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巖矸

藥材名稱:隱孔菌

名稱出處:《中國的真菌》

概況

異名:鬆橄欖(《滇南本草》)。

基源:為多孔菌科隱孔菌屬真菌隱孔菌的子實體。

原植物:隱孔菌Cryptoporus volvatus(Peck)Hubb.,又名黑邁(雲南)。

歷史:《滇南本草》載:“鬆橄欖,味苦、甘、性微寒。治大腸下血、積熱之毒。療內外九種痔瘡。治牙齒疼。將鬆橄欖於疼牙上咬住,疼即止。”以上所指即為本品。

形態:菌蓋無柄或有柄狀的基部,球形或扁球形,長徑2~4.5cm.短徑1.5~3.5cm,厚1~3cm,表面平滑,深蛋殼色至栗色或可可色,邊緣鈍圓,與白色菌幕相連;菌管層被菌幕所遮蓋,反在後側有1圓形孔口,外觀上整個子實體如一空囊;菌肉近白色,厚2~8mm;菌管長2~5mm,管口圓形,淺粉灰色,每1mm內有3~4個;孢子長方橢圓形,透明無色,壁表平滑,10~13×4.5~6μm。(圖見《中國藥用真菌》.86頁.圖31)

生境與分佈:生於松樹(Pinus)上。分佈於黑龍江、河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

化學性質

含果糖、葡萄糖、乳糖、D-甘露糖。

參考文獻

現代應用藥學 1988;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