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礬

藥材名稱:小大黃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矮大黃(青海)。

基源:為蓼科大黃屬植物小大黃的根。

原植物:小大黃Rheum pumilum L.

形態:多年生小草本,莖直立,具短柔毛,高12~20cm。基生葉寬卵形,長3~5cm,寬1.5~3cm,近草質,頂端圓鈍,基部心形,邊緣全緣有緣毛,下面沿葉脈生柔毛;主脈粗壯,稍突出;葉柄粗壯,與葉近等長或比葉片長,莖生葉1~2,較小,托葉鞘膜質。花序圓錐狀,狹窄,分枝稀疏;花兩性,花被片6,成2輪,淡綠或帶紫紅色,花梗細弱,近基部具關節;雄蕊9;花盤不發達;子房卵形,具3稜;花柱3較短,柱頭膨大成頭狀。瘦果連翅成卵狀三角形,翅狹窄,沿3稜著生。花果期6~8月。(圖見《青藏高原藥物圖鑑》.第2冊)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4000~4300m的山坡灌叢,河谷階地。分佈甘肅,青海,四川、西藏。

藥性

性味:苦,寒。

功效:瀉腸胃積滯、實熱,下瘀血,消癰腫。 《中草藥》:“清熱,瀉下,消腫,解毒,活血散瘀。”

主治:食積停滯,脘腹脹痛,實熱內蘊,大便祕結,急性闌尾炎,黃疸,經閉,癰腫,跌打損傷。 ①《晶珠本草》:“清熱,瀉腹水。治惡性腹積水。” ②《中草藥》:“治培根病和赤巴病引起的熱性病,高熱譫語,熱性便祕,小便赤黃,溼熱水腫,氣虛咳喘,胸腹脹滿,積食不化,腹痛腹瀉,炭疽病,癰癤腫毒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