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1
當一個新的生命誕生時,迎接這個幼小生命的第一個世界就是家,在家的呵護下,孩子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行走,生命成長的第一步從家開始了……
家是教育的“第一土壤”。不同的家教造就不同的孩子。你們知道,家教好的孩子與家教不好的孩子區別在哪裡嗎?這一點,每個班的班主任最清楚。那就是,不同在心靈。孩子喜歡譴責別人,也許是家長平時對他批評過多;孩子凡事喜歡抱怨,也許是家長總是挑剔他;孩子喜歡對抗,也許是因為家長對他有敵意和強制;孩子不夠善良,也許是因為家長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孩子膽小、羞怯,也許是他經常被嘲弄、辱罵;孩子不跟我們說心裡話,也許是因為我們捉孩子的話柄,翻老賬;孩子不辨是非,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孩子很自卑,也許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也許是因為他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孩子不喜歡自己,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孩子不上進,不努力,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孩子很自私,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孩子懶惰和依賴,也許是因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孩子撒謊、騙人,也許是因為我們不夠寬容,喜歡懲罰孩子;孩子有暴力行為,也許是因為我們常用暴力來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意志不堅強,懼怕困難,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給他鍛鍊的機會。那些家教好的孩子心是暖的,他們幹什麼事都有熱情,也能幹好。而家教不好的許多孩子,我們能感覺到,他們的心是冷冰冰的。
讀了《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讓我明白了教育孩子不能短視,要對孩子要往後看30年。30年之後,你的孩子30多歲了,你希望他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有人引用長、寬、高的維度來描述。長,就是有一技之長,並能不斷學習,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寬,做人寬容,能與人相處和合作。高,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把握好原則,以足夠的耐心和寬容之心,用心教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2
和很多人一樣,第一次看這本書我是被確實書名所吸引,對於我們現在的教育,幾乎全民都在焦慮,人人都在抱怨,用格林先生的話說,時下這樣的教育結果導致家長太累,教師太累,孩子也太累,教育生產力卻很低下。
書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會貫通,也就是不能悟出裡面的內涵,那也是做不好的。那麼,我們作為教師,該在教育中怎樣體現教師的價值呢?我透過第二次讀《教育是沒有用的》,談談我的體會。
首先,教育是沒有用的,這句話在書中的意思是: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護甚至扞衛學生的主動性。在孩子的成長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麼,才是教育的大智慧。我理解為:不能以教定論,不能以學定性。如果老師越俎代庖,把該做的做了,把該屬於學生的也做了,那麼學生怎麼會有學習的積極性,怎麼會主動的探究,沒有了探究這樣的學習何談高效;如果老師分數劃生,學生心中只有分數,那麼他們的學習方式合理嗎?片面的追求,把學生的本能固束,這樣的教育是沒有用的。
其次,教育是有愛的。愛,使學生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愛,給予了學生內心的溫暖。在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裡愛是最偉大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是溫暖的,這種溫暖來自於老師們的傾情付出,這種付出承載著大愛無疆的師愛。作為老師心中必須有一種無形的愛,它可作為引領學生學習、前進的動力,它能教育變為有用。
再次,教育是無形的。教育是沒有用的,指得是有形的教育是沒有用,而無形的教育並非沒有用。那些真正的教育是內化在學生生命中的,潛移默化的東西。真正的學校也是無形的,有形的東西只是權力所需要的,無形的東西才是真教育,我們教給學生有形的知識,而能形成無形的能力,學生會受用一輩子。
因此,教育是沒有用的,而我們給教育輸入愛,使得有形的教育化為無形的能力,讓學生受益一生,這才是我體會。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3
