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

藥材名稱:栗子

名稱出處:《千金.食治》

概況

異名:慄(《詩經》),板栗(《唐本草》),

子、

子(《醫心方》),大慄(浙江、江蘇)。

基源:為殼鬥科慄屬植物板栗的種子。慄屬全世界約有12種;中國有4種,其中有2種入藥。

原植物: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歷史:慄,《詩經》始載之。宋《圖經本草》雲:“慄處處有之。……木高二三丈,葉極類櫟,四月開花,青黃色,長條似胡桃花,實有房蝟,大者如拳,中子三五。”所指均系此種。

形態:落葉喬木,高15~20m;幼枝被灰褐色絨毛;無頂芽。葉成2列,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9~18cm,寬4~7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鋸齒,齒端芒狀,下面有灰白色短絨毛,側脈10~18對,葉柄長1~1.5cm。雄花序穗狀,直立,雌花生於枝條上部的雄花序基,2~3朵生於總苞內。殼鬥球形,連刺直徑4~6.5cm;苞片針形,有緊貼星狀柔毛;堅果當年成熟,2~3個,側生的2個半球形,直徑2~2.5cm,褐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410頁.圖819)

生境與分佈:生於向陽、乾燥的沙質土壤。廣泛栽培於遼寧、河北、黃河流域和以南各地。

化學性質

含有蛋白質5.7%,脂肪2.0%,碳水化合物62%,灰分1.3%,澱粉25%及維生素B,脂肪酶。

參考文獻

中國藥用植物誌.第2冊.科學出版社,19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