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掛牛

藥材名稱:山道年蒿

名稱出處:《中國藥用植物圖鑑》

概況

異名:蛔蒿(《中國藥用植物圖鑑》)。

基源:為菊科絹蒿屬植物蛔蒿的花序和葉。絹蒿屬全世界有100餘種;中國有30餘種,部分種類可供藥用。

原植物:蛔蒿Seriphidium cinum(Berg.ex Poljak.)Poljak.(Artemisia cirium B erg.ex Poljak.)

歷史:山道年蒿是提取與製造驅蛔藥山道年的原料,原產原蘇聯中亞南部地區,中國新疆最早引入栽培,現中國西北、華北、東北等地也有引種。

形態:多年生亞灌木,高可達70cm;全株被白色絨毛,有特異香氣。葉互生,二回羽狀深裂,裂片狹線形,灰綠色。頭狀花序長卵圓形或橢圓形,長1.5~4mm,聚成復總狀花序;總苞片數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總苞片鈍三角形,較厚,漸向內層呈卵形或橢圓形,且漸薄,中央部分黃綠色至棕綠色,有稜線,邊緣帶白色;全為管狀花,每頭狀花序有花3~6朵,兩性,黃色或紫紅色。瘦果無冠毛。花果期8~9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上冊.209頁.0431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冷涼乾旱沙質壤土。原產於原蘇聯中亞南部地區,現中國西北、華北、東北一些省區有引種栽培。

此外中國產東北蛔蒿Seriphidium finitum(Kitag.)Ling et Y.R.Ling(Artemisia finita Kitag.)生於低海拔地區礫質坡地,半荒漠草原或河湖岸邊草甸、草原上。分佈於黑龍江西部、內蒙古、新疆。頭狀花序含,β-山道年,經化學處理轉化成α-山道年後亦有作為驅蛔藥。

生藥

栽培:適於冷涼較乾旱環境,耐旱;以深厚、肥沃的中性或微鹼性沙質壤土為宜,忌連作,怕澇,多半用種子繁殖,冬、春兩季均可播種。播前需用溫水(40℃)浸種(瘦果)2~6小時,然後用細砂搓去種子外面的粘液,再與草木灰或細土拌混後點播或條播。直播以行株距45×33cm淺播,每畝用種50~70g。或育苗移栽。苗高3~7cm時勻苗,苗高10cm左右時定苗或移栽,每穴留苗1~2株。結合中耕除草和追肥3次,可用人畜糞水、過磷酸鈣及草木灰施肥。加強管理,可連續收穫2~3年。在高溫多溼情況下最易發生根腐病,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石灰進行土壤消毒或用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鏽病,可用97%敵鏽鈉200~300倍液噴射。蛔蒿夜蛾,用50%磷胺乳油1500倍液噴殺。蚜蟲、紅蜘蛛,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採集:一般在8~9月花序含苞欲放時採收,以外觀由綠色變為黃綠色、頂端由尖而長變為圓而鈍、手握一把已不發粘、手鬆則散開時最為適宜。如花序成熟時間先後參差不齊,應分批採收。採得的花蕾,立即利用火炕、烤煙房、乾燥室等烘乾,或攤開放通風處迅速陰乾,不可日晒或堆放。

鑑別:山道年蒿頭狀花序細長,長卵形或橢圓形,長1.5~4mm。全體為總苞片包被,苞片14~20個,作覆瓦狀排列,綠棕色,最外的苞片呈鈍三角形,較厚,漸次向內呈卵形或橢圓形且較薄,每苞片長約2mm,背面著生多數帶發亮的腺毛及細長彎曲的非腺毛,有隆起的稜線。除去苞片可見3~6個未完全成熟的筒狀花,長約1.5mm,花冠5裂,雄蕊5,聚藥,雌蕊1,子房長圓形,無冠毛。有樟腦樣香氣,味苦。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黴。

化學性質

花序含L-α-山道年(L-α-Santonin)、苦艾素(Artemisin)以及揮發油,油中主成分為桉腦、薴烯及d-α-蒎烯[1],此外,尚含β-山道年[2],蒿屬黃酮甙(Transilin)[3]、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槲皮素、蘆丁、咖啡酸等[4]。

參考文獻

[1] CA 1970;73:35543p 。


[2] 藥學學報 1980;15:693 。


[3] CA 1978;89:56430v 。


[4] CA 1985;103:5121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