出生於奧廖爾縣的一箇舊式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驃騎兵上校,而他的母親則是一個兇殘暴戾的大地主。他從小目睹了地主階級的專橫殘忍和農民階級的悲慘處境,很早對農奴制產生了無限的憎惡。上大學後,在進步思想和著名批評家別林斯基的薰陶和影響下,他決心要與農奴制鬥爭到底發出了“農奴也是人,而且是富有聰明才智的人”的呼聲,這在當時無疑是振聾發聵的。

  19世紀中葉的俄羅斯仍堅持著已經與世界脫軌的農奴制,但是隨著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束,農奴制與整個社會顯得格格不入。正是在這樣一種社會矛盾激化的環境下《獵人筆記》應運而生,作者以筆代刀,用自己的力量同農奴制做鬥爭,正如進步輿論稱讚它是射向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災難——農奴制的“一陣猛烈的炮火”,是“一部點燃火種的書”

  《獵人筆記》控訴了腐朽的農奴制度,表達了作者的民主主義思想。《獵人筆記》在,以一個獵人的行蹤為線索,刻畫了地主、管家、農奴、城鎮醫生、磨房主婦、農家孩子、貴族知識分子等眾多的形象,生動地描述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別林斯基評價《獵人筆記》“從一個前人不所擁有過的角度接近了人民”這本書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貫穿全文的憂鬱感,在美麗的大自然景色中,發生的卻是種種悲劇。為我們展示了俄羅斯史詩般的歷史。

  我們在瞭解俄羅斯歷史,作者心聲的同時,彷彿也能聽見19世紀俄羅斯土地上的吶喊,看見那一束在白樺林間被少女丟棄的矢車菊。

讀書的筆記10

  這個十一假期,我閱讀了王老師推薦的一套精彩的《青春讀書課·成長教育必讀書》系列圖書第一卷中的《成長的歲月》,它收集了中外文學家的一些著名的詩歌、散文、寓言故事等文章,讓我透過這些文章從童年到少年、青年的生命成長過程中所認識自己和自己賴以生存的世界。作者的眼光都十分獨特,書中的情節十分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懷。

  該書在第一卷第一冊書分為兩大版塊:孩子你慢慢來、成長的故事,這兩大板塊又下設了許多小欄目,涵蓋從童年到少年、青年的成長曆程中所涉及的相關主題。對我感觸較深的是《快樂王子》這篇文章,書中的字裡行間,使我感動也明白了道理,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快樂王子》中的王子就像是一座富有同情心、而且會流淚的雕像。他與燕子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明白奉獻的價值,也時刻啟發我勇於奉獻。他活得有意義有價值,犧牲了自己卻讓別人有了溫飽,他奉獻了,所以他快樂了。還有那隻可愛的燕子,幫助王子,把他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一件一件啄下來送給窮人,讓他們有了希望。冬天來了,小燕子因不肯離開快樂王子去到它嚮往的埃及,最後選擇留下,在寒冷中死去了。我從心底敬佩他們,我被他們所折服。在《成長的歲月》這本書中每一篇動人的故事,一個個真理,一個個動人心絃的文字,都有著意味深長的道理吸引著我。一個人不論你身處什麼位置,我們首先要善良、要富有同情心和奉獻精神,這樣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從書中,我感受到了思想之美、文學之美和語言之美,體會到讀書是每一個人成長的臺階,也是每一個人的良師益友,更是指引我們成功的明燈。透過閱讀書籍,擴充套件了我們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讓我們好好享受好書帶給我們獲得新知識的快樂,好好享受好書帶給我們心靈的感動和精神上的愉悅。

讀書的筆記11

  沈從文是本世紀最為優秀的文學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質文化史專家。對於許多人來說他還是個謎:學歷高小,行伍出身,有著傳奇般的人生經歷。時間證明,他許多作品今天依然顯出極強的生命力。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展示給讀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邊城》發表於1934年,小說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青山,綠水,河邊的老艄公,16歲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龍舟中生龍活虎的儺送……

