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節裂頭絛蟲病
[拼音]:bingduxing ganyan
[英文]:viral hepatitis
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傳染病。主要引起肝臟炎症,也可侵犯其他器官。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乏力、肝臟腫大和肝功能異常等,部分病人出現黃疸。目前雖無特效療法,但多數病人可痊癒,少數發展成慢性。肝炎病毒已知至少有五種: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又稱δ因子)和戊型肝炎病毒。這五種病毒分別能引起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又稱δ肝炎)和戊型肝炎。
本病呈世界性流行,以乙型肝炎為例,全世界共有乙肝病毒攜帶者2億以上,其中中國有1億左右,中國現症患者亦達數千萬。丙型肝炎在發達國家總的發病率已有超過乙型肝炎的趨勢;在發展中國家,它的意義也不亞於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在發達國家中雖已逐步得到控制,但在發展中國家仍經常引起暴發流行,戊型肝炎在發展中國家也經常引起嚴重流行。丁型肝炎也遍及世界各地,呈地方性流行。五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重症肝炎而使病人死亡。
甲型病毒性肝炎
又稱傳染性肝炎、短潛伏期肝炎,簡稱甲型肝炎(甲肝)。
病原和流行情況
甲型肝炎病毒(HAV)為微小RNA病毒,目前已定名為腸道病毒72型。這種病毒能在組織培養中生長,經連續傳代後毒力逐漸減低,故可用於製備減毒活疫苗。這種病毒只有一型,並無亞型,故由這種病毒製備的疫苗和診斷試劑可以世界通用。本病毒的抵抗力較強,56℃30分鐘仍不能將其殺滅;對一般濃度的清毒劑也有較強的耐受力。但100℃5分鐘可將其殺滅。這種病毒主要存在於病人的大便中,故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即病人大便中的病毒汙染了水、食物、蒼蠅和手等經口傳入,因此甲肝有時可呈水型或食物型暴發流行。例如中國某大城市就曾因食毛蚶而引起 3次暴發流行。牡蠣引起的在其他國家也屢有報道。但是最常見的傳播方式還是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觸,因此本病常易在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流行,特別是秋冬季和春季。病毒在大便中的存在時間不長,一般在潛伏末期在大便中出現,至黃疸出現後多迅速消失,因此認為黃疸越重越有傳染性的看法是不對的。甲肝病毒感染後,除能引起甲肝的明顯症狀(稱顯性感染)外,還能引起隱性感染,即感染後不出現明顯症狀,但體內可產生抗甲肝病毒的抗體,對甲肝產生了免疫力。甲肝病毒感染的發病年齡,不同國家和地區是不同的,一般在第三世界國家,糞-口傳播的疾病較多,甲肝病毒感染多發生在兒童。而成年人大多數都已感染過甲肝病毒,有了免疫力,故患甲肝較少。而發達國家中,由於糞-口傳播的疾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因此兒童時期甲肝病毒感染比較少,不少成年人對甲肝病毒沒有免疫力,一旦被感染就會發生甲肝。
臨床表現及診斷
甲肝的潛伏期為15~45天,平均1個月,故托幼機構流行時,常常每隔1個月左右就有新病人出現。注射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可使潛伏期延長。甲肝病人的症狀輕重可有很大不同,但一般不變成慢性。可分以下幾種型別。
