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扇

藥材名稱:紫蘇葉

名稱出處:《金匱要略》

概況

異名:白蘇(《圖經本草》),白紫蘇(《生草藥性備要》),紅蘇(河北、江蘇、廣東、廣西),野蘇(江西、湖南、四川、雲南),雞蘇(江西、福建、湖南),香蘇(東北、河北),蘇麻(湖北、四川),赤蘇(山西、福建),興伯夏噶(西藏)。

基源:為脣形科紫蘇屬植物紫蘇,野生紫蘇的乾燥嫩枝和葉。紫蘇屬全世界1種3變種,產亞洲東部;中國全產,均可藥用。

原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L.)Britt.(Ocimum frutiscens L.;P.ocymoides L.; P.urticaefolia Salisb.; P.macrostachys Benth.;P.frutiscens(L.)Britt.var.typica Makino]又名薄荷、大紫蘇(湖北),臭蘇、假紫蘇(廣東),野藿麻(雲南)。野生紫蘇Perilla frutescens(L.)Britt.var.acuta(Thunb.)Kudo(Ocimum acutum Thunb.;P.heteromorpha Carr.;P.cavaleriei Lévl.;P.albiflora Odashima),又名白絲草、紅香師菜、蚊草,蛤樹,紫禾草(廣東),臭草、香絲菜、野香絲(廣西),野豬疏(福建),青葉紫蘇(浙江),紫蘇(江蘇),蘇麻(湖北),蘇管(江西)。

歷史:本品為常用草藥,原名“蘇”,始載於《別錄》,列為中品。歷代本草著作中多有收載,所說的內容基本一致。蘇頌《圖經本草》載:“蘇紫蘇也,處處有之,以背面皆紫者佳,夏採莖葉,秋採子。”《綱目》載:“紫蘇、白蘇皆以二、三月下種,或宿子在地自生。基莖方,其葉團而有尖,四圍有巨齒,肥地者面背皆紫,其背面皆白者即白蘇,乃荏也,八月開細花,成穗作房,如荊芥穗”此描述及《植物名實圖考》中所繪的紫蘇植物圖均與現今市場售的紫蘇形態特徵相符。又謂“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曰紫蘇者,以別白蘇也。”由於此植物變異較大,中國古代書中稱葉全緣的為白蘇,稱葉兩面紫色或面青背紫的為紫蘇,但據近代植物分類學者的意見,認為二者同屬一種植物,變異不過因栽培而起。又白蘇與紫蘇除葉的顏色不同外,其它可作為區別之點的即白蘇的花通常白色,紫蘇的花常為粉紅至紫紅色,白蘇被毛通常稍密(有時也有例外),果萼稍大,香氣亦稍遜於紫蘇,但差別微細,故將二者合併。

形態:一年生草本。莖高0.3~2m,綠色或紫色,鈍四稜形,具4槽,密被長柔毛。葉闊卵形或圓形,長7~13cm,寬4.5~10cm,先端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兩面綠色或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貼生柔毛;葉柄長3~5cm,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輪傘花序二花,組成長1.5~15cm,密生長柔毛,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約4mm,先端具短尖、外被紅褐色腺點,邊緣膜質;花梗長1.5mm,密被柔毛。花萼鐘形,10脈,直伸,下部被長柔毛,雜有黃色腺點,內面喉部有疏柔毛環;花冠白色至紫紅色,長3~4mm,寬3~4mm,冠筒短,長2~2.5mm,喉部斜鐘形,冠簷近2脣形,上脣微缺,下脣3裂,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與上脣相近似。雄蕊4,前對較長,插生喉部,花葯2室,室平行,其後略叉開或極叉開;花柱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小堅果成球形,灰褐色,直徑為1.5mm,具網紋,花期8~11月,果期8~12月。(圖見《中藥志》.4冊.666頁.圖645)

生境與分佈:中國各地廣泛栽培。

野生紫蘇與紫蘇的主要區別為:莖被短疏柔毛;葉較小,卵形,長4.5~7.5cm,寬2.8~5cm,兩面被疏柔毛;果萼小,長4~5.5mm,下部被柔毛,具腺點。小堅果較小,土黃色,直徑1~1.5mm。(圖見《中藥志》.4冊.667頁.圖646)生山地路旁,村邊荒地或栽培於舍旁。分佈於中國山西、河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及雲南。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適應性強,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下生長較好。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用種子繁殖,於3月下旬~4月中旬播種。按行距33cm開條溝,深2cm左右,將種子拌有細土後勻撒溝內;或以株行距2.5×33cm開穴點播。播後覆薄土,每畝用種量0.8kg。也可育苗移栽,經濟利用土地。出苗後,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條播地以株距25cm左右定苗;穴播地每穴留苗1~2株。生長期中須勤除雜草,結合中耕追肥1~2次,用人畜類水或化肥追施。病害有鏽病,可噴97%敵鏽鈉300倍液;斑枯病,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銀蚊夜蛾、卷葉蛾、棉小造橋蟲,均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

