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範文(通用8篇)

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範文(通用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範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並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透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二、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三、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四、觀察月餅,透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 ——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

  五、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認識中秋節”這堂課對於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過節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小百科: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感受與教師、家長、同伴共同慶祝佳節的快樂,萌發愛老師、父母、同伴的情感。

  2、樂於交往與分享,能積極、主動、大膽地表達與表現。

  3、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幫助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共同收集有關資料。開展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活動。

  2、物質準備:與幼兒共同制定慶祝中秋節親子活動的計劃、確定佈置方案後,共同準備佈置活動會場所需要的材料,月餅及分享食物等。活動前幼兒透過張貼海報、製作邀請函的形式,邀請父母來園參加慶祝活動。

  活動過程:

  1、慶典活動(幼兒主持活動):

  (1)、幼兒交流觀察月亮邊哈的情況,進一步感知月亮變化的奧秘。

  (2)、請家長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3)、開展親子活動:師、幼、家長共同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

  2、團團圓圓過中秋,賞月、分享活動。

  1、結束:舉辦化裝舞會。(扮演自己喜歡的形象並跳邀請舞)

  教學反思:

  不足之處,本次活動的環境佈置沒有表現出節日的氣氛,導致節日氣氛不太濃。教師可以講解一起關於月亮的知識。如果能佈置相應的環境,講解一些月亮的知識相信幼兒對於節日的感受體驗會更加深刻一些,瞭解的會更多一些。

  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嘗試後能發現中秋節節慶食品的食用方式

  2、體驗活動的快樂,進一步感知中秋節熱鬧的氣氛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實物或圖片:紅菱、藕、毛豆、芋艿

  活動過程:

  1、認識提供的實物

  回憶在中秋節中食用過,還食用過哪些東西

  2、討論講述:

  (1)這些食品是怎麼吃的?

  (2)還有哪些食用這些食品的方式?

  3、嘗試食用

  幼兒用各種方式吃這些食品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嚐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4

  主題目標:

  1、知道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簡單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2、瞭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透過品嚐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

  3、製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4、透過參加中秋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中秋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環境創設:

  和幼兒一起佈置中秋的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

  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展示幼兒在節前觀察月亮、繪製出的“月亮變化冊”。(事先發放記錄單)。

  區域活動:開開心心來過節

  (1)繪畫:提供水果圖片,供幼兒繪畫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兒製作月餅。

  (3)美工:提供各色彩紙、膠水、繪畫筆供裝飾節日的燈籠。

  (4)製作燈籠:運用空瓶子、彩色膠帶、色紙、貼上素材,做一個燈籠。

  家園共育:

  有條件的家庭,晚上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並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與幼兒一起準備一個燈籠,最好什同製作的。

  督促幼兒節前節後連續觀察月亮,並記錄月亮的變化。

  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著用搓、壓的方法,把泥搓園壓扁,並能用工具在泥面上刻印各種花紋。

  2、喜歡民間節日,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八月十五中秋節

  2、出示月餅,讓孩子們講講月餅的形狀和花紋

  ——引出孩子們活動興趣

  3、老師講解並示範用橡皮泥做月餅的方法。

  A、先搓圓再壓扁,然後在泥面上用工具畫花紋。

  B、用印模的方法做月餅。

  4、孩子們操作老師指導。鼓勵孩子們大膽繪製花紋。

  5、月餅展覽會。——孩子們互相參觀自己做的月餅,並說說誰做的好?為什麼?

  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品嚐月餅,學會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2.知道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全家人團圓的好日子。

  3.初步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瞭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月餅的製作方法

  2.月餅及切月餅的塑膠小刀

  3.音樂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1.教師:歌曲裡唱了什麼?八月十五是什麼日子?

  這一天人們一般怎樣慶祝?

  2.教師引導幼兒歸納我國過中秋的習俗。

  二、觀察並瞭解月餅。

  1.請幼兒將各自的月餅拿出來,看一看、說一說,月餅是什麼形狀的?聞一聞,月餅是什麼味道?

  2.幼兒自由交流並討論:

  你吃過的`月餅是什麼味道?月餅餡裡都放些什麼?

  3.課件-月餅的製作方法

  讓幼兒觀看月餅是怎樣製作的。

  三、分享月餅。

  1.請每組推選四名幼兒嘗試將月餅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師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不同口味的月餅,學習與同伴分享食物。

  活動延伸

  建議家長在中秋節的晚上帶孩子賞月、吃月餅,讓孩子體驗與家人團圓的溫馨與快樂。

  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透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中秋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閱讀故事,能細緻的觀察畫面,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並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汽。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透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銘家的民間節日。

  二、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三、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四、觀察月餅,透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

  五、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認識中秋節”這堂課對於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部分都知道要過節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幼兒中秋節主題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瞭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湯圓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3、透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瞭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4、提高孩子們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孩子們感受勞動的快樂、收穫的喜悅,同時培養孩子們愛勞動的好習慣。

  5、進一步加深了老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情,進一步促進親子同樂、家園共育。

  6、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動手包湯圓、吃湯圓,感受濃濃的家庭親情。

  活動時間: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操場與教室道具準備:月餅、盤子、塑膠刀,手套,麵粉。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等。

  活動過程:

  一、(1)匯入給小朋友展示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激發幼兒興趣。讓小朋友透過觀察、記錄月亮變化,知道月亮時缺時圓,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2)引出透過觀察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談談"中秋節"一些習俗,議一議:"我家怎樣過中秋"。

  (5)小結小朋友的討論,引出今天"包湯圓"的活動。

  (6)結束談話,讓小朋友做好包湯圓的準備。

  (二)、家長洗手、老師組織幼兒排隊如廁、洗手,佈置好場地準備和家長一起包湯圓,教師安排好家長和幼兒分成6小組進行包湯圓、

  (三)、家園同樂——包湯圓。

  1、教師講解包湯圓的過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團取一小團(一個湯圓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狀。再壓成餅狀,在其中包上餡搓成丸狀,一個個圓溜溜的湯圓就製作完成了。包好的湯圓放在預先準備灑上糯米粉的盆上,湯圓之間空開些,以防粘住。)

  2、教師時刻提醒幼兒在包湯圓的時候手要保持乾淨,不可以東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組織幼兒參觀每組家庭的湯圓作品。

  4、煮湯圓(請兩名家長協助煮湯圓)。(要煮湯圓時,先要燒開水。把湯圓慢慢放入鍋內。放進去之後就要輕輕的攪開。要在同一個方向攪動。讓湯圓順著水流動。這樣就不會粘住。水開了待湯圓浮起後。就用小火煮,湯圓浮出水面代表已經煮熟。)

  (四)、家園同樂——吃湯圓,共同分享湯圓。

  (五)、活動結束,老師清理活動場地。

  教學反思:

  透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鍊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濃濃的節日氣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