(1)急性黃疸型肝炎。發病時常無黃疸,主要表現明顯食慾不振、厭油膩、噁心、嘔吐,同時常有疲乏無力。有時病初可發熱。約一週左右後開始出現黃疸:先是小便發黃呈濃茶樣,繼之鞏膜發黃,最後全身皮膚髮黃。黃疸持續約2~4周後逐漸消退,肝功能也逐漸恢復正常,病人痊癒。肝功能試驗中最靈敏而簡便的是測定血清谷-丙轉氨酶(SALT),此酶在病初黃疸出現以前即明顯增高,故可協助早期診斷,常在黃疸消退後數週才恢復正常,故此酶異常時常提示病人未愈。
(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臨床表現基本同急性黃疸型肝炎,主要是胃腸道症狀和疲乏無力,但不出現黃疸。因此凡無任何原因而突然出現明顯食慾不振、疲乏無力時一定要懷疑本病,應查血清谷-丙轉氨酶,如明顯增高常有助於診斷。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黃疸型和無黃疸型肝炎的預後均很好,一般均於3個月內恢復。
(3)急性重症肝炎。亦稱暴發性肝炎或急性黃色肝萎縮。病初常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但黃疸出現後病情急劇惡化,迅速出現精神症狀,表現煩躁不安、尖聲喊叫、精神錯亂,類似精神病;亦可精神萎靡、高度嗜睡。精神症狀出現後1~2日常開始昏迷,並有肝臟縮小,常於2周內清醒或死亡,病死率可高達70%以上。因此凡遇黃疸病人出現精神症狀時,一定要考慮本病,積極搶救。
(4)亞急性重症肝炎。又稱亞急性肝壞死。病初和急性黃疸型肝炎一樣,但症狀更嚴重。病人有噁心、嘔吐、腹脹、不能進食、高度乏力、嚴重黃疸。不久即出現腹水、出血傾向(鼻出血、牙齦出血、面板瘀斑)及無尿等。晚期病人也常出現昏迷。病程可達 3周以上。病死率常達50~90%以上。因此凡遇肝炎病人出現高度乏力、嚴重嘔吐及腹脹、高度黃疸時,應考慮本病,積極搶救。
(5)淤膽型肝炎。又稱膽汁淤積性肝炎或膽小管性肝炎。症狀較輕。主要表現嚴重黃疸(血清膽紅素常達10mg/ dl以上),黃疸呈梗阻性:病人的大便呈灰白色,小便中只有膽紅素而無尿膽原和尿膽素。血中鹼性磷酸酶及轉肽酶均明顯增高,面板常有瘙癢等。梗阻時間常達3周以上,有時可達數月。因此這種病人常被誤診為外科性黃疸。
上述五種型別肝炎不但甲肝病毒可引起,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戊肝病毒也均可引起。要確定是不是甲肝病毒引起,必須進行其他檢查。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查病人血中的抗甲肝IgM抗體(抗-HAVIgM),如為陽性,一般即可確診為甲肝。其他如抗-HAVIgG在病程中有 4倍以上的升高,大便中發現甲肝病毒顆粒等也可確診,但不太常用。
治療
尚無特效療法。急性黃疸型和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的治療重點是徹底臥床休息,休息愈好,恢復愈快。以適合病人口味的清淡飲食為宜,不能飲食或嘔吐者可靜脈點滴葡萄糖液。食慾恢復後注意限制飲食,避免體重增加過多,以免發生脂肪肝。一般比病前增加1公斤以下為佳。可採用中西藥物治療。此外,應避免一切有損肝臟的因素,如飲酒、過累、應用損害肝臟的藥物等。急性及亞急性重症肝炎的治療相當困難,目前多主張採用綜合療法,同時應加強護理。淤膽型肝炎可採用中醫中藥、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茵梔黃注射液等。
預防
預防重點是搞好飲食衛生、個人衛生和水、糞管理,切斷糞-口傳播途徑。此外,胎盤球蛋白或丙種球蛋白含有大量的甲肝抗體,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托幼機構如有甲肝發生或與甲肝病人有密切接觸的兒童、孕婦、體弱者可注射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注射愈早愈好。接觸後數日內注射可以不發病,注射較晚則僅能減輕病情。一旦甲肝疫苗研製成功,普遍接種易感人群,有可能控制甲肝的流行。
乙型病毒性肝炎
又稱同種血清性肝炎、血清性肝炎、長潛伏期肝炎。簡稱乙型肝炎(乙肝)。
病原
