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遊戲活動方案(通用10篇)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通用10篇)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活動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遊戲活動方案(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1

  活動功能:

  鍛鍊手的控制力,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及專注力。

  活動材料:

  一杯水,一個礦泉水瓶,一把剪刀,一張硬殼紙,膠帶

  活動過程:

  1、家長拿出遊戲用的材料,一一介紹給幼兒。

  2、家長請幼兒將杯子裡的水倒到礦泉水瓶裡,倒的過程中不能灑出水來。

  3、家長提示幼兒可以藉助提供的材料組合來幫助完成任務。

  提示:杯子的口徑要稍稍大一點,當不借助工具時,直接倒容易灑出來。這個遊戲可以玩很多次,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嘗試多種道具,當幼兒想拿身邊的其他材料幫助時,也可以。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2

  活動功能:

  鍛鍊手的控制力,發展幼兒的專注力。

  活動材料:

  各種大小的容器(杯子、碗),豆子

  活動過程:

  1、家長拿出口徑大小有差別的幾種容器。

  2、家長示範將豆子從口徑較大的容器倒到口徑較小的容器裡。

  3、幼兒獨立操作,注意容器的口徑從大到小,增加難度。

  提示:當幼兒不小心將豆子撒出來了,不要責怪幼兒,要繼續鼓勵他。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3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與成人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遊戲等,是其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為了幫助家長進一步學習親子游戲的方式、方法,我們小2班決定開展以"快樂遊戲"為主題的親子活動,透過遊戲的不同材料和遊戲方式來讓幼兒、家長和老師感受參與親子活動的快樂,同時也進一步促進家園合作,打造和諧班級文化。

  二、活動目標:

  透過本次親子游戲活動增進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增進親子間的情感,激發幼兒和家長積極參與親子游戲的熱情和興趣,同時培養幼兒能在成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

  三、活動時間:

  xx年xx月20日星期三上午

  四、活動地點:

  塑膠操場

  五、活動流程:

  活動一:大腳小腳走

  目標:

  1)培養幼兒靈敏性;

  2)增加幼兒與父母間的感情。

  玩法: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寶寶把雙腳站在家長的雙腳上,沿著小路向前走,走到裝滿積木的籃子前,讓寶寶拿起一塊積木,然後往回走,再讓寶寶把手中的積木放入空籃子裡,音樂停,拿積木多的一組為勝。(可四組家庭同時開始)

  活動二:圈圈樂

  目標:

  1)發展寶寶的跳躍能力;

  2)促進親子間相互配合協調能力。

  遊戲玩法:設定起點和終點,在起點處,家長一個一個迴圈放圈,幼兒跟在家長後面一個一個圈內跳過去,哪一組先到終點,這一組就勝利。(可四組家庭同時開始)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4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在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對待自己和看待他人,不斷髮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現代家庭,大都是一個孩子,部分孩子有霸道,唯我獨尊的一面,不善於進行友好的溝通與協作,我們可以透過一系列的活動改善並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二、活動目標

  1、喜歡和小朋友一起遊戲,並有自己的好朋友。

  2、願意並主動參加群體活動。

  3、感受規則的意義,並能遵守遊戲規則。

  三、遊戲準備

  兒歌、歌曲、音樂、相關遊戲

  四、遊戲玩法及指導

  適合年齡:4—6歲

  遊戲名稱:認識新朋友

  遊戲目標:

  1、積極主動地加入遊戲。

  2、學習簡單的交往技能。

  遊戲場地:

  活動室圍圈、活動室散座、戶外圍圈

  遊戲規則:

  兒歌可以是小朋友和老師一同說,但介紹自己的話,必須幼兒自己大方的說出來。

  遊戲玩法:

  1、參加遊戲的小朋友圍成半圈或圓圈,一名幼兒站在半圈或圓圈中,走到一名小朋友前面,準備遊戲。

  2、老師或全體小朋友說兒歌,根據歌曲內容“你呀(指向小朋友)我呀(指向自己),你呀(指向小朋友)我呀(指向自己)”,按照一定方向走,“我們是一對好朋友”結束後,停在一個小朋友前面,“握握手呀,轉個圈,點點頭呀”與小朋友握手、拉手轉圈、點頭。