採集:9月上旬(白露前後)枝葉茂盛花序剛長出時採收,置通風處陰乾,然後將葉子採下。藥材主產於江蘇、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浙江、四川。

鑑別

性狀:葉卵形或圓卵形,多數皺縮捲曲或已破碎,兩面均棕紫色,或上面灰綠色,下面棕紫色,兩面均有稀毛;先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近圓形,有柄。質薄而脆。切碎品多混有細小莖枝,莖四方形,有槽,外皮黃紫色,有時剝落,木部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鬆的髓。氣芳香,味微辛。以葉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 紫蘇葉粉末棕綠色。 ①非腺毛較粗大,1~7細胞,常呈鐮刀狀彎曲,頂端細胞銳尖或稍鈍,長71~720μm,直徑27~72μm,表面有角質條狀紋理或細小疣狀突起。 ②腺鱗頭部類圓形,4~8細胞,直徑50~83μm,常含黃色分泌物;柄極短,單細胞。 ③小腺毛頭部類圓形,1~2細胞,柄短,單細胞。 ④草酸鈣方晶直徑2~10μm,另有小方晶。 ⑤表皮表面觀細胞不規則形或類長多角形,垂周壁波狀彎曲或稍平直。上表皮細胞壁連珠狀增厚,表面有平行的角質紋理;下表皮細胞垂周壁較薄,氣孔及毛茸多。氣孔長圓形或類圓形,直軸式。 ⑥纖維細長,有的胞腔內含細小草酸鈣結晶。 ⑦螺紋、網紋、梯紋或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0~61μm,螺紋導管寬大,螺紋緊密,具緣紋孔導管的具緣紋孔排列緊密。網紋導管的網孔細密。 ⑧厚角組織縱斷面觀細胞長條形,胞腔內有細小草酸鈣針狀、桿狀結晶,常聚集於細胞的一端。(圖見國鈞《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第331頁.圖159)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含揮發油(紫蘇油),油中主要有:紫蘇醛(l-Perillaldehyde)、紫蘇醇(lPerilla-alcohol)、二氫紫蘇醇(Dihydroperilla-alcohol)、薴烯、芳樟醇、薄荷腦、丁香烯、香薷酮(Elsholtziaketone)、臺薷酮(Naginataketone)、紫蘇酮(Perillaketone)、異白蘇酮(Isoegomaketone)、欖香脂素(Elem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蒔蘿油腦(Dillapiol)、α-蒎烯、β-蒎烯、薄荷酮、丁香酚、3-辛醇、1-辛烯-3-醇、橙花叔醇、匙葉桉醇(Spathulenol)、植物醇等[1,2]。

另外尚含:花青素-3-(6-對香豆醯-β-D-葡萄糖)-5-β-D-葡萄糖甙[Cyanidin-3-(6-p-coumaroyl-β-D-glucoside)-5-β-D-glucoside][1],丙二醯紫蘇甙{Malonylshisonin,即3-O-[6-O-(E)-對香豆醯-β-D-吡喃葡萄糖]-5-O-(6-O-丙二醯-β-D-吡喃葡萄糖)花青素、3-O-[6-O-(E)-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yl]-5-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yl)cyanidinl[3]、咖啡醯丙二醯花青甙(Caffeylmalonylcyanin)、丙二醯順紫蘇甙(Malonylcis-shisonin)、咖啡醯花青甙(Caffeylcyanin)、順紫蘇甙(cis-Shisonin)[4]、另分得咖啡酸酯Ⅰ和Ⅱ(Caffeic ester Ⅰ and Ⅱ)[5]以及芹菜素7-O-二葡萄糖醛酸甙、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甙和黃芩素7-O-二葡萄糖醛酸甙[6];新近,從鮮葉中分得一單萜甙命名為紫蘇甙甲(Perilloside A)(1)[7]。

參考文獻

[1] 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下冊.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939。


[2] CA 1992;116:27908c。


[3] CA 1989;111:54176r。


[4] CA 1990;113:188025r。


[5] CA 1990;113:188018r。


[6] Phytochernistry 1993;33(4):97。


[7] Phytochemistry 1992;31(9) :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