乙肝病毒(HBV)為一種特殊的DNA病毒,近年來有人將其與土撥鼠肝炎病毒 (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及鴨肝炎病毒(DHBV)統稱為嗜肝 DNA病毒。乙肝病毒除人類外只能感染黑猩猩,組織培養尚未成功。這種病毒的抵抗力很強,一般消毒劑不能將其殺滅。煮沸10分鐘、高壓消毒、過氧乙酸和戊二醛等消毒效果較好。
乙肝病毒又名丹氏顆粒,其結構分外殼及核心兩個部分。外殼中含有表面抗原 (HBsAg)、前S1蛋白及前S2蛋白。表面抗原又稱澳抗(因在一澳大利亞人血清內首先發現而命名),它本身無傳染性,但由於它常與乙肝病毒同時存在,故常被認為是傳染性標誌之一。但也有不少病人,血中只有表面抗原而無乙肝病毒,這種病人沒有傳染性。表面抗原共有10個亞型,各亞型在地理上和不同民族中的分佈可有很大不同,其意義尚待進一步研究。表面抗原能使人產生表面抗體(抗 -HBs)。這種抗體具有保護作用,也就是說,如果抗-HBs陽性,對乙肝病毒就有免疫力。由於表面抗原能使人體產生抗-HBs,因此,把表面抗原攜帶者血中的表面抗原提純(表面抗原可在血中單獨存在,形成小圓形顆粒和管型顆粒)就可製成血源性乙肝疫苗。以上情況說明,澳抗陽性的人是可以戀愛和結婚的,但對方應檢查HBsAg和抗-HBs。如果HBsAg陽性,說明已經受染;抗-HBs陽性說明已有免疫力,密切接觸就不會再受染;如果HBsAg及抗-HBs均陰性應注射疫苗,直至抗-HBs陽性,即可密切接觸。乙肝病毒前S2蛋白中含有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體,可與人血清中的聚合白蛋白結合,然後這種聚合白蛋白再與人肝細胞上的聚合白蛋白受體結合,使乙肝病毒可以吸附和感染肝細胞。此受體陽性常提示傳染性較強。
乙肝病毒的核心部分含有核心抗原、 e抗原、乙肝病毒的DNA(HBV-DNA)和 DNA聚合酶(DNAP)等。核心抗原一般在血清中檢測不到,在血清中只能檢測到它所誘生的抗體(核心抗體,抗-HBc),這種抗體又可分為IgM、IgG兩種。抗-HBcIgM陽性常表示體內有乙肝病毒存在,提示為現症病人。抗-HBcIgG陽性則只表示曾有過或現正有乙肝病毒感染,故不能區別是現症病人還是既往感染。總核心抗體(既包括IgM又包括IgG)陽性的意義類似抗-HBcIgG。e抗原在病人血清中可以查到,如為陽性常表示病人體內有乙肝病毒存在,說明傳染性較強。e抗體則相反,如陽性常表示傳染性很弱。HBV-DNA及DNAP也均可在病人血中查到,它們的存在也代表血中有乙肝病毒存在,故陽性時也均表示傳染性較強。乙型肝炎的各種病毒學和血清學檢測指標的意義見表。
乙肝病毒除侵犯肝細胞外,也可見於人體的其他器官,如血白細胞、膽管上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脾臟、骨髓、精子、胰腺、腎臟等。至於乙肝病毒是否能在這些器官中複製,以及它們在發病機理中的作用還需進一步研究。
流行病學與預防
乙肝病毒存在於病人和病毒攜帶者的血液中,因此乙肝主要通過血液傳播。例如,預防注射時只換針頭,不換針筒,如果被注射者血中含有乙肝病毒,抽回血時就可能把病毒吸入針筒中,再給別人注射時就能把病毒和疫苗一同注入體內而感染別人。同樣,如鍼灸針、牙鑽、採耳血針、頭皮針等如消毒不嚴均可造成乙型肝炎的傳播。輸血及應用血液製品如血漿等,如獻血員未經嚴格篩選也可引起乙型肝炎。總之,凡能讓病人的血液進入另一個人體內的一切傳播方式,包括共用牙刷、共用刮臉刀片等都有可能引起乙肝傳播。故預防的重點首先是控制經血傳播,特別是醫源性傳播這一環節。
母嬰傳播(又稱垂直傳播)也是乙肝傳播的重要途徑。在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其意義很大,據估計約有1/3乙肝病毒攜帶者可能來源於母嬰傳播。預防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乙肝免疫球蛋白與乙肝疫苗聯合應用。另一種是單獨注射乙肝疫苗。其最合理的應用方法正在研究中。一般認為聯合應用的預防效果可達90%以上,可用於母親HBsAg和e抗原均陽性的新生兒。單獨應用疫苗的效果則取決於疫苗的質量,有人認為,如質量很好也有可能取得與前者類似的預防效果。母嬰傳播中絕大部分是在分娩過程中感染新生兒,在這種情況下預防的效果很好;但也有少數是子宮內感染,在這種情況下,預防是無效的。
