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重要的籌碼
難捨雜物是一種情結
這其實是一種情結,一種潛意識的認知、情感、思維的定勢。有一個北京老頭兒囤積舊貨的故事,能說明這個問題。
這個老頭兒離異後帶著一對兒女,與另一位離異也帶有一個兒子的女人結合在一起。他們居住在一個只有80平米的三居室裡。他與前妻生的女兒已經嫁人,按照中國的傳統應該住在男方家,可是男方困難,於是他的女兒佔用了父親的一個房間。其他兩個兒子也待業在家,家裡十分擁擠。老頭兒不僅捨不得扔掉所有用過的瓶瓶罐罐,還喜歡從舊貨市場花三五塊錢買一些便宜的瓷器和琉璃製品擺在家中,弄得家裡像一個倉庫,家裡人怨聲載道。後來,他的妻子去世了,去世前留下遺言說,死後希望將她埋在有山有水、寬敞的地方。不久,老人突然失去了儲藏雜物的興趣,把屋裡的雜物都賣給了廢品商。
心理學家分析認為,老頭的儲藏行為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他買便宜貨有滿足感,家人煩他正中他的下懷。囤積雜物的潛臺詞是:如果你煩,可以搬出去。老人可能沒意識到這一點,但從他妻子去世後的表現看出,他的情結解開了,行為發生了改變。
難捨雜物也是一種懶習慣
人不捨得扔掉舊物,既是一種寄託,也是一種習慣,一種無法下定的決心。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做過一期節目,攝下了一對夫妻的堆滿廢品的房間。主持人問他們,不嫌亂嗎,他們說看慣了;主持人問,他們是否曾想過要清理這些物品,他們說東西太多,沒有想清理的動力了;主持人又問,如果發生火災或者要搬家,那能動這些物品嗎,他們說那可能會帶些值錢的東西走。主持人說:“那現在有一個機會給你們,你們清理一下這些物品吧。”結果他們只用了兩天就把屋子清理乾淨了。
從這個節目看出,囤積雜物也是一個“懶”的問題,是告別過去的決心不夠,成了習慣,再加上自圓其說、自我安慰,就更不願扔掉舊物了。
有些書看完也要扔
由此,筆者提出一種“流通”的消費觀,就是:有進有出。有些消費品是一次性的,比如吃飯,花個百八十塊錢滿足一次食慾就消費完了,還有一些消費品,比如書,讀完了以後它不會消失,成了永久消費品,這樣,只進不出,日久就成災了。因此,要向“食品消費觀”學習,有些書和報紙在做出一些摘錄之後就扔掉,何況知識5年就更新一代,就更不需要儲存了。
人們之所以捨不得扔掉既不漂亮又不實用的東西,是因為把它們當作了生活的一部分,認為離棄以後,生活就丟失了一部分,缺憾了一部分,但這只是一種感覺而已。只要勇敢、果斷地做出清理的決定,你會發現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而且,人也變得更輕鬆、更快樂了。
太過分者可能腦部有變
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很難做出清理雜物的決心。這種習慣發展到極端就成為了一種病態,叫做“強迫性囤積雜物症”。在美國,有強迫性儲藏雜物習慣的人有320萬左右。他們有更多的焦慮和抑鬱,社交能力差,不願意尋求別人的幫助。
最近的《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介紹,儲存雜物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現象,而且可能跟人的大腦活動有關係。
研究人員挑選了12位有儲存雜物習慣的人和17位有其他強迫症狀的人比較研究後發現,儲藏雜物者大腦的前回和後回區域活動明顯弱於另一組人。人的大腦前回主管人的決策和問題解決,大腦後回則主管空間定向、記憶和情感。這兩個區域活動弱,說明相應的功能都有所降低。
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塞克納博士說,這些人經常不知道哪些東西該保留,哪些該捨棄,害怕扔掉了的東西有一天會用得著,可能與他們大腦中掌管記憶和空間定向的區域活動水平過低有關。另外,他們的視覺空間能力低,加之經常忘了東西放在哪兒,所以要眼見為實,於是把東西都堆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