  3、“我叫X,認識你呀真高興”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相互交換位置,新的幼兒繼續遊戲。

  附兒歌:你呀我呀,你呀我呀,我們是一對好朋友,握握手呀,轉個圈,點點頭呀!真高興,我叫X,認識你呀真高興!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瞭解光的七色是赤、橙、黃、綠、青、藍、紫。2、大膽想象、表演、續編,瞭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圖片:太陽,光線寶寶;故事磁帶;故事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太陽公公與光線寶寶,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1.談論被太陽曬著的感覺,

  2.一起聽有關光線寶寶的故事

  二、欣賞故事。

  1、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2、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是誰呢?3、調皮的七彩光來到地面上做了哪些事情?

  三、理解故事內容。

  1.邊欣賞,邊傾聽故事

  2.提問:調皮的七彩光來到了哪裡,那裡發生了什麼變化?

  (幼兒回答,教師鼓勵幼兒用完整的好聽的句子說)

  3.他們溜到向日葵上,向日葵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得金黃金黃)

  4.他們來到果園裡,橘子發生了什麼變化?(穿上了橙色的衣服)

  5.他們跑到草地上,草地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得綠油油的)

  6.他們跳到大海里,大海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得藍藍的)

  7.他們經過沙灘,小螃蟹有什麼變化?(變成了小青蟹)

  8.他們親親番茄和茄子,番茄和茄子有什麼變化?

  (番茄有了紅彤彤的顏色,茄子有了紫瑩瑩的顏色)

  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仿編一句話。

  教師:調皮的七彩光明天還會到地面上來玩,它們還會把世界上的各種東西變上好看的顏色,你覺得調皮的七彩光除了故事中它來過的地方,還會來到哪裡?哪裡又會發生什麼變化?

  五、討論光和人們的生活的關係。

  調皮的七彩光寶寶去了那麼多地方,讓那麼多東西有了漂亮的顏色,那如果沒有了顏色我們的世界會變的怎麼樣呢?

  小結:沒有了光,我們的世界一片漆黑,所有東西都會失去它的顏色,世界上就不象現在這樣五彩繽紛了,光對人類、動物、植物都是很重要的。

  六、活動延伸

  1.現在請小朋友當七彩光寶寶,一起出去找好朋友,給好朋友漂亮的顏色。

  2.今天回家後把你的好朋友畫下來,明天帶來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把什麼顏色給了它?它有了什麼變化?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樹葉按二維特徵進行分類。

  2.觀察樹葉的排列順序,能發現基本的排列規律。

  3.在瞭解有規律排序的基礎上,嘗試設計不同的排列規律。

  4.能積極參與動腦活動,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形狀不同)樹葉(實物、小卡片)。

  2.幼兒人手一塊黏貼板。

  活動重點

  1.按物體的二維特徵進行分類

  2.自創規律排序。

  活動過程

  一、認識材料,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今天我們要和樹葉紙板來玩幾種遊戲。

  二、給樹葉分類。

  1.請小朋友給樹葉分類。(大小、形狀、顏色)

  2.請小朋友給樹葉按大小、形狀分類。

  3.請小朋友給樹葉按大小、顏色分類。

  4.請小朋友給樹葉按顏色、形狀分類。

  三、給樹葉排序

  1.感知不同的排列規律。

  小朋友請你看看這些樹葉是怎樣排序的。

  2.觀察、學習有規律地排列。

  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書是怎樣排序的。

  3.觀察、學習樹葉的有規律排列,願意自己獨立探索引導孩子大膽設計自己的排列規律,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能力。

  引導孩子大膽說出與同伴不同的`排列規律。

  四、講解操作作業,理解操作要求。

  孩子自主操作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五、講評作業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複習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礎上,學習5的加減。

