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餘炭
藥材名稱:黃果茄
名稱出處:《中國植物誌》
概況
異名:大苦果、野茄果(雲南)、刺天果(四川)、黃水茄、黃天茄(福建)、大苦茄(《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基源:為茄科茄屬植物黃果茄的根、葉和果。
原植物:黃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et Wendl.。茄屬植物全世界約2000種,中國39種14變種。
形態:直立或匍匐草本,高50~70cm,全株被星狀毛和細長針狀皮刺。葉互生,葉柄長2~3.5cm,葉片卵狀矩圓形,長4~6cm,寬3~4.5cm,羽狀深裂,裂片5~9枚,邊緣波狀,葉端尖或鈍,葉基近心形,偏斜。聚傘花序腋外生,有花3~5朵,花萼鍾狀,徑約1cm,花冠藍紫色,輻狀,徑2.5cm,5裂,雄蕊5枚,雌蕊子房卵圓形,花柱長1cm,柱頭截形。漿果球形,徑1~2cm,初時綠色,具深綠色條紋,熟時淡黃色,種子腎形,扁平。花期冬至夏季,果熟期夏季。(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724頁.圖5402)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25~880m乾旱河谷沙灘,廣佈於熱帶亞洲、大洋洲和非洲;中國產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雲南等省。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根;秋、冬季採果實;洗淨,晒乾或鮮用。
化學性質
含澳洲茄鹼(Solasonine)、澳洲茄邊鹼(Solamargine)、刺茄鹼(Sola surine)、澳洲茄胺(Solasodine)、β-谷甾醇半乳糖甙(Galacloside β-sitosterol)、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咖啡酸(Caffeic acid)[1]。果含澳洲茄胺[2~4]。
參考文獻
[1] J Chem Soc Pak 1983;5(2):99(CA 1983;99: 155250z)。
[2] CA 1986;105:102406r。
[3] CA 1989;110:218886e(Indian Drugs 1989;26(6):295)。
[4] CA 1994;120:27997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