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茄

藥材名稱:苦地膽

名稱出處:《綱目拾遺》

概況

異名:天芥菜、雞痾粘(《綱目》),土柴胡(《生草藥性備要》),草鞋底(《嶺南採藥錄》),牛插鼻、地枇杷(《福建民間草藥》),鋪地娘(《南寧市藥物志》),地膽草(《浙江藥用植物志》),鐵掃帚(《閩東本草》),牛吃埔(《廣東潮汕草藥》),鐵燈柱(《江西民間草藥驗方》),草鞋根(《廣西百色中草藥》)。

基源:為菊科地膽草屬植物地膽草的全草。地膽草屬全世界有30餘種;中國2種,皆入藥。

原植物: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 L.

形態: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20~60cm,多少二歧分枝,密被白色貼生的長硬毛。基生葉蓮座狀,基部漸狹成寬短柄,葉片匙形或倒披針狀匙形,長5~18cm,寬2~4cm,頂端圓鈍或具短尖,邊緣具圓齒狀鋸齒;莖葉少而小,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向上漸小;全部葉表面被疏長柔毛,背面密被長硬毛和腺點。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或枝端束生成團球狀復頭狀花序,基部為3個葉狀苞片所圍;苞片綠色,寬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1.5cm,寬0.8~1cm;總苞狹,總苞片綠色或上端紫紅色,長圓狀披針形;花管狀,兩性,花冠淡紫色或粉紅色。瘦果長圓狀線形,頂端截形;具稜,被短柔毛;冠毛汙白色,具5條硬剛毛,基部寬扁。花期7~8月,果期9~11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74卷.44頁.圖版16)

生境與分佈:常生於開曠的荒野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緣。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及雲南等地。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地區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末採收全草,晒乾。藥材產於廣西、廣東、福建。

鑑別:全草長30~60cm。根莖短粗,長1~2cm,粗約0.5cm,密被緊貼白絨毛。根生葉多皺縮,黃綠色,匙形或長圓倒披針形,疏被白色長毛,紙質稍柔。莖圓柱形,粗2~3mm,斷面中空,莖生葉少而小。有時莖端帶有頭狀花序,花冠多脫落。以葉多、無花者為佳。

化學性質

含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 acetate)、地膽草內酯(Elephantopin)、去氧地膽草內酯(Deoxyelephantop-in)、異去氧地膽草素(Isodeoxyelephantopin)、羽扇豆醇(Lupeol)、豆甾醇、11,13-二氫去氧地膽草素(11,13-Dihydrodeoxyelephantopin)[1]。尚含表無羈萜醇(Eptfriedelinol)、三十烷醇(Triacontan-1-ol)、三十二烷醇(Dotriacontan-1-ol)和氯化鉀[2]。花莖、葉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3]。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0:415。


[2]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291。


[3] 中草藥學.下冊.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