最初看到這本書,不免為這個書名所驚訝:教育是沒有用的,那還需要我們老師和學校幹什麼?仔細閱讀之後明白了,林格先生所說的“教育是沒有用的”,並不是真的說教育是沒有用的,而是說包管一切、剝奪學生思考、思維主動性的過多的“教育” 是沒有用的。林先生可能是為了更好的宣傳自己的主張,而設計了這個相對來說更加吸引人眼球的題目。因此本書的正式題目,就其內容來看實際上更應是“迴歸教育的本質”。那麼什麼是迴歸教育的本質呢?我覺得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仔細研究林先生的這本著作。
林格先生從更寬的視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摁著牛頭吃草”、孩子厭學等等。過去幾十年的教育未把孩子看做教育的主體,以知識為中心人為設計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只是把孩子當作知識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識的主宰者。孩子何時何地都是“被教育”的物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被動、消極的地位。
因而回歸教育的本質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正體現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林格先生對於這方面的論述特別精細。他指出:教育應當使每個人的天性得以健康發展,和種樹、種莊稼時疏鬆土壤,興修水利一樣,讓根系自然生長,而不是強迫兒童接受外來的知識與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讓人自然自由生長、主動學習。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的場所,同時也是孩子吸取知識的場所,需要的是老師和同學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不是老師在臺上高談闊論,孩子在臺下死記硬背。上課更多的應該引發孩子學習、探究知識的興趣,教給孩子探究知識的方法。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視,教育者需要先開啟心門,不可抱著一顆焦躁的心來面對孩子,我們需從自己身上流露出一種溫暖平和,需要讓孩子感受到“陽光”。
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教學的內容學生都看懂了,而老師老是出於不放心或者是習慣的原因,仍然會消耗時間對學生進行這些內容的強調。不放心學生,不敢對學生放手,雖然可能考試中取得的成績可能會高些,但是學生的主動思考問題的精神卻收到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並不需要自己在課堂上思考問題,老師早就把一切問題都準備好了,自己沒有思考問題的需要。因此久而久之,學生思維的火苗就熄滅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沒有了,只剩下為了考試而進行的應付。而這些對於教學是極其有害的。
感謝林格先生的著作對於我們的提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放手讓學生去做,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在我的課堂上回歸教育的本質!
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4
教育專家林格在《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中認為“教育”一事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孩子的成長過程也如同萬事萬物的發展“有其不可言喻的自身規律”,一個孩子到成人的歷程究竟該如何去把握“就象電飯鍋煮米飯,究竟是怎樣熟的,我們並不知道……。如果在過程中,我們是揭蓋,最後開啟時,米飯一定已經夾生了。”林格先生在書中提倡的是一種“超然的評價方法”,既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的。在孩子成長中,教育更應當採取模糊的評價方法,“模糊的評價,實質上是上升到教育文化意義上的評價,是人性的迴歸。”
反思自己在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是否給予學生過多或者過於主觀的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產生懷疑、不自信,或者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原本以為對學生的責任必然在於多提醒他們的過失,讓他們時刻銘記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沒想到,也許正是這樣潛意識的壓力,反而讓他們更加擺脫不掉以往的壞習慣,反而給自己貼上了壞學生的標籤。想想真覺得可怕。
在教學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學生興趣培養與應試現實的矛盾。也就是說,作為一箇中學老師,我和學生都無法迴避中考這件初中生的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件“頭等大事”。讀了這本書,讓我對目前的教育工作進行了積極而深刻地思考,可謂受益非淺。