  《邊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樣純淨自然,展現出一個詩意的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然而最終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記憶裡:天保與儺送一個身亡,一個出走,祖父也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死去,一個順乎自然的愛情故事以悲劇告終。《邊城》是一個關於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經典文字。

  用人物象徵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視《邊城》的深層文化隱喻,可以發現沈從文先生對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維圖騰和他對苗/漢、中/西文化衝突的思考與隱憂。

  茶峒是個美麗的小山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翠翠和她的祖父就住在城口,每天給進城的人渡船是他們唯一的工作,有時祖父進城打酒,翠翠就和她的小黃狗為客人渡船,而小黃狗也聽話地為主人拉繩引船,動作嫻熟敏捷。這樣,生活過得平淡而又快樂。

  不知不覺翠翠到了要嫁人的年齡,平淡的生活也因此慢慢走到了盡頭。我覺得那是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的愛情,當看到翠翠第二次遇見了二老的時候,我開始幻想他們以後甜蜜的戀愛,可是當向翠翠提親的大老下船出了事後,我知道翠翠的快樂將一去不復返了。的確,自那以後,翠翠的生活一天一天地發生著改變,致使最後永遠失去了她的祖父,也失去了每天為人過渡的那條船。

  合上書,我的心裡很難過,為翠翠的遭遇,也為她的祖父,因為他們是多麼善良的人,多麼快樂的人。翠翠常要爺爺唱歌給她聽,而爺爺又粗又啞的嗓子唱起山歌來卻又顯得那麼質樸、那麼憨厚,總逗得在一邊和黃狗玩耍的翠翠開心地笑。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面,有山,有水,有鳥鳴,有歌聲,有歡笑,……而現在全被打破了。 故事雖然用灰色的背景為翠翠的未來打上了一個省略號,以悲劇收場,但我卻非常喜歡《邊城》,喜歡《邊城》裡每一個善良樸實的角色,

  尤其是翠翠的爺爺。

  他的大半輩子都在管理這艘渡船,卻從來不收人家一分錢,有時客人想答謝他放了些錢在船上,他是追上好幾裡也一定要把錢還給人家,所以人們拿這位倔強的老頭也沒辦法,只好在他進城買東西的時候多給他加些肉,加些酒來酬謝了。平時他還會託人買些上等菸草,過渡的時候誰需要就慷慨奉獻;到了天熱些他還會和翠翠準備一大缸水,裡面放了些清熱、解毒的草藥給每位客人喝。爺爺是個老實人,為翠翠的未來擔心,卻從不把煩惱告訴她,只是緊鎖在眉頭裡一個人承擔。可以說在那個雷電交加的晚上,爺爺走得是不安心的,因為他並沒有把翠翠的終生大事操辦好。 還有翠翠的不食人間煙火,順順的慷慨大方,儺送二老的樸實真摯,天保的豪爽英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的開始與結束都圍繞著小溪,因此,小溪也有了另外一成含義。它孕育了勤勞的茶峒人民,也讓渡船這一線索變得自然。

  讀邊城,是一種享受。邊城裡的文字是鮮活的,處處是溼潤透明的湘楚景色,處處是淳樸赤誠的風味人情,可每每讀起便會不由自主的憂傷。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與一個十幾歲的小孩,靠

  渡船為生。他們的生活是拮据的,但他們也是快樂的,有了歌聲的陪伴,他們不寂寞,有了善良村民的幫助,他門也容入了社會。

  翠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那雙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以及她清澈純淨的性格。她天真善良,溫柔恬靜,在情竇初開之後,便矢志不移,執著地追求愛情,痴情地等待著情人,不管他何時回來,也不管他能不能回來。那白塔綠水旁翠翠佇立遠望的身影,是如此的嬌豔燦爛!我雖理解儺送的出走,卻也不能釋懷他的出走,因著他的決定最後讓一個人的悲劇變成了三個人的悲劇!這不禁令我想起韋莊的那首《思帝鄉》:“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一寸相思一寸灰,翠翠的愛情不若詞中女子那般衝動熾烈,卻也分外耀眼,志不可奪。她一生都在用她那份脈脈的溫情守候一段飄渺的希望,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這段愛情,是如此可悲、可嘆、可敬!

