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蛇藥

藥材名稱:紫金龍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

概況

異名:川山七、黑牛膝(《雲南中草藥》),豌豆跌打、大麻藥(《廣西思茅中草藥選》),豌豆七(《雲南中草藥選》)。

基源:為罌粟科紫金龍屬植物藤鈴兒草的根。

原植物:藤鈴兒草Dactylicapnos scandens(D.Don)Hutch.

形態:多年生草質藤本,全體無毛,折斷時有紅黃色液汁。根木質,圓柱形,多分枝,粗可達5cm,外皮干時淺茶褐色。莖多分枝,三回羽狀複葉,少數小葉呈卷鬚狀;小葉卵形,長0.6~30mm,寬4~20mm,下面具白粉,全緣;基出脈5~7。總狀花序呈傘房狀與葉對生,花小;萼片2,長約2mm,早落;花瓣4,淡黃白色,外面2枚基部囊狀,內面2枚具細長爪,上部貼生;雄蕊6,合生成2束;子房狹卵形。蒴果狹卵形或卵形,紫紅色,長2~2.2cm。種子黑色,多數,長約1.2mm。(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12頁.圖1753)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地灌叢中、陰溼水溝邊、低窪草地、竹林及雜木林下。分佈於中國廣西、四川、雲南、西藏。尼泊爾、印度、緬甸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秋季挖取根,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晒乾。藥材主產於雲南。

鑑別

性狀:根圓柱形,略彎曲,有的分枝,長5~30cm,直徑0.5~4cm,根頭部稍粗大而扭曲,有數個莖基殘留;表面暗灰棕色至暗紫褐色,有明顯溝紋。質硬而脆,折斷時有粉塵,斷面淺灰棕色至暗紫褐色,可見放射狀紋理。氣微,味苦、微麻。

顯微 根橫切面:最外為落皮層;木栓層為數列含棕色物的木栓細胞。韌皮部除篩管外,均為薄壁細胞。形成層細胞色稍深。本質部導管類圓形,直徑20~120μm。本品薄壁細胞含眾多澱粉粒。(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554頁.圖412)

理化:取樣品粉末2g,加乙醇10ml,迴流2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點於中性氧化鋁G板上,以鹽酸普魯託品、鹽酸右旋異紫堇鹼為對照,以氯仿-丙酮(7·3)為展開劑,展距10cm,噴改良碘化鉍鉀試液顯色。標準品及樣品對應位置顯紅棕色斑點。

貯藏:置乾燥處。

化學性質

根含原阿片鹼,右旋異紫堇定(d-Isocorydine)[1]。另分離得到兩個阿樸啡生物鹼,即紫堇定[(+)-Corydine]和海罌粟鹼[(+)-Glaucine][2]。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237。


[2] CA 1988;108:9174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