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溫室花卉栽培及病害防治技術研究論文
園林溫室花卉栽培及病害防治技術研究論文
摘要:溫室花卉指的是長期在溫室環境栽培、生長的觀賞植物。溫室環境滿足花卉所需的生長條件,但也同樣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發展。由於不同花卉品種對環境溫度、溼度、光照等自然條件需求不同,對於花卉品種較多、花卉密集的溫室,必然不能同時滿足所有種類花卉的最佳生長條件,因此處於非適宜環境條件下的溫室花卉品種就會增加病害滋生的機率。基於溫室環境條件的可控性,可以有效地調控溫室內的環境條件,利用各種技術與方法進行病害的控制。文章從園林溫室花卉栽培的環境控制、栽培措施、防治技術幾個方面對花卉栽培及病害防治進行闡述,為溫室花卉系統的病害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溫室花卉;花卉栽培及病害防治;技術措施
1園林溫室花卉栽培的環境控制
1.1灌溉
大多數花卉的病原體都是藉助水侵染植株體,自由水作為植株間病原體傳播的介質,為多數病原體創造侵入機會。因此必須控制植株的灌溉條件,防止植株表面澆溼從而導致病原體的反濺,將植株發病率控制在較低的範圍。不適當的灌溉方式比如重澆等,會使溫室的溼度增加,增加病害發生的機率,尤其是對於排水不良的土壤,頻繁地澆水不利於植株健康地生長與發育,嚴重時還會導致腐黴以及疫黴的發生,比較常見的根腐病、冠腐病就是由於不適當的灌溉方式引起。正確的灌溉方式是避免植株當頭澆水,應將水灌溉到到土層裡,保持植株的地上部分乾燥,這種做法有利於減少植株葉和花發生病害;對植株進行灌溉時還應根據天氣、植株自身等因素控制好灌溉次數與用水量。
1.2光照與通風
光照對花卉植株病害發展影響較小,但是不適當的光照強度會造成植株葉和花的損傷,當植株出現這類損傷時,灰黴病等病原物就會趁機而入,造成植株的病害。當光照強度較低的情況下,植株組織液就會增多,容易增加植株染病的可能性;當植株處於強光照的環境下,花卉的器官也會受到損傷,因此在夏季要對植株進行適當的遮蔭,防止高溫對植株生長髮育產生影響。通風良好的環境下,花卉植株的表面乾燥,能保持較為潔淨的表面,不利於病原物的侵入與繁殖。因此在花卉的栽培過程中可以採用適當的方式保持環境溼度,控制好植株間距,利用種植臺栽培植株,保持溫室內空氣流通,有效地控制植株病害的發生。
2園林溫室花卉栽培措施
2.1調整播種期,注意輪作
病害通常是侷限在植株的某一時期,可以透過播種期的調整來減少病害發生的機率。比如推遲播種或者對植株進行移植,進行植株的輪作,避免重茬的發生;定期對溫室栽植的花盆進行消毒,換上乾淨的培養土。在對花卉移栽過程中,應避免對植株造成傷口,從而為病原體創造入侵的途徑;在環境相對溼度較大時應儘量減少植株的搬動與移動。
2.2植株的整修與雜草清除
溫室花卉的栽培中應定期修剪,將發病的器官及時清理,減少病原體侵染的傷口數量。可以利用間苗的方式保持植株周圍的空氣流通,保持植株表面的乾燥,讓大部分植株都獲得適宜的生存空間。雜草清理也非常必要,雜草是大部分病毒病的集聚地,為植株的病原體提高繁殖場所。
3病蟲害防治技術
3.1選用抗病品種與無病植物材料
選擇抗病植株品種是最直接的病害防治措施,還能有效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汙染。很多溫室花卉品種中已有抗病害的'品種,比如蘭花有抗炭疽病的品種,月季花已有抗黑斑病的品種,無病植物材料的使用減少侵染性真菌病原體入侵,防止病害發生,因此採用抗病品種與無病植物材料有利於減少農藥使用,維護生態平衡。
3.2物理與化學防治
常見的物理防止方法有熱力處理等,即對植株的插條、接穗等部位進行消毒。通常將植株浸在48℃的溫水中,這種方法有利於防止黃化病毒病的傳播;可以採用浸種法對草本花卉進行消毒,採用比重法可以挑選出健康的植株種子,從根本上減少病粒的數量,控制植株病害的發生。化學防治式重要的病害防治措施,處理好農藥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是其重點。我們應秉著“用量少”、生態性的原則合理使用農藥,弄清防治物件;這樣有利於減少在植株上的農藥殘留量,減少對環境的汙染,還能有效地保護天敵,延緩或防治病原體抗藥性的產生。
4總結
隨著我國園林溫室花卉的發展,花卉的病害防治問題成為花卉栽植中的重點問題。病害對溫室花卉的生產會造成較大的威脅,嚴重影響溫室花卉的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農藥的使用雖然能不同程度地阻止病菌的侵染,但是不利於溫室花卉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現代化的病害防治側重於“預防”,首先應考慮從溫室花卉栽培的環境控制方面入手,保持溫室環境的清潔,最佳化栽培措施,保證花卉良好的栽培與生長環境;將物理、化學等病害防治技術與措施作為輔助,利用不同的技術與措施進行溫室花卉栽培與病害防治。
參考文獻
1李偉.園林樹木栽培與修剪[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2曲麗冰.花卉病蟲害防治大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