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青

藥材名稱:石菖蒲

名稱出處:《圖經本草》

概況

異名:菖蒲(《圖經本草》),九節菖蒲(《滇南本草》),水劍草(《綱目》),苦菖蒲(《生草藥性備要》)

基源:為天南星科菖蒲屬植物石菖蒲的根莖。菖蒲屬全世界約有4種,中國均產。

原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n Schott,又名隨手香、小石菖蒲(四川)。

歷史:《本草別說》雲:“菖蒲根鬚絡石,略無少泥土,根葉極緊細,八寸不啻九節。”《圖經本草》雲:“菖蒲,今處處有之……春生青葉,長一二尺許,其葉中心有脊,狀如劍……其根盤屈有節,狀如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節尤密.八寸九節者佳。”《綱目》在區別五種菖蒲時雲:“菖蒲凡五種……生於水石之間,葉有劍脊,瘦根密節,高尺餘者石菖蒲也。”依據上述的形態描述及生境等,石菖蒲的原植物應為本種。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狀莖芳香,粗2~5mm節間長3~5mm,根肉質,具多數鬚根,根狀莖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叢生狀,分枝常被纖維狀宿存葉基。葉無柄,葉片簿,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可達5mm。,脫落;葉片線形,長20~30(~50)cm,基部對摺,中部以上平展,先端漸狹,無中肋,平行脈多數。花序柄腋生,長4~15cm,三稜形。葉狀佛焰苞長13~25cm,為肉穗花序的2~5倍或更長;肉穗花序圓柱狀,長(2.5~)4~65(~8.5)cm,粗4~7mm,上部漸尖,直立或稍彎。花白色。成熟果序長7~8cm,粗可達1cm。幼果綠色,成熟時黃綠色或黃白色。花果期2~6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3卷.第2分冊.6頁.圖版145)

生境與分佈:常見於海拔20~2600m的密林下,生長於溼地或溪旁石上。分佈於黃河以南各地。印度東北部至泰國北部亦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種於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和涼爽溼潤的氣候地區。用根莖繁殖,春、秋兩季可進行。將採挖的幼嫩根莖,折成若干小段作種,按行株距15×12cm穴栽或條播,深4~5cm,栽後覆土澆水。出苗後除草鬆土,結合培土追施人畜糞水2次,冬季可用堆肥或廄肥撒施。

採集:秋季採挖根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或切成10cm左右的小段,晒乾。藥材主產於四川、浙江、江蘇。

鑑別

性狀:根莖扁圓柱形,多彎曲,常有分枝,長3~20cm,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勻的環節,節間長2~8mm,具有細縱紋,上方有三角形葉痕,左右互動排列,有時附毛鱗狀的葉基殘餘,下方有圓點狀根痕。質硬脆,折斷面纖維性,黃白色至淡紅棕色,內皮層環明顯,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及棕色油細胞。氣芳香,味苦、微辛。以條粗、斷面類白色、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 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紅棕色物。皮層寬廣,散有纖維束及葉跡維管束;葉跡維管束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成環,木化;內皮層明顯。中柱維管束周木型及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較少。纖維束及維管束鞘纖維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薄壁組織中散有類圓形油細胞;並含澱粉粒。 粉末:灰棕色,氣芳香,味苦、微辛。 ①澱粉粒較多。單粒球形、橢圓形或長卵形,直徑2~9μm,有的可見臍點狀、人字狀或短縫狀,層紋不明顯;復粒由2~20(或更多)分粒組成。 ②纖維和晶纖維成束,常與導管相連或淡黃色。纖維長,直徑11~20μm,末端漸尖,壁厚2~6μm,木化,有的胞腔內含淡棕色或紅棕色物。纖維束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呈長方形、類方形或類多角形,直徑9~22μm,壁厚,微木化。 ③草酸鈣方晶呈多面形、類多角形、雙錐形,直徑4~16μm。 ④分泌細胞較多,單個偶或兩個毗連分佈於薄壁組織中。呈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22~45μm,胞腔內充滿黃綠色、橙紅色或紅色分泌物。 ⑤薄壁細胞呈類圓形或類長方形,直徑22~58μm,壁連珠狀增厚,有的可見由數個橢圓形紋孔相整合紋孔域。薄壁組織碎片中可見含晶細胞。另可見表皮細胞鱗葉表皮細胞及導管。(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圖101)

理化:①石菖蒲的薄層色譜 取樣品粉末適量,用水蒸汽蒸餾,餾液置分液漏斗中,加石油醚振搖提取,提取液加無水硫酸鈉脫水,回收石油醚,進行矽膠柱層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1)洗脫,洗脫液濃縮後,點於矽膠G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2)為展開劑,展開後,用碘蒸氣顯色或置紫外光燈下檢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141-1)。 ②石菖蒲與水菖蒲的薄層色譜 取樣品粉末適量,置揮發油測定器中提取揮發油,用乙醚溶解後,點於矽膠G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為展開劑,以α-細辛醚甲基丁香酚為對照。展距10cm,置紫外光燈下檢視後,噴碘蒸氣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141-2A);或用水蒸汽蒸餾,蒸餾液用石油醚(60-90℃)振搖提取,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回收石油醚後,供點樣,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2)為展開劑、以α-細辛醚、甲基丁香酚為對照。(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141-2B)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晒乾。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黴。

化學性質

含揮發油0.5%~0.92%,油中含細辛醚(Asarone)86%,另還含石竹烯(Caryophyllene)、α,β-葎草烯(α,β-Humulene)、歐細辛醚(Sekishone)、反-甲基丁香酚(Trans-methylisoeugenol)、順-甲基異丁香酚、甲基丁香酚[1],欖香素、細辛醛二聚細辛醚(Bisasaricin)[2]。以及白菖酮(Shyobunone)、表白菖酮、異白菖酮、菖蒲二醇(Calamendiol)、異菖蒲二醇、草蒲酮(Calacone)、菖蒲螺酮(Acorone)、菖蒲螺酮烯(Acoronene)、菖蒲螺次酮(Acorenone)、α-蒎烯、莰烯、樟腦、龍腦、白菖烯、薑黃素(Curcumin)、芹子烯(Selinene)、白菖新酮(Acolamone)、異白菖新酮[3]。近又分離到1,2-二甲氧基-4(E-3’-甲基環氧乙烷)苯(1,2-Dimethoxy-4(E-3’-Methyloxiranyl)benzene)、1,2,4-三甲氧基-5-(E-3’-甲基環氧乙烷)苯[4]。

葉含揮發油,其成分同根莖揮發油。

參考文獻

[1] 中草藥通訊 1978;(6):1。


[2] 中草藥 1982;13(9):3。


[3]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534。


[4] Phytochemistry 1989;28(9):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