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偉人瞿秋白》有感

讀《偉人瞿秋白》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偉人瞿秋白》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輕輕合上《偉人瞿秋白》這本書,我感慨萬千,敬仰之情由然而生。因為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品格。我敬佩的從小就勤學好思。他雖然出生於書香門第,但是卻家境貧寒。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努力學習,從小就表現出極強的思考理解能力。有一次,他背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母親問道:“上城歸來,為什麼淚滿襟?”秋白答道:“這是因為養蠶的人穿不著綢,不養蠶的人滿身都穿著綢。”母親聽了很高興,撫摸著他的頭說:“讀書能悟出其中的道理,這才是真讀書。”又有一次,秋白聽母親講古詩《孔雀東南飛》裡的故事,他問道:“劉蘭芝和焦仲卿夫妻很要好,為什麼婆婆不要她?”祖母聽了不禁笑起來,覺得他問的很有意思。正因為他從小就知道問為什麼,所以才會對時的社會現象有自己的思考,後來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我敬佩他對革命事業的忠誠。看書時老師告訴我們,雖然我們現在人人在學瞿秋白,但是在以前,瞿秋白是受到錯誤的.對待的,曾經被打成的右派。但是他對黨的事業從來都沒有懷疑過,他的立場也從來沒有動搖過。即使面對死亡,他依然毫無畏懼,鎮定自若。老師曾經讓我們猜猜他犧牲的時候為什麼盤腿而坐?我想也許是因為盤腿坐著,那麼就是死了,也不會倒下,也不會跪下吧!也許他就想這樣告訴敵人,死亡也不能叫他屈服。

  我敬佩他在艱苦的環境中依然進行文學創作。他的一生非常短,只活了36年,但在短短的生命中他留下500多萬字的著作。他常常抱病寫作,與魯迅先生結成了知己好友。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人是死了,可是作品是不會死的。我想說,瞿秋白是死了,可是他的精神是不會死的。他已經逝世70多年了,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他是我們常州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