密切接觸也是乙肝傳播的常見方式,故如有可能,表面抗原和e抗原同時陽性者,應儘可能避免與其他人特別是兒童密切接觸。此外,由於精液中有乙肝病毒,故可通過性生活而傳播。唾液中也偶有乙肝病毒,故應進行分餐制。吸血昆蟲雖可攜帶乙肝表面抗原,但從流行學的調查來看,意義不大。初乳中表面抗原的陽性率也很高,但是否應避免母乳餵養仍有不同意見,因有人報告母乳餵養與否與新生兒受染率並無關係。當然,已經注射過乙肝疫苗的新生兒更可以母乳餵養了。
臨床表現及診斷
臨床表現與甲肝相似,但有以下差異:
(1)無黃疸型遠比黃疸型者為多;
(2)成人發病也很常見;
(3)常年散發,無季節性高峰,常不呈暴發流行;
(4)潛伏期長,一般2~6個月;
(5)較易變成慢性。因此在臨床上除與甲肝一樣可表現為急性黃疸型、急性無黃疸型、急性和亞急性重症和淤膽型之外,尚可表現為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及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以下簡稱表面抗原攜帶者,指HBsAg陽性,但無症狀及體徵,肝功能也正常者)。慢性遷延性肝炎又稱慢性持續性肝炎,簡稱慢遷肝,指病程超過半年仍未痊癒者,病情較輕,除血清轉氨酶增高外,症狀、體徵及其他肝功能均無明顯異常。慢性活動性肝炎(簡稱慢活肝)病情較重,除血清轉氨酶增高外,常有蛋白代謝異常如絮、濁試驗明顯異常,白/球蛋白比例下降,γ球蛋白增高等。此外,病人常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單靠臨床資料,慢遷肝和慢活肝難以鑑別,必須參考肝臟活檢的病理所見才能確診。慢性重症肝炎乃指在慢活肝和肝硬變基礎上發生的惡急性重症肝炎,其臨床表現類似亞急性重症肝炎,另外還有慢活肝或肝硬變的表現。
慢性遷延性及慢性活動性肝炎均能由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引起。要判定是否由乙肝病毒引起,必須進行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查。關於急性乙型肝炎的確診有人認為可通過檢測抗-HBcIgM及抗-HBcIgG來診斷急性乙型肝炎,如果抗-HBcIgM明顯陽性,抗-HBcIgG陰性則可確診,如兩者均明顯陽性則不能診斷為急性乙肝,而可能是無症狀表面抗原攜帶者或慢性乙肝的急性發作。
轉歸與預後
與受染早晚有關。如為先天受染或新生兒期受染則常形成慢性 HBsAg攜帶者。以後隨時可能變成各型肝炎,其中少數病人可發展成肝硬變,極少數可發展為肝癌。如為成年期受染,多呈急性經過,較少形成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攜帶者,預後較好。慢性肝炎中慢性遷延性肝炎預後較好,很少形成肝硬變。慢性活動性肝炎經過適當的休息、營養和治療後大多數病人可以緩解、靜止或痊癒,只有少數病人形成肝硬變。因此認為慢性肝炎不可能治癒的看法是不正確的。慢性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很高,需積極搶救。
治療
乙肝病毒引起的急性黃疸型和無黃疸型肝炎、急性和亞急性重症肝炎、淤膽型肝炎的治療與甲肝相同。慢性乙肝的治療原則為:
(1)適當休息,活動量可根據肝臟炎症的活動程度而定,炎症明顯活動時應強調臥床休息。炎症處於靜止期的患者(血清轉氨酶基本正常)可適當增加活動及工作量。
(2)高蛋白飲食很重要,同時應多吃蔬菜,主食應適當控制,以免過胖。既往認為應“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不完全正確,因為高糖不但容易使人發胖發生脂肪肝,而且還會誘發糖尿病。