  此外,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也鮮明可愛,躍然紙上。古樸厚道的老船工、豁達大度的天保,豪爽慷慨的順順,熱誠質樸的楊馬兵……他們都是美好道德品性的象徵,都體現了理想人生的內涵。這裡的人們無不輕利重義、守信自約;酒家屠戶,來往渡客,人人均有

  君子之風;“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較之講道理和羞恥的城市中紳士還更可信任”。比起物慾橫流、紛繁複雜的社會,這裡儼然是一派桃源仙境,令人無限神往。 文中的人都淡化了錢,爺爺擺渡死不肯收錢,反而到處請人喝酒,買豬肉互相推錢,小鎮裡婚嫁自由,只要兒女們喜歡。即便是文中最有錢的順順,也是一個不十分在意錢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鎮裡,有錢人家的兒子喜歡窮人家的姑娘,拋了門當戶對的聘禮,要娶窮人家姑娘,也不是什麼新聞。可見,邊城,這樣一個地方,是重義輕利的,不為商業氣息所薰染變質。

  在文中,先生用幽淡的筆墨向人們呈現出溼潤透明的湘西美景,其中,那座碧溪岨的白塔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那座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就像是一個沉默的精靈,遠遠地眺望著老船伕和翠翠的家,默默地給予他們祝福。它就像是老船伕和翠翠心靈的港灣。每當他們有心事無處訴說,他們總會出神地遙遙望著白塔,讓被現實束縛的心起飛,在心底向白塔傾訴他們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後,白塔在一次暴風雨中絕望的倒下。我想,它一定是不忍看到翠翠的眼淚。又或者,是翠翠已經長大,已經不需要白塔的守護吧。倒下的白塔就這樣,在唏噓中久久地立在我的心裡。

  這是一個牽動人心的故事,但我不能說這是一個我喜歡的故事。在我看來,翠翠如果能跟爺爺或儺送表明自己的想法,悲劇就不會發生,遺憾也不會產生。我想,除了欣賞文章中主人公們的淳樸善良以外,我們也應該以他們作為教訓。無論什麼事情,機會是由自己把握的,消極的等待只會讓自己陷入自己遺憾或悲劇。

  人間每天都在發生悲歡離合,這和時代的背景是分不開的,但撇開那些令人傷心的悲劇去看裡面的每個人、每個風景、每個生活片斷,你會驚異地發現,沈從文先生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多麼美麗的世外桃源,那裡純樸的民風是我們這個霓虹閃爍的大都市裡所沒有的,它好似一股清泉,它又似一縷清風,吹走了我臉上的塵土,帶來一絲溫馨。 多麼希望在邊城能看到翠翠像以前一樣地快樂地生活著,而那條祖父渡了大半輩子的船會依然來往於溪間,那條黃狗也應該守在門前等待一桌噴香的晚飯……在當代社會,物質生活充裕,但生活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卻相對弱化。我們呼喚文學作品中的純淨而美好的風景和人情,期待它由“童話變為現實”。

  因著“愛”與“美”的特質,我被沈從文身上那股獨特的氣質所吸引,既富於幻想,又在心靈上積澱

  著沉痛隱憂。他是個很喜歡強調自己農村背景的作者,在《習題》裡他這樣寫道:“我實在是個鄉下人,說鄉下人我毫無驕傲,也不自貶,鄉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遠是鄉巴佬的性情,愛憎和哀樂自有它獨特的式樣,與城市中人截然不同!”。讀完《邊城》,我才似乎向他邁進了一大步,理解了他心中的“愛”,領悟了他筆下的《美》。小說中湘西秀麗的風景畫和清新、淡遠的牧歌情調深深感染了我。

  這座邊城,是翠翠心靈的歸宿,她一直留在溪邊無盡地等待。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也有一座邊城,它既是我們的枷鎖,也是我們的歸宿。我希望,我能在自己的邊城裡面不斷地尋找,而不是等待。

