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筋

藥材名稱:黑麵神

名稱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概況

異名:鬼畫符(《廣西中藥志》),野甜菜、帕彎頓(傣語)(《雲南西雙版納傣藥志》),黑麵葉、暗鬼木、青凡木、鐵甲將軍、夜蘭茶、四睛草、烏漆臼、山樹蘭(《新華本草綱要》)。

基源:為大戟科黑麵神屬植物黑麵神的枝、葉。

原植物:黑麵神Breynia fruticosa(L.)Hook.f.

歷史:黑麵神始載於《生草藥性備要》,雲:“散瘡消毒,洗爛肉、漆瘡、解牛毒。偶見諸毒,食此必覺香甜。”《本草求原》記:“黑麵神,一名鍾馗草,言其葉黑也。”所述均即本種,本種葉片幹後成黑色。

形態:直立灌木,高2~3m。樹皮灰棕色,枝圓柱形,多叉狀彎曲,表面有白色細小皮孔,小枝淺綠色,無毛。單葉互生,葉柄極短,長2~4mm;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近圓形,長2.5~5cm,寬2~3cm,革質,上面暗綠色,下面灰綠色,幹後變黑色,兩面光滑無毛。花極小,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和花盤,單生或2~4朵簇生於葉腋。花萼頂端6淺裂;雄花花萼陀螺狀或半球形,雄蕊3,花絲合生;雌花花萼至果期擴大呈盤狀,變褐色,子房3室,每室2胚珠。核果外果皮肉質,近球形,直徑約6mm,位於擴大的宿存萼上,呈深紅色。花果期4~9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586頁.圖2902)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荒野及近水邊灌叢中。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中南半島及菲律賓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摘嫩枝葉。藥材產於廣西、廣東。

鑑別:新鮮枝葉深綠色,幹後成黑色。枝扁圓形,表面有稜及溝,並有白色細小的皮孔,質硬而脆,斷面灰棕色,中有髓腔。葉表面黑色有光,背面灰黑帶紅。質脆易碎。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枝、葉和莖皮均含鞣質,莖皮中含量為12.02%。葉含酚類與三萜。種子含脂肪油[1]。

附 同屬植物鼠李黑麵神(Breynia rhamnoides Muell.)的葉含三十烷、三十酸、三十五酸、蠟醇,羊毛甾醇,膽甾醇[2]。同屬植物藥用黑麵神(B.officinalis Hemsl.)莖木含黑麵神素A,B(Breynin A,B)[3]。

參考文獻

[1]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86。


[2] CA 1979;90:51386w。


[3] CA 1992;117:13146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