(3)藥物治療,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採取抗病毒、調整機體免疫功能、改善肝臟功能、促進肝臟病變恢復以及防止肝臟纖維化等中西藥物綜合療法。目前藥物的品種繁多,但療效多不能肯定。因此迫切需要進行嚴格的臨床研究,找出肯定有效的藥物。藥物不宜應用過多、過久,因為大多數中西藥物都需要在肝臟內解毒,用藥過多過久,可能增加肝臟負擔,臨床上確有長期藥物治療不愈,停藥後反而肝功能正常的病例。同時應避免一切損害肝臟的因素,如飲酒、應用損害肝臟的藥物等。
丙型病毒性肝炎
舊稱腸道外傳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原為一種RNA病毒,稱為丙肝病毒(HCV),目前尚未分離成功。其抗原(HCV-Ag)已能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備,應用這種抗原可以檢測丙肝抗體(抗-HCV),抗-HCV陽性的肝炎病人可以診斷為丙肝患者,抗-HCV陽性的獻血員可能是丙肝病毒攜帶者,絕對不能獻血。因此用檢測抗-HCV的方法對獻血員進行篩查,可以大大減少輸血後肝炎的發生。
丙肝的臨床表現基本同乙肝。只有進行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才能將兩者分開。丙肝也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療,據報道干擾素有一定療效。
丙肝遍及全世界,是發達國家中輸血後肝炎的主要病原。中國的情況也相當嚴重。其傳播途徑基本同乙肝,主要通過血液傳播。預防措施除目前尚無疫苗及丙肝免疫球蛋白外,也基本同乙肝。重點是預防醫源性傳播,特別是輸血和血製品的傳播。
丁型病毒性肝炎
舊稱δ肝炎。病原是丁型肝炎病毒(HDV) ,為缺損病毒,其外殼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是特異性RNA,故只有表面抗原陽性的人才能感染丁型肝炎。由於丁型肝炎病毒可能有直接損害肝細胞的作用,因此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人罹患丁型肝炎病毒後常可使病情加重,可發展為重症肝炎或肝硬變。血中查到丁肝抗原、丁肝抗體或HDV-RNA,或者肝組織中查到丁肝抗原或HDV-RNA均可診斷為丁型肝炎。目前丁型肝炎病毒感染遍及世界各地,呈地方性流行。地中海沿岸、中東地區及非洲國家為高發區,亞洲為低發區,中國各地發病不一,有些地區(如成都)可高達19%。目前丁型肝炎亦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戊型病毒性肝炎
舊稱腸道傳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其病原為一種RNA病毒,稱為戊肝病毒(HEV),在病人的大便中可以查到。目前只發現一個型,並無亞型。
戊肝同甲肝一樣,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在發展中國家廣泛流行。中國也曾發生過多次水源和食物源性的暴發流行,在新疆某地發病人數曾達12萬之多。
戊肝的臨床表現基本和甲肝一樣,也不變慢性,只有兩點不同:
(1)主要發生在青壯年(甲肝主要在小兒);
(2)孕婦患戊肝時病死率極高,可達10~20%(孕婦患甲肝時病死率和非孕婦一樣,<1%)。
從病人糞便中提取戊肝病毒為抗原,檢測病人血中的抗HEVIgM抗體,如陽性即可確診。因糞便抗原不容易得到,目前尚難推廣,如能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備抗原,可廣泛應用。戊肝的治療基本同甲肝治療。預防措施也和甲肝基本一樣,重點是搞好水糞管理、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
參考書目
王季午主編:《傳染病學》,第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