讀書的筆記12

  羊脂球,一個妓。當大家聽到妓這個名詞時,都會生出鄙夷的眼神。代表著低俗,骯髒,水性楊花,不要臉,娼婦等等這些名詞。是的世界上的不純潔,似乎都是來自於妓,但是有誰能夠真正的懂她們,在莫泊桑的小說裡,羊脂球在世俗中的顛沛流離,完全襯托的是世人的冷漠,無情,虛偽。羊脂球是妓,這點讓她地位低至谷底,但是人總是有優點,總會有發光的地方,她發光的地方,卻揭露出世人的醜陋的嘴臉。

  這是發生在德國侵佔法國的時候。故事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發生在馬車上。車上有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商人,貴族,小混混,修女,妓,除妓外,大家都是自命清高,排斥羊脂球。但是當大家飢餓沒有食物,羊脂球卻不計前嫌,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給大家吃。吃完後,大家才開始接受她,尊敬她。一個低俗的女人卻有一個寬廣的胸懷,高貴的人在飢餓面前也變得低俗了。其實他們骨子裡都低俗,只是自命清高而已。其實看一個人,不能用狹隘的眼光,這樣會一棒子打死一個人的,每個人都有其閃光點。有些人做錯事,其實有很多原因的,社會,環境,當然個人最重要,但是環境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高貴也好,低俗也罷。其實有些時候都是一樣的。

  在德國侵佔法國的時候,德國人應該說是法國人的敵人,全法國人都應該憎惡,但是在觸及到自己的利益時候卻犧牲別人去討好德國人,醜陋的嘴臉始終沒有變過。華麗的表面又能表明什麼呢,一顆醜陋的內心就足以說明一切。雖然羊脂球是妓,但是她內心還是有一個處女地,她憎恨欺辱她的祖國的敵人——德國人,當德國官要和她睡覺時,她高傲的選擇了拒絕。她一直都堅持自己的原則,但是德國官的刁難,讓她車友用盡一切醜陋的辦法讓她服從,她被逼迫服從。事後,不但沒有感謝羊脂球,大家又擺起自己高貴的身姿,排斥羊脂球,就連看起來最有善心的修女都是這樣的。人心難測,不是羊脂球甘願去做妓,使她被逼無奈。

  一個地位卑微的人,也是值得人們另眼看待,值得人們去尊敬的。反而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地位看似高貴的傢伙,表面的華麗依然掩飾不了自己的內心的黑暗。連一個地位低下的人都比不了。

  一個人不是表面有多華麗,這僅僅代表你的外在,你有錢,但是真正評價一個人是評價他的內心,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地位,權力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有一個美的內心,完整的人格,在各種環境下都能做自己。

讀書的筆記13

  靜好的歲月如馬蹄般匆匆而逝,恬淡的時光似喝水般飄飄流去。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他們說這條路佈滿荊棘,泥濘且曲折。

  他們說,無論是淚流地失望還是頹敗地絕望,都不許向後退,必須挺直腰身,傲然向前,因為這未完的征途,需要用我的腳印一步一步踏完整個春秋。

  他們額前經年輪蛻變後凸起的皺紋,他們漸乎發白的鬢角,他們在暗地裡一次地泣哭時,我知道我需要變得更強大,只有變得更強大才能保護這些因我貢獻韶光年華的人。

  是的,我必須前進。青春的鳴聲早已擊起,嘹響了整個消沉的時間。前方我分明看到了懸崖陡壁中的點點星光,我分明看到了永無止境的路前並不是坎坷不堪,在那被黑暗籠罩的盡頭分明還瀰漫著芳香。

  我不能躲開被風雨刷洗後的路途,我不可褪去還尤存稚嫩的外殼,我不能忘記曾在每個路口給予我無限支援的人們。他們告訴我前方的曙光可以給我一片黎明,讓我一世繁華明媚。他們說越過那似乎萬丈的深溝,所有人都會對我刮目相看,所有慘淡的陰霾將重拾美好。