一.林格先生的“又好看、又好吃”的雙效教育理論
林格先生認為,“在新時期的養成教育理論實踐體系指上下,成績和分數應當是人學習成功之後順帶的結果而已。”所謂“又好看、又好吃”就是說,“終端考試成功並且解放了教育者,學生主動學,素質全面提高”的雙效教育。
初中生的年齡在12~15歲,這三年中一個孩子從童年進入了青春期,成為了青少年。孩子在這三年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作為老師,不僅要思考學生的“中考大事”,更是肩負起孩子思想的引導與教育大任。青春期的孩子面臨最大的變化,就是“叛逆”,如何讓學生在這三年裡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是我最常思考的問題。
林格先生認為“孩子的反叛,往往因為教育者說話太多”沒有一個孩子喜歡“嘮叨”的父母和老師,即使長輩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他們好。在我們以往的教育觀念中,教育者就是要“誨人不倦”。在學校裡,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回到家裡,父母又耳提面命。這也是導致孩子在這一時期產生叛逆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無聲的行動”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交流,能夠體現對孩子的愛和賞識。
我班上有一個F大男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叛逆,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老師和父母都充滿敵意,情緒暴躁、易怒,經常和同學有矛盾,輕則罵髒話,重則拳腳相向。升入初中來到我的班級裡,自然也成為了我的頭痛物件。對於他的種種“惡習”,我每天都要幾次找他談話;然後再給他媽媽打電話,回到家中,他自然也少不了被媽媽狠批。無論是嚴厲的批評,或是溫柔的鼓勵,每次的狂轟亂炸後,他都毫無改善,照常捉弄同學,氣跑老師。最後我也不得不投降,之前的路走不通,就一定要另尋出路。看完了《教育是沒有用的》之後,我知道了有時候說的越多,孩子會越叛逆。於是我嘗試了“冷處理”,在對他的學習放鬆的要求的同時,儘量減少對他批評的次數,儘量不給他媽媽打電話,在班級活動中不忽視他,反而讓他擔任比較重要的工作,盡情發揮他在運動方面的`特長,讓其他同學和老師都更加認可他,讓它慢慢地融入到集體中來。對於他的過失,我更加關注他的優點,在全班面前經常表揚,打電話給家長表揚他的進步等等。到現在為止,雖然還有一些壞習慣沒有改掉,但是他真的進步了很多,見到老師能夠主動問好,在課堂上也不會再幹擾其他同學或者頂撞老師了,雖然學習成績還不如人意,但是大家都說他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
二、扞衛孩子的主動性
格林先生認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護甚至扞衛孩子的主動性。”作為老師,要做到真正的“無為”,不刻意地去做什麼,維護孩子的天性。格林先生在書中比較了國內和美國中小學生的教學狀況,美國學生的“自由散漫”與中國學生的“勤奮嚴謹”形成鮮明的對比,甚至在80年代有人預言30年後中國的科技發展必然超過美國的觀點。可是30年後的中美兩國在科技知識領域成就的巨大差距,讓我們不得不去反思,如此嚴格的教育究竟有什麼問題?現在可不可以給我們的孩子徹底“鬆綁”?所謂鬆綁,即教育者的無為,讓孩子學會自理,學會自覺管理。格林先生認為“人只要實現了自覺管理,就會為自己而努力,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孩子建立起了責任心,就很有可能遷移到學習上來,就會逐漸到學習上來,就會逐漸明確:我為自己學”。
這一點我也是深有體會。在平時的教學中,相信每個老師都想把40分鐘的課堂充分利用好,尤其在“有效性教學”理論提出之後,教師的教學更加重視高效。但是,高效的背後更重要的是學生能消化多少,他們獲得了學習的快樂了嗎?還是隻有被動地接受老師安排好的既定的任務?如果一節課都是按照老師的預設的程式下來,沒有有效的互動或者有趣的片段,只是完成了所謂的教學目標,這樣算是一節成功的課嗎?我想一定不是。記得某老師展示的一節複習課的公開課上,老師生怕複習的大量的內容講不完,時間不夠,提出的問題都找幾個成績好的學生回答以避免浪費時間,對於一些應該給與時間思考的問題也是一筆帶過。我想,對於複習課來說,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的難度應該是傾向於中等學生的,如果這個程度的學生在複習課上沒有得到查漏補缺的機會,這個複習課似乎也失去意義了。而且,這樣的課多了,大部分的學生也就慢慢地失去了發言的興趣,只有幾個反應快的學生才能跟得上老師的節奏,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主動性就沒有了,課堂只是面對少數學生了,這樣也就違背了有效性教學的要求。
人的智慧來自於反思。多讀書真的能幫助我思考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之處,並加以改善,希望自己能夠繼續堅持學習,堅持閱讀,行教育之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