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慄

藥材名稱:馬鞭草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紫頂龍芽(《綱目拾遺》),馬鞭梢(《滇南本草》),瘧馬鞭(廣東),散血草(湖南)。

基源:為馬鞭草科馬鞭草屬植物馬鞭草的乾燥全草。馬鞭草屬全世界約250種,中國約有3種。

原植物: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Verbena officinalis L.var.ramosa Lévl.),又名鐵馬鞭(華東、華南),土馬鞭(廣東),蜻蜓草(浙江、福建),牙項燕(傣名),燕尾草(傣名意譯)。

歷史:馬鞭草始載於《別錄》,歷代本草中亦多有記載。《綱目》載:“馬鞭下地甚多,春月生苗,方莖,葉似益母,對生,夏秋開細紫花,作穗如車前穗,其子如蓬蒿子而細,根白而小。”按上所述應為本種。但書中將本種併入龍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是一錯誤。

形態: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5~120cm。莖四方形,近基部為圓形,具稜,節及稜上有硬毛。葉對生,葉片卵圓形至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8cm,寬1~4cm,基生葉的邊緣通常有粗鋸齒和缺刻,基生葉多數為3深裂,裂片邊緣有不整齊鋸齒,兩面均有硬毛。穗狀花序頂生和腋生,細弱,花小,無柄,密集,結果時疏鬆排列;每花具1苞片,稍短於花萼,具硬毛;花萼管狀,膜質,具5稜,延伸成5淺齒,被硬毛;花冠淡紫色至藍色,聯合成管狀,長4~8mm,外面具微毛,向上擴充套件成5裂片,裂片長圓形,頂端鈍;雄蕊4,著生於花冠管的中部,花絲短;子房無毛。果長圓形,長約2mm,外果皮薄,熟時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578頁.圖5109)

生境與分佈:生於低至高海拔的路邊、山坡、溪邊或林緣。分佈於中國西南及山西、陝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均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栽於向陽處,能耐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地均可種植。用種子繁殖,春播於3~4月,秋播9~10月,條播或穴播均可。條播行距27cm,穴播行株距27×20cm,每畝用種量500~600g。出苗後結合除草鬆土,進行間苗和補苗,條播以株距5cm左右定苗,穴播每穴留苗2~3株。亦可分株繁殖。生長期間注意中耕除草和追肥;夏季收割後,為促進根部萌發新苗,需及時中耕追肥,施濃人畜糞水。栽種3~4年後,必須翻蔸另栽。

採集:7~10月開花後,割取地上部分,去淨雜質,晒乾或鮮用。藥材主產湖北、江蘇、廣西、貴州。

鑑別

性狀:根莖圓柱狀。莖方柱形,直徑2~4mm,表面灰綠色至黃綠色,粗糙,有縱溝;質硬易折斷,斷面邊緣纖維狀,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成空洞。葉對生,灰綠色,質脆,多皺縮破碎,具毛,完整的葉卵形至長圓形,羽狀分裂或3深裂。頂生穗狀花序,小花排列緊密,有的可見棕色花瓣,有的已成果穗。果實排列較稀,果實外有灰綠色萼片,小堅果棕色,長約2mm,擴大鏡下可見背面有縱脊紋。無臭,味苦。以色青綠、帶花穗、無雜質者為佳。

顯微 葉表面觀:上下表面均有多數不定式及不等式氣孔;非腺毛眾多,單細胞,先端尖,基部稍膨大,長160~280μm,基部寬約40μm;圓形短柄腺毛頭部4細胞,直徑28~30μm。 莖表面觀:表皮細胞形較小,壁薄,長方形或多邊形;氣孔不定式;非腺毛,長80~280μm,直徑約12μm。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長方形,切向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549.html' target='_blank' >諫院瘢瘓ニ母黿怯緄腦齪襝赴?~5列,內含淺黃色色素。皮層纖維束於莖的四角各有1個大束,四邊各有2個小束。韌皮部較狹窄。木質部稍寬,有導管、木薄壁細胞及纖維。中央為廣大髓部,細胞壁薄。(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圖177-181)

理化:取樣品粉末10g,加入等量的碳酸鈣拌勻,用80%甲醇迴流提取2小時,濾過,濾液低溫蒸乾,殘渣用少量乙醇溶解,點於矽膠G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異丙醇(1∶3∶1)為展開劑,以馬鞭草甙為對照,展距17cm,噴以Godin試劑(1%香草醛乙醇溶液和3%高氯酸水溶液,臨用時等量混合)後,烘烤片刻,斑點呈不同顏色,馬鞭草甙斑點顯灰棕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444)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根,洗淨,稍潤至軟,切段,乾燥。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馬鞭草甙(Verbenalin)(1)、戟葉馬鞭草甙(Hastatoside)、苦杏仁酶、鞣質、揮發油[1]。根和莖含水蘇糖(Stachyose),葉含腺甙、β-胡蘿蔔素[2]、及黃酮化合物。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415 。


[2] Tetrahedron Lett 1968:2471,1960:5。