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丁草根

藥材名稱:狗母魚

名稱出處:《中國藥用動物志》

概況

異名:公奎魚、奎龍魚、沙狗棍(《中國藥用動物志》),公奎龍(《中國有毒魚類和藥用魚類》)。

基源:為狗母魚科大頭狗母魚屬動物大頭狗母魚。藥用其尾。

原動物:大頭狗母魚Trachinocephalus myops(Bloch et Schner)

形態:體圓柱形,前端稍粗,後端稍細,兩側微側扁。頭粗而圓,其背部粗糙。吻鈍而短。眼前上位,中間稍凹。鼻孔位於吻和眼的中間,前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1943.html' target='_blank' >強子忻饗允鸕謀前輟?誚洗螅諏呀銑ぃ蠔蟠鋂鄣腦逗蠓劍舷買⒏饔?行長短不齊的小牙。舌尖形,附於口底。鰓孔較大。鰓蓋條16。鰓耙細,針突起。鰓蓋被鱗。體背圓鱗。側線發達,呈直線狀。側線鱗52~

。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底後上方,背鰭鰭條12~13。臀鰭基底長於背鰭基底,臀鰭鰭條15~17。胸鰭側中位,向後伸到腹鰭基。腹鰭末端達肛門。尾鰭寬叉形。頭背部有紅色網狀的花紋,體背部中間有一行灰色花紋。沿體側有13條灰色縱紋和3條黃色細紋相間排列。背鰭基部有一條黃色縱紋。腹鰭上有一條斜裂的黃紋。臀鰭與腹鰭白色,尾鰭微呈黃綠色。

生境與分佈:棲息於沿海近岸淺海海灣底層或珊瑚礁中。為溫帶和熱帶魚類。分佈於東海、南海。

生藥

採集:捕撈後,剪取魚尾,洗淨,晒乾。

加工炮製:將魚尾煅存性入藥。

貯藏:置於幹處。

藥性

性味:鹹,寒。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吹喉,適量。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中國藥用海洋生物》:“治扁桃體炎:將狗母魚尾晒乾,煅灰存性,加冰片研末,吹入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