  2、進一步理解加減的實際意義,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加減問題。

  3、能根據分合式說出加減法算式。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活動動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減算式23=532=5

  2、趣味練習

  3、幼兒書寫用具

  活動過程

  一、複習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請幼兒認讀。

  2、遊戲:碰球(複習5的分合)

  教師: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來是5。

  (依次說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減。

  1、出示背景圖,老師邊操作邊講解:

  草地上先跳來了2只小兔子,又跳來了3只小兔子,現在,草地上一共有幾隻小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

  3、啟發幼兒說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4、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5、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23=5)

  6、提問:如果草地上先跳來3只兔子,後跳來2只兔子,應該怎樣說出算式?

  7、請一名幼兒說出相關的算式(32=5)

  8、比較兩道加法算式的異同。

  9、拓展練習:89=1;98=?

  三、老師再次出示背景圖,操作並講解

  1、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現在草地上有幾隻兔子?

  2、定幼兒回答並說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3、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4、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5-2=3)

  5、提問: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還剩下幾隻兔子?

  6、請幼兒交流、討論並回答。(5-3=2)

  7、比較兩道減法算式的異同。

  四、遊戲:你問我答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23=?

  幼兒:xx老師,告訴你23=5

  依次說完所有的算式。遊戲熟悉後,可以讓孩子們互相提問回答,鞏固加減法計算

  五、搶答看誰最快

  老師準備一些口頭的加減法應用題,師讀生搶答,比一比,誰最快例如河裡游來了3只鴨子,又游來了2只鴨子,一共有幾隻鴨子。

  (答得多又對的為勝,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勵)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8

  一、開展區角建構遊戲

  1、目的:

  發展幼兒空間想象力,創造力,激發他們探究和創造精神。

  2、具體辦法:

  在活動室一角固定好建構遊戲區,每週投放不同的操作材料,如大型積塑、雪花片、廢舊的大小紙盒、飲料瓶、泡沫等。讓幼兒在遊戲活動時或課間自由活動時進行圍合搭建。

  二、開展區域益智區遊戲

  1、目的:

  激發幼兒積極參加認知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認知環境中獲得知識。

  2、具體辦法:

  每班在活動室一角設立益智遊戲區,每次投放不同的材料,如:七巧板、拼圖、數字接龍卡片、認字卡片、走迷宮書、撲克遊戲牌等等。在遊戲活動時間引導幼兒自由玩。

  三、開展生活區遊戲

  1、目的:

  幫助幼兒樹立勞動意識,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2、具體辦法:

  在活動室一角設立生活遊戲區。每次活動遊戲前投放好生活方面的材料,引導幼兒自由開展遊戲。

  四、開展科學區、數學區遊戲

  1、目的:

  引導幼兒學會觀察事物,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2、具體辦法:

  在活動室的一角設立科學、數學遊戲區,幼兒在課間自由活動時間和遊戲活動時間,到科學、數學遊戲區中玩中學、學中玩。

  五、開展語言區角遊戲

  1、目的:

  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對文字的興趣。

  2、具體辦法:

  在活動室的一角設立語言遊戲區角,教師要經常更換投放的材料,讓幼兒隨時自由地玩。

  六、開展美工區區角遊戲

  1、目的:

  使幼兒產生敏銳的審美感知,為他們的遊戲、學習與創作提供適當的環境和條件,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使幼兒自由地觀察,欣賞各種不同的藝術品,任意選用不同的工具和材

  料與同伴友好地合作,有條理地進行各種美術活動。

  2、具體辦法:

  在美工區中設定擴大幼兒視野的欣賞角,有目的、有序地向他們展示各種各樣的形態、色彩之美,並有針對性地讓幼兒對每一時期的學習內容有所瞭解,調動其創作美的積

  極性。

  七、開展豐富多彩的角色遊戲

  1、目的:透過幼兒對社會生活的反映和模仿,發展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2、具體辦法:除每班創設一個角色遊戲區外,單獨設立角色遊戲室,每班按照活動安排表有序進行角色遊戲活動,教師根據本班孩子年齡特點適時準備半成品以增加遊戲投放材料,讓幼兒盡情參與到生活、社會模仿中,以拓展幼兒與同伴交往、合作的經驗。

