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睛

藥材名稱:藁本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藁芨(《山海經》),鬼卿、地新(《本經》),微莖(《別錄》),藁板(《山東中藥》),西芎(四川、湖北、湖南、江西)。

基源:為傘形科藁本屬植物藁本以及遼藁本、巖茴香的根和根莖。

原植物:正品藁本的原植物為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但也有將以下2種作為藁本使用的: ①遼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Nakai et Kitag.)Nakai et Kitag. ②巖茴香Ligusticum tachiroei(Franch.et Sav.)Hiroe et Constance[Seseli tachiroei Franch.et Sav.;Tilingia tachiroei(Franch.et Sav.)Kitag.],又名火藁本(《中藥大辭典》),細葉藁本(《秦嶺植物誌》)。

歷史:藁本始載於《本經》,列入中品。在歷代本草中常與芎

相混淆。《圖經本草》雲:“葉似白芷香,又似芎

,但芎

似水芹而大,藁本葉細耳,根上苗下似禾藁,故以名之”。《綱目》載:“江南深山中皆有之,根似芎

而輕虛,味麻,不堪作飲也。”所述及繪圖與現代所用的藁本相符。

形態:藁本為多年生草本,高達1m。根莖發達,具膨大的結節。莖直立,圓柱形,中空,具條紋。基生葉具長柄,柄長可達20cm,葉片輪廓寬三角形,長10~15cm,寬15~18cm,二回三出式羽狀全裂,第一回羽片輪廓為長圓狀卵形,長6~10cm,寬5~7cm,下部羽片具柄,柄長3~5cm,基部略擴大,小羽片卵形,長約3cm,寬約2cm,邊緣齒狀淺裂,具小尖頭,頂生小羽片先端漸尖至尾狀;莖中部葉較大,上部葉簡化。復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果時直徑6~8cm;總苞片6~10,線形,長約6mm;傘輻14~30,長達5cm;小總苞片10,線形,長3~4mm;花白色;萼齒不明顯;花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具內折小尖頭;花柱基隆起,花柱長,向下反曲。分生果長圓狀卵形,背腹扁壓,長4mm,寬2~2.5mm,背稜突起,側稜略擴大呈翅狀;背稜槽內油管1~3,側稜槽內油管3,合生面油管4~6。胚乳腹面平直。花期8~9月,果期10月,在高海拔地區,其花果期延長至10~11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期.第2分冊.253頁.圖版105∶1~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000~2700m的林下、溝邊草叢中。分佈於陝西、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四川。各地常有栽培。

遼藁本與藁本的區別在於:根圓錐形,分叉;根莖較短。總苞片2枚,長約1cm,早落;傘輻8~16,長2~3cm。分生果稜槽內油管較少,僅1(~2)條,合生面油管2~4。(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2分冊.253頁.圖版105∶7~8)。生於海拔1250~2500m的林下、草甸及溝邊等陰溼處。分佈於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

巖茴香的區別點為:根莖粗短;根常分叉。莖較纖細,常呈“之”字形彎曲。葉片輪廓卵形,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長3~15mm,寬0.5~1mm,具1脈。復傘形花序少數,直徑2~4cm;總苞片2~4,線狀披針形,長0.5~1cm,常早落;傘輻6~10,長1~1.5cm。分生果稜槽內油管1,合生面油管2。(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2分冊.241頁.圖版99∶1~5)生於海拔1200~2500m的河岸溼地、石礫荒原及岩石縫間。分佈於中國吉寧、遼寧、河北、山西、河南。朝鮮、日本也有分佈。

此外尚有藁本屬的另一種和山芎屬的1種植物在區域性地區作為藁本作用:

①麗江藁本Ligustiicum delavayi Franch.,又名黃藁本(《中藥大辭典》),其主要特徵為:根細長,長可達10cm,下部分叉。莖自基部簇生,有分枝。葉具長柄,柄長6~25cm;葉片輪廓為長圓狀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窄線形至剛毛狀,長1~5mm,寬0.5mm;總苞片1~4,線狀披針形;傘輻10~14,長3~4cm;萼齒顯著。(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2分冊.243頁.圖版100.1~4)生於海拔2800~3800m的山坡灌叢、草地。產於雲南。

②鞘山芎Conioselinum vaginatum(Spreng.)Thell.(Ligusticum vaginatum Spreng.),又名新疆藁本(《新疆藥用植物志》)。其主要特徵為:根多分叉,根莖較粗厚。葉片輪廓為三角形卵形,長16~25cm,寬15~23cm,二至三回3出式羽狀全裂;末回裂片長卵形至披針形,長1.5~2cm.寬0.5~0.8cm,邊緣羽狀深裂。總苞片無,傘輻10~14;小總苞片5~8,線形;萼齒不顯。果實背腹扁壓,背稜狹翅狀,側稜寬翅狀;每稜槽內油管2~3,合生面油管4~6。花期7月,果期8月。生於山坡草叢或河谷灌叢中。產於中國新疆西部地區。原蘇聯中亞和西西伯利亞有分佈,歐洲中部亦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溫和溼潤的氣候。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及腐殖質土為好。用根莖繁殖,在9~10月間結合收穫時,將瘦長的根莖割下作種莖。每段作種根莖應有2~3個節。按株行距各約33cm開穴,每穴栽根莖1~2段,覆土3~5cm。出苗或返青後,注意中耕除草,每年需追肥2~3次。冬季可結合田園清潔施堆肥或草木灰,並培土壅根,以利防凍。

