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門火衰證
[拼音]:ertong xingwei he qingxu zhang‘ai
[英文]:behavior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in childhood
兒童行為障礙包括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兒童中常見的心理生理行為偏異,如遺尿、厭食、偏食、夜驚、夢魘、睡行、口吃等。另一方面是一些習慣性動作如吮手指、咬指甲、咬衣襟、習慣性抽動(如習慣性眨眼、努嘴、扭頭、聳肩等)。兒童的品行不良行為、反社會行為一般歸屬品行障礙範疇(見兒童品行障礙),不算一般行為障礙。兒童情緒障礙指的是兒童情緒反常,如過分害羞、 過度敏感、恐懼、 焦慮、抑鬱、暴怒發作等。行為障礙和情緒障礙都是童年期常見問題,在正常兒童中發生率很高,多數與生理或心理髮育暫時延遲有關,隨著年齡增長通常會自行改善。正確瞭解這些問題的性質,給予有的放矢的處理,對兒童身心成長至關重要。
兒童行為障礙
關於兒童行為障礙的範圍,有幾派不同意見,一派主張擴大行為障礙的診斷範圍,將兒童期所有的非精神病性行為問題都包括進去,除上述心理生理行為偏異和習慣性動作之外,還應包括通常被劃入品行障礙範圍的社會行為偏異。這派觀點的缺點在於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情況,前述的一般行為問題主要與心理生理髮育延遲有關,不侵犯他人權益,隨著年齡增長多數會不治自愈;而社會性行為偏異主要與教養失當、惡習形成有關,經常侵犯他人權益,危害社會治安,不少患兒將帶著反社會行為格局進入成年期,有的將發展成包括反社會人格在內的人格障礙。這兩類情況在性質、影響和發展趨勢方面都有所差異,不宜混為一談。另一派觀點恰好相反,主張從嚴掌握兒童行為障礙的診斷尺度,將兒童行為障礙只限於那些行為偏異程度嚴重,明顯干擾學習和社會適應功能的情況,未達到這種程度的只算一般行為問題,不下行為障礙的診斷。這派觀點的不足之處在於,所謂一般與嚴重行為問題之間很難劃出明確的界限,臨床實用上不易掌握分寸。目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主張將心理生理行為偏異和習慣動作障礙稱為行為障礙,而將社會性行為偏異劃歸品行障礙範圍,本條目所遵循的就是這種主張。另一個有爭論的情況就是兒童多動症的分類歸屬問題,有些學者認為,多動只是兒童行為障礙的表現型別之一,無需另設診斷條目;但多數學者認為,兒童多動症在臨床表現上有其相對自成體系的特徵,從已有的研究結果來看,其病因與一般行為問題者不盡相同,一般行為問題藥物療效不佳,而多動症對中樞興奮藥治療有良好反應,因此主張另立門戶,診斷為多動綜合徵。
兒童行為障礙的原因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多數是發育問題,與暫時性心理生理髮育延遲有關。以遺尿為例,出生以後,神經系統對排尿功能的控制有個由不成熟到完善的發育過程,嬰幼兒排尿不能自控是正常生理現象,大多數兒童要到 3歲時才能完全控制白天排尿,4~5歲時才能控制夜間排尿,5歲以後的遺尿才算行為障礙。隨著年齡的成長和發育的成熟,大多數遺尿會自然消失。
(2)有些行為障礙屬於習慣性質,開始時是偶然發生的,但由於不斷得到強化,便逐漸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咬指甲開始時往往是模仿他人的行為。習慣性抽動開始時往往是對帽子過小、衣領太緊、毛織物刺癢等具體原因的反應,但由於甩頭、扭頸等動作可以緩解不適或獲得舒適快感而使行為得到強化,終至形成習慣動作。
(3)有的行為障礙的發生,與環境影響不良、教養失當有關,厭食、偏食的發生,多數與溺愛縱容、餵食不規則、飯前吃零食有關。而吮手指的習慣,常發生於孤獨無聊、缺乏玩具或遊戲的情況之下。
