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葉

藥材名稱:石刷把

名稱出處:《民間常用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鐵刷把(《四川中藥志》),石寄生(《泉州本草》),石刷子(《西昌中草藥》),巖掃帚(《浙江藥用植物志》)。

基源:為松葉蕨科松葉蕨屬植物松葉蕨的全草。松葉蕨屬全世界約2種,中國僅1種。

原植物:松葉蕨Psilotum nudum(L.)Griseb.(Lycopodium nudum L.),又名松葉蘭(《植物名匯》),石掃帚(四川),巖鬆、馬尾千金拔(廣西)。

形態:附生草本,無根,僅具毛狀吸收構造及假根固著於樹幹或石縫中。植株高15~70cm,莖基部匍匐,下部不分枝,上部作多次2歧分枝,小枝三稜形。葉退化為細小鱗片狀,革質,長2~3mm,寬2~2.5mm,基部的心形,全緣,頂端鈍尖,著生於枝的稜脊上,孢子葉闊卵形,通常2叉深裂;孢子囊生於葉腋,近球形,蒴果狀,3室,無環帶,縱裂。孢子腎形。(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107頁.圖213)

生境與分佈:附生於樹幹或岩石縫中。分佈於中國西南(除西藏外)及江蘇、安徽、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亞熱帶其它地區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8~9月採收,除去雜質,晒乾。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松葉蕨甙(Psilotin)[1]、3種Amentoflavane糖甙和芹菜素糖甙(Apigenin-di-c-glucoside)[3]、赤黴素G[4],以及非黃酮甙3’-羥基松葉蕨甙[2,5]。

參考文獻

[1] 中藥大辭典.上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05。


[2] CA 1982;97:141783x。


[3] Phytochemistry 1984;23(9):2053。


[4] CA 1984;101:3931u。


[5] CA 1985;103:5115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