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木藍

藥材名稱:藍色韭

名稱出處:《藏藥志》

概況

異名:日估(藏藥名)。

基源:為百合科蔥屬植物藍包蔥的全草。

原植物:藍包蔥Allium atrosanguineum Schrenk(A.monadelphum Turcz.ex Kar.A.chalcophengos Airy-Shaw)

歷史:《晶珠本草》:“日估類藥物性重,促進食慾,開鬱豁悶,治胃病及培根寒熱病等”,又謂:“日估味甘,微苦,治婦女病,蟲病,生於深山潮溼處,葉狀如蔥,花黃色。”本品未見藏醫使用。可根據葉狀如蔥,花為黃色的特徵,這類藥物分佈於青藏高原上的僅有2種,即藍色韭和黃花蔥,後者雖花黃色,但生長的海拔較低,生境比較乾燥,而藍色韭分佈的海拔高,在溼潤的草甸和沼澤草甸都能生長,較符合上述生境,故《藏藥志》認為藍色韭可能為日估的原植物。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鱗莖單生或數枚聚生,圓柱狀,粗約1cm,鱗莖外皮灰褐色,條裂,外皮的先端有時裂成纖維狀。葉管狀.中空,一般短於或有時長於花葶,粗達4mm。花葶圓筒狀,粗約3mm,下部被葉鞘;傘形花序球形,具多數花;總苞灰藍色,2裂;外梗細,外圍較短,內部較長;花下無小苞片;花黃色,後變紅色或紫色;花被片長圓形,倒卵狀長圓形,長9~15mm,內輪花被稍短;花絲短,合生成管狀,管的下部與花被片貼生,花絲分離的部分呈管狀,內輪加寬,呈三角形;子房倒卵形,腹縫線的基部有小的凹陷。花果期6~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4卷.253頁.圖7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400~5400m的草地或草甸上。分佈於新疆、青海、甘肅、四川、雲南西北部和西藏。

藥性

性味:辛,重。

功效:促食慾,助消化,驅蟲,開鬱豁悶。

主治:胃病及培根寒熱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