(4)少數行為障礙是器質性疾病的結果,例如不到10%的兒童遺尿是由於器質性病因所致,常見的病因有隱性脊柱裂、膀胱及尿道發育異常、膀胱及尿道慢性炎症等。
兒童行為障礙的發生率因涉及的具體行為而異,文獻報道為5~9%。一般來說,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會逐漸減少。性別差異也因具體行為而異,例如:遺尿、吮手指、習慣性抽動多見於男孩,而厭食、偏食、咬指甲等則女孩比男孩多見。
兒童行為障礙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理,醫生、家長和教師要通力協作。調整環境條件,改善教養方式常可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對兒童應當熱情關懷、耐心引導,多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少作空頭說教,更不要一味斥責或嘲笑。由於涉及的都是一些具體的單個行為,所以適宜於行為治療。實踐證明,行為治療對遺尿、口吃、習慣性動作的療效都相當不錯。藥物治療有時有輔助價值,例如用丙咪嗪治療遺尿有時有效。
兒童情緒障礙
在表現上與成人神經症有某些類似之處,但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1)兒童情緒障礙表現比較簡單,常以單一症狀為主,不像成人神經症那樣症狀豐富和分化明確,除少數嚴重病例之外,兒童情緒障礙一般都不能劃分為特定的神經症型別。
(2)兒童情緒障礙症狀相對輕微,病程常只限於童年階段,隨著年齡增長常可自行改善,真正延續到成年,發展為成人神經症者為數很少。
兒童情緒障礙有以下幾類表現:
(1)過分害羞,缺乏自信,不敢獨自到人多的地方去,不願與別人主動接觸,怕見生人,對新環境適應緩慢,過度敏感,自尊心易受傷害,容易臉紅或哭泣。
(2)情緒不穩定,容易激惹,易發脾氣而且反應過度,在要求未得到滿足或受到斥責時,可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哭叫吵鬧、扔東西、在地上打滾等,這稱為暴怒發作,有的幼童還可表現為屏氣發作,在大聲號哭之後,呼吸暫時停止,嚴重時可伴有發紺和痙攣現象。
(3)過分恐懼,恐懼是兒童期常見問題之一,很多幼兒有怕黑暗、怕生人、怕動物、怕雷電、怕鬼怪的情況,但在年齡增長之後會自行改善,如果恐懼表現程度較重,而且持續時間較長,給兒童本人和家人帶來困擾,便屬於情緒障礙範疇。這些兒童往往由於恐懼而不敢接觸陌生事物,不敢獨自呆在家中,不敢獨自睡覺,不敢在黑暗的房間中停留。少數兒童可達到恐怖症的程度。
(4)有的兒童有焦慮傾向,容易煩惱,容易緊張不安。有的可出現分離焦慮,毫無根據地害怕父母或其他親人會遭到傷害、去而不返,或毫無根據地怕自己會被丟失或被拐走,因此不願離開親人一步,拒絕去學校或幼兒園,並可出現頭痛、腹部不適、噁心、嘔吐等軀體反應。
(5)少數年齡較大的兒童可出現較典型的神經症。
兒童情緒障礙的發生,通常與精神上受到持久或強烈刺激有關,很多患兒在情緒障礙發生前曾遭遇過生活事件,如父母離異、親人死亡、在重大事故中受到驚嚇等。有的患兒長期置身於惡劣的家庭與社會環境之中,心靈受到創傷。除此之外,慢性軀體疾病和某些氣質素質都可增加情緒障礙的易感性。
關於兒童情緒障礙的流行情況,目前還缺乏準確可靠的調查資料。一般臨床印象是:情緒障礙雖然不像行為障礙那樣多見,但為數也並不少,少年期的發生率高於童年期,城市兒童高於鄉村兒童,童年階段男女發生率大致相等,少年期則女性多於男性。
對於兒童情緒障礙的治療,應注意改善環境氣氛,提供正確的教育與引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兒童多與外界交往,行為治療對克服害羞、恐懼及焦慮等都有相當療效。對於較典型的兒童神經症也可給予抗焦慮藥或抗抑鬱藥治療。
參考書目
P.Graham,Child Psychiatry, A.Developmental Approach,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