採集:春季發苗前或秋季莖葉枯黃後採挖根莖和根,除去泥土,晒乾。

藁本主產於四川、湖北、湖南、陝西;遼藁本主產於河北、遼寧、山西、內蒙古。

鑑別

性狀:藁本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圓柱形,稍扭曲,略有分枝,長3~10cm.直徑1~2cm,表面黃棕色或暗棕色,有縱皺紋,栓皮易剝脫,上端有一至數個圓孔狀莖基,下側有點狀鬚根殘痕。體輕,質較硬,折斷面淡黃色或黃白色,纖維性。氣芳香、味苦辛,微麻。

遼藁本根莖呈不規則圓柱狀或團塊狀,長2~10cm,直徑0.5~1.5cm。表面棕褐色,上端有數個叢生的葉基及突起的節,下端有多數細長而彎曲的根,根莖及根均有點狀鬚根痕。氣味同藁本。

以身幹、整齊、香氣濃郁者為佳。

顯微 藁本根莖的橫切面:木栓層為10餘列木栓細胞,皮層狹,韌皮部寬廣,根跡維管束縱橫散佈,油室多,直徑64~100μm,大者可至200μm以上,內含黃色油狀物。形成層環狀。木質部被射線分割成20餘群,導管多角形,直徑14~40μm;木質部束中的木纖維群大多連成一片。髓大,有多數油室。

遼藁本根莖的橫切面:與藁本相似,韌皮部有多數油室,直徑45~200μm。木質部導管較小,直徑10~27μm,木纖維群發達,壁厚,雜湊,近中心的纖維群有的被3~4列栓化細胞所包圍。髓部中有少數油室。(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575頁.圖426、627)

藁本粉末灰棕色。 ①分泌道巨大,多碎斷。橫斷面觀分泌細胞扁長圓形,內含黃棕色分泌物;縱斷面分泌細胞略呈長圓形,可見條形分泌物。分泌道外側細胞縱長,含圓簇狀結晶。 ②草酸鈣簇晶較多,存在於薄壁細胞中。呈圓簇狀或類長圓形,直徑2~17μm,有的一個細胞中含數至十數個結晶。 ③木栓細胞常成片,少數單個散在,棕色或紅棕色。橫斷面呈類長方形,外壁薄,側壁及內壁增厚;表面觀呈類多角形或類長方形,單個散在的角隅稍尖,垂周壁厚5~10μm,微彎曲,有的壁薄,細波狀彎曲。有的細胞中含深黃棕色物。 ④石細胞較多,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常與木纖維連結,近無色或淡黃色。呈長圓形、類長方形、圓多角形或類紡錘形,直徑27~58μm,長49~99μm,壁厚5~18μm,層紋少數可見。木纖維多成束,淡黃色或黃棕色。呈梭形,稍彎曲,末端斜尖、鈍圓或有分枝,有的中部較膨大,直徑9~29μm,長256μm或更長,壁厚4~10μm,紋孔細小,點狀、裂縫狀、人字狀或十字狀。另可見網紋、螺紋、具緣紋孔導管和澱粉粒。(圖見徐國鈞等《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301頁.圖144)

理化:取藁本、遼藁本粉末各2g,加乙醚6ml,冷浸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幹,殘渣用氯仿溶解至100ml,供點樣用。以阿魏酸為對照品。吸附劑為1%CMCNa-矽膠G。展開劑用氯仿-苯-甲醇(20∶20∶6),展距17.5cm。取出晾乾,至熒光燈下觀察熒光,樣品液與對照品液在相應位置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575頁.圖428)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藥理

①對中樞神經作用 藁本中性油1/10,1/5LD50劑量ig(igLD50為70.17±4.95g(生藥)/kg)能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對抗苯丙胺引起的運動興奮,增強硫噴妥鈉的催眠作用,對抗酒石酸銻鉀引起的扭體反應,延長熱板反應時間,降低致熱兔及正常小鼠體溫[1]。 ②降壓及擴張血管 藁本及遼藁本的水或醇提液2g/kg iv,均使麻醉兔血壓下降,水提液2g/kgiv,對帶神經離體兔耳無明顯作用,對去神經離體兔耳直接灌流,可使血管擴張[2]。 ③對平滑肌作用 藁本中性油1.4×10-3~5.6×10-3g/ml濃度,對兔離體腸平滑肌及兔離體子宮平滑肌均有抑制作用,並對抗組胺、乙醯膽鹼、菸鹼、毒扁豆鹼、酚妥拉明、氯化鋇引起的腸活動興奮,也對抗催產素引起的子宮張力的升高[3]。 藁本水提液1.3%(最終濃度)可使離體兔腸抑制,並對抗乙醯膽鹼引起的腸管收縮[2]。 ④抗炎 藁本中性油按1/10,1/5LD50劑量ig(同文獻[1]),對小鼠由醋酸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由二甲苯引起的耳殼腫脹及大鼠角叉菜膠性足跖腫脹均有抑制作用[4]。 ⑤抗真菌 藁本煎劑15%~30%用試管法,對許蘭氏黃癬菌、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堇色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共心性毛癬菌、紅色毛癬菌、鐵鏽色毛癬菌、犬小芽胞菌、足蹠毛癬菌、趾間毛癬菌有抑制作用[5]。

參考文獻

[1] 中西醫結合雜誌 1987;7(12):738。


[2] 中草藥 1981;12(3):17。


[3] 中藥通報 1987;12(4):240。


[4] 中草藥 1989;20(6):262。


[5] 中華面板科雜誌 1958;6(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