  八、具體活動安排:

  三月份:

  1、各班根據幼兒園遊戲計劃及本班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制定出班級遊戲計劃。

  2、組織各班教師學習遊戲計劃。

  3、各班教師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狀況重新調整活動區,為幼兒提供具操作性,教育功能和安全性的材料,儘可能投放一些半成品材料,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四月份:

  1、加強戶外遊戲活動的力度,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戶外遊戲時間,滿足幼兒需要,增強幼兒的體質。

  2、組織全體教師參觀各班區域的創設及開展的活動情況。

  3、組織觀摩年輕教師的音樂遊戲活動並進行集體評析。

  4、檢查教師當月開展遊戲活動的觀察記錄及反思。

  五月份:

  1、組織觀摩各教研組年輕教師的語言表演遊戲活動並進行集體評析。

  2、組織教師接待姐妹園對各班區域活動的參觀學習。

  3、檢查教師當月開展遊戲活動的觀察記錄及反思。

  六月份:

  1、進行年齡段幼兒繪本故事表演展示活動。

  2、組織年齡段觀摩角色遊戲活動並進行集體評析。

  3、檢查教師當月開展遊戲活動的觀察記錄及反思。

  七月份:

  做好幼兒園、班級幼兒遊戲總結收集整理工作。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能拉著小車上下肢協調地走和跑。

  2、喜歡遊戲,感受遊戲的快樂。

  3、從小培養幼兒願意幫助別人、心中有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拖拉小車若干輛,小兔頭飾一隻,水果若干。

  2、錄音機一臺,磁帶若干。

  活動過程:

  1、以到戶外去玩的形式匯入遊戲。

  今天我們一起帶著我們心愛的小車到外面去玩,大家說好不好?可要經過許多紅綠燈,怎麼辦呢?過紅綠燈時,小朋友知道該怎麼走呢?

  2、幼兒與老師一起玩拉小車。

  3、遊戲:送水果

  (1)、幼兒在休息時突然聽到有哭聲,一看是兔姐姐在哭,在與兔姐姐的交談中,瞭解到,是兔姐姐的果樹豐收了,可是果子太多,一下子運不完,而天又要黑了,這可怎麼辦呢?

  (2)、幼兒一起把兔姐姐的水果裝上車,幫兔姐姐運回家。

  (3)、一起品嚐豐收的水果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10

  設計思路:

  新的《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興趣。我設計的這個小火箭的科學活動就重在於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透過一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火箭上天,讓幼兒透過親身活動,在獲得大量豐富、具體的實際經驗及操作活動基礎上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大氣壓強的作用,積極思考動腦,自主的加以歸納、概括,最終得以真正理解與掌握。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流動的力量,感受大氣壓強的作用。

  2、嘗試探索小火箭發射的高度與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關係。

  3、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科學探索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基礎--對空氣有一定的瞭解。

  2、材料準備:小火箭及發射器人手一個;記錄表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讓幼兒自由嘗試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體討論

  你用什麼方法讓火箭上天的?

  你最喜歡哪一個方法?

  3、幼兒再次探索、遊戲。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為什麼我們拍瓶子,小火箭能飛起來?

  2、把瓶蓋蓋起來

  現在小火箭還能飛起來嗎?為什麼?

  三、探索小火箭發射高度與拍打瓶子時用力大小的關係

  1、請兩位幼兒比一比,誰的火箭飛得高。

  啟發提問:為什麼一樣的火箭,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呢?

  2、請幼兒操作,探索小火箭發射高度與拍打瓶子力氣大小之間的關係,填寫好記錄表。

  3、小結:拍瓶子力氣用得大,火箭飛得高;力氣小,火箭也就飛得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