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情造句

1、由於老人家無衣無食,身體虛弱,救援隊用肩背、手抬、擔架抬等方式將他們緊急救下山來。

2、他修煉成形之後,無衣無食,再加上連日奔波,累倒在黃花觀門前,觀裡的道人見他可憐,便收留他在觀內做了個小道童。

3、我又受了傷,流血不止,還帶著小蘭等家人,無處容身,官兵還在四處搜捕,走投無路,不知所措。

4、當時起義軍無衣無食,“逢大雪,坑谷皆滿,士多凍死”。

5、天吶,冬天眼看就到,我無衣無食馬上就要凍死。

6、當初你們到鳳凰城的時候,流離失所,餐風露宿,誰給你們飯吃,誰給你們衣穿,誰讓你們活命。

7、而更甚的,是那無家可歸的、無衣無食的百姓。

7、造句網(線上造句詞典)3du.tw。tw-造句應有盡有,幾千詞語的造句供您參考!

8、這次地震發生在初冬,受災群眾無衣無食無住,慘狀目不忍睹,嚴寒大風,哭聲遍野,狼狗也四處出來吃人。

9、由於細菌的吞噬,天蒸地熱,屍體正在可怕地威脅著無衣無食,體能消耗過大抵抗力越來越弱的存活者。

10、你願意看到百姓流離失所,無衣無食嗎?

11、嚴冬到了,雪花飄落,災民無柴無米無衣無食,凍餒交迫。

12、戴將軍率部突圍,退入深山密林之中,條件異常艱苦,將士們無衣無食,每天只能以野草雜菜充飢。

13、至康熙三年,人口數量仍很稀少,經濟凋弊,尤其是寧州、安化、合水三州縣,老百姓無衣無食,啼飢號寒,賣兒鬻女。

14、當代農民固然無餓凍之虞,然更多的焦慮對這一群落的折磨,一點也不亞於無衣無食的艱難。

15、該校在過去的126年間,並非一帆風順,曾經因辦學經費短缺、戰亂等原因,幾度停辦,甚至戰時因無衣無食無奈遣散學生。

16、災後頭一週,政府救災行動遲緩,大批救災物資積壓在馬尼拉和宿務,而重災區的災民無衣無食,在飢餓與絕望中掙扎。

17、陶淵明忍飢、安貧、不仕要求自己還是卓有成效的,他常常以古代貧士的事蹟來激勵自己,每每到了無衣無食的貧困無助之時,充滿了怨恨之情和自我寬慰之心。

18、革命戰爭是十分殘酷與艱苦的,我們的幹部戰士在這個特殊鬥爭的環境中,長期埋頭苦幹,臥山嶺,鑽土洞,不怕勞苦,不怕犧牲,始終如一,奮戰不懈。

19、單就廈門一地而言,人民財產及教育文化之損失,即達100億元;無衣無食之難胞16000餘人。

20、震後大雨傾盆,秋禾被淹,交通梗阻,整個震災區均成澤國,災民露宿街頭,無衣無食。

21、災後,進入兩江鎮的路被沖毀,兩江鎮成了孤島,千餘村民無衣無食、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