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
藥材名稱:紫草茸
名稱出處:《本經逢原》
概況
異名:紫礦(《唐本草》),紫梗(《綱目》),紫膠(蔡幫華《昆蟲分類學》),蟲膠(《中藥志》),赤膠(《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紫膠蟲科膠蛤屬紫膠蟲在樹枝上所分泌的膠質。
原動物:紫膠蟲Laccifer lacca Kerr.又名膠蟲。
歷史:本品首載於《本經逢原》。《綱目》記述:“紫礦,乃細蟲如蟻蝨緣樹枝造成,正如今之冬青樹上小蟲造白蠟一般,故人多插枝造之。”根據所述,可知古今用藥吻合。
形態:雌蟲身體為不規則的圓球狀,呈黃褐色至紫紅琥珀色。表面有3個突起;其1為肛門;另2個為中胸氣門,周圍環繞有絲狀蠟質。無足,腹部無氣門。觸角細小,不易見。肛門四周有肛門環和肛門棘圍。雄蟲身體為長稜形,呈鮮硃紅色,體長2~3mm,前方有1對背單眼及1對腹單眼,皆細小。觸角1對,細長,向前伸。翅薄,或缺如。足3對,細弱,呈淺黃色。(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365頁.紫膠蟲圖)
生境與分佈:主要生活於寄主樹的嫩枝上。寄主植物有鈍葉黃檀、秧青、三葉豆、泡火繩、酸香、大葉榕、小葉榕等樹。分佈於雲南、四川、臺灣、廣東等。
生藥
養殖 放養紫膠蟲對於選場和寄主樹是很重要的。一般選在陰坡,冬季有較長的日照時間,有利於紫膠蟲過冬。在中國較理想的寄主樹有牛肋巴、秧青、泡火繩和三葉豆等。放種前應做好運輸和放養的工具準備工作。膠種要選擇完全成熟、膠被厚、生長良好而又無病蟲害的膠枝。放養時應在晴天,無大風和大雨天進行。大風會影響幼蟲湧散,且會被風吹走或刮落幼蟲。最好是在上午放種,因為上午是湧散最盛的時間。放種量與寄主樹種和寄主樹的大小有關。一般樹幹胸徑5cm者,放種膠100g;樹幹胸徑33cm以上者,放種膠1000g以上。放種方法,一般都把種膠綁在樹幹上適宜部位。此外,還要注意對寄主樹的栽培管理,如施肥、灌溉、除草、鬆土、修枝等。
採集:夏、秋季採收,剪下長有紫膠的樹枝,取膠棄枝,懸於乾燥陰涼通風處,直至乾燥而不結塊為止。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枝梗及雜質。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鑑別:呈長短不一的半圓柱形,長3~10cm,寬1~1.5cm。紫褐色或紫紅色,表面凹凸不平,有皺紋及小孔隙,附著於樹枝處呈凹溝狀。質硬脆,折斷後可見有平行排列的長圓形或圓形蟲窩,內有蟲屍,暗紅褐色。遇熱軟化變粘。以塊大,色紫,質堅者為佳。
化學性質
含蟲膠質74.5%,蠟4%~6%,色素6.5%,蟲體、木片等夾雜物9.5%,水分3.5%。蟲膠質為蟲膠酸(Shellolic acid C16H20O6)及油桐酸(Aleuritic acid C16H32O5)等所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蠟為紫膠蟲醇(Tachardiacerol)、蟲漆蠟醇(Laccerol)等與蟲漆蠟酸(Lacceric acid)、紫膠蟲酸(Tachardiacerinic acid)等所成的酯。色素主為蟲漆酸(Laccaic acid),是一種蒽醌衍生物的紅色素。
參考文獻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