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葉橐吾

藥材名稱:小二仙草

名稱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概況

異名:地花椒(湖北)、女兒紅(四川)。

基源:為小二仙草科小二仙草屬植物小二仙草的全草。小二仙草屬全世界約70種;中國約2種,均可藥用。

原植物:小二仙草Haloragis micrantha R.Br.,又名豆瓣草、沙生草(四川),船板草(廣西),水豆瓣、豆瓣菜(貴州)。

歷史: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雲:“小二仙草生廬山,叢生,赤莖,高4~5寸,小葉對生,如初發榆葉,細齒粗紋,兩兩排生,故名。”據考證,圖文均指本種。

形態:細弱分枝草本,叢生,高15~40cm;莖直立或下部平臥,四稜形,略粗糙。葉小,具短柄,對生,葉片通常卵形或圓形,長7~12mm,寬4~8mm,邊緣具鋸齒,通常無毛,莖上部的葉有時互生。圓錐花序頂生,由細的總狀花序組成;花兩性,極小,直徑約1mm,莖部具1苞片與2小苞片;花萼4深裂,萼筒較短,裂片三角形;花瓣4,紅色;雄蕊8;子房下位,4室,花柱4,內彎。核果極小,近球形,無毛,有8鈍稜。花期6~7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1021頁.圖3772)

生境與分佈:生於荒坡、沙地上。分佈於華東及河南、湖北、湖南。日本、印度、南至大洋洲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開花時採收,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

藥性

性味:苦,涼。 ①《四川中藥志》:“苦,涼。” ②《貴州草藥》:“辛、澀,平。” ③《中藥大辭典》:“苦、辛,平。”

功效:清熱,通便,活血,解毒。

主治:二便不通,熱淋,赤痢,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燙傷。 ①《四川中藥志》:“消瘀血。治大小便不通,療赤痢,並治熱淋,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及咳嗽哮喘。” ②《貴州草藥》:“清熱,解毒,除溼,消腫。” ③《全國中草藥彙編》:“止咳平喘,清熱利溼,調經活血。主治咳嗽哮喘,痢疾,小便不利,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配伍應用:①配石棗子等,治女子幹病。 ②配車前草、茯苓等,治尿路感染。 ③配百蕊草等,治咳嗽哮喘。 ④配翻白草等,治赤痢。 ⑤配鼠牙半枝、半邊蓮等,治毒蛇咬傷。 ⑥配桑葉、菊花,治感冒。

方選和驗方: ①《四川中藥志》;“治女子幹病:豆瓣草、石棗子、石柑子、石海椒。燉豬肉服。如服後月經已通,可加益母草、對葉草再服。” ②《安徽中草藥》:“治尿路感染:小二仙草、車前草各30g,茯苓9g,木通、甘草梢各6g。煎服。” ③《安徽中草藥》:“治咳嗽哮喘:小二仙草30g,百蕊草30g(後下),白果12g(杵碎),苦杏仁9g。煎服。” ④《四川中藥志》:“治赤痢:小二仙草30g,翻白草30g,甘草6g。水煎服。” ⑤《四川中藥志》:“治毒蛇咬傷:小二仙草30g,鼠牙半枝蓮30g,半邊蓮30g,田基黃30g。水煎服。” ⑥《福建藥物志》:“治感冒:鮮小二仙草30g,桑葉6g,菊花3g。水煎服。”

單方應用:①《貴州草藥》:“治燙傷:豆瓣草適量,研末,加冰片少許,麻油調搽患處。” ②《安徽中草藥》:“治赤白下痢:鮮小二仙草60g,煎水,服時加白糖適量。” ③《福建藥物志》:“治乳腺炎,癰癤,扭傷;小二仙草30~60g,鴨蛋1枚。水煎服;扭傷加酒沖服。” ④《福建藥物志》:“治毒蛇咬傷:鮮小二仙草250g,搗爛絞汁調酒服。”

食療:①《貴州草藥》:“治水腫:豆瓣草30g,切細,紅糖15g,煎服。” ②江西《草藥手冊》:“治血崩:小二仙草30g,全櫻子15g,豬瘦肉120g。水燉至肉爛,吃肉喝湯。” ③《四川中藥志》:“治跌打損傷:小二仙草30g,大血藤30g,泡酒服。”

參考文章

小二仙草的形態特徵觀賞園藝小二仙草的介紹觀賞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