  但是,我懼怕前方鋪滿參差不齊的巨石,我害怕這泛浪著枯黃樹葉的路途;當鑲嵌著針刺的枝幹滲入我的肌膚,當被雷電洗禮的泥土擋住前進的道路,我的腿在不經意間顫抖了番。希望的光芒是那麼遙遠,未知的日子裡又會出現呢多少個擔驚受怕的時刻。想到這裡,無情的現實給我一擊,似乎永不會成功。

  那我應該這樣認輸嗎?就算得勝利的機率是零,我也要為之奮鬥。因為夢在彼岸,理想之花正一點一點地綻放,是那麼低妖柔豔麗,如此娉婷地扭動著枝幹,讓人怎能不如痴如醉如夢。彼岸有理想,有夢還可以飛翔,即使有著千萬山水的阻擾,也擋不住那可雀躍的心,為此一搏也亦非不是一件美事,我要為此一搏。

  茫茫一人海,浩瀚一宇宙,人生的征途中會害怕也會傷害,會失望也會期望,會疼痛也會感動,會失敗但更需重新站起。青春之歌將一直會吟唱,我們的青春旅程決沒有想象的那麼逍遙安適,這是一條佈滿荊棘之路,需用心經營,努力拼殺。那些我們極力想避免卻始終無法避免的,只是青春成長旅途中一部分,經時間的發酵,曾經的不堪已散發幽香。我們的青春終會變為別的模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的青春之徵途永不停歇。

  夜未央,路漫長;驀然回首,發現櫻桃已紅,芭蕉已綠。

讀書的筆記1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當我讀書時,我就會想起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這句話。如今,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在飛快地流逝者,書也一直伴隨我走過春夏秋冬,做過金色童年。

  小時候,伴隨者我的是那些畫滿圖畫的漫畫書和一些識字認物的啟蒙書。雖然有時看這些書時感覺花花綠綠的,很好看,但是它卻給我今後的讀書路打下了基礎。

  隨著我漸漸長大,也接觸了一些帶有文字的童話和名著。我喜歡《安徒生童話》裡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可愛的小矮人;喜歡《西遊記》英勇聰明的孫悟空和憨厚可愛的豬八戒;喜歡《平凡的世界》裡的田曉霞,同時又為她坎坷曲折的命運感到同情……隨著我讀的書越來越多,越來越厚,我便邁進了那高尚而又充滿神奇的文學殿堂。

  老師常說,讀書不但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而且還能提高作文水平。我們大家要多讀書。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意思。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是一代偉人莎士比亞的名言。書,還能使人陶冶情操,使一個脾氣浮躁的人變得溫順和氣有耐性。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現在是讀書的好時候。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冰心奶奶的話: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讀書的筆記15

  有人說讀書筆記是個好東西,我從一開始就不怎麼覺得,但是最近認真讀書,做讀書筆記,才發覺這是真的。

  我以前覺得做讀書筆記有什麼用啊又浪費時間,要動腦筋思考怎麼寫讀後感太麻煩,所以我每次都把讀書筆記放到最後來寫,這不是為了多看會書,又不是為了認真寫讀書筆記,而是為了大家,最後可以糊一糊而已,久而之久,我就失去了做讀書筆記的機會了。

  之後我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從課內的積累變成了課外記錄,所以第二次我一定好好珍惜做讀書筆記的機會吧,我還把讀書筆記,放在了最後,不過這一次不是為了糊任務,而是為了好好讀書筆記。每天晚上做除了閱讀記錄以外的家庭作業,不管做到多晚我都會,認真的喜歡讀書筆記。第二次我只要看到書就想看見了食物,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每一次都要,爸爸喊我才能從書的世界,裡出來。後來我發現我都不會了解的越來越多了,表達也越來越流暢了,原來這就是做讀書筆記,比較好處啊!

  看來龐老師說的沒錯,讀書筆記做得越多,做得好的表達就會越來越流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